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电子世界》2007,(9):34-34
<正> 我国移动市场目前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每年都有将近几千万新增用户,频率资源紧张成了通讯领域中的首要问题。3G 渐近,如何迎接这场信息领域中新的冲击,笔者认为解决和完善城市网络建设,提高网络质量,满足室内覆盖、容量的需求成为亟待面对的重要因素。EGSM 概念EGSM 是增强型全球移动通信系统(Enhanced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s)的缩写形式,是 GSM的扩展,EGSM 的工作频率经扩展后比GSM 900频段低10MHz(即:上行频率为885.000MHz~890.000MHz,下行频率为930.000MHz~935.000MHz)。  相似文献   

2.
1概述 1.1前言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无线电频谱资源变得越来越宝贵,各制式间的保护带越来越窄,甚至出现频谱重合的情况,从而出现干扰问题。我国为发展基于无线通信的高速列车控制技术,使用EGSM频段频率建设了铁路GSM—R系统,GSM—R系统与GSM、CDMA系统频段相邻,各系统间存在相互干扰问题。  相似文献   

3.
林巍  曹若云 《现代电子技术》2007,30(19):31-33,37
为了减小GSM系统中小区间的同频和邻频干扰,通常需要进行频率规划。应用遗传算法和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了针对爱立信GSM900和GSM1800系统的频率规划软件。在开发中充分利用了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地理化显示和操作功能,并采用了交叉点存储、变异回退以及分割分步降维的方法以提高遗传算法的执行速度。应用实例表明,使用该软件得到的频率规划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阐述了在GSM系统中跳频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式,同时介绍了深圳市中兴通讯有限公司移动事业部开发的GSM基站ZXG10-BTS中跳频技术的具体实现。另外,文章还讨论了跳频在频率规划中的作用,并列出了不同跳频方式在GSM网络中应用的优缺点,可供运营商建网参考。  相似文献   

5.
跳频是按跳频序列随机改变一个信道所占有频道频率的技术。在GSM系统中,可利用跳频技术频率分极和干扰分极的特点,改善网络质量。引入跳频技术,可保证在网络软拥塞不上升的情况下,频率复用度较小。  相似文献   

6.
1 引言 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收回中国移动885~889,930~934 MHz上下行各4 MHz的EGsM频段,重新分配给铁道部使用,各业务区需在2009年底实尹见EGSM完全退频.  相似文献   

7.
GSM公共信道中FCCH的同频分离与捕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GSM侦察设备升空后,截获和分析GSM信号时存在的严重的同频干扰问题。首先分析了GSM系统公共信道中频率校正信道(FCCH)的结构,然后根据其特点,提出了几种捕获和克服同频FCCH的方法,并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克服GSM空中FCCH同频干扰,并且可以准确地捕获FCCH。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技术的应用,现有GSM系统的频谱效率已经获得了很大提高;伴随着GSM向3G的演进,还需要运用一些新技术来平滑提高其频谱效率。首先介绍GSM演进中的一些关键技术:跳频、部分负载和AMR等,并揭示这些技术提高频谱效率的机理:逐步降低频率复用系数。仿真表明,这些技术可以使得GSM系统频率复用模式从传统的4/12逐步下降到1/1,从而给出了一个清晰的GSM系统频谱效率(即容量)的演进轨迹。最后,给出了1/1复用下GSM-AMR网络相对传统GSM网络的频谱效率增益。  相似文献   

9.
李宗恒  刘蕴 《移动通信》2012,36(8):79-82
为提高GSM频率规划及网优的效率,文章针对小区对制约条件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建模,在自主开发的自动排频系统基础上进行仿真评估,并且成功应用于实际网络的频率规划和优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铁路无线列调系统越来越满足不了电气化铁路速度和运输强度更快更强的要求,铁路数字移动通信(GSM—R)技术此时应运而生,GSM—R技术已经在我国的青藏铁路、大秦铁路和胶济铁路的试点成功应用,传统的无线列调通信系统必将被GSM—R系统取代。本文简要介绍了GSM—R技术,分析了GSM—R系统构成,探讨了GSM—R技术在列车调度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PCS网络的DCA技术和同频干扰原理的分析,结合工作实际中的经验,探讨了基站的频率规划的几种基本划分方案.  相似文献   

