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郑丛丛  左培艳  冯绍华 《橡胶工业》2014,61(12):731-735
研究三元乙丙橡胶(EPDM)、丙烯酸酯橡胶(ACM)及其共混胶的热氧老化性能。结果表明:EPDM老化后含氧结构多是通过消耗甲基生成,ACM的表面氧化降解多发生在主链的亚甲基碳上,EPDM/ACM共混胶老化前期以断裂为主,后期以交联为主;与ACM共混后,EPDM的耐热氧老化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2.
三元乙丙橡胶与二烯烃橡胶并用胶的共硫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朱玉俊  顾军 《橡胶工业》1990,37(4):229-235
  相似文献   

3.
4.
研究硫黄硫化体系、溴化辛基酚醛树脂(以下简称酚醛树脂)硫化体系和过氧化物硫化体系对三元乙丙橡胶(EPDM)/氯化丁基橡胶(CIIR)并用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硫化体系均能有效硫化并用胶;硫黄硫化体系硫化的并用胶物理性能较好;酚醛树脂硫化体系硫化的并用胶耐热老化性能较好;过氧化物硫化体系硫化的并用胶综合性能较好,尤其是压缩永久变形较小。  相似文献   

5.
制备丙烯酸酯橡胶(ACM)/乙烯丙烯酸酯橡胶(AEM)并用胶,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CM与AEM并用能够实现共硫化;与ACM相比,ACM/AEM并用胶的拉伸强度增大,耐热空气老化性能和耐低温性能得到改善,耐油性能有所下降。当ACM/AEM并用比为60/40、炭黑N550和N774用量分别为40份、1#硫化剂用量为1.5份时,ACM/AEM并用胶的物理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6.
硅橡胶并用胶的开发和应用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文石 《橡胶工业》1998,45(10):630-634
以硅橡胶/EPDM、硅橡胶/氟橡胶、硅橡胶/丙烯酸酯橡胶(ACM)和硅橡胶/PU并用胶为主,介绍硅橡胶并用胶的开发和应用情况。硅橡胶并用胶的耐热性、耐寒性、耐油性、耐水性好,强度高,压缩永久变形小,性能价格比合理,可广泛用于汽车、家电、建筑和医疗等行业橡胶制品的制备。硅橡胶并用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硅橡胶与其它橡胶的相容性和共硫化性差,多用加入相容剂、选择合适的硫化体系和使橡胶间形成互穿网络结构等方法来解决。  相似文献   

7.
江畹兰 《世界橡胶工业》2004,31(9):17-20,26
研究了三元乙丙橡胶的化学组成和物理结构对其性能的影响、不同品种三元乙丙橡胶与异戊橡胶并用胶及其共硫化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线型高乙烯含量的三元乙丙橡胶(乙烯/丙烯70:30)具有较好的物理性能。并用胶的性能与两胶的比例有关,也与三元乙丙胶的类型有关。异戊橡胶与三元乙丙胶(组成比为70:30)的并用胶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耐热性。  相似文献   

8.
9.
研究了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丙烯酸酯橡胶(ACM)并用胶中MVQ与ACM的配比,补强剂,加工工艺及其它添加剂对并用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VQ与ACM并用后,其耐油性得到较大提高,且随着CM用量的增大,并用胶的耐油性逐步提高;补强剂对提高并用胶耐油性有一定作用,补强剂用量越多,并用胶的耐油性越好;补强剂的加入顺序对并用胶的各项性能有一定影响;加入羟基硅油可降低并用胶的扯断永久变形。  相似文献   

10.
研究炭黑品种对三元乙丙橡胶/氯化聚乙烯橡胶并用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炭黑粒径的减小和结构度的增大,并用胶的动态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呈现上升趋势,炭黑N330为并用胶的最佳补强炭黑。新型炭黑CD2110的粒径与炭黑N234相当,与炭黑N234相比,炭黑CD2110填充的并用胶Payne效应较强,硫化速率相当,并用胶的定伸应力、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均增大,耐磨性能和耐热氧老化性能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7种不同硫化体系对EPDM/ACM共混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DCP/TCY硫化体系硫化的共混胶,具有合适的正硫化时间和交联密度,拉伸强度接近最大值,为17.2MPa,撕裂强度最大,为38.5N/mm,压缩永久变形最小,为30.6%,耐热空气老化性能较好。DCP/TCY并用硫化体系为EPDM/ACM共混胶的最佳硫化体系。  相似文献   

