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东南泰皇宫酒家”坐落于曼谷东南方的叻差喃蒂大马路边.凡是到泰国来的外国旅客,几乎每一个人都会被好客的泰国朋友请到东南泰皇宫酒家,去品尝地道的泰国菜.  相似文献   

2.
泰国菜撷英     
在荷兰执厨期间,与4名泰国厨师同在一个厨房工作两年,我们做中国菜,他们做泰国菜,两年的协作与交流,对泰国菜了解颇深,感受较多。我对泰餐的总体印象是:酸辣结合,辣中有味,辣香并重,甜味辅佐。  相似文献   

3.
《餐饮世界》2013,(10):112-115
"我是在泰国长大的泰国华裔,我的家族在泰国主要就是经营旅游和餐饮的。"在泰膳阁一就坐,老板林子茗就打开了话匣子。"为什么来到中国?我妻子是北京人,家里的独生女,我就跟她回到了北京。为什么做泰国菜?因为进出口和泰国菜是我最有把握做好的两件事,隔行如隔山呀。"林老板笑容璀璨。  相似文献   

4.
赵晓嬿 《餐饮世界》2012,(10):34-36
提到台湾的泰国菜,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是瓦城泰国料理。瓦城泰统集团自1990年创立"瓦城泰国料理"后,历经10年建立起"东方炉炒厨房连锁化"系统、"11级厨师臂章制度",再加上无可挑剔的服务,创造复制东方料理的成功方程式,引领台湾吃泰国菜风潮,更成为台湾泰国料理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5.
尽管深受中国、印度、印尼、马来西亚甚至葡萄牙厨艺的影响,泰国菜还是以独特的风格给食客留下强烈印象。这些年来,在上海登陆的泰式酒家不下二十家,使没去过泰国观光的食客也能染指泰国风味。 六年前我第一次去泰国,最恐怖的遭遇就是一日三餐。人还没跨过餐厅门槛,一股强烈的味道就扑鼻而来,说不上臭,说不上香,也说不上“榴莲”,就是跟我的“中国鼻”过不去。于是,刚开始几天就光拿白米饭和水果塞满肚子。后来才知道,泰国菜里都要放香芒、南姜、柠檬草、虾酱、鱼露等十几种本地特产的调味品和香料。热带地区,气候特征可以用湿热二字概括。照中国古人的说法,南蛮之地,有很重的“瘴疠之气”,所  相似文献   

6.
久闻泰国菜美名,心仪已久,但几经寻觅,品尝过几家后,总觉有所欠缺,或酸得过甚,或辣得刺人,总之离我心目中的泰国菜相距甚远。听朋友介绍,振兴路新开了家泰国菜馆,味道极为正宗,口碑甚好,遂应邀前往。对泰国菜耳闻最多的要数冬阴功汤,知其为酸辣味,推而广之,便以为泰国菜以酸辣为主。但品尝后才知道,以往对泰国菜的  相似文献   

7.
文静 《餐饮世界》2012,(8):90-91
台湾明星吴奇隆可谓是对泰国菜情有独钟,他游历泰国,爱上泰餐,兴趣使然自己便开起餐厅。他在台湾开了三家餐厅,京城也曾开过两家,都在朝阳区,店名"柠檬叶子",最早开的一家在霄云路15号,另一家在广渠路66号院,都是泰国菜,从中可窥出追风少年的泰餐情结。取名时,霹雳虎吴奇隆还真是煞费苦心,后来突然悟到不需要什么高深的店名,只把应用泰餐原料最多的柠檬叶子命名就好了,既简单好记又表明原料来源正宗,一举多得。  相似文献   

8.
在东南亚中南半鸟的中部,有个以千佛之国闻名于世的国家,这就是泰国。在泰文里,泰这个字就是自由的意思,也有人把泰国叫作梦国。在这个充满独特气息的国渡里,也许最吸引人的是那丰富且多姿多彩的文化和那一幅幅美丽如画的风景。但若谈及泰国的饮食文化,您又了解多少其中的奥妙呢?泰国菜,一位精于此道的专家毫不夸大地说:辣,非常辣!如果看到一名泰国厨师对着一锅微火慢煮的“根沛特沈思”,多半你会看到他很果断地加上一大把泰国话叫做“普力奇奴”的绿色小辣椒,这种辣椒只要放上一根,你就会从椅子上跳起来。听了这些,你一定会产…  相似文献   

9.
泰国菜是直入味蕾的鲜、酸、辣,洋溢着鲜活的热带东南亚风情。其原料以鲜为特色,在泰国厨师手中,进发出刺激、鲜爽的风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冬阴功汤。  相似文献   

10.
《餐饮世界》2013,(10):119-121
90年代,蕉叶餐厅一阵风似的出现,店内的船为装饰的就餐环境,绿色热带雨林和金色的装修的就餐色彩,颇具泰国风情的泰国服饰在服务员身上的运用,构成了人们对于泰国菜最初的概念。蕉叶也因此成为泰国菜的行业老大,直至今日依然无法被撼动,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蕉叶是泰国菜的象征,更是对一品泰国菜的奢求。  相似文献   

11.
荷花泰     
《中国食品》2003,(8):2fzgsp
泰国美食为全世界人民所熟知, 无论是其味道是辛辣或者温和都遵循了互相融合互相包容的中庸之道。其实,泰国饮食文化是受东、西方文化影响的结合体,发展到现在极具特色的泰式美食已经有一个多世纪了,泰国菜的味道形式可以根据不同的厨师、食客、特定情况乃至烹饪地点来决定,每一道菜都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口味和饮食习惯进行制作加工。最初的泰餐能鲜明地反映出泰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与水的密切联系,如原料大多都是一些水产品、蔬菜和草药;再加上佛教文化的影响,泰国人一般避免体形比较大的动物的肉,不喜欢将肉切成大块来吃,但会把肉切成丝加入草…  相似文献   

