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通过向含Fe2+、Mn2+水中投加ClO2和混凝剂,考察ClO2对水中Fe2+、Mn2+的去除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静态模拟试验,利用ClO2的强氧化性对水中Fe2+、Mn2+去除;试验过程中分别改变ClO2含量,混凝剂投加量、氧化时间及pH值,考察该工艺的最佳运行条件.结果 ClO2对Fe2+、Mn2+的去除十分有效,很容易将Fe2+、Mn2+离子氧化成不溶于水的Fe(OH)3和MnO2*ClO2投加量、原水pH值、预氧化时间和混凝剂投加量对Fe2+、Mn2+去除有很大的影响.结论 当原水铁、锰离子质量浓度分别为5 mg/L时,二氧化氯最佳投加量分别为5 mg/L和10 mg/L,ClO2最佳氧化时间为10 min和40 min,最佳混凝剂的投加量分别为1 mg/L和2 mg/L,最佳pH值为7~9,对铁、锰离子的去除率分别为94.0%和90.8%.当Fe2+、Mn2+同时存在的条件下,有利于锰离子的去除.  相似文献   

2.
大庆龙虑泡原水较高的铝,处理后残留铝量亦较高。本文对该高PH值低浊原水进行了混凝药剂投量、水温、PH值和不同混凝药剂对沉后水残留量量影响的混凝试验研究一混凝效果对比试验。试验表明混凝剂投量、水温、PH值对残留铝有较大影响,混凝剂复合铁铝较硫酸铝混凝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以聚合氯化铝作为混凝剂,通过中试考察了在线混凝对浸没式超滤膜出水水质和膜污染的影响,并与原水直接超滤和水厂现有常规处理工艺出水水质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线混凝对浸没式超滤膜对浊度和微生物的去除没有影响,原水直接超滤和在线混凝-超滤出水浊度均低于0.1 NTU,出水细菌总数均不超过5 CFU/mL;与原水直接超滤相比,混凝剂投量为20和30 mg/L时,在线混凝-超滤工艺对CODMn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8.1%和14.3%,对UV254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9.4%和26.5%;与原水直接超滤相比,在线混凝-超滤工艺在混凝剂投量低于水厂常规处理投加量的条件下即可明显减缓膜污染,进一步提高混凝剂投量对膜污染改善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刘湾水厂滤池反冲洗水回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回收利用刘湾水厂的滤池反冲洗水,取适量滤池反冲洗水为试验水样,分别进行自然沉淀和混凝沉淀试验,测定当上清液浊度低于水厂原水浊度时的静沉时间以确定回收方法和所需混凝剂的种类及其最佳投加量,并通过生产性试验进行验证.通过试验得出:应采用混凝沉淀方法回收滤池反冲洗水,最佳混凝剂为聚合氯化铝铁,最佳投加量为5 mg/L,所得回用水量为反冲洗水量的97.14%.  相似文献   

5.
以哈尔滨磨盘山水库低温低浊期原水为研究对象,以静态烧杯实验为研究方法,根据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不同投加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确定其最佳投量,考察高锰酸钾投加量、预氧化时间、投加方式等因素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研究壳聚糖(CTS)投加量、投加方式等因素对其助凝效果的影响,并在单因素分析基础上对高锰酸钾与壳聚糖联用强化混凝的净水效果作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磨盘山水库低温低浊期水质,单纯提高混凝剂的投加量会使浊度升高,也无法持续提高CODMn和UV254的去除率;高锰酸钾预氧化和壳聚糖助凝均具有一定的强化混凝作用,二者联合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对低温低浊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使CODMn和UV254的去除率较常规工艺提高10%左右.  相似文献   

