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岩心对D油田开展储层敏感性评价(包括速敏、水敏、盐敏、碱敏、酸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D油田P油组储层具有无速敏、弱水敏、弱碱敏、中等偏弱酸敏特性。该结果对D油田今后实施钻井、注水、增产措施时,入井液匹配性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采用变围压应力敏感实验方法,具体实测了A低渗油藏储集层岩样不同有效压力下的渗透率,根据实测的结果回归出A低渗油藏储集层应力敏感性的幂函数关系式,总结了储层渗透率随油藏压力的变化规律。在考虑储集层应力敏感影响的情况下,推导出新的产量方程,计算了渗透率变化对单井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该A低渗油藏储集层应力敏感性在0.37~0.54之间,在考虑储集层应力敏感性的条件下,油藏单井产量降低,并且随着敏感性的增强,降低的幅度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3.
油田储层敏感性评价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岩心流动实验评价了渤中25-1油田储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渤中25-1油田储层存在中等偏强水流速敏感性、中等偏弱水敏感性、弱碱敏感性、无酸敏感性、无盐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对乾安油田四个研究层位的储层岩心,进行室内储层敏感性的评价实验分析。评价分析各个层位的速敏、盐敏、水敏、酸敏、碱敏,结果为:泉头组是中等偏强速敏、强水敏、弱碱敏、酸敏特性的油层,嫩江组是具有强速敏、中等偏弱水敏、中等偏强酸敏、弱碱敏的敏感特性油层,姚家组油层是具有强速敏、强水敏、中等偏弱酸敏、弱碱敏的敏感特性油层,青山口组油层是具有强速敏、强水敏、弱酸敏、强碱敏的敏感特性油层。  相似文献   

5.
6.
通过模拟次生孔隙发育与次生孔隙弱发育油藏在不同上覆压力下,渗透率的变化,研究低渗透储层的应力敏感性。两类油藏由于储层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异,压力敏感性对储层渗透率的损害程度不同,次生孔隙发育油藏应力敏感程度要弱渗透率随着压力增加下降较缓慢,应力卸载后裂缝的渗透率恢复率达到原先的91.2%,对储层渗透率损害较小;而次生孔隙弱发育油藏应力敏感程度要强,随着压力增加下降较快,应力卸载后裂缝的渗透率恢复率不超过71.0%,对储层渗透率损害大。最后分析了压力敏感性伤害的原因及其对开发过程的影响,并为开发提供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迭西公式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应力敏感效应以及变启动压力梯度共同作用时气井的产能方程。计算结果表明:低渗、特低渗储层考虑应力敏感效应与变启动压力梯度共同作用时,气井的产量比其中任意一种影响因素单独作用时下降幅度都大,其无阻流量约为无应力敏感效应与变启动压力梯度下的66.11%。不同开发时期应力敏感效应与变启动压力梯度对气井产能的影响程度不同。进一步说明了生产过程中不能忽略应力敏感效应和变启动压力梯度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达西公式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应力敏感效应以及变启动压力梯度共同作用时气井的产能方程.计算结果表明:低渗、特低渗储层考虑应力敏感效应与变启动压力梯度共同作用时,气井的产量比其中任意一种影响因素单独作用时下降幅度都大,其无阻流量约为无应力敏感效应与变启动压力梯度下的66.11%.不同开发时期应力敏感效应与变启动压力梯度对气井产能的影响程度不同.进一步说明了生产过程中不能忽略应力敏感效应和变启动压力梯度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9.
杨雪  曾勇 《河南化工》2022,39(1):28-31
LH油田WZ区块属于低孔低渗储层,由于该区块M31下和M32层的储层物性极差导致产油量低,为了对该井采取正确合理的增产措施,需要对M31下和M32层岩心进行敏感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区块M31下和M32层具有弱速敏性、极弱水敏性、弱盐敏性、中等偏弱盐酸敏感性、中等偏强土酸敏感性.因此,建议在后期开采时应添加黏土抑制剂...  相似文献   

10.
应用岩心流动实验评价了中原油田沙二储层的敏感性,分析了储层潜在伤害因素、伤害机理及伤害程度。结果表明,该油藏的速敏损害程度弱,水敏损害程度弱,同时具有弱至中等偏弱碱敏和弱酸敏效应。并根据评价结果对油田开发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敏感性是油田开发和储层保护过程中的重要参数,本文首先通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实验分析了扶余油层(F油层)粘土矿物的种类、含量和产状,然后通过室内流动性实验测定了储层的敏感性,并应用气体渗透率仪和孔隙度仪测定了岩样的渗透率和孔隙度。最后分析了储层渗透率和孔隙度对水敏、速敏、碱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针对海上低渗油田注水水质不达标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室内实验的方法 ,从储层伤害机理、固相颗粒浓度、粒径中值、含油量和配伍性等方面开展了注水水质对储层影响的实验研究,并依据企业标准对渤中25油田的水质控制指标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水质伤害储层的重点在悬浮固体含量、粒径中值和含油量,当二者共存时将加重伤害程度;为最大限度地降低伤害程度,优化设计渤中25油田的有效注水水质控制指标为:悬浮颗粒粒径中值为1~2μm,悬浮颗粒质量浓度为1~3 mg/L,含油为5~10 mg/L,伤害率控制在20%~40%,实现低渗油田的有效注水开发。  相似文献   

