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梦  闫敬  张佳 《河北化工》2013,(3):20-22,34
应用均匀设计的方法对青霉素V发酵培养基中的氮源配比进行优化。研究了碳氮源和无机盐等成分对发酵效价的影响,确定各成分的最佳配比并用实验验证,使摇瓶发酵效价提高了13%以上。  相似文献   

2.
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多杀菌素发酵培养基,得到优化配方:葡萄糖32 g/L、糊精60 g/L、酵母粉25 g/L、玉米浆15 g/L、KH2PO4 1.0 g/L、CaCO3 2.0 g/L、MgSO4 0.1 g/L,摇瓶效价较优化前提高了17.1%。  相似文献   

3.
利用新型诱变技术提高尼莫克汀的发酵水平。利用ARTP诱变技术,处理尼莫克汀菌种S1-2-50,获得高产菌种S2-1-13,摇瓶效价提高25%。应用于60吨发酵罐生产,发酵水平与初始菌种相比大幅提高了35%。根据实验结果显示,ARTP诱变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尼莫克汀的发酵水平。  相似文献   

4.
紫外和快中子结合诱变选育杆菌肽产生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欣  黄昌伟 《河北化工》2011,34(4):17-18
在杆菌肽产生菌地衣芽孢杆菌的菌种选育中,利用紫外线照射和快中子辐射相结合的方法,获得突变株B-55,其摇瓶效价较出发菌株提高23%。经过5次传代实验,仍具有稳定的产抗生素特性。  相似文献   

5.
以褐黄孢链霉菌GX-33为出发菌株,利用N^+注入诱变,琼脂块初筛,结合了摇瓶复筛,获得了一株摇瓶效价能够稳定在3597-3625μg/mL水平的纳他霉素生产菌株,为后续生产提供了较优良的生产菌种。N^+离子注入诱变纳他霉素产生菌在5×1015-1×1016N^+/cm^2剂量这一区域内,存活率比较高,为理想的诱变剂量区域。  相似文献   

6.
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射流诱变和紫外照射对夫西地酸生产菌株进行复合诱变,得到3株产量明显提高的突变菌株,3株菌的平均发酵效价较出发菌株提高14%;然后,采用均匀设计实验对其中发酵效价提高最多的AU-37菌株的发酵培养基碳、氮源进行了优化,得到适合该菌株的发酵培养基优化配方为:糊精1.86%、花生饼粉2.5%、蛋白胨0.3%、氯化铵0.5%、七水合硫酸镁0.3%、硫酸钾0.6%、碳酸钙1%、pH值7.2,在优化的发酵培养基中,AU-37菌株摇瓶发酵效价较出发菌株提高33.8%,为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井冈霉素高产菌种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邹坚 《世界农药》2003,25(6):42-43
井冈霉素是一种在井冈山地区发现的微生物菌株所产生的农用抗生素 ,对水稻纹枯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药效达 90 %以上。虽然从井冈霉素发现迄今已有 30年 ,但由于其具有高效、低毒 ,对环境安全 ,以及尚未发现抗药性 ,因而该产品仍拥有一个稳定的市场。但是多年以来井冈霉素的发酵生产水平一直徘徊在 1 0 0 0 0~ 1 2 0 0 0r/mL(以A组份计 ,下同 ) ,我们以本公司的井冈生产菌种为出发菌种 ,用紫外线进行诱变处理 ,筛选出了发酵效价稳定的高产菌株UV 1 99,摇瓶发酵效价可达到 2 0 0 1 5r/mL(补足摇瓶蒸发水份后测得 ) ,比出发菌株 1 4 1 5 8r…  相似文献   

8.
快中子诱变育种提高洁霉素菌种的生产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路 《安徽化工》2000,26(3):11-12
以洁霉素产生菌林肯链霉菌,U8-2为出发菌株,经快中子处理后,再经摇瓶初筛,复筛获得高效价菌株FN-4,又经L9(3^4)的正交设计试验确定FN-4的最佳培养基配比,使其摇瓶效价提高了17%,在60m^3罐放大试验,与出发菌株相比发酵效价提高17.5%,发酵指数提高20.7%。  相似文献   

