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焊接工程在制造业中的作用及其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元良  戴虹  陈辉 《电焊机》2004,34(11):1-5
阐述了制造业和制造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并以长期在焊接领域工作的体会,论述了新型工业化中的焊接工程和焊接产业,采用优质高效节能的焊接技术改进焊接结构生产,利用信息及计算机改造焊接传统产业、焊接系统工程等几个重要问题,并对之进行了分析,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论高校焊接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元良 《现代焊接》2006,(3):6-8,10
1焊接科学与工程 焊接科学技术的发展依托于物理和能源科学的发展,从而形成了几十种各具特性的焊接新方法。由于不同的焊接热源作用于不同金属的结构,产生了不同的热力学、冶金学和力学相互交叉和依存的焊接过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焊接物理学、焊接冶金学和焊接力学等科学理论,并由此指导焊接工艺、焊接设备和焊接结构工程的发展,形成了有科学基础、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和发展前景的焊接科学与工程(网1)。  相似文献   

3.
第五届焊接科学与工程国际会议(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eld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简称WSE2013)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时间:2013年10月11~14日;地点:威海会议接受论文将被推荐至《焊接学报》或《China Welding》发表,并被EI检索。会议秘书:宋晓国;周利;陈波联系电话:86-631-5677156;会议网址:http://wse2013.hitwh.edu.cn Email:wse2013@hitwh.edu.cn;songxg@hitwh.edu.cn  相似文献   

4.
国外汽车工业焊接与设备的现状及当代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对国外80年代汽车工业的车身焊装线、汽车零部件、新材料、新工艺等多方面情况分析,得知国外汽车工业广泛应用了各类机器人,且机器人已发展到六个自由度以上,尤其点烛机器人,采用了点焊钳转换装置;同时又发展了逆变控制技术,多点焊机也采用了柔性体制。表明了,国外汽车工业焊接技术与设备已实现了高度自动化、柔性化。预计90年代它将会朝着更高的自动化,柔性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焊接》2008,(11)
为了推动全国焊接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的发展,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探索焊接研究未来发展方向和若干前沿科学问题,结合国家重大发展需要与现状,拟于2009年1月中旬在哈尔滨举办2009年全国现代焊接科学与技术学术会议。会议由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焊接学会、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协办。会议将邀请国内著名专家、教授、学者就目前焊接领域的热点、前沿问题及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等方面进行广泛深入交流.从而推动中国焊接研究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7.
智能化焊接制造工程的概念与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善本  林涛  陈文杰  邱涛 《焊接学报》2004,25(6):124-128
简略叙述了国内外现阶段智能化技术在现代焊接工艺制造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根据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智能化焊接技术”(Intelligentized welding Technology——IWT)和“智能化焊接制造工程”(Intelligentized welding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IWME)的概念,以系统化焊接自动化、智能化、机器人与柔性焊接等焊接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发展领域,并探讨了焊接智能制造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电焊机》2007,37(6):I0034-I0035
成都斯达特焊接研究所是研究、设计、生产螺柱焊接设备的专业研究所,同时从事螺柱焊接的工艺研究。除生产螺柱焊接设备、解决螺柱焊接工艺外,还设有“斯达特焊接工程部”,专门对外承接螺柱(栓钉、焊钉)的焊接工程。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焊接结构生产技术改造的有关问题,包括总思路及总目标、自动化的基本框架、按低成本自动化的原则设计生产线和关键技术问题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顺应焊接产业的发展,2011#-焊接自动化产业论坛于6月1日在上海召开。大会为国内外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提供了很好的技术交流平台,与会专家从焊接自动化涉及的柔性化焊接生产线、自动化装备、焊接材料、焊接工艺等不同角度介绍了自动化焊接的发展。为了让业界同仁更好地了解会议内容,特根据与会嘉宾的论文编写了会议技术报告。  相似文献   

11.
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和国际资质专业认证的互相衔接、互相促进,为国内焊接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按国际统一的培训规程的要求,结合国内焊接人员的专业背景和工作实际需要,开展在职焊接人员的国际焊接工程师可选途径(IWE-A)培训与认证,满足焊接制造业人才国际化、工程化的要求,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广,赢得了行业的认同,促进了焊接工程技术人员职业教育培训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爆炸焊接窗口是获得良好结合质量的重要方法,计算的理论模型和参数选择对结果至关重要. 从爆炸焊接参数出发,通过分析爆炸焊接窗口边界公式的发展历程、理论假设和参数选择,总结得到方便使用的窗口计算公式. 将其应用到钛/铝焊接中,分析了钛与不同牌号铝合金的焊接方式,预测了不同装药比时焊接界面的质量. 结果表明,随着铝合金硬度的升高,可焊窗口逐渐减小. 当焊接参数位于窗口中部时,界面成小波状,结合质量好;焊接参数接近窗口上限时,界面成大波状,存在大量微观缺陷.焊接窗口是重要的研究手段,能够较好的指导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桥梁工程焊接质量及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桥梁工程质量管理为中心,简要阐述了影响桥梁质量的因素及其相互之问的关系以及焊接质量的检测方法.讨论现代质量管理方法在桥梁焊接工程中的应用.科学预测焊接质量,对于今后焊接管理以及对焊工做出全面评价至关重要,因此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大开发与焊接工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元良 《电焊机》2001,31(9):9-13
阐述了西部大开发中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焊接工程、西气东输与焊接工程和西电东送中的焊接工程的现状及发展。对西部大开发的焊接工程中几个关键的共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以过程工艺原理、先进装备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为基础,培养本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研究、开发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焊接技术是先进装备制造技术的基础,也是先进装备服役及老化管理最值得关注的技术之一。基于此,浙江工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在国内率先开设了承压设备焊接工程与理论研究生课程,使学生掌握承压设备焊接的基本概念、规律及技术,并能利用这些基本理论解决复杂工程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STT根焊技术的特点、原理,阐述了STT焊接坡口形式,焊接工艺参数中送丝速度、基值电流、峰值电流等对焊道成形的影响以及焊接工艺参数的设置。针对STT焊接操作技术,详细介绍了STT根焊在不同焊接位置时的后拖角、焊接干伸长的控制、熔合性能的保证、焊接熔池的控制以及焊接运弧、错口技术的处理技巧等,并总结了焊接飞溅过大、焊接密集气孔、焊道熔合不良等常见焊接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采用K900型焊机和脉动闪光焊工艺焊接U75V钢轨会出现一些焊接缺陷,如:轨底角过烧、提前短路形成的灰斑缺陷、平齐断口等。在此分析了缺陷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观场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For high-power CO_2 laser welding, besides two well known stable welding processes, i.e. stable deep penetration welding (DPW) and stable heat conduction welding (HCW), the authors have found the third welding process, i.e. unstable-mode welding (UMW) under the certain condition. UMW has its basic feature that the two welding modes (DPW and HCW) appear intermittently, with jumping of penetration depth and weld width between large and small levels. In this paper, effects of welding parameters (focal position, laser power and traveling speed) on laser welding mode and weld appearance have been comprehensively studied Double-U curves of laser welding mode transition have been obtained, which indicate the ranges of the three mentioned welding processes. This work affords science foundation for selecting the welding process parameters correctly and obtaining stable laser weld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