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组织切片法分别对酶脱毛不同时间段内的毛根组织结构及不同脱毛方法的灰皮进行组织结构观察,结果可以解释说明不同脱毛方法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黄牛皮的组织学观察,了解了各组织的形态,各组织间的联系,以及各组织中的蛋白质组成。对酶脱毛过程中的黄牛皮组织结构变化进行了探究,用荧光标记酶脱毛,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标记酶渗透情况并与脱毛情况进行对比,初步阐释了酶脱毛的机理及影响因素。为选择适宜的脱毛用酶制剂品种,并采用酶法脱毛生产不同的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黄牛皮的组织学观察,了解了各组织的形态,各组织间的联系,以及各组织中的蛋白质组成。对酶脱毛过程中的黄牛皮组织结构变化进行了探究,用荧光标记酶脱毛,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标记酶渗透情况并与脱毛情况进行对比,初步阐释了酶脱毛的机理及影响因素。为选择适宜的脱毛用酶制剂品种,并采用酶法脱毛生产不同的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猪皮酶脱毛机理研究工作的开展,我们对北京地区猪皮组织结构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因条件所限,该部分工作基本上是从探讨酶脱毛机理的角度出发,因此工作并不全面,为了方便阐述酶脱毛过程中皮组织结构的变化,现将这一研究报告整理出来,并希望通过它对了解北京地区的猪皮组织结构的一些主要特征有所帮助。本文除对猪皮的组织结构进行一般的叙述外,还对粒层膜、毛、弹性纤维、表皮及毛囊、真皮层中的几种主要细胞等的组成和形态做了较为进一步的叙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山羊绒皮脱毛板的组织结构着手,对造成山羊绒皮脱毛板服装革质量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山羊绒皮脱毛板服装革的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山羊绒皮脱毛板的组织结构着手,对造成山羊绒皮脱毛板服装革质量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了山羊绒皮脱毛板服装革的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7.
对酶脱毛机理的研究,国外一些制革研究工作者曾进行了不少探讨,在酶脱毛过程中,酶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入皮中?至今看法并不一致。多数人认为,由于表皮的角质层对酶有较强的抵抗力,故在酶脱毛过程中,酶基本上是从肉面进入皮中而完成其脱毛作用的。根据猪皮组织结构的特点,通过在酶脱毛过程中,表皮、真皮中细胞、弹性纤维、毛球、毛根鞘的变化,我们以组织学方法来  相似文献   

8.
1976年《皮革科技动态》第10期上已经报导了166,1398,3942三种中性蛋白酶在可比条件下,对猪皮脱毛能力的试验结果,并分析了脱毛终浴液中总氮、羟基脯氨酸、还原糖的含量,以组织切片显微观察了三种中性蛋白酶对皮组织结构的作用。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当前制革行业酶法脱毛工艺广泛采用的166,209,1398,3942四种蛋白酶,在脱毛过程各阶段中皮组织的变化做了组织学研究,从而对四种酶在脱毛过程中的特征做了初步鉴定。  相似文献   

9.
生物脱毛是制革清洁化生产中的研究热点,角蛋白酶由于其特异性可将对胶原的水解降低,提高成革质量,但尚未完全阐明其脱毛机理.应用已筛选得到的产角蛋白酶菌株发酵液于制革脱毛,探究其在制革工序中的脱毛机理.采用单因素实验优化脱毛实验条件,在最佳条件下进行脱毛,结合组织学方法观察不同脱毛程度及脱毛条件下的皮质状况.基于皮质状况评...  相似文献   

