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非电量电测量法测定铸钢焊接件的残余应力值,为工程实际提供残余应力指标。通过在铸钢焊接件上粘贴电阻应变片,采用钻孔法在试件上钻孔使应变释放,通过电阻应变仪测量应变值,以弹性理论计算出残余应力值,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
王军  靳彤  马一鸣  王东  郑启文 《压力容器》2020,(3):50-55,78
应用宏观、无损、金相、α相测定、断口、能谱等试验方法,对高残余应力下2507双相不锈钢Cl-应力腐蚀裂纹特征、路径、成因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双相不锈钢构件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较低的应力水平、较低的温度、含有Cl-的中性溶液中),其突出的抗Cl-应力腐蚀开裂性能才能充分显现。上述条件有一个被突破,特别是高应力下(如厚件大面积堆焊所产生的大范围、高峰值残余应力),即使像2507这样的超级双相不锈钢,其抗应力腐蚀开裂的能力也将严重降低。该项工作对双相不锈钢的应用和结构制造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论文介绍了不锈钢应力腐蚀开裂形、长大和扩展的过程。并通过分析其主要特征、影响因素和相关机理,总结了消除残余应力的方法,从而降低发生不锈钢应力腐蚀开裂的几率。  相似文献   

4.
5.
本文报道了对加工制造波纺补偿器的SUS304与316L两种不锈钢材料进行残余应力等测定的试验研究结果,并对两种材料的性能及波纹补偿器加工工艺等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对SUS304与316L不锈钢两种材料、三种样品应力腐蚀 结果。其结果为加工制造波纹管补偿器合理选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45号钢退火试件的应力测定,着重介绍电解腐蚀法测定残余应力的原理,试验方法,并对测定中的某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已加工表面残余应力是衡量零件加工表面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针对目前缺乏对不锈钢切削残余应力研究的现状,通过实验研究切削冷却条件和切削参数对不锈钢加工残余应力的影响,并应用热力耦合理论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不锈钢因切削产生的加工残余应力表现为拉应力,切削冷却条件和切削参数均对残余应力大小有影响,作用效果与切削液的冷却能力、渗透力及高温工作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耐热不锈钢1Cr11Ni2W2Mo V切削用量对加工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铣削试验。建立了切削用量与加工表面残余应力之间的经验公式,并分析了铣削用量对加工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加工表面的进给方向(X方向)和垂直进给方向(Y方向)都会产生残余拉应力;在选用的铣削参数范围内,每齿进给量对X方向残余应力的影响最为显著,铣削速度对Y方向残余应力的影响最显著;X方向和Y方向表面残余应力都随铣削速度和进给量的增加而增加,随切削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0.
奥氏体不锈钢发酵罐应力腐蚀裂纹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航  彭人民 《机电技术》2003,26(2):36-39
南平市某生物化学企业30多台18-8型奥氏体不锈钢制发酵设备.使用2.5~4年后,发现内外表面存在大量裂纹。本文对裂纹产生的原因和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的是近三年来三菱化工公司因腐蚀发生的设备故障情况.一、应力腐蚀的实际情况根据对345件设备故障的分析,腐蚀部分占33.6%,即由于腐蚀发生的设备故障约占1/3.按设备种类对116件腐蚀故障的分析,管道占39.7%,热交换器占21.5%,塔类占14.7%,贮槽类占7.7%,其他设备占16.4%.可以看出,管道所占比重最大.按故障形态对116件腐蚀故障分析,全面腐蚀占39.7%,局部腐蚀占18.1%,侵蚀(酸蚀,水点腐蚀)占11.2%,应力腐蚀裂纹占4.3%,其他占26.7%.从以上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因应力腐蚀破裂发生的故障件数虽不很多,但是,一般说来对全面腐蚀等的腐蚀  相似文献   

