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垃圾焚烧飞灰是一种危险固体废弃物,必须经过固化稳定化,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后方能填埋。针铁矿是一种表面带有丰富羟基功能基的固体表面活性剂,利用其表面羟基对金属离子的络合作用能够对垃圾焚烧飞灰进行固化。本论文探讨了工艺参数对针铁矿固化飞灰毒性浸出效果的影响;又利用酸碱滴定表征了针铁矿表面羟基化特性;用格氏图处理酸碱滴定数据,计算出针铁矿表面羟基活性位点密度。结果表明:在针铁矿添加量为15%、液固比为0.4、固化时间为3 d的条件下,固化后的飞灰能够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进场要求;金属离子能够进入针铁矿表面stern层被紧密吸附,碱性条件下则更加有利于离子在针铁矿双电层的扩散层中吸附。   相似文献   

2.
一种用石棉糊生产石棉线的设备,包括石棉糊的供给装置,供给装置有一个配料器,可以使石棉糊在运动的载体结构表面形成可移动的膜条。载体结构的表面通过配料器的出口时,把石棉糊运走。这还包括成膜装置,它把凝结剂覆盖在载体结构的表面,使被带走的石棉糊在与载体表面接触时凝结成膜条。膜条从载体表面分离后,移动到沿  相似文献   

3.
《煤炭技术》2017,(2):203-205
为研究CH_4、H_2O、HCl_3种吸附质与煤表面分子作用性能的规律和实质,从微观角度,即吸附时的结合能、键长和Mulliken电子布局理论方面对吸附现象进行了阐述。结果表明:3种分子更易吸附在羟基基团附近,且吸附能大小:HClH_2OCH_4;由键长得出,3种物质的吸附均属于物理吸附;由Mulliken电子布局分布得出,吸附过程中,电子由羟基基团向吸附质分子转移,揭示了煤表面与吸附质相互作用的实质。  相似文献   

4.
常明  董宪姝  李宏亮  李剑波 《煤矿安全》2020,(1):176-180,186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模拟方法,从原子层次上模拟计算4种典型矿井气体(CO、CO2、CH4及N2)对煤表面含氧官能团的吸附行为,探究4种气体对煤表面官能团的吸附机理。对4种气体对煤表面6种常见的官能团结构单元:酚羟基、羧基、羰基、醚键、醇羟基和烷基(Ph-OH、-COOH、-C=O、-O-、R-OH及R)吸附行为进行模拟,通过吸附能、吸附构型、前线轨道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煤与4种气体的吸附强度存在CO2>N2>CO>CH4的关系,并且各气体分子在煤表面模型上各含氧官能团的吸附强弱顺序为:羧基>醇羟基>酚羟基>羰基>醚键>烷基。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方铅矿、黄铁矿、闪锌矿及黄铜矿与多种黄药的同系物之间的反应。表明方铅矿及黄铁矿形成一种可溶性产物-相应的一硫代碳酸盐-以及特有的吸附产物。方铅矿与乙基黄药作用时,在有过量氧存在条件下,所有被吸附的黄药以一硫代碳酸盐形式又溶于溶液中,但吸附在黄铁矿表面上的乙基黄药却不能以这样的方式从表面上脱除。当这两种矿物与黄药的较高同系物作用时,可溶性一硫代碳酸盐生成的量与速率远较用乙基黄药时小。可以认为一硫代碳酸盐是经由吸附在表面上的混合羟基黄原酸的金属盐,但不是经由被吸附的双黄药而生成的。黄药的水溶液与黄铜矿及闪锌矿之间的反应并不能生成可溶性的一硫代碳酸盐。前者的结果与预期的作用机理相符合,后者的结果显然与预期的机理不相符合。在矿物表面上一硫代碳酸盐的吸附作用,无论有否黄药的存在都考虑到了,其结论是:一硫代碳酸盐的吸附远比相应黄药的吸附弱。  相似文献   