12.
<正> 玉米片是一种加工增值、粗粮细做的新型方便食品,其呈片状,淡黄色,不含脂肪,热值低,营养丰富,具有酥、香、脆的特点。食用时,可用沸水调成玉米片冲剂;若将玉米片放进快餐汤料内,可做成玉米片汤。加工玉米片得到的副产品玉米胚芽可以用来榨油,皮粉还可制酒、饴糖和饲料。现将蒸煮法加工玉米  相似文献   

13.
三合一营养快餐米的开发与生产万成志三合一营养快餐米以粳碎米、粳糯米和黄玉米为原料,经粉碎、膨化、造粒、烘干等工序,并以赖氨酸、Vc与乙基麦芽酚强化和增香,制成圆柱状“米粒”,辅用大枣、茯苓、枸杞、山楂、蜂蜜及洋芋淀粉、小麦粉按配比混合制成糊料,是一种...  相似文献   

14.
香米市场鱼龙混杂 泰国香米是很多人喜爱的主食品种。它颗粒细长,用来煮米饭香气四溢,口感软糯。不过,最近经营杂粮店的李平却在市场上买到了假的泰国香米。他在批发市场进了70袋“孟乍隆”泰国香米,回到店里刚卖了几袋,就有人找上门要退货,称香米吃起来一点也不香。经工商执法人员调查后发现,这种称为“孟乍隆”泰国香米,其实是产在湖北的一种长粒米,是批发商用假冒的“孟乍隆”包装袋自己灌装的。  相似文献   

15.
三合一鱼香营养快餐米以粳碎米、粳糯米和黄玉米为原料,经粉碎、膨化、造料、烘干、包装等工序,并以赖氨酸、Vc和乙基麦芽酚强化和增香,以食用明胶为赋形剂制成圆柱状“米粒”,辅用茯苓、枸杞、山药、莲子、山楂、蜂蜜、鱼鳞胶冻及洋芋淀粉、小麦粉按配比混合制成糊料,是一种粗细粮搭配营养比较全面的米制方便食品。食用时以沸水冲泡,短期便可复水达到食用要求,既符合营养要求,又适应生活快节奏需要。可配香肠、榨菜等佐餐,适合作为快餐、野外、旅游食品。现将三合一鱼香营养快餐米的研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自己在家做泰国料理,想重现地道风味并非难事。香料是泰国菜的重头戏,近年泰式料理在亚洲各国十分风行,精品超市、连锁超市、量贩店或食品材料专卖店,都售有完整的鱼露、椰浆罐头(可用椰粉取代),以及真空或罐装红绿咖哩酱、罗望子膏、干燥过的香茅、南姜、柠檬叶等各种香草,所以要买齐泰式酱料、香料和调味料并不难。泰国菜使用的菜蔬,大多数都能找到,建议在开始烹煮前,就先把各材料切洗处理完毕,避免临场手忙脚乱。此外,就像泰国人随性乐观的个性,要做好泰国菜,只要放松心  相似文献   

17.
今天,人们所消费的食物品种之多之全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京、粤、湘……各大菜系,小笼、云吞、过桥米线…各色小吃历时数百年而长盛不衰,并遍布了全国各个城市.在都市的大街小巷上,你很容易就能找到自己喜欢的风味食品,甚至连日本料理、美式快餐、泰国菜也成了百姓的“便饭”.人们越来越注重美食,却往往忽视自己的一日三餐,尤其是早餐.紧张忙碌的生活中,日常三餐甚至被看作是一种负担,只有在闲下来的时候才出去大“补”、“改善”一顿。我们还常说,健康很重要,有条件的话就吃得好一点儿,吃得有营养一点儿.但这些“好”的、…  相似文献   

18.
正泰国由于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有温暖的气候、充沛的雨量、广阔的平原和漫长的海岸线,天然资源十分丰富。泰国的饮食受中国、印度、印尼、马来西亚甚至葡萄牙等国的影响,又掺进了自己奇特的风格,使得泰国菜在美食界中享有盛名。泰国菜肴以色和味闻名于世,主要特点是酸、甜、辣。餐桌上都摆有白糖、酸醋、辣椒和鱼露四种调料,其辣的程度不亚于川菜,甜的程度不逊于苏锡。泰国厨师喜欢用各式各样的调味品来调味,做出一锅锅酸溜溜、火  相似文献   

19.
小悟 《中国食品》2006,(4):0002-F0002
一声“萨瓦迪卡”(泰语“你好”的意思)的问候,双手合十的泰国姑娘,极富泰国风情的环境,让你感受仿佛置身于湄南河畔。倘若再加上地道的暹罗美食,必然会让你全方位的感受到泰国饮食文化。泰辣椒就是这样一个将泰国美食与文化带到你身边的泰国餐厅。[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红叶 《中国食品》2006,(3):8-29
你吃过泰国菜吗?你吃过“”蕉叶”吗?在广州、上海、杭州、成都、西安、北京等地的消费者提起泰餐.无人不知“蕉叶”——蕉叶餐厅是一家经营泰国菜的风情餐厅。蕉叶集团自1990年在香港创立发展餐饮业务.一直以正宗新加坡、马来西亚及印度等传统地道菜式而闻名。蕉叶集团所经营的特色餐饮店铺.以专业概念提供极受欢迎的招牌佳肴美食逾百多种.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菜式更曾获取多项国际美食大奖。当前.国内对有特色饮食娱乐餐厅有极大需求.蕉叶饮食娱乐集团为国内大型的特色饮食娱乐集团.分店遍布.享有非常高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