12.
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是电力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230M频段来构建一种基于WiMAX宽带无线技术的新型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并分别从搭建WiMAX无线基站、升级用电信息采集主站,改造现有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网络结构及搭建网络智能监控系统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构建新型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最后,给出了实际应用效果。实践结果表明230M WiMAX系统是构建面向智能用电领域的低成本、高速、高可靠性的新型无线通信网络,是构建基于多网融合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3.
首先介绍了短波无线接入网的网络结构及其抗干扰需求,针对其链路层抗干扰迫切需求,将智能跳频技术引入短波无线接入网,替代短波无线接入网中传统的定频通信;阐述了将两者结合之后的网络模型及具体使用方法,并对其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所提方法有望在继承短波无线接入网现有可通率的基础上,满足链路层抗干扰的迫切需求,改善通信频率静态分配,适应动态变化电磁频谱环境能力弱等问题,以期为台站间的智能跳频组网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230 MHz频段电力无线专网连续分配载波的情况,给出了提高频谱效率的优化设计。通过取消载波间的预留保护带,采用连续子载波频域资源映射、自适应FFT与滤波处理,减少了运算量,提高了业务速率。针对230 MHz电力无线专网两种技术制式标准统一的问题,给出了必要性和重用公网成熟终端与系统设备产业链的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TD-SCDMA建网初期,A频段主要使用9频点方案配置组网,满足了小网络低载频配置的应用需求。然而,随着TD-SCDMA网络不断发展扩大,单站载频资源配置逐渐由S222增加至S333,频点资源有限的情况下,9频点配置方案很难在基于容量配置的TD-SCDMA网络中平衡各业务的性能。本文提出TD-SCDMA载波带宽压缩方案,通过压缩频点间隔,使TD-SCDMA网络使用的A频段增加2个中心频点,即11中心频点方案,解决因频点资源有限造成的网络性能提升空间小的问题,降低TD-SCDMA网络R4语音业务及H业务的干扰水平,同时增加网络承载容量。  相似文献   

16.
杜涛  邓晓辉  李钢 《电信科学》2017,33(10):148-154
根据我国现行的频谱规划,在行业专网中可用于无线宽带专网建设的唯一授权可以使用的连续频段为1 785~1 805 MHz。由于多数行业专网承载业务和安全生产直接相关,有必要对该频段运行的无线运行环境进行分析。根据3GPP规划,该频段与Band3 FDD-LTE使用频段相邻,需要分析Band3频段对1.8 GHz TDD-LTE专网是否形成干扰。基于目前国家已经颁布的相关频率政策和型号核准要求对基站间干扰情况进行分析,并对相关型号核准文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Following the wired network virtualization, virtualization of wireless networks becomes the next step aiming to provide network or infrastructure providers with the ability to manage and control their networks in a more dynamic fashion. The benefit of the wireless mobile network virtualization is a more agile business model where virtual mobile network operators (MNOs) can request and thus pay physical MNOs in a more pay‐as‐you‐use manner. This paper presents some resource allocation algorithms for joint network virtualization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of wireless networks. The overall algorithm involves the following two major processes: firstly, to virtualize a physical wireless network into multiple slices, each representing a virtual network, and secondly, to carry out 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within each virtual network (or slice). In particular, the paper adopts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as its physical layer to achieve more efficient resource utilization. Therefore, the resource allocation is conducted in terms of sub‐carriers. Although the motivation and algorithm design are based on IEEE 802.16 or WiMAX networks, the principle and algorithmic essence are also applicable to other OFDM access‐based wireless networks. The aim was to achieve the following design goals: virtual network isolation and resource efficiency. The latter is measured in terms of network throughput and packet delivery ratio.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forementioned goals have been achieved. 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8.
随着GSM网络规模的逐步增大,频率资源的稀少已经日益成为限制网络质量的瓶颈。为此,各种频率计划及相关的抗干扰技术应运而生来进一步提高频率复用度,本将重点阐述应用于联通GSM900的1*3紧密复用频率计划解决方案及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9.
刘立平  余华  季飞  孔祥祝 《通信技术》2007,40(10):41-42
动态信道分配是TD-SCDMA的关键技术之一,根据网络负载和干扰的变化自适应地调整信道资源,使之达到合理配置。文中针对TD-SCDMA系统的帧结构,分析了双小区模型,并提出了一种采用双小区相同上下行时隙进行信道分配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固定信道分配算法相比,推荐的算法大大提高了频谱利用率及系统容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重点分析了新型的跳跃式频率配置方案同以往采用的分段式频率配置方案的优缺点,并通过典型案例对比采用跳跃式频率配置方案对网络质量的改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