10.
酶脱毛过程中猪皮组织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酶脱毛新工艺近几年来已在我国许多制革厂逐步推广,对改善劳动卫生条件,缩短生产周期,变害水为肥水,在支援农业生产及减轻环境污染等方面都起着极大的作用。但究竟毛是怎样掉下来的?在酶处理过程中生皮组织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现在还不是十分清楚的。为了有助于弄清这些问题以便更有效地控制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前一阶段我们对浙江海宁制革厂猪服装手套革(1398蛋白酶脱毛)以及猪正面革堆置脱毛(166蛋白酶脱毛,成都鲜猪皮)生产过程中生皮组织的变化作了一些研究工作,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11.
以银杏叶为研究对象,运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从微观角度研究微波场、超声波场在银杏叶活性成分提取过程中的破壁和强化传质机理。结果表明:不同外场提取方法、不同提取时间对植物细胞组织的影响程度明显不同;微波和超声波这两种外场均能破坏细胞壁,强化传质,但二者机理不同,微波主要是由于热效应而超声波则为空化效应。与超声波相比,微波更能快速破壁,应用于中草药活性成分提取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2.
天然纺织材料--羽毛纤维的形态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鹅、鸭羽绒、羽毛的不同部位进行观察,研完了鸭毛、鹅毛以及鸭绒、鹅绒的外观形态结构。尤其对羽毛羽小枝两侧的不同结构和羽枝的截面空腔结构作了较详细的比较和描述。本研究为羽绒、羽毛的纺织加工,羽毛纱线及其纺织品的制备和标准化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王玲珊 《国际纺织导报》2010,38(5):10-12,14,15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鸡、鸭、鸽3种家禽不同部位的羽毛、羽绒进行了观察,研究了鸡毛、鸭毛、鸽毛以及鸡绒、鸭绒、鸽绒的外观形态结构,尤其对羽毛羽小枝两侧的不同结构做了较详细的比较与描述,并通过理论分析揭示了家禽羽毛纤维的结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4.
福建寿山高山桃花石具有独特优美的颜色特征,其中红色斑,电的深浅与大小不一。主要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和拉曼光谱仪(LRM)对高山桃花石样品的颜色成因进行了研究。光学显微镜的观察结果表明,高山桃花石样品中存在透明和不透明矿物,其中不透明矿物形成了艳丽的红色斑,点;XRD测试表明,样品的矿物组成为地开石、赤铁矿、石英以及少量的叶腊石;拉曼光谱测试结果表明,样品的基质部分为地开石,结晶形态完好的红色矿物颗粒与呈浸染状的红色部分均为赤铁矿,无色透明的矿物颗粒为石英。呈浸染状的赤铁矿多围绕晶形完好的赤铁矿分布,该分布特征决定了高山桃花石中的红色斑点有大有小,有深有浅。  相似文献   

15.
纳米SiO2的分散对淀粉浆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敏  王萌 《纺织学报》2007,28(2):60-63
 为了探讨纳米SiO2的分散状况对纳米SiO2/淀粉复合浆料浆膜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超声波对纳米SiO2进行分散,提取经不同时间分散的纳米SiO2水基悬浮液,用AFM、TEM观察纳米SiO2的分散状况和其团聚体粒径,并结合不同分散时间下的浆膜力学性能测试数据,研究纳米SiO2不同分散状况下复合浆料浆膜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当超声波分散达到50 min时,纳米SiO2的分散状况较好,并保持稳定,用此分散液制备的浆膜力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6.
通过应用显微镜观察、燃烧试验、熔点试验、经外光谱以及焙解等物理、化学、显微镜以及红外吸收光谱等方法对几种不同工艺生产的聚乳酸纤维的物理、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对聚乳酸纤维进行定性比较,得出了较有效的定性鉴别方案。  相似文献   

17.
藉粉的主要成份为淀粉,因不同种类的淀粉在感观,形态与大小等方面有差异。所以通过对样品外观,冲调性的比较,可初步鉴别假冒藕粉;采用电子显微镜镜检可准确地鉴别出掺杂藕粉。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进口羔羊毛的增加,因测试其平均纤维直径的纠纷也不断增加,究其原因是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测试方法所致,以气流仪法与投影显微镜法所产生的结果差异最为典型。文章介绍了羔羊毛的纤维结构和基本特征,从测试方法原理论证了气流仪法与投影显微镜法对测试羔羊毛平均纤维直径所产生差异的原因,建议国内羊毛进口部门及生产厂家在订购国外羔羊毛时,合同中应特别对测试其纤维直径的标准方法予以规定,不采用气流仪法,从而避免测试结果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为对比研究不同测试方法测试表征纺织品中氯菊酯含量的异同,探寻快速的测试手段,选用氯菊酯驱蚊剂并采用喷雾法对锦纶织物进行整理,分别采用数码显微系统、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气相色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对不同质量浓度氯菊酯整理锦纶织物进行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光学形貌图像、扫描电镜微观形貌图像和红外光谱均可快速表征出经氯菊酯整理后锦纶织物的表面特征,但难以做到精准定量分析;气相色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可实现定量分析,但耗时长、成本高;紫外吸收光谱可满足对锦纶织物氯菊酯含量的快速定量分析,测试结果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结果有较高拟合度,拟合系数为0.985。  相似文献   

20.
研究在剪切条件下制备的肉糜中脂肪微粒分布规律及微观结构特点。以猪背最长肌为原料,绞碎斩拌3min后再加入背膘斩拌5min。分别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肉糜和凝胶进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在剪切过程中,背膘被剪切成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的液态脂肪滴和固态脂肪颗粒,有的脂肪滴和脂肪颗粒能够聚集形成脂肪微粒簇。其表面都包被着一层蛋白膜,或单独地或相互交联分散在蛋白基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