9.
黄霉素发酵过程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及其灰色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灰色理论应用于黄霉素摇瓶发酵过程。对黄霉素摇瓶发酵过程中的各控制因素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并建立了GM(1,7)灰色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参数对摇瓶发酵过程中黄霉素效价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其影响顺序为:总糖>氨基氮>pH值>还原糖>种子液生物量>残油;黄霉素的发酵生产与种子液生物量和pH值呈正相关性,与总糖、还原糖、氨基氮和残油呈负相关性;GM(1,7)灰色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仅为4.804%,预测模拟的结果较好。这说明灰色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和灰色预测模型可以很好的应用于黄霉素的发酵过程。  相似文献   

10.
以菌丝生物量、菌球密度、 菌球直径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探讨了姬菇液体菌种最适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最适培养基为:甘露醇3%,酵母粉1.0%,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05%,玉米粉1.0%;最适培养条件为:摇瓶装液量90 mL·(250 mL)-1,起始pH值6, 摇瓶转速150 r·min-1, 培养时间6 d,培养温度26℃,对姬菇液体与固体菌种的瓶栽实验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在相同的条件下姬菇液体菌种较固体菌种生长速度提高75%,栽培时间可缩短一半.  相似文献   

11.
运用单因素法和均匀设计法对链霉菌Fu培养基组成及发酵时间进行了优化,并用3 L发酵罐对菌种产抗生素的发酵动力学规律做了初步的探索.实验结果表明,菌种最佳摇瓶发酵培养基组成(%)为:可溶性淀粉7、酵母粉0.2、黄豆粉0.5、NaCl 0.15、MgSO40.03、 K2HPO4 0.04,发酵时间3 d.在罐培养至40 h左右菌体浓度达到最大,产抗生素水平在48 h左右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2.
李丽  严月根  吴华明 《化工进展》2019,38(z1):193-200
使用摇瓶发酵制备解淀粉芽孢杆菌,喷雾干燥将其制备成菌粉。采用单因子实验首先对影响摇瓶发酵制备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条件因素进行优化,然后采用单因子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影响喷雾干燥产物指标的因素进行优化。优化后的摇瓶发酵条件为:5g/L可溶性淀粉、10g/L氮源(酵母粉与蛋白胨体积比为2:1)、接种量7%、摇瓶装液量40%,摇床200r/min、30℃条件下摇瓶发酵48h,菌液活菌数为8.3×108CFU/mL,优于优化前的3.8×108CFU/mL。优化后的操作条件为:进风温度180℃、热风流量315m3/h、进样速度500mL/h、麦芽糊精质量分数5%。各因素对其喷雾干燥工艺的影响程度为:麦芽糊精浓度 > 进料速度 > 进风温度 > 空气流量。在此条件下,解淀粉芽孢杆菌菌粉活菌数可达1.28×1010CFU/g。  相似文献   

13.
红色糖多孢菌的摇瓶培养基中采用不同有机氮源时红霉素的效价明显不同.通过粗糙集理论的EDMAR属性约简算法结合聚类分析,确定钾、铜、钴是影响红霉素效价的主要因素.培养基中添加钾和钴分别提高效价约14%和10%,添加铜会抑制红霉素的生物合成.该法能迅速、准确地确定有机氮源中的关键营养因子,对氮源的选择和发酵结果的稳定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分别研究了摇瓶和发酵罐中二甲基亚砜对红霉素合成的影响。通过摇瓶实验确定了适宜的二甲基亚砜体积分数和添加时间,并在15 L发酵罐中考察了二甲基亚砜对红霉素合成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红色糖多孢菌发酵48 h时,向发酵罐的培养基中流加体积分数为0.16%的二甲基亚砜,红霉素效价可达7961 U.mL-1,比对照提高11.6%;二甲基亚砜可以提高羟基化酶——P450单加氧酶的含量,从而提高红霉素产量。  相似文献   

