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锐 《中国电梯》2004,15(12):36-37
以前曾有人说过“就是做铁锹的也知道尽量把锹柄弄光溜点”,也许是职业病吧.我就联想到以前的老电梯.粗糙的喷漆轿壁,黝黑的曳引机、限速器,门板间的缝隙能同时塞进几个硬币,操纵按钮更是有许多不细致的地方。电梯外形一年又一年没有新意.一代又一代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2.
王水福 《中国电梯》2009,(16):14-15
中国电梯30年的发展变化,实在令人惊叹:1980年全国生产电梯2249台;2008年我国电梯产量达25万台,目前全国在用电梯突破100万台,这是我国电梯行业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回首过去,感慨万千。而发源于西子湖畔的西子联合也伴随着中国电梯业一路前行,不断成长,从一个只能修修配配的农机厂发展到资产过百亿的集团公司,员工也从十几人增至近万人,年销售收入从3万元增至125亿元。  相似文献   

3.
十年问道     
朱筱棣 《中国电梯》2009,(16):35-35
可以这样说,1998年3月,上海贝思特乘上了电梯行业这列高速飞驰的动车,《中国电梯》是我们的入门手册,也是我们的益友良朋,十多年相知相伴、不离不弃。 感谢电梯行业,它提供了贝思特萌发、成长的空间。 感谢电梯界同行,相互的扶持,使我们彼此不可或缺,配合诚挚、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4.
郭小宁 《中国电梯》2007,18(11):38-39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电梯行业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政府对于电梯生产、安装、维修及使用均成立专门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并制定了与欧洲标准等效的GB7588-2003指导电梯的设计制造,应该说近年来电梯伤亡事故已大大降低,这也是我们电梯从业者不断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吴建华 《中国电梯》2007,18(16):66-67
1电梯装潢企业面面观 在我国南方尤其是江浙一带电梯装潢企业如繁星密布,几十家还是上百家也说不准。这跟近几年电梯市场的繁荣兴旺有着很大关联。严格意义上讲从电梯整机企业的诞生开始,装潢企业也随之形成。企业的创建大致可分成3代。要是从时间段上划分,装潢第1代创建于1990年前后,适逢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经济建设蓬勃发展,当时电梯及附加产品是朝阳产业,创建早的装潢企业利润丰厚,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电梯市场的增长可以说是情理之中,但其增幅之大,却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毕竟一个市场的成熟需要太多的客观。我们一方面为市场的乐观表现所感染,一方面又在追问,电梯市场还能增长多久?无机房可谓目前电梯市场的一大热门,由曳引机位置的改变而引发一场电梯结构的革命,人们享受由它带来环保节能的同时又承受着它带来的种种争议,面对无机房不断攀升的数量,我们同样在问,无机房会成为电梯市场主流吗?  相似文献   

7.
曹卫东 《中国电梯》2007,18(16):32-34
1俄罗斯的电梯市场概况 在俄罗斯,我们通过多种渠道(包括行业协会)寻找俄罗斯电梯行业及市场的基础数据,但始终没有得到确切的结果,有些偏差也比较大。这里我们提供一些参考信息。俄罗斯在用电梯为44万台(截至2004年),电梯年产量约为1.5万台;而前苏联时代有15个加盟共和国,全国电梯年产量达4万台。俄罗斯除了每年的新安装电梯需求外,电梯改造市场也非常可观。莫斯科电梯拥有量约占俄罗斯的1/5。  相似文献   

8.
这是儿子辛渭在第二届电梯展的照片,在他上小学的时候,由于父母都是从事电梯行业,他从小就与电梯相伴,看的是电梯零部件,听的是电梯维修故事,相处的是“电梯人”。他常常问与电梯有关的事情,如电梯为什么会把人运到高层?进得慢了为什么会夹人?让“电梯人”给他讲讲其中的原理,他觉得电梯很神奇,因此对电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次儿子说学校要举行手工制作比赛,  相似文献   

9.
《中国电梯》2009,(16):6-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在电梯业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电梯市场迅速发展,产销量持续走高,如今已跃升为全球第一大电梯产销国。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生活区建设高层住宅会越来越多,电梯也就相应的增多起来,而且构造上也越来越复杂,速度也越来越快,电梯产品的装饰、声音、速度等已成为当今电梯制造商竞争的重要指标,然而,人们对电梯火灾还没有足够的认识,违反防火要求的现象时有发生。我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大规范》瞩B50045—95)对电梯的设置提出了11项要求:l、电梯并应独立设置,井内严禁敷设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并不应敷设与电梯无关的电缆、电线等。电梯井壁除开设电梯门洞和通风扎外,不应开设其他洞口,电梯门不应采用栅栏门。…  相似文献   