12.
ACM/EPDM并用胶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酸酯橡胶(ACM)和三元乙丙橡胶(EPDM)为主要原料制备共混材料。通过ACM/EPDM的质量比、白炭黑用量和硫化工艺条件的研究发现,用白炭黑作补强剂的硫化胶性能优于用炭黑作补强剂的硫化胶;当EPDM/ACM为25/75,硫化条件为160℃×10 MPa×30 min时,该共混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磨、耐热和耐油性,ACM/EPDM并用胶的性能优于ACM或EPDM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乙丙橡胶和丁腈橡胶的并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介绍了乙丙橡胶和丁腈橡胶并用胶的混炼工艺,乙丙橡胶的类型、硫化体系、均匀剂及两种橡胶的并用比例对并用胶料的硫化特性、物理机械性能、耐油性能及低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并用时,乙丙橡胶应选用硫化速度较快的第三单体为ENB型及碘值较高的类型;DCP 硫黄、促进剂体系是并用胶料的有效硫化体系;并用胶制备时宜采用两种胶分别配合混炼再按比例掺混的混炼工艺;均匀剂R60,H501能有效提高并用胶料的硫化速率。任意并用比例的胶料均有着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但其耐油性能及低温性能不同。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EPDM/NR并用比、配合剂、硫化体系、补强体系和EPDM预硫化工艺等对EPDM/NR并用胶高温条件下压缩永久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EPDM用量介于70~80份之间时,并用胶压缩永久变形最大;EGDMA配合剂改性的EPDM/NR并用胶压缩永久变形最小,聚异丁烯改性的最大;过氧化物硫化体系的EPDM/NR并用胶压缩永久变形最小,硫黄硫化体系的最大;随炭黑类填料用量的增加,并用胶压缩永久变形先减小后增大,但随着无机类填料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填充快压出炭黑(N550)并采用EPDM预硫化工艺能有效降低并用胶压缩永久变形。  相似文献   

15.
相容剂在三元乙丙橡胶/聚酰胺共混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马来酸酐(MA)接枝三元乙丙橡胶(EPDM)(引发剂为一种橡胶促进剂)作为EPDM/聚酰胺(PA)共混物的相容剂。研究了相容剂接枝条件及用量,PA至共混物力学性能和耐溶剂性能的影响。当相容剂用量为EPDM的14%(重量比)时,共混物的拉伸强度从4MPa提高到12MPa,随相容剂用量的进一步增加,共混物的拉性能和耐溶剂性能得到进一步改善。DSC分析表明,共混物是明显的多相体系,但通过多提试验发现有  相似文献   

16.
用正交试验法研究EPDM硫黄硫化体系的硫化特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正交试验法对EPDM硫黄硫化体系的硫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硫黄的用量对EPDM混炼胶的焦烧时间t10的影响非常显著;对于EPDM胶料正硫化时间t90影响显著的因素是第二促进剂的用量;采用正交试验,可以用较少实验即可确定耐老性能较好的EPDM硫黄硫化配方。  相似文献   

17.
李秀明  邹华  刘军  宋啸宇 《橡胶工业》2018,65(2):190-194
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硫黄/过氧化物并用硫化体系中不同助交联剂对天然橡胶(NR)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酸锌(ZDMA)、N,N′-间苯基双马来酰亚胺(HVA-2)和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TAIC)用量对拉断伸长率有高度显著影响;ZDMA、HVA-2和TAIC用量对撕裂强度和伸张疲劳性能有显著影响;1, 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BDDA)对拉断伸长率、撕裂强度和伸张疲劳性能有一定影响;ZDMA对NR的热氧老化性能有显著影响,其他因子对热氧老化性能有一定影响;在正交实验的设计范围内,天然橡胶综合性能较好的配方为:ZDMA 2,HVA-2 1.5,TAIC 0.5,BDDA 0.5。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耐寒级别ACM(标准型AR801和耐寒型AR840)共混比对并用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R840用量的增加,ML升高,AM下降,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下降,耐油性能下降,玻璃化转变温度和脆性温度下降,并用耐寒型ACM可改善ACM硫化胶的耐低温性能。  相似文献   

19.
氟橡胶/EPDM动态硫化共混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童杰  张祥福  张勇 《橡胶工业》1999,46(8):451-455
研究了动态硫化工艺条件和共混比对氟橡胶(FKM)/EPDM共混物拉伸性能拉、热油老化性能和应力松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直接静态硫化相比,动态硫化可避免两种硫化体系的相互影响;静态硫化共混物拉伸强度只有2MPa,而动态硫化共混物可达10MPa以上;工艺条件对动态硫化共混物性能的影响不大;随共混物中EPDM用量的增大,共混物的热空气老化和热油老化性能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0.
考察了几种典型硫化体系及硫黄/ 促进剂 C Z/ 促进剂 D M 配合对 N R/ N B R 并用胶硫化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普通硫化体系、半有效硫化体系的效果明显优于有效硫化体系及无硫黄硫化体系。通过正交试验对硫黄/ 促进剂 C Z/ 促进剂 D M 的配合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硫黄/ 促进剂 C Z/ 促进剂 D M 以10/10/0 配合可使并用胶硫化胶各项力学性能获得良好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