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新型功能材料是新材料领域的核心,对高新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约占全球新材料产业规模的85%左右。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新型功能材料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和支撑作用越发明显,已成为信息、生物、能源、环保、空间等高技术领域的关键材料,也是世界各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战略竞争的热点。新材料一直是天津市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产业。本文从新型功能材料中挑选天津市具备一定产业基础的稀土功能材料、先进超导材料、高  相似文献   

2.
极具发展潜力的环保功能材料--TiO2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环保功能材料———TiO2 ,列举了在环保领域的一些典型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3.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介于传统静电容器和化学电池之间的新型储能元件,具有功率密度大、充放电速度快、使用寿命长、绿色环保等特点。而作为超级电容器重要的组成部分——电极材料,对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和市场应用起到重要的影响和制约。近年来,以碳气凝胶、碳纳米管、碳纤维和石墨烯等为代表的新型碳材料,成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热点,有望成为新一代电极材料。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新型碳材料的应用与发展进行了综述,并且展望了新型碳材料在超级电容器储能技术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为构建能源互联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复合相变蓄热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变材料是目前热门的功能材料,在储存和释放能量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或稳定在一定的温度区间内,使得相变材料不仅能实现热量储存且具有温度调控功能。复合相变材料由于具有多种单一材料的性质而成为研究热点,并广泛应用在建筑节能、电子器件热管理等方面。本文分类归纳了相变材料的特征,并根据化学成分不同将复合相变蓄热材料分为有机-有机、无机-无机和有机-无机三大类,结合研究现状分类梳理了不同类型复合相变蓄热材料的优缺点,并对其蓄热特性进行归纳对比。总结了复合相变蓄热材料的应用现状,结合能源应用现状和环境情况进一步分析了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方向,认为未来的复合相变材料应该是高效蓄热、灵敏准确、价格低廉、环保可降解的新型复合相变材料。  相似文献   

5.
不可充锂电池作为性能优异、绿色环保的一次电池,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我国不可充锂电池及材料产业实现了长足发展。面对十一五能源发展的要求,通过加强对不可充锂电池的宣传、资金投入。以及关键材料、新型锂电池体系等的研发,必将提升我国不可充锂电池及材料产业的市场竞争力。[编按]  相似文献   

6.
面对全球淡水资源的短缺,光热膜蒸馏因具有能源环保可持续、低能耗、高截盐、不易结垢等优势成为极具吸引力的新型海水淡化技术,其渗透通量与膜的光热转换性能密切相关。介绍了以金属纳米材料、无机半导体材料、碳基材料、聚合物材料及其他材料为光热转换材料的光热膜蒸馏的研究进展,并指出光热膜蒸馏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极具发展潜力的环保功能材料——TiO2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工新型材料》2001,29(7):24-26
本文介绍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环保功能材料——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技术革新步伐的加快,对材料功能多样化和高度化的要求日趋苛刻,而且由于传统材料已无法满足这种要求,从而促进了诸如新型复合材料一类的新功能材料的飞速发展。新型复合材料不同于传统复合材料,它具有更优异的多种复合功能,最适用于航空和航天高技术领域,也将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机械、能源设备、文体用具等行业。金属基复合材料将是今后竟  相似文献   

9.
新能源材料是在环保理念推出之后引发的对不可再生资源节约利用的一种新的科技理念,新能源材料是指具有能量储存和转换功能的,可以支撑新能源发展的功能材料或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新能源材料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新能源材料可以有效进行能量转换;新能源材料可以增加能源利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新型可持续能源的开发迫在眉睫.超级电容器作为电化学能量存储设备,具有容量大、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优势,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具有绿色、环保、可持续、成本低的特点,制备的碳材料有独特的孔结构和大的比表面积,使其在超级电容器方面的应用成为一个主...  相似文献   

