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玻璃的表面镀膜、微相处理法玻璃镀膜技术。分析了影响玻璃墟膜的因素和玻璃表面镀膜技术经济性、环保安全性及玻璃镀膜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美国科学家最近开发出一种可将玻璃涂料涂覆在微流体设备通道上的简易方法,使产品更具防化性能。David Weitz与来自英国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的同事合作,使用溶胶—凝胶法发明了一种可涂覆在聚硅氧烷(PDMS)微流体上的玻璃涂料。聚硅氧烷是一种硅胶制品,很适合渗透到运用“软刻蚀”技术的微流体设备内。  相似文献   

3.
激光聚变靶用空心玻璃微球制备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高质量的空心玻璃微球一直是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实验最广泛采用的靶丸之一,因商用空心玻璃微球的生产方法不能满足实验需要,陆续开发了新的制备方法,如液滴法、干凝胶法、溅射法和降解芯轴技术等.综述了几种方法的制备原理、成球过程、微球产品的特点、在惯性约束聚变实验制靶中的地位以及国内外发展现状等.液滴法制备的微球直径小、壁较薄,干凝胶法制备的微球直径稍大、壁较厚,溅射法主要用于制备阻气层,而降解芯轴技术则将空心玻璃微球产品直径和壁厚范围扩大,所制备的空心玻璃微球是所有制备方法中直径最大和性能最好的.  相似文献   

4.
玻璃激光内雕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传统的白色激光内雕和现代的着色激光内雕两个阶段.传统的白色激光内雕是通过在激光聚焦点的光强超过玻璃的损伤阈值而产生炸裂形成微裂纹,利用微裂纹对光的散射实现三维白色内雕.现代的着色激光内雕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空间选择性色心控制,离子价态操控以及纳米粒子析出.本文介绍了各种玻璃激光内雕技术的原...  相似文献   

5.
《湖北化工》2012,(7):16-16
日前,道康宁公司推出新一代透明硅酮结构粘合剂(TSSA)技术。这项创新技术通过使用有机硅粘结剂来实现结构连接,取代当前的钻孔固定螺栓技术,降低系统成本和操作复杂性,减少点式玻璃装配系统的痕迹,从而为高性能玻璃在艺术建筑和商业建筑领域带来新的应用可能。TSSA技术的高度透明性赋予了建筑物出色的外观,此外还给高性能建筑从建造到维护带来许多其它好处,如简单、安全的产品应用,出色的粘结性能,在极端温度下的热稳定性,以及优异的抗紫外线性和耐候性等。它还非常适用于玻璃扶栏、不锈钢固定粘结、透明玻璃转角以及玻璃楼梯、玻璃家具、夹胶玻璃和淋浴房等室内玻璃结构。  相似文献   

6.
空心玻璃微球高压贮氢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炉内成球技术制备的亚毫米量级空心玻璃微球进行实验,系统研究了玻璃微球高压贮氢技术.玻璃微球直径150~250 μm,壁厚0.9~4.0 μm.采用气体渗透法充氢,在高温时,气体扩散进入微球内,温度降低后气体不容易扩散出来,即可实现贮氢.通过控制外界温度和气氛可实现氢气的贮存和释放.对于直径200 μm,壁厚1 μm的空心玻璃微球,在350℃充气的平衡时间约6~10 h,充气平衡后,微球内外压基本相等.在室温条件下,微球的保气半寿命约40~50 d.对于直径200 μm,壁厚2 μm的空心玻璃微球,球内氢气最高压力可达20~25 MPa,单位质量贮氢效率为13%~16%.  相似文献   

7.
马俊 《中国玻璃》2007,32(1):30-33
减压脱泡技术是一项玻璃熔制工艺中出现的新技术,已经引起玻璃行业的高度重视。国内一些科研单位及相关院校已经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采用减压脱泡后,微气泡数可降到0.2个/kg玻璃波,不仅能够消除气泡提高玻璃的质量,同时由于降低了熔化温度,所以既可以节省熔化、澄清所需的燃料,又减少了氮氧化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8.
微铁高透过率太阳能玻璃用矿物原料制备及配料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微铁高透过率太阳能玻璃用矿物原料的要求及配料关键技术,介绍了中国建材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业已成熟的工业化设计和生产中避免微铁二次污染的控制技术,以及复合澄清剂在太阳能玻璃生产中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9.
赵彦钊  周忠慎 《陶瓷》1995,(4):7-10
本文研究了以碳纤维增强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复合材料的粉末烧结工艺,经碳纤维增强制成复合材料后,其脆性和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改善,而生物活性保持不变,通过X-衍射,电子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微区分析等技术,确定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玻璃陶瓷的结晶相,碳纤维的体积含量,初步探讨了碳纤维的增强增韧机理,结果表明,加入5%~9%(体积含量)碳纤维的复合材料,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比基体玻璃陶瓷提高3.5倍和2.5倍,同时研究  相似文献   

