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结合L9(34)正交试验对柠檬酸在亚麻织物中的防皱整理工艺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焙烘温度和时间对亚麻织物的无醛防皱整理起决定作用.最佳工艺条件:165℃、焙烘3min,w(柠檬酸)为10%(对整理液质量)、w(次亚磷酸钠)为4%(对整理液质量).  相似文献   

2.
亚麻织物防皱整理工艺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孟繁杰 《印染》1991,17(4):32-36
亚麻织物具有优良的吸湿、透气、凉爽等特点,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但由于亚麻制品抗皱性能差,特别是在国内服用性能受到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三种树脂即含甲醛,低甲醛,无甲醛及与有机硅整理剂混用;液氨整理的工艺试验,筛选出适合亚麻织物防皱整理的助剂,探讨出较佳的工艺配方。  相似文献   

3.
亚麻织物具有特独的透气、抑菌性能,日益受消费者青睐,但是其抗皱性能较差。本文以织物平整度和断裂强度为指标,采用汽巴精化利特色FEL树脂对亚麻织物进行防皱整理,优化了亚麻织物防皱整理工艺条件(整理剂用量浓度、催化剂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防皱整理后,亚麻织物洗后平整度得到明显提高。最后,文章阐述了亚麻织物防皱整理实际生产注意要点。  相似文献   

4.
新型的无醛防皱整理剂——多元羧酸(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克宁 《印染》1996,22(5):38-41
4 催化剂的作用和选择 虽然催化剂的应用早就提出了,但对催化剂较为深入的认识,也是随着多元酸与纤维酯化交联的机理不断深入而发展的。目前,研究得最多、效果也较好的催化剂是无机磷酸盐类,尤其是碱金属盐类。在这一类催化剂中,有磷酸二氢钠(NaH_2PO_4)、磷酸氢二钠(Na_2HPO_4)、次磷酸二氢钠(NaH_2PO_2)以及焦磷酸钠(Na_4P_2O_7)等。 各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排列如下:  相似文献   

5.
以自制1,2,3,4-丁烷四羧酸二酐为原料,与聚合度n=8~16的降解壳聚糖反应,制备降解壳聚糖1,2,3,4-丁烷四羧酸衍生物(BTCJB),应用于亚麻织物防皱整理;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亚麻织物BTCJB防皱整理工艺。结果表明,防皱整理剂的BTCJB的取代度范围为0.538~0.552,其合成投料比n (降解壳聚糖)∶n (丁烷四羧酸二酐)=1∶1.5~1∶2;BTCJB的亚麻织物防皱整理优化工艺为BTCJB取代度0.538,用量1%,催化剂SHP 4%,浴比1∶20,165 ℃焙烘3 min,整理后织物折皱回复角可达198°。  相似文献   

6.
符海平  陆大年 《印染》2004,30(4):6-8
采用膦基结构多元羧酸对亚麻织物进行免烫整理,分析整理剂浓度、催化剂浓度、添加剂浓度、焙烘温度及焙烘时间等对整理效果的影响,确定正交试验的因素水平范围。通过试验,获得了亚麻织物多元羧酸免烫整理的最佳工艺,并对处理后亚麻织物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亚麻织物的免烫性能有极大提高,整理后的织物耐洗性良好,强力保留率基本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7.
真丝织物的无甲醛防皱整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乙二醛对丝织物进行防皱整理,通过实验,分析了整理剂浓度、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催化剂用量、柔软剂和甲酸对丝织物防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整理后丝织物防皱性能有较大提高,强力也有不同程度改善。  相似文献   

8.
亚麻无醛防皱整理剂的合成与应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MA和CA为反应物,研究亚麻无醛防皱整理剂的合成及其应用。通过对产物进行红外光谱图的分析,证实了聚合型多元羧酸(PMA/CA)无醛防皱整理剂的生成,把其应用于亚麻织物的防皱整理,并对影响防皱整理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合成的聚合型多元羧酸(PMA/CA),对亚麻具有良好的防皱性,对织物的白度和强力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杨静芳 《北京服装纺织》2005,26(6):32-34,47
介绍了近几年来国内外真丝织物的无甲醛防皱整理的研究发展趋势及真丝织物防皱性能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
纯棉织物的柠檬酸耐久性防皱整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单因素分析试验和正交试验L9(3^4)优选了以柠檬酸作交联剂、次磷酸钠作催化剂、三乙醇胺作添加剂对纯棉织物进行非甲醛耐久性防皱整理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1.
采用聚乙二醇(PEG)和三乙胺(TEA)改进1,2,3,4-丁烷四羧酸(BTCA)无甲醛抗皱整理亚麻织物的机械性能.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部分整理工艺条件对亚麻织物性能(干折皱回复角、断裂强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索添加不同质量浓度PEG(分子质量200~1500)和TEA对织物性能的影响,以期找到抗皱效果和机械性能的平衡.优化工艺条件为:BTCA40g/L,催化剂次亚磷酸钠(SHP)6%,PEG40020g/L,三乙胺20g/L;两浸两轧,80℃预烘2min,150℃焙烘3min.经优化工艺整理织物在取得较好防皱效果的同时,能够较大地提高断裂强力保留率.  相似文献   