11.
1900年,美国奥的斯电梯公司通过代理商获得在中国的第一份电梯合同——为上海提供2台电梯,从此翻开了中国电梯史上崭新的一页。这可以说是国入享受电梯的坐标原点。直到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电梯行业仅停留在使用、安装和服务的水平上,根本没有自己的电梯制造业。1949~1979年是我国电梯工业自主研发、艰苦创业的起步阶段。而推行改革开放政策至今的这一阶段,我国电梯工业迅猛发展,市场、产能跃居世界首位。改革开放的政策不但是国家的大政方针,也是行业兴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电梯》2007,18(1):27-27
电梯耗电众所周知。每当拿着电费单,许多人都会情不自禁地说,这个月的电费这么贵,公摊电费这么多.自然想到其中电梯电费也占了不少,没办法啦!一句”没办法”,作为一个电梯人心里真不好受!节能,一定要节能!  相似文献   

13.
石光宁 《中国电梯》2006,17(21):34-35
2006年的4~5月间,广西南宁市连续发生了两起电梯事故:一是电梯安装人员在施工当中不注意安全防范,坠入底坑当场死亡;二是某幼儿园一工人从杂物电梯轿厢往外搬运餐具时,杂物电梯突然上行,被剪切致死。这两起电梯事故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也再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这两起电梯事故的发生绝非偶然,它直接反映出我市在电梯管理、安装、使用、维保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孙建平 《中国电梯》2006,17(9):39-41
1电梯技术发展和演变 20多年前我们接触的电梯主要是交流双速梯,部分较高档场所用的是带直流发电机组的直流电梯,机房有点像小型发电厂。后来又出现了交流调速电梯,简称ACVV,但由于器件和技术原因,真正成功的交流调速梯也不多。想想现在1块板子加1个变频器加几个接触器,1台相当不错的电梯电控系统就诞生了。大公司能生产优异的电梯,小公司也可利用相当成熟的技术生产不错的电梯。过去1台电梯两个星期没有故障记录已经是相当不错了,现在1台电梯1年不出故障也是很平常的事,当然除电控方面的进步以外,机械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进,特别是门系统,现在的门系统基本上是专门厂家生产,门系统故障大大减少。过去的维保和现在的维保内容实际上也有很大的改变,过去维保除一般保养外,很大部分时间花在电梯的修理上。  相似文献   

15.
1家用电梯的种类 现在市场上主要有2种类型的家用电梯.一种是曳引式无机房电梯,一种是液压电梯。家用电梯额定载重量一般都在630kg以下,额定速度不大于1.00m/s.层站数和提升高度也比较低。这里主要以曳引式无机房家用电梯为例来谈谈一些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王锐 《中国电梯》2006,17(11):30-31
主持人;本届展览会上电梯概念产品层出不穷,中国电梯杂志今年第8期刊登的太空电梯可以说在电梯界很引人注目。太空电梯从科幻到现实产品要解决一系列技术问题,而做为工业产品也必然会带动很多材料类的相关技术发展。国外这么多的先导产品出现,那么我们国内现在怎么样呢,国内有哪些新概念产品出现,今天请几位专家来就是想探讨一下今后电梯研发的理念是什么,方向是什么,借此推动我们电梯工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了系统全面地了解当今国际电梯技术的发展和电梯安全的研究成果,国内外电梯法规标准比较研究课题组对国际上比较有特色的国家和地区的电梯技术标准进行了比较研究,这些国家和地区是:美国及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因为我国的现行电梯标准GB7588-2003是等效采用欧洲标准EN81-1:1998的,所以也问接对欧洲电梯标准进行了比较研究。比较研究的对象是各国和地区的电梯技术标准,确切地说,是曳引式和强制式电梯的技术标准,不包括液压电梯和杂物电梯,也不包括各种特殊类型的电梯。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在不少国家和地区,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是严格区分的,所以,我们比较的某国或地区技术标准中的内容,在该国或地区并不一定是全部强制执行的,甚至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如美国各州),强制执行的内容也不相同。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比较和借鉴,因为我们关注的是电梯技术而不是电梯管理,某项内容是强制执行还是自愿执行,已经超越了这一范畴。  相似文献   

18.
王玉强 《建筑机械》1996,(10):38-39,21
试述电梯的技术改造北京中铁电梯专业技术公司王玉强1我国电梯业的现状我国的电梯业起步较晚,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也在加快,电梯行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电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技术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这给电梯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据统计...  相似文献   

19.
韦如湘  韦鹏 《电梯工业》2007,8(5):53-53
电梯是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比较大的特种设备。电梯的运行安全,已引起广泛的重视,但老电梯如何报废?是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也是影响电梯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陈宏 《中国电梯》2005,16(1):36-37
众所周知,一个电梯企业无论是电梯制造,还是电梯安装,或是电梯维保,都需要质检来保证合格产品的实现。一般电梯企业都设有专职质检人员。随着企业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愈显其凸起地位,电梯企业的质检工作在确保企业源源输出优质品牌中也愈来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行业内常有人说“电梯是造出来的,不是检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