11.
Si(O)C材料具有密度低、强度大、耐高温和抗腐蚀等特点,适用于制造耐高温及耐腐蚀器件等,已在冶金、机械、能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了拓宽此类材料的应用,通过掺杂改性并赋予其多样的功能特性是研究的热点之一,含铁Si(O)C功能材料具有优异的磁学性质、吸波性能、高温抗氧化和低电阻率等功能特性,可作为新型超高速飞行器、吸波材料、高性能发电机以及热防部件的理想材料。综合阐述了含铁Si(O)C功能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事件>>> 在2008年8月8日举办的北京奥运会上,一批最新的新材料科技成果如新型半导体照明LED、新型薄膜太阳能、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全降解生物塑料等得到了应用.此外,高性能环保涂料、节能玻璃、生态透水砖、环保防水卷材等绿色建材;无极灯、微波灯及发光二极管等无汞清洁光源以及采用导光系统、太阳能畜光电池等技术充分利用的天然光照明;太阳能、地热能等有望替代化石能源的可再生能源;锂离子电池、储氢电池等能量存储材料以及非晶、钕铁硼等节能材料也都在奥运中得到了展示和应用,这些新材料在很多细节中无形地支持着"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承诺.  相似文献   

13.
会议动态     
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及零部件技术国际研讨会 参展范围1、各类矿产品、有色金属矿、非金属矿、能源矿等矿物原料。2、矿山机械、各类金属、非金属采矿、选矿、提炼设备、粉碎、分级、研磨、筛分设备矿井钻探设备、供给输送设备及技术。3、各类矿物资源、冶金矿物资源、建筑用矿物资源、陶瓷矿物资源、环保矿物资源、节能矿物资源、填料矿物资源、农用矿物资源、药用矿物资源、饰品用矿物资源、功能材料矿物资源新型非金属矿物材料等。4、矿山环保及安全…  相似文献   

14.
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具有储量大、利用经济、清洁环保等优点。太阳能的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发光二极管(LED)具有高效、节能、寿命长、环保等优点。基于LED和太阳能电池的优点,本文围绕太阳能电池和LED的照明系统开展了相应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新型碳材料的设计是当前材料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碳材料可广泛应用于传感、催化、储能、环境修复等领域。传统制备碳材料的原料都是以化石资源为主,但随着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环境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因此,开展以可再生的、廉价的、绿色环保的生物质为原料制备碳材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可持续和绿色化学的目标和方向。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资源化学研究室研究员  相似文献   

16.
综合     
《新材料产业》2004,(10):60-71
1 电子信息材料,2 高性能结构材料,3 新型功能材料,4 新型能源与环境材料,5 新技术、新工艺、新装置  相似文献   

17.
人类在面临化石能源枯竭的同时,对能量的利用率依然还停留在较低的水平。因此,在大力发展新能源的同时,着力研发节能环保新材料新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变材料(phase-change materials,PCM)是一种节能环保的储能材料,它在蓄热与温控等领域具有大规模商业应用的潜力。本文首先对相变储能材料的基本特征、工作原理以及分类等方面作了简要的介绍;并就相变储能材料在温控与蓄热等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情况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指出了PCM的性能是制约其深入广泛应用的主要技术障碍。在此基础上,详细评述了PCM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开展的相关研究工作和最新发展动态,指出通过功能复合等新技术优化材料性能、设计新材料体系、拓展新的应用领域将是相变储能材料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硅谷》2011,(18):I0002-I0004
<正>日前,有消息称新材料"十二五"规划有望9月公布。"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实施新材料重大工程项目,重点支持高强轻型合金材料、高性能钢铁材料、功能膜材料、新型动力电池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等新材料。另外,新一代信息功能材料和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绿色建材等行业材料也有望获得重大工程项目支持。据介绍  相似文献   

19.
木质素具有功能基团丰富、生物相容性好、毒性低、含碳量高等优点,是制备功能复合材料的理想前驱体。木质素基复合材料通常具有环保、低成本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储能、环保、电子器件等领域。综述了近年国内外木质素基复合功能材料和木质素基碳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对木质素的开发利用和木质素基材料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作为新型储能器件因具有能量密度高、充放电效率高、绿色环保等诸多优点,能够应用于能源、汽车、电子器件等领域,备受研究者的关注。三维结构能够增大电极材料的单位立足面积,有效提高电极材料的利用效率,显著改善储能器件的电化学性能。为了进一步提升储能器件的电化学性能和拓宽其应用领域,设计制备具有3D结构的电极材料显得非常必要。主要对利用三维结构电极材料制备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进行综述,分析了不同三维结构制备储能器件的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三维储能器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