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香港永利街实践为例,从事件发生的逻辑关系梳理了具体过程,并通过项目自身以小见大展示了香港文物建筑保育与活化环节的特色,管窥了事件背后的作用机制与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2.
范银典 《华中建筑》2015,(2):127-131
针对在历史建筑的更新活化中,现代技术及功能要求与历史建筑保护之间的权衡问题,以香港茂萝街/巴路士街"活化与保育"计划为例,基于信息传递的活化策略视角,从技术信息、艺术形式信息、社会信息三种信息传递角度浅析香港在历史建筑活化中的历史解释与呈现方法,认为既尊重历史信息的保护与传递,又融入现代技术要求与功能的方法可以实现在恢复历史建筑生命力的同时保持历史建筑价值与精神的动态传承。  相似文献   

3.
运营模式、制度保障及公众参与等不够完善是内地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面临的挑战。历史建筑保护在香港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多方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果。以实地调研为基础,结合实际项目典例分析,从政府管理体系、公众参与方式以及活化与保育方法方面来介绍香港对历史建筑“保育与活化”的经验。可借鉴其成功经验,通过设立专门机构与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构建政府-社会机构-公众“伙伴关系”、丰富活化利用多样性来推动内地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更新。  相似文献   

4.
从开埠到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的城市面貌不断变化。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少富有历史价值和特色的建筑悄然消失。  相似文献   

5.
蔡亮 《中州建设》2011,(13):24-24
香港是因经济发展快并能迅速实现新老交替而闻名,没有很古老的历史建筑和名胜古迹,而香港却十分注重这方面的保护工作。与内地的“保护”相比,香港提的比较多的则是“文物保育”。中原历史文化名城在保存历史文化古建筑方面可引入“活化计划”。  相似文献   

6.
金磊 《建筑》2022,(16):75-76
2022年6月21日,中国文物学会单霁翔会长于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终评“第七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时,向专家们介绍了他的新作《人居香港:活化历史建筑》(以下简称“《人居香港》”)以及感想。他细致讲述了香港历史建筑“保育与活化”的经验与个案,说明了香港城市保护与建设的创新成就。笔者认真研读《人居香港》一书后,确感到它不仅呈现了香港本身对建筑遗产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跨境城市区域中的城市管治——以香港为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沈建法 《城市规划》2002,26(9):45-50
探讨香港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香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跨境城市管治网络涉及中央政府、广东省政府、深圳市政府、香港特区政府及其他相关组织。重点是跨境城市管治尤其是香港特区政府的角色。从 2 0 0 1年开始 ,香港的跨境城市管治开始从“跨境保护主义”向“跨境自由贸易区”转变 ,这对香港—珠江三角洲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历史建筑地标景观的可视化展示对于彰显城市文化特征、树立城市形象意义重大。以延安南关街片区为例,借助 GIS 平台对其历史建筑地标景观进行景观域面可视范围测度、景观视线廊道构建以及景观视野图景优化,从域面、轴线和焦点三个层面探析历史建筑地标景观的可视化表达方法与途径。研究表明,可视化分析方法可为景观表达提供数据基础和科学支撑,有助于营造增进视觉体验的可视空间语境,实现历史建筑地标景观的可见、可感与可意。  相似文献   

9.
城市建筑景观——以沈阳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宾  崔明升 《建筑与环境》2009,3(3):113-115
针对当今我国对城市建筑景观设计的种种错误,主要沈阳为例论述了在现代城市中景观建筑形成的因素,并针对城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关建筑景观设计的设想,以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现代城市景观。  相似文献   