6.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平面波赝势方法,研究了羟基钙在高岭石2个不同的(001)面的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羟基钙在高岭石2个性质不同的(001)晶面均可发生稳定吸附,但在这2个表面,羟基钙的吸附机理不同。在铝氧羟基(001)面,羟基钙中钙离子有脱离羟基钙的趋势,羟基钙以氧原子与表面氢原子成键吸附为主,且在由表面3个H原子围成的穴位处最为稳定,同时与表面有较弱的静电作用;而在硅氧(001)面,羟基钙中钙原子与氧原子结合紧密,钙原子带有大量正电荷与荷负电底面以静电吸附方式结合,稳定作用于底面硅氧原子围成的十二元环中心处。在溶液环境中,水分子对羟基钙在铝氧(001)面吸附影响大而对硅氧(001)面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方铅矿浮选废水包含微细矿物颗粒、重金属离子与有机药剂三种复合污染源,为实现其一步深度净化处理,探究了绿色环保的多糖型微生物絮凝剂(MBF)对微细方铅矿颗粒的絮凝沉降及对Pb2+与丁基黄药的吸附去除作用,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BF可吸附于方铅矿表面使其稳定悬浮于矿浆中,但吸附黄药后的方铅矿颗粒可被MBF有效絮凝沉降,絮凝率最高为82.5%;MBF对黄药与Pb2+有较强的吸附性,黄药与Pb2+最高去除率分别为94.3%与86.7%。Zeta电位、红外光谱分析表明,MBF主要通过羟基与方铅矿表面的Pb2+发生化学作用而吸附于矿物表面;与方铅表面形成的黄原酸铅疏水基团形成氢键或缔合,使微细方铅矿颗粒快速絮凝沉降;MBF也可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去除废水中的Pb2+。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煤矿除尘中的微观作用机理,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选取2种常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研究其对无烟煤润湿性的影响。计算了表面活性剂–无烟煤吸附体系的表面粗糙度和相互作用能,分析了水–表面活性剂–无烟煤体系的相对浓度分布、径向分布函数(RDF)等系列性质,深入探讨无烟煤润湿性改变的微观原因。结果表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无烟煤上的吸附有2种方式,头基团朝向无烟煤表面的吸附与朝向液相的吸附;这种吸附是物理吸附,且范德华相互作用在吸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SDBS中苯环的存在导致其更紧密的吸附在无烟煤表面,吸附构型更稳定。RDF与配位数结果进一步表明,在无烟煤表面酮基附近SDS与SDBS疏水能力相近;在羟基附近SDBS疏水能力强于SDS,这是SDBS吸附后无烟煤疏水性更强、润湿性改变程度更大的主要原因;苯环在无烟煤润湿性改变中起重要作用。这为煤矿除尘中表面活性剂的选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丰富和发展了无烟煤润湿性基础理论。对这2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吸附行为和润湿性变化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评价与已有试验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矿物表面疏水性在糊精吸附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奇  李晔 《矿冶工程》1994,14(2):32-36,41
采用吸附量测定及光电子能谱技术研究了糊精在改性的石英表面和金红石表面的吸附机理。发现糊精并不像文献中所报道的因疏水键合作用而吸附,而是通过与矿物表面金属羟基络合物作用而吸附,因此其吸附最随溶液pH值而变化。矿物表面疏水性在糊粗吸附过程中不起主要作用,但有提高精吸附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声波法对茫崖四、五级商品棉进行了不同时间的松解,测定了石棉OT吸附量和OT吸附平衡浓度,探讨了石棉松解程度与石棉的结晶程度和OT吸附的关系。为石棉的OT开棉打浆生产制品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石棉摩擦材料领域内,国外是否还开展研制工作,这是国内同行所关注的问题。由于石棉对人体健康有影响,国外已研制发展了无石棉摩擦材料。但至今尚没有一种纤维能具有石棉纤维的全部优点,无石棉摩擦材料还不能全面推广。因此,国外对石棉摩擦材料的研究和发展并没有放弃。不过,有关石棉摩擦材料的研制减少,资料也相应减少了。下面从九个方面介绍国外石棉摩擦材料近期概况。文中尽力收集了1980年以来国外发表的石棉摩擦材料资料。同时,为了对国  相似文献   