10.
空心玻璃微球改性酚醛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空心玻璃微球对酚醛树脂(PF)的影响,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红外光谱证实了空心玻璃微球的存在.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空心玻璃微球时,PF的硬度和热稳定性均得到提高,在空心玻璃微球小于等于15 μm时高于纯PF.固定空心玻璃微球为15 μm,PF的硬度和热稳定性随着玻璃微球含量的增加先迅速后缓慢提高;冲击强度则随含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在质量分数5%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1.
掺稀土元素的高折射率玻璃微球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掺有稀土发光材料的高折射率玻璃微球,并用XRD、SEM等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该玻璃微球粒径分布范围窄,光学性能好,其折射率为1.93,用改造的显微拉曼光谱仪测量了微球上转换发光光谱,在其荧光光谱上发现了很强的形貌共振,并用光学微腔理论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玻璃液鼓泡的过程、作用和应用实施的情况。鼓泡技术的实施有效改善了玻璃液质量,减少微气泡数量,加强了上层玻璃液与深层玻璃液间的热交换,提高了深层玻璃液温度,起到了强制均化作用,达到了提高成品内在质量、节支降耗、增产提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堇青石基微晶玻璃内微裂纹的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膨胀长度变化、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及光学显微镜等实验技术研究了接近堇青石组分、内含11wt%TiO_2的玻璃的晶化过程,探讨了该微晶玻璃内微裂纹的生成机理。同一成分的玻璃,经不同的预热处理,会引起晶化过程中亚稳相的数量及堇青石析出的分布状态的不同,从而影响了该微晶玻璃内微裂纹的生成。含有大量微裂纹的堇青石微晶玻璃具有优良的热震性。  相似文献   

14.
半个世纪以前,当玻璃表面科学技术还不为国人所熟知时,王承遇即开始了玻璃表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并在玻璃表面物理化学、玻璃表面处理等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众所周知,1920年英国学者格里菲斯(Griffith)提出了表面微裂纹学说,认为玻璃表面存在微裂纹,玻璃纤维愈细,单位面积内微裂纹愈少,玻璃强度愈高,此学说不仅是玻璃科学而且也是固体断裂力学的经典理论。此后,国外学者拍摄了平板玻璃表面微裂纹的照片,证明了格里菲斯裂纹的存在,但没有涉及到玻璃纤维的微裂纹。  相似文献   

15.
介绍一种用探针技术测定微粒、粉末材料热导率的新方法。此方法测试精度高,操作简便,快捷,设备简单。用该法已成功地测定了空心玻璃微球的热导率。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玻璃微纤维离心喷吹法和火焰喷吹法的生产工艺与流程,通过对比两种生产工艺所形成的玻璃微纤维纤维直径分布和相同叩解度的纤维长径比等指标,结果表明:采用离心法的玻璃微纤维的直径比火焰法大,但离心法玻璃微纤维的长径比比火焰法小.  相似文献   

17.
李爱华 《玻璃纤维》2003,(3):10-13,46
本文讨论了使用玻璃微纤维制作白细胞过滤器的机理,玻璃微纤维与其他纤维材料的过滤效果比较,玻纤过滤器的检测结果等等,使读者对这种高科技新产品性能、用途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机动车玻璃的视野安全要求、强度安全要求、破坏安全要求、环境耐久性安全要求等方面的比较分析,介绍了我国机动车玻璃技术要求新旧标准的差异,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AGM隔板对构成其基体的纤维性能要求,玻璃微纤维的优点,玻璃微纤维生产的两种主要方法和两种方法生产的玻璃纤维在AGM隔板中的应用状况。通过对比两种方法指出AGM隔板用玻璃微纤维的发展方向,提出火焰牵伸法生产的玻璃微纤维必须关注产品的强度和离散度,而离心喷吹法生产的玻璃微纤维尽管有强度低的缺点,但由于其能耗低和纤维均匀性好等优点,部分替代火焰法生产的玻璃微纤维在隔板中应用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沈锋  王成  徐锦伟 《玻璃》2021,48(1):31-34
玻璃激光切割不产生玻璃边部缺陷和微裂纹,对玻璃起增强作用明显而又省掉玻璃加工中心和节约水资源;其与传统的酸洗、物理钢化、化学钢化、涂(镀)膜组合后的增强效果更佳,一种新的玻璃材料表面等离子体原位处理技术也已成熟,以上方法技术有选择性地结合以达到恢复玻璃本征强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