6.
以PAM为混凝剂 ,通过烧杯静水正交混凝沉淀实验 ,研究了原水含沙量 (ρ)、PAM投加量(a)、混凝搅拌强度 (G)、混凝搅拌时间 (T)和沉淀时间 (t)五个主要因素对以粗组分泥沙为主的高浊度水混凝沉淀影响的程度 ;实验表明五个主要因素的影响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原水含沙量、混凝搅拌强度、PAM投加量、沉淀时间和混凝搅拌时间 ;同时 ,通过实验得出的澄清水层残余浊度 (Ty)—实验因素 (如ρ、a、G、T、t)曲线 ,指出了每个因素对沉淀效果影响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混凝-微滤处理微污染原水工艺优化及膜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混凝-微滤联用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并对工艺运行的关键参数及膜污染的控制方法进行了优化分析.首先在考察混凝最佳工况参数的基础上,确定联用工艺中的关键参数为混合溶液的pH值及混凝剂的投加量,而混凝时间对工艺运行影响不大.混凝-微滤联用的试验表明:二者组合能有效延缓膜污染:在过滤方式上,直接过滤混凝原液在膜污染的控制上效果优于过滤混凝上清液:通过对两种混凝剂在联用工艺中的处理效果和减缓膜污染能力的比较发现,氯化铁对微污染原水的净化效果要远远优于聚合氯化铝(PAC),而聚合氯化铝延缓膜污染能力较强.通过评价清洗后通量恢复水平对膜面污染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膜污染中70%~80%由泥饼层引起,有机污染物和微生物的比例约占20%~25%,无机污染物仅占5%~8%,因此使用混凝-微滤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时,适时地采用物理清洗即可达到较理想的膜清洗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PAM为混凝剂,通过烧杯静水正交混凝沉淀实验。研究了原水含沙量(ρ)、PAM投加量(a)、混凝搅拌强度(G)、混凝搅拌时间(T)和沉淀时间(t)五个主要因素对以粗组分泥沙为主的高浊度水混凝沉淀影响的程度;实验表明五个主要因素的影响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原水含沙量、混凝搅拌强度、PAM投加量、沉淀时间和混凝搅拌时间;同时,通过实验得出的澄清水层残余浊度(Ty)-实验因素(如ρ、a、G、T、t)曲线,指出了每个因素对沉淀效果影响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锰酸钾预氧化对混凝过程的助凝作用.结果表明,锰酸钾对于试验水样具有明显的助凝作用,在1 L水样中,锰酸钾投量为2.0 mg时,沉后水的浊度去除率由单独投加8.0 mg硫酸铝的88.61%提高到95.59%;原水弱酸性不利于其助凝作用的发挥,中性和弱碱性对其助凝效果有利;原水中锰离子的存在有助于锰酸钾预氧化助凝去除浊度;应在混凝剂投加前投加锰酸钾;在最佳投药量下,预氧化3 min就可以使沉后浊度去除率超过90.00%.对于高浊度水,锰酸钾也有很好的助凝作用.  相似文献   

10.
垃圾渗滤液生化处理出水混凝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垃圾渗滤液生化处理出水混凝沉淀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混交水平正交试验方法综合分析了实验条件对混凝沉淀处理效果的影响.所考察的因素对CODCr去除率影响的次序是:PAC投加量〉搅拌时间〉PAM投加量;优化后的实验条件:PAC投加量1200 mg/L,PAM投加量5 mg/L,搅拌时间为5 min.在优化后的混凝沉淀条件下,混凝出水CODCr去除率为60.72%,水质接近国家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渗滤液排放限值二级要求.  相似文献   

11.
高锰酸钾对水中苯酚去除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高锰酸钾及其氧化中间产物-新生态水合二氧化锰对粉的去除研究,表明KMnO4及新生态水合MnO2对水中苯酚均有一定的去除作用,反映出在一定条件下,新生态水合二氧化锰在高锰酸钾去除有机污染物的过程中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从而也从反应机理上论证了KMnO4的除酚作用机制,即KMnO4对酚的去除既有KMnO4本身的氧化作用也有其氧化产物-水合二氧化锰的吸附及催化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锰酸钾去除水中染料色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高锰酸钾对几种较典型染料的脱色效果.考察了初始pH值和高锰酸钾投加量对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强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的脱色效果最佳,但对大部分实验染料,pH≤11时,仍有良好脱色效果;增加反应时间和高锰酸钾投量也对脱色效果有一定改善;罗丹明B脱色前后的紫外可见吸收曲线表明,在强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能较好地降低紫外和可见光范围内的特征吸收,中性和碱性条件下,紫外末端吸收有所增加.初步表明高锰酸钾可能无法将该染料彻底无机化.  相似文献   

