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从目标飞行特性,空间坐标转换,发射站、接收站和目标的空间模型,回波信号参数着手对双基地武器定位雷达目标模拟技术进行分析,提出在DBF接收阵列的分布式数字接收机中,采用数字中频模拟每个阵元接收到的目标信号从而实现系统目标模拟的方案,解决了双基地武器定位雷达调试和功能验证的一大难题,具有不需要辅助设备、可以动态模拟同时多批目标和便于系统状态监测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现代海战中,舰艇雷达要面临来自多方位的武器威胁。为了有效地解决水面舰艇编队在复杂电磁干扰环境下抗击空中、海上多方向、多批次饱和攻击的威胁,世界各国海军都研制和装备了舰载相控阵雷达。舰载相控阵雷达在海战场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国外舰载相控阵雷达装备的发展,并对未来舰载相控阵雷达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丹麦武装部队将获得由瑞典Ericsson微波系统AB公司和挪威Ericsson雷达公司研制的一种能每分钟检测100多个目标,且仅用一辆运输车的小型武器定位系统,它能同时提供武器定位和火力控制。其名为Arthur的系统由具有相控阵天线的C波段脉冲多卜勒雷达,数字信号/数据处理器,操作员工作站,通讯设备,导航设备和电站组成。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雷达组网带来的电子干扰效能下降的问题,构建多部干扰装备对抗多部雷达组网的干扰目标分配模型,结合雷达的探测概率系数和干扰装备的干扰效果系数构建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并对编码方式、适应度函数、初始种群、交叉、变异等要素进行优化改进。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干扰装备通过协同干扰将雷达组网探测系统的探测概率从99.05%压制到37.26%,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算法的有效性。最终的分配结果满足干扰装备对目标的分配要求,为实现多部干扰装备对抗雷达组网干扰效能的提升提供了有效的干扰目标分配方法。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武器平台的安全性受到了较大的威胁,主要是电磁环境在不断改变,其复杂程度在逐渐增强,在此背景下,武器平台积极运用电子设备,但面临着电磁兼容问题,此机动性与整体作战能力均受到了直接的影响。为了实现武器平台体积的减少及电磁干扰强度的降低,最为重要的手段便是电子装备一体化,将武器平台中的雷达和通信进行了信号共享,在此基础上,促进了公共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了数据传输效率的提高。因此,文章研究了基于OFDM的雷达通信共享信号性能,旨在满足雷达信号探测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结合目标雷达散射截面积的随机性,该文提出了一种针对多目标定位的稳健功率分配算法.目的是在高概率满足多目标定位精度约束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节省集中式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雷达的功率资源.该文首先推导了各个目标定位误差的克拉美罗界(Cramer-Rao Lower Bound,CRLB).然后以最小化MIMO雷达发射功率为目标,在满足多目标定位CRLB不大于给定误差的联合概率超过某一置信水平的条件下建立了机会约束模型.通过构建问题的库恩塔克条件,该文将机会约束问题等效变换为非线性方程求解问题,并解析地给出了最优解表达式.最后,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稳健性.  相似文献   

7.
吴古棣 《电讯技术》1993,33(2):62-68
本文介绍国外战场雷达的现状,包括轻小型化、武器定位及低空目标探测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目标定位经典算法有很多,但大多不能直接适用于MIMO雷达近场目标定位,而现存的单基地MIMO雷达近场目标定位算法很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对角化的MIMO雷达近场多目标定位算法.该算法使用十字形收发阵列,利用接收信号的协方差矩阵构造新的矩阵,灵活运用联合对角化算法得到发射角和距离估计值,再利用谱峰搜索得...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通过双机雷达对同一目标的距离向信息进行高精度协同定位算法.针对远距离目标,利用雷达距离向精度高的特点,基于双机雷达的距离向实现目标的高精度定位.给出了双机雷达协同定位的原理,仿真分析了目标距离、雷达组网布局、目标速度、协同定位时延等不同的因素对协同定位精度的影响,分析出最佳雷达组网布局,提出协同定位时延要求,具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某武器定位雷达的计算机系统,着重叙述了设计中的一些新探索,新目标,并概要介绍了验证设计正确性的模拟试验。  相似文献   