12.
13.
固溶处理前后不锈钢波纹管残余应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钻孔法对成形后的波纹管进行了残余应力测试,并对固溶处理前后的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固溶处理对波纹管残余应力的影响,专改善不锈钢波纹管的抗腐蚀性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微机电系统封装过程中产生的应力会影响其封装效果与使用寿命,针对微晶玻璃与不锈钢阳极键合温度引起的残余应力问题,采用MARC有限元软件对微晶玻璃与不锈钢键合冷却过程模拟。分析了微晶玻璃与不锈钢在不同厚度比值与面积比值键合结构下的残余应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微晶玻璃与不锈钢厚度比值越小,最大残余应力越小;随着不锈钢与微晶玻璃面积比值的增大,残余应力逐渐趋于平稳。研究结果为改善微晶玻璃与不锈钢阳极键合质量提供了理论参考与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轮廓法测试焊接件内部残余应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轮廓法测试低碳钢堆焊件和T形焊接结构的内部纵向残余应力。将焊接件沿垂直焊缝平面切割开,精确测试切割面的变形轮廓,然后将测试轮廓进行拟合,并将拟合结果作为有限元模型的边界条件进行弹性计算从而获得内部垂直切割平面的应力分布。比较不同曲面拟合方法拟合得到的切割面轮廓形貌;将轮廓法测试的焊接残余应力结果和热弹塑性三维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轮廓法能准确高效测试较厚焊接件内部整个截面上的纵向应力分布;由于线切割和轮廓测量误差造成轮廓法测得的应力在约2 mm厚表层区域的幅值和有限元计算结果相比误差较大,但轮廓法测试结果仍能反映出表层应力的分布趋势和特征;线切割断丝造成切割面的局部轮廓误差,会引起断丝区域测试应力出现突变。  相似文献   

16.
汽车一些不锈钢零件,如排气管等经过焊接、退火等热加工后,工件表面会产生一层氧化皮,这层氧化皮将对零件下一步工序质量产生影响,必须加以清除。由于不锈钢氧化皮是尖晶石型结构(FeO、Cr2O3),其晶体结构致密,与基体的附着力强,采用普通酸洗液很难清除,需要根据不同不锈钢品种采取特殊的方法来进行。通常情况下,去除不锈钢氧化皮的方法主要有浸渍  相似文献   

17.
利用X射线应力测定仪采用不同的条件分别测定了304不锈钢薄壁焊管的表面轴向和切向残余应力,并研究了950℃保温30min水冷热处理前后其表面残余应力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铬靶Kβ辐射、2mm准直管测得的残余应力数据稳定且绝对误差小;热处理前薄壁焊管表面存在较大的残余拉应力,且焊管表面切向残余应力大于轴向残余应力;热处理后,表面拉应力变为压应力。  相似文献   

18.
金属工件在成型、加工、焊接、热处理中由于外力的局部施加或者温度不均匀都会在体内留下残余应力。尤其对如隧道式连续洗衣机组(洗衣龙)内筒这类型的大尺寸薄壁焊接件,残余应力影响较为突出。文中研究了按国家振动时效的工艺标准用振动时效的方法,降低或消除洗衣龙内筒焊接件残余应力。  相似文献   

19.
超声波消除铝合金焊接件残余应力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高健  滕加庄  林玉霞 《机械》2009,36(1):70-73
介绍了残余应力的产生、影响及铸统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的方法和原理,并从宏观(应力应变)和微观(位错理论)两个方面阐述了利用超声波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的机理;利用盲孔法对铝合金焊接板残余应力消除前后进行了测量,其消除效果可达到38.7%,并采用金相分析的方法对焊缝组织进行了位错分析,证明经过超声处理后在焊缝组织中晶体产生位错滑移并细化了晶粒达到应力释放的目的,从而进一步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304奥氏体不锈钢波形膨胀节应力腐蚀失效案例,包括氯离子/湿硫化氢、湿硫化氢和连多硫酸三种情况的应力腐蚀.对这几种应力腐蚀的形式、产生的条件、形成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