15.
在螺旋链霉菌发酵过程中添加锌离子有利于螺旋霉素的生物合成。在摇瓶发酵过程中,于发酵开始28 h时向发酵培养基中添加0.24 g/L的锌离子,螺旋霉素的效价提高17%;放大至15 L发酵罐,成功验证了锌离子对螺旋霉素生物合成的促进作用,发酵放罐效价达3590 U/m L,比对照罐效价提高了20%,比摇瓶发酵培养的效价提高了125 U/m 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发酵液中的有机酸发现,锌离子可能刺激了菌体代谢,提高了螺旋霉素合成前体乙酸和丙酸的含量,进而促进了螺旋霉素的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赤霉素GA4+7在5000 L发酵罐中的中试发酵工艺条件.[方法]赤霉素GA4+7发酵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的优化筛选研究,分别在摇瓶条件下和在5000 L发酵罐中进行,采用多因素不同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赤霉素GA4+7发酵单位的检测采用HPLC法.[结果]获得了赤霉素GA4+7发酵培养基优化配方:淀粉+葡萄糖为9.0%+1.0%、花生粉+黄豆粉为1.2%+0.6%、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铵为0.2%和0.01%;获得了赤霉素GA4+7在5000 L发酵罐中优化的发酵条件:温度32℃、发酵通气量V(空气)∶V(发酵液)为0.4∶1、种子罐接种摇瓶种液400 mL、种子罐培养液中硫酸铵含量为0.05%、发酵罐补糖、种子罐种龄和发酵移种量分别为38 h和12%、发酵罐中添加碳酸钙量为0.2%.[结论]成功地探索到赤霉素GA4+7在5000 L发酵罐中发酵工艺条件,GA4+7在5000 L发酵罐中发酵效价达到788 mg/L,且GA4/GA7比例为1.06,GA4+7产品质量好,该工艺条件为大罐发酵生产赤霉素GA4+7奠定了较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大生产中,纳他霉素生产菌种摇瓶液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生物分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纳他霉素分析干扰因素较多,生物分析法较为直观,操作不复杂,较适用于生产菌种大批量的筛选;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的结果较为准确,一次性设备投资较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优化一种可获得高生物量及菌体活力大肠埃希菌(E.coli)的摇瓶培养基。方法 以葡萄糖(glucose,Glu)、酵母浸出物(yeast extract,YE)、酵母蛋白胨(yeast peptone,YP)、大豆蛋白胨(soy peptone,SP)和酵母基础氮源(yeast nitrogen base,YNB)占比为混料分量,菌体悬浮液A600(A1)、培养物湿菌重(G,g/L)和菌体活力指标值(A2,A460)为响应值,采用混料设计试验筛选对响应值具有显著影响的混料分量。以混料设计试验结果为训练和验证数据样本构建ANN模型,输入变量为混料分量且约束同混料分量上下限,输出变量为混料设计响应值。通过所构建ANN获得的优化后培养基配方和参考值,应用蒙特卡洛模拟进一步调整培养基配方,并获得E.coli摇瓶培养基配方,再对培养基配方进行10次验证试验。结果 E.coli摇瓶培养基配方:Glu 26 g/L、SP26 g/L、YNB 13 g/L,培养基总浓度为65...  相似文献   

19.
《化学工程》2013,(10):5-8
在优化黄霉素摇瓶发酵过程中,首先利用主元分析(PCA)将黄霉素摇瓶发酵过程中的控制参数进行降维处理,消减不重要的控制参数;然后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FCM)对主元分析处理后选取的重要控制参数进行聚类分析,优化黄霉素摇瓶发酵控制参数的分布范围。实验证明,基于主元分析(PCA)和模糊C均值聚类(FCM)的混合算法有效地缩小了黄霉素摇瓶发酵过程中主要控制参数的分布范围。这充分说明该混合算法对黄霉素摇瓶发酵过程的优化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生物氮素是近几年才开始应用于阿维菌素发酵生产的一种新型氮源物质,可以在发酵培养基中部分或全部替代传统的氮源物质,如黄豆饼粉、酵母粉等。通过进行摇瓶实验,寻找合适的生物氮素添加比例。结果显示,生物氮素替代60%的黄豆饼粉时效果最好,摇瓶效价提高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