11.
预警机支援下的空地协同目标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抗干扰双站测向交叉定位方法存在的基线及其延长线附近无法实现对目标准确定位的问题,利用预警机装备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预警机支援的空地协同目标定位方法.该方法使用预警机提供的目标高度信息,以及地面雷达提供的角度信息,在数据处理中心进行目标距离的解算,克服了如上所述的双站测向交叉定位的缺点.分析了该方法的解算精度,经过仿真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在研究多部两坐标雷达组网对目标的三维空间定位问题时 ,给出了一种利用WLS(WeightedLeastSquare)算法进行数据融合处理的方法 ,推导了定位精度公式 ,并且研究了在不同条件下的定位精度几何稀释和高度误差。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组网雷达的定位精度。此公式可以推广到三站以上的组网雷达系统中 ,在雷达缺乏高度测量的情况下 ,此方法能够实现对目标位置和高度的有效估计  相似文献   

13.
无源雷达定位精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雷达技术和雷达对抗技术的不断发展,无源雷达逐步成为现代防空情报系统的一种重要探测手段。定位精度是无源雷达能否发挥其探测效能的关键因素。该文在介绍无源雷达的工作机理后,着重讨论了布站方式和布站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并给出了提高定位精度的布站原则。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影响雷达目标定位误差主要是测向系统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雷达距离测量空间定位方法,并对其定位的精度进行了分析。该方法基于ECEF坐标系,采用多部雷达对目标探测距离交汇的方法,直接计算目标的空间位置,只需要确定各雷达站的大地坐标,就可以给出目标的大地坐标,可以有效解决地球曲率所带来的坐标转换问题,并且不涉及高次方程组和多值解判断,也不涉及迭代初值计算。该定位系统不仅能得到很高的定位精度,同时,作用距离可以很远,能较好地解决多雷达距离测量交汇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大气折射引起的雷达定位误差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大气折射引起的雷达定位误差是限制雷达精度进一步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目前只给出雷达测量参数的折射误差,不能明显给出实际应用中所需要的目标位置偏移误差现状.通过采用我国大气折射率的统计模型和目前公认的高精度的电波折射误差修正方法一射线描迹法,对大气折射引起的雷达定位误差进行了目标位置偏离的计算和拟合,建立了大气折射引起雷达测量目标的位置偏移误差模型,从而为雷达实际使用和精度评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组网雷达定位优化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坐标雷达可以获得目标的距离和方位信息 ,因此单部雷达无法实现对目标的定位 ,利用多部雷达组网又会出现信息冗余。本文讨论了两坐标雷达对三维目标的两种优化定位算法 ,并进行了仿真分析 ,仿真结果表明了各算法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7.
火炮定位雷达为了获取最有利于火炮精确定位的数据,必须在极强的杂波背景中检出几十公里外面积非常小的高速待测炮弹,并进行多目标跟踪,因此必须对信号进行脉冲压缩处理。目前火炮定位雷达因受到高速汉水率等工程条件的限制,一般均使用模拟脉压。本文详述了首次应用于火炮定位雷达工程样机373中的数字脉冲压缩处理方法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方案,并结合工程实践阐述了其具体实现技术,具有相当的先进性和推广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从几何稀释精度的角度,分析了有源雷达定位、红外探测器定位以及有源雷达与红外探测器组网定位这三种方法的定位精度。其中,组网的数据融合采用简化加权最小二乘估计算法。通过仿真比较了上述三种方法的定位精度随距离与高度的变化情况,得出有源雷达与红外探测器组网兼具有源雷达和红外探测的优势,优点是探测精度高、定位精度受高度影响较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机载或车载超宽带合成孔径雷达可以大区域快速探测单个地雷和雷场,是探雷的发展趋势。由于传统成像算法基于均匀媒质的假设,在浅地表目标成像中不再适应。该文首先建立了浅地表目标回波模型,定量分析了折射和色散对成像的影响。基于回波模型,提出了分别在回波域和图像域补偿折射和色散影响的浅地表后向投影(Subsurface Back-Projection, SBP)成像算法。但是对未知区域进行地雷探测时,无法获得目标埋设深度和入射角先验信息。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基于图像域SBP成像算法的粗、精补偿分级处理流程,实现了大区域多目标精确聚焦定位。最后利用Rail-GPSAR探雷试验系统实测数据验证了该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刘刚 《雷达与对抗》2000,(2):45-48,54
分析了火炮定位雷达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特点及其设计方法 ,介绍了该信号处理机使用的大量先进技术 ,包括波束内AGC、数字脉压、MTI、FFT、两维CFAR处理、三维动态杂波图、脉冲干扰抑制、目标检测器、BITE等 ,并给出了相应的数学公式和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