12.
PMA和BTCA混合多元羧酸棉织物抗皱整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马来酸为单体合成的聚马来酸(PMA)和BTCA混合多元羧酸对棉织物的抗皱整理工艺,在整理液中添加硼酸以提高整理后织物强力保留率.实验结果表明:在PMA和BTCA混合多元酸中加入硼酸对棉织物具有优良的抗皱性能,折皱回复角可达276°,断裂强力保留率为72%,并且具有很高的耐洗性.  相似文献   

13.
混合多羧酸、复配催化剂对真丝织物抗皱整理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柠檬酸(CA)和1,2,3,4-丁烷四羧酸(BTCA)混合用于真丝织物无甲醛抗皱整理的效果,分析了在相同的整理工艺条件下,用不同配比的CA和BTCA整理真丝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断裂强力、增重率和硬挺度的变化,得出w(CA)为4%、w(BTCA)为4%较合适.同时探讨了在相同的整理工艺条件下,用含磷和不含磷的混合催化剂整理的效果,结果证明混合的无磷催化剂柠檬酸钠和酒石酸钠,可代替含磷的混合催化剂.  相似文献   

14.
OG系以马来酸为主体,添加柔性基团改性的多元羧酸寡聚物,将其应用于棉织物的抗皱整理,采用酸碱滴定法评价了其与棉织物的酯化交联情况。对不同反应温度、整理液浓度处理后-COOH的转化率进行比较分析,发现酯化度与折皱回复角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OG与BTCA及CA相比,更易与织物发生酯化反应,并可达到一定的抗皱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李翠萍  黄爱军 《印染》2008,34(2):21-23
采用Advanced Performance Finishing工艺(简称AP整理),对亚麻织物进行免烫整理.应用平行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讨论了焙烘温度、焙烘时间、整理剂AP浓度、催化剂选择及用量、纤维保护剂和柔软剂对免烫整理效果的影响,得出较佳整理工艺条件.测试结果显示,亚麻织物的免烫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陈程  张光先  邓娜  张凤秀 《纺织学报》2012,33(12):44-48
研究了丝绸部分乙酰化的抗皱整理,同时对乙酰化丝绸进行了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DSC以及服用性能测试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乙酰化丝绸折皱弹性大幅提高,缓弹和急弹折皱回复角分别由218.5°和168.5°提升到270.5°和210.5°,表明只降低丝绸形成氢键能力的非交联型整理剂也能大幅度提高丝绸的折皱弹性;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乙酰化丝绸的β折叠结构增加,氨基被部分乙酰化;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乙酰化丝绸的结晶度增加;DSC分析表明乙酰化丝绸的分解温度提高,热稳定性增加;同时乙酰化丝绸的回潮率、白度、断裂强力等基本无变化,其刚柔度有所增加,挺括性提高。  相似文献   

17.
以甲基膦酸二甲酯、五氧化二磷、丙三醇为原料合成了一种膦系无甲醛阻燃整理剂,并对麻织物进行阻燃整理.研究了阻燃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催化剂用量、柔软剂用量、焙烘条件对阻燃效果的影响.确定了阻燃整理的最佳工艺条件:阻燃剂250 g/L,交联剂50 g/L,催化剂15 g/L,柔软剂20 g/L,170℃焙烘3 min.经试验,该阻燃剂可采用普通的轧-烘-焙工艺整理,阻燃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8.
王强  张芹  范雪荣 《纺织学报》2005,26(5):68-71
考察了3种膦基多元羧酸———膦基丁烷1,2,4三羧酸(PBTCA)、膦基聚马来酸酐(PPMA)和膦酸化水解聚马来酸酐(PHPMA)对纯棉织物防皱整理的工艺条件,分析了整理液的浓度、催化剂的种类和浓度、添加剂的种类和浓度、焙烘温度与时间等对整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膦基多元羧酸对纯棉织物防皱整理均能获得理想效果,其中PBTCA整理后的综合效果最好。在整理剂中加入三乙醇胺可明显提高织物的交联程度、强力和织物的白度。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丁烷四羧酸(BTCA)为整理剂,次亚磷酸钠(SHP)与不含磷催化剂HD-SP为复合催化剂对棉织物进行整理,研究了该体系对布面pH值及抗皱性能的影响,并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离子相对浓度计算,研究了复合催化剂的作用机制。实验表明,复合催化剂整理后的织物达到GB 18401-2010对布面pH值在4.0以上的要求,可省去焙烘后的水洗工序;与SHP 16 g/L相比,以SHP 10 g/L、HD-SP 20 g/L复合时,整理织物的抗皱性能相当,但SHP的用量减少37.5%。根据FTIR结果,复合催化剂与纯SHP相比,BTCA与纤维素纤维酯化交联程度相当;根据离子相对浓度计算,更多羧基被复合催化剂转化成了羧酸盐,布面pH值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20.
亚麻/真丝纤维交织物的染整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沛人 《印染》2005,31(5):18-20
分析了亚麻/真丝纤维交织物的烧毛、前处理、染色和整理等工艺参数,采用净洗酶前处理,以降低损伤真丝组分;选用汽巴克隆LS染料,pH值为4—5,元明粉用量为30-40g/L,纯碱10g/L,70℃固色,以获得染色同色性。用纤维素酶后处理可提高产品的舒适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