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非电量电测量法测定铸钢焊接件的残余应力值,为工程实际提供残余应力指标。通过在铸钢焊接件上粘贴电阻应变片,采用钻孔法在试件上钻孔使应变释放,通过电阻应变仪测量应变值,以弹性理论计算出残余应力值,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
应用宏观、无损、金相、α相测定、断口、能谱等试验方法,对高残余应力下2507双相不锈钢Cl-应力腐蚀裂纹特征、路径、成因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双相不锈钢构件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较低的应力水平、较低的温度、含有Cl-的中性溶液中),其突出的抗Cl-应力腐蚀开裂性能才能充分显现。上述条件有一个被突破,特别是高应力下(如厚件大面积堆焊所产生的大范围、高峰值残余应力),即使像2507这样的超级双相不锈钢,其抗应力腐蚀开裂的能力也将严重降低。该项工作对双相不锈钢的应用和结构制造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论文介绍了不锈钢应力腐蚀开裂形、长大和扩展的过程。并通过分析其主要特征、影响因素和相关机理,总结了消除残余应力的方法,从而降低发生不锈钢应力腐蚀开裂的几率。 相似文献
4.
5.
本文报道了对加工制造波纺补偿器的SUS304与316L两种不锈钢材料进行残余应力等测定的试验研究结果,并对两种材料的性能及波纹补偿器加工工艺等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对SUS304与316L不锈钢两种材料、三种样品应力腐蚀 结果。其结果为加工制造波纹管补偿器合理选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45号钢退火试件的应力测定,着重介绍电解腐蚀法测定残余应力的原理,试验方法,并对测定中的某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9.
10.
奥氏体不锈钢发酵罐应力腐蚀裂纹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平市某生物化学企业30多台18-8型奥氏体不锈钢制发酵设备.使用2.5~4年后,发现内外表面存在大量裂纹。本文对裂纹产生的原因和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的是近三年来三菱化工公司因腐蚀发生的设备故障情况.一、应力腐蚀的实际情况根据对345件设备故障的分析,腐蚀部分占33.6%,即由于腐蚀发生的设备故障约占1/3.按设备种类对116件腐蚀故障的分析,管道占39.7%,热交换器占21.5%,塔类占14.7%,贮槽类占7.7%,其他设备占16.4%.可以看出,管道所占比重最大.按故障形态对116件腐蚀故障分析,全面腐蚀占39.7%,局部腐蚀占18.1%,侵蚀(酸蚀,水点腐蚀)占11.2%,应力腐蚀裂纹占4.3%,其他占26.7%.从以上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因应力腐蚀破裂发生的故障件数虽不很多,但是,一般说来对全面腐蚀等的腐蚀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基于轮廓法测试焊接件内部残余应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轮廓法测试低碳钢堆焊件和T形焊接结构的内部纵向残余应力。将焊接件沿垂直焊缝平面切割开,精确测试切割面的变形轮廓,然后将测试轮廓进行拟合,并将拟合结果作为有限元模型的边界条件进行弹性计算从而获得内部垂直切割平面的应力分布。比较不同曲面拟合方法拟合得到的切割面轮廓形貌;将轮廓法测试的焊接残余应力结果和热弹塑性三维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轮廓法能准确高效测试较厚焊接件内部整个截面上的纵向应力分布;由于线切割和轮廓测量误差造成轮廓法测得的应力在约2 mm厚表层区域的幅值和有限元计算结果相比误差较大,但轮廓法测试结果仍能反映出表层应力的分布趋势和特征;线切割断丝造成切割面的局部轮廓误差,会引起断丝区域测试应力出现突变。 相似文献
16.
汽车一些不锈钢零件,如排气管等经过焊接、退火等热加工后,工件表面会产生一层氧化皮,这层氧化皮将对零件下一步工序质量产生影响,必须加以清除。由于不锈钢氧化皮是尖晶石型结构(FeO、Cr2O3),其晶体结构致密,与基体的附着力强,采用普通酸洗液很难清除,需要根据不同不锈钢品种采取特殊的方法来进行。通常情况下,去除不锈钢氧化皮的方法主要有浸渍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本文分析了304奥氏体不锈钢波形膨胀节应力腐蚀失效案例,包括氯离子/湿硫化氢、湿硫化氢和连多硫酸三种情况的应力腐蚀.对这几种应力腐蚀的形式、产生的条件、形成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