12.
木质素磺酸盐对滑石可浮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碱性pH(7~11.2)范围内,用哈里蒙德浮选管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了6种木质素磺酸盐对滑石可浮性的影确.在用石灰调节pH至最高值(pH 11)时,木质索磺酸盐对滑石的抑制作用最强.木质素磺酸盐的抑制能力与聚电解质在滑石表面上的吸附密度密切相关.随着木质素磺酸盐的吸附量增大.它们的抑制作用也增强.吸附数据表明,带负电荷的滑石表面与强阴离子聚电解质之间的静电斥力阻止木质素磺酸盐吸附在滑石表面上,降低了对滑石浮选的抑制作用.这些结果表明,在木质紊磺酸盐抑制滑石的过程中钙离子起到促进作用.滑石表面上的钙维分似乎起到了为阴离子聚电解质提供吸附质点作用.在溶液中一开始就有可增大钙的羟基阳离子在其表面上特效吸附数量的钙组分存在.  相似文献   

13.
羟基萘羟肟酸在氟碳铈矿表面吸附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俊 《矿冶》1998,7(4):33-35,45
通过研究羟基萘羟肟酸在氟碳铈矿表面吸附时溶液pH值、溶液药剂浓度以及平衡时间对吸附的影响,讨论羟基萘羟肟酸在氟碳铈矿表面的吸附规律。结果表明,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同时兼有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14.
复合纤维型非石棉缠绕式离合器面片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增茂 《非金属矿》2004,27(5):49-50,53
主要论述了一种用复合纤维制造非石棉缠绕式离合器面片的研制过程。同时对产品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通过与世界先进水平产品性能的对比。说明该产品具有一些独特的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石棉产品的替代产品。  相似文献   

15.
改性火山岩处理高铁锰矿井水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火山岩滤料为载体,制备了水合二氧化锰改性滤料用于去除矿井水的铁锰离子.在滤速为7.0 m/h,连续54 h的过滤周期内,改性火山岩对锰离子的去除率达94.8%~ 99.3%.结合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能谱(SEM-EDS)等表征手段,确认火山岩改性后,表面覆盖的水合二氧化锰层具有丰富的表面羟基(以-Mn-OH表示),根据表面配合模式,其羟基中氢能与水中的Mn2+和Fe2+发生表面络合反应,最终Mn2+和Fe2+被表面羟基吸附并交换出氢,从而实现对铁锰离子的去除.  相似文献   

16.
新型铁矿石反浮选捕收剂MG-2捕收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阴离子捕收剂MG-2是以某脂肪酸为原料合成的一种带过氧羟基的新型捕收剂。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研究了MG-2对石英的捕收性能,并与原脂肪酸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显示,MG-2对石英的捕收能力优于原脂肪酸,并且其捕收能力随过氧化值P提高而增强,同时其耐低温性能较原脂肪酸有了明显的提高。红外光谱分析表明,MG-2在石英表面的吸附为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17.
通过矿物表面糊精吸附量的测定、电动电位测定及在不同pH值下矿物表面羟基浓度的测定,系统探索了糊精在赤铁矿,金红石、方解石、萤石、重晶石、磷灰石及硅灰石等氧化矿和盐类矿和的表面附吸的规律,发现糊精的吸附主要是由于与矿物表面金属羟基化合物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化学作用。  相似文献   

18.
水洗提纯对温石棉表面电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很多产地温石棉的表面电位通常为负值。温石棉的这一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湿纺工艺的实践,使用水洗除杂的处理方法,有效地改变了温石棉的表面电性,使其ζ电位由负变正,从而易于化学开松。通过对处理前后温石棉样品的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和ζ电位测定,研究了温石棉表面电性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在模拟的氧化及酸性土壤条件下,用制备的羟基铁-蛭石复合体进行了竞争吸附铬酸根、砷酸根的试验,研究了铬酸根离子和砷酸根离子不同用量及不同添加顺序对竞争吸附的影响,并与蛭石原样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羟基铁-蛭石复合体对铬酸根离子和砷酸根离子有不同的吸附能力;在试验条件下铬酸根离子和砷酸根离子在低聚合羟基铁-蛭石复合体表面不发生竞争吸附;铬酸根和砷酸根的添加顺序对其吸附量有一定的影响.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无石棉摩擦材料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介绍钢纤维、玻璃纤维、有机纤维以及天然纤维等四种材质摩擦材料开发的现状,列举了国外实例。指出石棉摩擦材料有其独特优点,在研制无石棉摩擦材料的同时,不应放弃发展石棉摩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