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富硒米糠和普通米糠的微波稳定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新鲜富硒米糠和普通米糠为研究对象,以过氧化物酶残余活力为指标,研究了微波处理对米糠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影响,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优化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富硒米糠和普通米糠的较佳处理工艺参数均为:加热功率1000W,处理时间90s,料层厚度20mm,处理后的富硒米糠和普通米糠的过氧化物酶残余活力分别为4.8%和4.2%,水分含量分别为5.5%和6.2%;微波处理后的富硒米糠和普通米糠在室温贮存期间游离脂肪酸(FFA)值上升不到15%,而对照组的FFA值高达92%;处理后的富硒米糠和普通米糠冷藏期间FFA值上升不到11%,而对照组的FFA值高达70%,说明冷藏并不能有效抑制脂酶的活性,并进一步表明微波处理对米糠稳定化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2.
《粮食与油脂》2019,(11):4-6
介绍了米糠稳定化处理的意义及不稳定机理,对比分析了不同米糠稳定化方法的优缺点,以期为提高米糠利用率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米糠稳定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介绍米糠稳定化的几种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原理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4.
食品物料中大都有水分存在,而水分子作为极性分子在微波场中有着极强的响应,本研究从优化微波稳定米糠工艺的角度出发,以米糠脂肪酶残余活力和酸价为主要指标值,着重考察米糠水分含量对微波稳定米糠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提高米糠水分含量对微波有明显的增效作用,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微波稳定米糠影响因素大小依次为:米糠含水率>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微波稳定优化水平组合为米糠含水率23%、微波功率800 W、微波处理时间105 s,该优化条件下米糠脂肪酶残余活力为20.24%,显示出高抑酶率且对米糠无热损伤。同时,以原始米糠为对照,将按上述最优条件处理的米糠和仅以功率800 W、时间105 s处理的米糠进行储存对比实验,定期测定米糠酸价以验证协同水分调节的最优微波稳定方案的稳定效果,实验证明,水分调节和微波协同作用处理后的米糠储存时间最长,分别为原始米糠储存时间的3.4倍和仅微波处理米糠的1.5倍,证实基于水分调节的微波处理对米糠稳定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对米糠中的过氧化物酶处理上,亚硫酸钠微波复合法比微波法稳定米糠效果明显,营养损失相差不大,储藏性能优于微波法。在添加米糠原料1%的亚硫酸钠,微波处理条件为功率900W、时间60s、含水量22%时,稳定化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6.
7.
0前言现代人对食品的需求越来越注重天然和低脂。米糠以其丰富的食物纤维、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多种天然抗氧化物的高含量 ,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和青睐 ;米糠食品具有高效的降血脂、降胆固醇及润肠通便、排毒养颜作用 ,因此开发米糠类食品是必要的。用米糠制作食品的前提是得到优质的、稳定化的米糠。米糠稳定化的目的就是用各种方法 ,尽可能的使容易引起米糠品质劣变的脂肪氧化酶、解脂酶的活性得到有效的抑制和钝化 ,从而减缓米糠中游离脂肪酸的增加 ,又能将米糠中的微生物和虫卵杀死 ,使米糠的保鲜期增长 ,提高了米糠的贮藏性能 ,同…  相似文献   

8.
米糠稳定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米糠资源十分丰富,但一直未得到充分和有效的应用,主要是由于米糠中含有极其活泼的解脂酶,它导致米糠容易酸败变质,贮藏稳定性差。本文论述了米糠灭酶稳定化的几种方法,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并且认为,湿法膨化技术稳定米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10.
介绍了米糠营养性和脂肪酶的活性,如何测试脂肪酶活性,推广规模型米糠稳定化技术,如何评价米糠稳定化指标,开发高伴随物的米糠油和米糠的功能性应用。  相似文献   

11.
α-亚麻酸保健功效及苏子油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本文阐述了国内外α-亚麻酸的保健功效及苏子油研究的有关报道,并对我国今后苏子油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紫苏精油的研究新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苏是一种具有很高利用价值的食药两用植物。紫苏精油多是从紫苏的叶子和籽中提取的一种挥发性活性物质,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抗氧化、保护血管、抗菌消炎、保护肝脏和抗癌,以及改善抑郁及镇静等。随着科研的不断深入,紫苏精油的提取方法得到了优化和改进,除了沿用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和有机溶剂萃取法,和更为优化的同时蒸馏萃取、超声波辅助有机溶剂萃取、液-液萃取、以及超临界CO2萃取,很多新型且高效的方法也得到了应用。紫苏精油现已成为国内外科研领域的研究热点,无论是食品的增香,防腐,抗菌,增色;还是特效药物的研发和临床治疗的推广;以及化妆品、清漆等工业原料的供应,其均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本文着重介绍了紫苏精油的组成成分、提取方法、生物学功效及其在食品、医疗、化工等领域中的应用状况,同时也对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紫苏精油的开发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创新依据。  相似文献   

