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逐孔起爆技术爆破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广逐孔起爆技术后,原来适用于排间微差的爆破参数是否为逐孔起爆系统相匹配的最优参数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爆破原理入手,结合爆破实践经验,得出了适合采场的与逐孔起爆技术相匹配的最优孔网参数. 相似文献
2.
爆破矿石块度大小及其均匀程度是反映爆破效果好坏的关键指标,它不仅直接影响采矿作业后续工序如装载、运输等设备工作效率和磨损程度,还严重影响采矿成本.因此利用BP神经网络对开阳磷矿的凿岩爆破参数进行优选,以排距、孔底距及炸药单耗作为输出结果,以国内同类矿山作为训练样本进行练习,计算得到了最优爆破参数,并根据最优爆破参数进行了现场试验验证,结果显示大块率有了明显的降低,因此这种方法由于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逐孔起爆技术在我国很多矿山得到了实践应用,本文通过分析其机理,起爆方式,建立爆破飞石的运动模型,来检验爆破飞石对起爆网络安全性的影响,为逐孔起爆技术在我国露天矿山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5.
6.
7.
《矿业工程研究》2015,(4)
矿井水源判别对于矿井防治水工作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能够有效减少防治水工作的盲目性.为了能够有效判别矿井突水水源,综合考虑各项水化学指标在水源判别中的重要性,确定以水中6大常量组分(Na++K+,Mg2+,Ca2+,Cl-,SO2-4,HCO-3)作为判别因子,以BP神经网络理论为基础,以对某矿开采影响较大的野青、砂岩、奥灰和伏青4个含水层水样为建模样本,建立水源判别模型,并随机选取7个矿井采掘过程中收集到的水样进行水源判别预测.结果表明,该7个水样分别来自伏青、野青和砂岩含水层,均与实际结果相符,说明以BP神经网络理论建立的水源判别模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能够快速、有效的识别矿井水源. 相似文献
8.
9.
分析了地质地形及爆破参数对露天铁矿逐孔爆破震动的影响,根据露天铁矿的地质和地形条件,对原采用爆破技术参数进行了优化,在保证爆破破碎效果的前提下,显著降低了采场边坡和附近民居所在位置的爆破震动效应。 相似文献
10.
通过应用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系统对某矿山巷道围岩的实测变形值进行神经网络模拟,成功预测了巷道围岩的变形,有利于巷道支护设计和生产组织. 相似文献
11.
12.
13.
本文根据煤矿巷道特点 ,建立了 BP神经网络辨识模型 ,实例分析表明 ,该模型有很强的辨识特性 ,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精确微差延时及逐孔起爆技术在爆破实践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研究不同岩性的合理孔间及排间微差间隔时间,并利用高精度雷管逐孔起爆新技术,可有效地控制爆堆形状和破碎块度,改善爆破质量,降低采矿总体成本。 相似文献
16.
17.
18.
为提高预测模型的可靠性,实现对煤层未采区域瓦斯含量的精确预测,以山阳煤矿5#煤层为研究对象,进行未采区瓦斯含量的预测。运用瓦斯地质学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得出基岩厚度、煤层厚度和埋深是影响该矿瓦斯赋存的主要因素,并将其作为BP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端神经元,初步构建出瓦斯含量预测模型;结合地勘时期瓦斯钻孔的实际数据,进行网络训练,再对预测模型的可靠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预测瓦斯含量,精度较高,效果较好,能满足工程要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BP神经网络可以对未开采区域煤层瓦斯含量进行准确预测,为矿井瓦斯灾害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The major factors influencing subsidence factor wer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Then th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odel for calculating subsidence factor was set up with the theory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A large amount of data from observation stations in China was collected and used as learning and training samples to train and test th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odel. The calculated results of the ANN model and the observed value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many factors can be considered in this model and the result is more precise and closer to observed values to calculate the subsidence factor by the ANN model. It can satisfy the need of engineering.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