13.
高锰酸钾系列复合药剂除酚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水中微量苯酚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基础上,考察高锰酸钾复合药剂(两种不同系列)对水中苯酚的去除效果,并对二者的除酚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高锰酸钾复合药剂对水中微量苯酚具有较好的去除能力。同时还考察了如水样pH值、高锰酸钾复合药剂投加量、反应水温、反应时间等参数对苯酚去除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高锰酸钾预氧化对颤藻活性及其混凝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不同浓度的KMnO4对颤藻预氧化后,再接种到培养液中进行培养,根据达到对数生长期的时间,考察了KMnO4预氧化对颤藻活性的影响。通过显微镜观察了藻细胞的破裂情况,同时采用聚合氯化铝(PAC)以及高岭土与PAC复合对KMnO4预氧化水体进行混凝处理。结果表明,在KMnO4达到130 mg.L-1时才能完全杀灭水体中的颤藻,低于该浓度时,不同浓度KMnO4对颤藻活性的抑制时间不同;在投加量为2 mg.L-1以下时,预氧化没有破坏颤藻的细胞结构。模拟含藻水在KMnO4预氧化后,采用高岭土与PAC复合混凝,浊度和叶绿素a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6.9%和98.3%,藻毒素降低了63.6%。  相似文献   

15.
针对富营养化水源水含藻量高的特点,分别采用生物过滤、臭氧预氧化-生物过滤、高锰酸钾预氧化-混凝沉淀和混凝-气浮四种不同处理工艺,研究了各工艺对高藻水源水的除藻效果。结果表明:生物过滤预处理对原水中藻类的去除率介于58.55%~75.89%,平均去除率为69.04%;当臭氧投加量为1.5mg/L时,臭氧预氧化-生物过滤工艺对原水中藻类的平均去除率可达85%以上;在PAC投加量为15mg/L、高锰酸钾投加量为0.8mg/L时,高锰酸钾预氧化-混凝沉淀工艺可以取得90%以上的除藻率;混凝-气浮工艺的除藻率介于87.86%~94.18%,平均去除率可达90.68%。  相似文献   

16.
水生经济植物净化水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用4种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水花生、水芹、茭白和荸荠处理微污染景观水.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水中NH3-N,P含量的增大,4种植物的去除率都有增大趋势;浊度的变化对其去除效果影响较小.不同植物去除高锰酸钾指数、凯氏氮、总磷的最佳pH值不同,但都有缓冲水体pH值的作用,其中以水芹的作用最大.光照时间、温度对水质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生产性试验,对高锰酸钾预氧化和折点加氯工艺进行对比,检测高锰酸钾对原水中有机物、铁锰等污染物质的去除效果,确定能否取代折点加氯.试验表明,高锰酸钾预氧化能成功地取代折点加氯,解决了水厂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且水质得到进一步改善,安全稳定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以高砷饮用水源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铁、锰、砷共存水样除砷效果的影响及机理,通过改变不同试验条件,研究了臭氧预氧化以及与混凝结合工艺对于除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预氧化过程中,铁锰离子单独存在时可以提高除砷效率,其中铁离子除砷效果比锰离子强,当敛锰共存时,锰离子会抑制铁离子的除砷效果;原高砷水经过臭氧预氧化沉淀,除砷的效果明显,当曝气时间为5min,沉淀时间为15min时,砷去除率50%~60%,混凝沉淀与臭氧预氧化结合工艺可大幅度提高除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预氧化处理微污染水库水中优势藻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锰酸钾复合药剂对水库水中的藻类及优势藻类的去除效果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高锰酸钾复合药剂对水库水中的藻类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对某些优势藻类的去除效果更加明显.同时,探讨了高锰酸钾复合药剂预氧化处理优势藻类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