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2000年以来江苏人口城市化历程为研究基础,针对其非均衡、不充分、难稳定和质量有待提升的特点,系统分析了江苏人口城市化发展的特征与问题,借鉴国际经验比较,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判断及预测,以期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3.
特大城市半城市化地域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居环境改善,对其进行主动干预和精明管治势在必行。以杭州市为例,基于土地利用覆盖数据识别半城市化地域及时空格局演变特征,从政府和市场两方面对其成因机制展开解释性研究。发现杭州市半城市化地区呈现出由老城区边缘区向整个中心八区扩展的特征,政策驱动的重大项目带动、市场驱动的乡镇经济推动以及空间管制政策的局限性是杭州半城市化最重要的作用因素。研究旨在解析我国特大城市半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为相似城市—区域的半城市化地区的管理和规划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4.
特大城市半城市化地域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居环境改善,对其进行主动干预和精明管治势在必行。以杭州市为例,基于土地利用覆盖数据识别半城市化地域及时空格局演变特征,从政府和市场两方面对其成因机制展开解释性研究。发现杭州市半城市化地区呈现出由老城区边缘区向整个中心八区扩展的特征,政策驱动的重大项目带动、市场驱动的乡镇经济推动以及空间管制政策的局限性是杭州半城市化最重要的作用因素。研究旨在解析我国特大城市半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为相似城市—区域的半城市化地区的管理和规划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5.
分析咸阳城市化进程及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现阶段咸阳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仍处在城市化初级阶段。1949~2005年咸阳城市化的发展大体经历了缓慢发展、稳步上升两个阶段。城市化水平与科技人员及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关系密切。咸阳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分析表明,咸阳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呈对数正比关系,但城市化的发展速度滞后于经济发展。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第三及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利于咸阳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6.
7.
江苏省是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最迅速的省份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空间差异巨大的省份之一.文章从城市化的发展基础和发展特点、城市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因素、城市化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性和空间结构及其差异等几个方面,对江苏省近年来城市化的基础和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江苏省新型城市化建设和发展的因素主要... 相似文献
8.
文章将中原地区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202个传统村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类统计与分析村落地理位置、村落成因、建村年代等基础要素,构建中原地区传统村落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并运用GIS的相关空间分析方法,探究中原地区不同空间尺度、不同类型传统村落时间与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中原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类型为"整体集聚+局部分散",并形成了"三核、多点、三片区"空间分布结构,且村落高程类型主要为平原型和丘陵型;五种类型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差异性大,各个历史阶段数量变化明显。以期为中原地区传统村落区域联动与差异保护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苏南地区城市化发展的条件和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南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基础条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苏南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开放前沿地带、西太平洋航线要冲、与日、韩、美、澳、新及东南亚各国联系便捷 ,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又地处沿海和长江两大国家级生产力布局轴线的交汇处 ,通过长江沟通资源丰富、经济较发达的整个长江流域。靠近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上海 ,区内有苏州、无锡、常州等大城市 ,这些城市可以为区域发展提供技术、人才、信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和协作。苏南地区滨江临海 ,区内水网密布 ,“黄金水道”长江航运干线从北缘横贯东西 ,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 ,并有以太… 相似文献
10.
指出城市化是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分析全球城市化的现状,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演变过程,探讨我国城市化的特征和面临的挑战,探索集约化、多元化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型城市化模式。 相似文献
11.
推进我国人口城市化进程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当前我国人口城市化进程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 ,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的现实 ,提出有效推进我国人口城市化进程的若干建议 :一是全社会要统一对人口城市化重大意义的认识 ,并愿采取措施主动地推进我国的人口城市化进程 ;二是通过制度创新和深化改革 ,切实消除计划经济年代形成的制约人口城市化发展的制度屏障 ,尽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是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人口城市化道路 ,确定符合中国国情的人口城市化速度 ;四是加快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 ;五是有效提高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文化素质 ;六是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就业 ,提高城乡就业率。 相似文献
12.
针对河北涉县革命旧址建筑展开,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构建革命旧址建筑地理信息时空数据库,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研究革命旧址建筑的历史演化和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发现:第一,时间维度层面,涉县革命旧址建筑在历史发展中呈现聚集分布特征,集聚程度先增加、后减小,集聚区域由早期西北、东南部的县域交界地带密集分布,到中期中西部的清漳河沿岸线性空间分布,最终演化形成东北、中西部的主次双核心区;第二,空间维度层面,建筑主要聚集在相对低海拔区域,呈现临水分布的特点,具有清晰的清漳河谷地与中山峡谷指向性。 相似文献
13.
14.
地面沉降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地质灾害。在对太原市地面沉降的发展状况调查的基础上,采用D-InSAR技术监测太原市地面沉降,分析了太原的地面沉降演变在时空上的分布特征,并提出了防治地面沉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城市人口动态发展与城市规划--以哈尔滨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预测哈尔滨人口2010年为394万,2020年为460万。根据人口规模的预测结果,城市规划应注重调整城市产业和用地结构,适当调整公共设施定额指标及布局,提高城市人口整体素质,使城市适应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17.
转型经济中的半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特征和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城市化是转型经济背景下外来投资、乡村工业化进程和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其规划建设长期以来未受到规划界的足够重视。在吸纳越来越多流动人口的同时,其面临的土地问题、环境问题及社会问题等日益突出。分析了转型经济中半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的特征和形成机制,并以广东顺德为例说明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分析了未来半城市化地区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8.
19.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的改革开放至今.珠三角区域城市化呈现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90年代中期之前表现为乡村城市化的特征:90年代中期之后表现为区域大城市的急剧扩张.在此过程中乡村是区域城市化的主要问题。本文深入剖析了区域城市化过程中乡村规划工具的匮乏和城市规划工具的误用所导致乡村发展的三种混乱状态.提出城市化区域的乡村具有经济、生态、休闲和文化的多重价值,建议城市化区域的乡村规划目标是保护乡村.将乡村视为城市的绿色生态空间和城市居民的休闲空间.将城市的历史遗产和文化设施进行统筹规划.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遵循乡村保护与转化的原则和小尺度渐进更新的发展模式使乡村逐步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20.
以上海市外环线以内10个城市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OLS与GTWR回归模型,建立了游憩活力与公园内部空间特征及外部环境特征的联系,探索了游憩活力的影响因素和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1)城市公园游憩活力在时间层面上存在差异性,而在空间层面上存在聚集性,城市公园特征对游憩活力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2)游憩设施密度、草坪覆盖率等指标呈现出稳健的正向影响,但水体覆盖率、归一化植被指数等的影响情况随着时空变化而改变;3)道路条数与居住商业用地比对公园活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地铁线路条数与公交站数量的影响并不稳健,随空间变化而产生较大差异。结论为高密度城市公园的有机更新和活力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