10.
香港是土地资源少、人口密度大的代表城市,面对城市中心区高密度的发展环境,香港采取一系列措施以解决交通问题,并取得了成效。  相似文献   

11.
文章引入关联性与城市线性文化景观的概念,从"环境""事件""功能""交通"方面提出历史建筑群落关联性的保护与利用方法;然后,以关联性保护与利用方法为手段,借鉴城市线性文化景观的保护方法,探讨历史建筑群落活化的一般步骤;最后,以香港湾仔文物径为例,解析了历史建筑群落的活化方法,以期为我国旧城区历史建筑的活态保护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12.
本以上海为例,通过当代城市背景下的住区形态与街廓空间相互关系的分析,归纳出一些设计和评价的原则,并从规划和管理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3.
邓浩  宋峰 《华中建筑》2007,25(3):112-114
该文以南京国际规划中心项目的概念方案为例,从街、街墙、地标、公众参与等几个方面,简述了笔者对项目的城市设计思路,并将其延展为对建筑与城市的关联性的思考,认为建筑具有怎样的城市性是建筑与城市对话的基础,并指出拥有积极的城市性应当成为建筑的内在追求.  相似文献   

14.
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于2011年12月8日正式开幕,主策展人泰伦斯·瑞莱瑞莱先生.策展主题为“城市创造”。  相似文献   

15.
香港的建筑管理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骥  徐波 《建筑》2002,(2):50-52
建造业是香港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1999年 ,建造业占香港生产总值的5 6 %及本地固定资产形成总额的4 0 % ,同年从事建造业的从业人员是全港总工作人口的 9 2 %。香港是典型的城市经济 ,与内地整体上不具可比性 ,但了解香港的管理体制对我们正在进行的建筑市场管理体制改革 ,特别是城市一级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香港特区政府对公共工程的管理香港特区政府对公共工程的管理由香港工务局具体实施。工务局由土木工程署、建筑署、渠务署、路政署、水务署、拓展署和机电工程署组成。房屋工程由建筑署负责 ,建筑署下设工程筹划管理部门…  相似文献   

16.
尤峥 《建筑与文化》2022,(1):147-148
作为城市历史的记录者,城市历史景观因基础设施及历史环境等方面无法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在现代化发展的城市中正逐渐被同化,城市文脉也随之弱化。文章通过分析济南城市三个历史景观的营造手法,结合城市历史景观理论及现阶段建筑遗产保护利用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三种策略,以期对我国基于城市历史景观的城市文脉的延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建筑色彩的本地化表达在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传承与更新中具有重要价值。文章基于2018年秋季面向山西省太原市钟楼街历史文化风貌区建筑色彩现状的实地调研,以文脉主义为视角,从钟楼街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文脉结构、建筑色彩与市民偏好情况展开研究,探讨钟楼街历史文化风貌区建筑色彩的本地化编码。太原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建筑色彩更新应充分汲取所在区域的传统色脉特征,筛选优质建筑色彩基因,兼顾人的色彩环境感受,建立特征鲜明、和谐有序的太原市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建筑色彩格局。  相似文献   

18.
《建筑与文化》2008,(1):102-105
“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是以城市化为长期固定主题,以城市发展和建筑活动为线索,以城市空间和人文环境为载体,采用时代技术和艺术的表现方式,将先锋理念和现实关怀相结合,展示中国及世界城市化进程中政府和公众所关注的城市规划实践,建筑设计思潮、绿色生态的环保行为、技术创新的成果以及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等各种伴随社会转型所产生的城市活动和过程,并探讨和交流在时代精神阐释下的城市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19.
北京建城的历史据考证应该从周武王分封蓟国(公元前1045年)的时候算起,距今已有3000多年。公园938年,辽代在蓟城的基础上,间南京城并成为陪都。金灭辽后于1153年迁都于此,改成中都。金中都是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的重要标志,距今有800年历史。到了元朝,在金中都东北郊外创建了新城,称为大都。明代改称北京,1406年起新建宫殿、城池,距今已有近600年历史。清朝继续建都于北京基本延续了明北京的格局。明清北京旧城占地62.5平方千米,是中国历史上遗存下来的最大的帝王都城。  相似文献   

20.
香港中环地区步行体系呈层叠状和网络化,是长期以来城市演变进化和地区迅猛发展以及地形条件影响制约的共同结果.通过汲取中环地区步行体系的成败经验,提出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的步行体系发展策略:建立层级化的步行体系网络结构,构筑高连通性的复合步行体系,提倡多功能的步行体系空间使用,合理设置和利用步行体系节点.这些策略对我国其他类似的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建设经济、高效的步行体系将起到有效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