13.
紫苏提取物对紫苏油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溶剂从紫苏叶及紫苏籽皮中提取抗氧化成分,比较它们在紫苏油中的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紫苏籽皮乙醇提取物显示出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其合适的添加量为0.09%,如果与柠檬酸或甘氨酸配制成复合抗氧化剂,能显著提高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紫苏油乳剂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高稳定性紫苏油乳剂的制备工艺。采用浊度法对乳化剂进行了筛选,确定了紫苏油乳化适宜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为8.8。通过对样品液滴大小和稳定性的测定,确定制备紫苏油乳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橙汁中加入3%紫苏油,0.25%复合乳化剂(Span60∶Tween80为3∶2),0.25%稳定剂(黄原胶∶海藻酸钠为3∶1),于60℃下进行转相乳化,然后进行均质,均质温度70℃,压力25 MPa,均质2次。  相似文献   

15.
紫苏油贮藏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苏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作用,但易氧化不耐贮藏。以紫苏油酸值和过氧化值为指标,研究温度、光照、空气和水分含量对紫苏油贮藏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光照、空气和高水分均可促进紫苏油氧化,在贮藏中控制紫苏油水分含量0.10%以下,在25℃以下的低温、干燥、避光的环境中密封贮藏。  相似文献   

16.
紫苏油粉末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脱皮、低温压榨紫苏油为芯材,利用乳化和喷雾干燥相结合的方法制备紫苏油粉末.确定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壁材大豆分离蛋白与麦芽糖糊精的比例1:1.2,乳化温度70 ℃,固形物含量25%,芯材壁材比40:100;均质压力50 MPa,均质2次;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68 ℃,出风温度85℃.该条件下制备的紫苏油粉末微胶囊化效率达95%,表面油含量为1%左右.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油料冷榨的概念、冷榨饼粕的相关特点以及国内外学者对于冷榨饼粕的应用研究现状。通过与溶剂浸提法、传统压榨法所获得的饼粕进行比较,分析了冷榨饼粕的优势和发展前景,以期为冷榨饼粕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植物油掺伪检测方法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常规理化检测法、光谱法、色谱法、计量化学法等检验植物油掺伪的方法。对各种检验方法的效果进行了分析与评述,并简要介绍了植物油掺伪检验方法的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检测体能、学习记忆能力、抗氧化和脂质过氧化等指标,研究紫苏油对D-半乳糖亚急性衰老模型大鼠的抗衰老作用,初步探讨紫苏油抗衰老的可能机制。方法:将40只4周龄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衰老模型组、紫苏油小剂量组(0.815mL/kg)、紫苏油中剂量组(2.445mL/kg)和紫苏油大剂量组(7.337mL/kg),每组8只。除阴性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大鼠均在颈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125mg/kg)。喂养8周后,进行负重游泳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并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和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和一氧化氮(NO)。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紫苏油各剂量组大鼠负重游泳时间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紫苏油各剂量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也明显少于模型组(P<0.05),紫苏油小剂量组的有效时间比高于模型组(P<0.05),紫苏油小剂量组的穿越平台次数无明显差异,紫苏油中剂量组和紫苏油大剂量组有效时间比和穿越平台次数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紫苏油所有剂量组的SOD活力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MDA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成功复制D-半乳糖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紫苏油对衰老大鼠的体能和学习记忆能力有促进作用,并提高机体SOD活力,降低MDA含量,提示紫苏油确有抗衰老功效;紫苏油的抗衰老功效可能是通过减少血液中的自由基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饲喂高脂饲料诱导建立小鼠高脂血症模型,研究紫苏籽油与红花籽油等质量混合后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并与市售紫苏油软胶囊作比较。结果表明,紫苏籽油和红花籽油等质量混合后可以极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小鼠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p0.01)以及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p0.05),能极显著升高总胆固醇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例(HDL-C/TC)(p0.01),极显著降低动脉硬化指数(AI)(p0.01);其与紫苏油软胶囊组比较,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