13.
大牛地气田为典型致密低渗气田,具有低渗、低压、低产的特点,经济有效开发难度大。由于对该构造储层地质特征及引起储层伤害的潜在因素的认识不充分,引入钻、完井液等外部介质直接与储层接触,对储层造成伤害,使得气井产能下降。文章以大牛地致密低渗气藏为研究对象进行储层流体和应力敏感性评价实验,以及完井液和压裂液对油气层的伤害评价实验,分析其结果并对储层伤害做出了系统的评价。结果表明,大牛地气藏流体伤害主要是以碱敏和盐敏为主,岩心渗透率随着有效应力的增加而降低,并且压力降低后渗透率只能够部分恢复,造成不可逆伤害。  相似文献   

14.
乌南油田储层敏感性实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认识乌南油田储层开发过程中可能伤害储层的一些因素,对乌南油田储层敏感性进行了实验评价.通过对岩心的驱替实验,对鸟南油田储层的速敏性、水敏性、盐敏性、碱敏性及酸敏性等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储层主要伤害为中偏强水敏,中等的盐敏效应,碱敏和速敏效为中偏弱,伤害不大.  相似文献   

15.
奈曼油田储层主要为低孔、低~特低渗储层,储层发育状况较差,无天然产能,为进一步认识该区块开发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伤害储层的一些因素,结合该区块储层物性特征,开展"五敏性"研究与试验,结果表明,奈曼油田储层多为强水敏和中等水敏及强盐敏性,因此,开发过程中采取针对性措施,保护储层。  相似文献   

16.
油气田生产过程中,随着储层流体的不断流出,储层孔隙压力发生变化,岩石骨架应力重新分布,导致孔隙、喉道结构形态发生变化。这种岩石渗流结构空间的变化,直接反应在油藏的物性参数(孔隙度,渗透率的减小)发生变化,最终影响流体在储层中的流动。对于低渗透储层,如果生产制度不合理,生产压差过大,将导致在近井地带产生较强的再压实作用,不仅减小了孔隙体积和裂缝张开程度,而且会使细小喉道和微裂缝闭合,宏观上表现为储层物性的变差和油气向产量明显下降。故对应力敏感性损害机理研究能够为油气层保护工作提供合理依据。本文综合分析了不同物性、微裂缝等因素的所引起的应力敏感性伤害。  相似文献   

17.
屈文强 《当代化工》2021,50(1):192-195
压裂及酸化作业后返排液处理是近年来低渗油田及非常规油气田开发面临的重要问题,在作业现场对返排液进行处理,处理后回注地层是最有效的解决措施.通过在延长油田某低渗油田开发区块现场取返排液水样进行化验分析,分析处理后水质指标情况,并利用实验分析了处理后压裂及酸化后排液对岩心的伤害情况.研究表明:现场水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水质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前构造+岩性及岩性油藏越来越成为油田开发的重点,由于低渗透储层的品质较低,如何在低渗透储层中寻找"甜点"成为油田开发过程中的主要任务。本文从最基本的岩石物理分析出发,通过分析岩性、岩石成分、不同成分的含量分选程度等微观的资料与成岩、沉积等宏观的地质认识相联系,确定影响储层物性的关键因素;与地震振幅属性相结合确定储层的平面展布情况,对储层"甜点"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有效的指导了油田开发井的布署及钻探,为油田的后续的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准噶尔盆地永进油田西山窑组储集层孔隙度的分布范围在4%~6%之间,渗透率分布范围在0.01×10-3~0.30×10-3μm2之间,属典型的特低孔、超低渗储层。由于该类储层结构复杂,利用测井信息精确地求解储层物性参数难度很大。本文以取芯井分析化验、试油、试采资料为基础,研究了西山窑组储层岩石的岩性、物性、电性及含油性之间的关系,建立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测井解释模型。应用解释模型对研究区7口井进行了二次解释,结果表明,该解释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为地质建模和方案设计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储层参数。  相似文献   

20.
为更深入研究低渗透储层的应力敏感性,以变径毛管束模型为基础,从理论上证明低渗透储层的强应力敏感性;并通过保持围压不变、改变流体压力的试验方法研究有效应力、孔隙结构及应力加栽方式对储层渗透率的影响;针对低渗透气藏压敏效应较强,随着储层压力的下降,有效应力不断变化,引起气藏产能逐渐降低的特点,通过固定围压,改变内压(四升四降内压)的方法来研究内压变化对储集层渗透率的影响,同时分析评价渗透率的应力敏感性。综合分析应力敏感现象在低渗透气藏开采过程中的影响程度,为低渗透气藏的合理开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