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水务》2002,(4):52-52
  相似文献   

2.
3.
黄河安澜,事关中华民族的全局黄河是世界上最为复杂难治的河流,她的治理对国内外大江大河的治理与开发将产生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黄河调水调沙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李国英 《中国水利》2002,(11):29-33
黄河以其多泥沙,河道善淤、善决、善徒,而著称于世,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复杂,最难治理的河流。黄河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黄河下游河道淤积的主要原因在于“水少沙多,水沙不平衡”。按照黄河下游河道冲淤规律,只要把进入黄河下游河道的不平衡的水沙关系调节为相协调的水沙关系,完全可以使黄河下游河道实现不淤积,黄河首次调水调沙试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通过这次试验,积累了对黄河测验的海量数据(520万组),加深了对黄河河床演变及水沙规律的认识,为今后建立更加符合原型黄河实际的数学模型和实体模型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物理参数。  相似文献   

5.
李艳霞 《人民黄河》2002,24(10):33-33
20 0 2年 10月 16日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在郑州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宣布备受世人关注的黄河首次调水调沙试验取得成功。此次调水调沙试验于 7月 4日开始 ,历时 11天 ,平均下泄流量为 2 740m3 s ,下泄水量共 2 6.1亿m3,其中小浪底水库上游来水量为 10 .2亿m3,小浪底水库补水 15 .9亿m3(利用水库汛限水位以上水量 14 .6亿m3)。试验期间开展了水位、流量、泥沙测验、库区异重流、坝前漏斗以及河道测验、典型断面冲淤过程等多项监测项目 ,共获取了 5 2 0多万组测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 ,自小浪底坝下至河口 80 0多km河道内 ,共冲刷泥沙…  相似文献   

6.
记载了黄河首次调水调沙的过程、历代治黄工作者为之付出的艰苦努力,以及首次调水调沙成功的巨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根据黄河调水调沙后大功灌区红旗闸前黄河来水及红旗闸实际引水资料,建立了红旗闸前黄河流量与水位、红旗闸引水流量与闸前水位关系式,并在红旗闸前黄河枯水流量及含沙量分析基础上确定了红旗闸正常可引水时间,最终提出了红旗闸现状年均可引水量。结果表明黄河调水调沙后大功灌区红旗闸引水能力远不及设计能力。但灌区引黄水资源量与取水许可量相比,尚有富余,可加大引黄力度。  相似文献   

8.
2002年7月黄河进行了首次调水调沙试验,该次词水调沙的“人造洪水”在向下游演进过程中,出现了“小流量、高水位、大漫滩、水流演进缓慢、洪水坦化变形严重”等异常现象,本文通过分析认为河道萎缩、行洪能力减少是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黄河调水调沙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李国英 《人民黄河》2002,24(11):1-4
黄河下游河道淤积的主要原因在于“水少沙多,水沙不平衡”,按照黄河下游河道冲淤规律,只要把进入黄河下游河道的不平衡的水沙关系调节为协调的强大功能。小浪底水库位于控制进入黄河下游河道水沙的关键部位,该水库控制了黄河径流量的91%,控制了近100%的黄河泥沙,2002年7月4日进行的黄河首次调水调沙试验控制花园口断面流量不大于2600m^3/s,平均含沙量不大于20kg/m^3,小浪底水库泄流历时不少于10天,黄河下游河道共冲刷泥沙0.362亿t,试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通过这次试验,共取得测验数据520万组,这为今后建立更加符合原型黄河实际的数学模型和实体模型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物理参数,试验证明,利用水库调水调沙,将不协调的水沙关系调节为相协调的水沙关系,是有利于输沙入海、减轻下游河道淤积甚至冲刷下游河道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基于空间尺度的黄河调水调沙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基于空间尺度的黄河调水调沙即利用小浪底水库不同泄水孔洞组合塑造一定历时和大小的流量、含沙量及泥沙颗粒级配过程,加载于小浪底水库下游伊洛河、沁河的"清水"之上,并使其在花园口站准确对接,形成花园口站协调的水沙关系,实现既排出小浪底水库的淤积泥沙,又使小浪底-花园口区间"清水"不空载运行,同时使黄河下游河道不淤积的目标.实施基于空间尺度的黄河调水调沙要重点解决三大关键问题:一是确定小浪底水库不同泄水孔洞组合,二是小浪底-花园口区间洪水、泥沙的准确预报,三是准确对接(黄河干流)小浪底、(伊洛河)黑石关、(沁河)武陟三站在花园口站的水沙过程.通过基于空间尺度的调水调沙试验,进一步深化了对黄河水沙规律的认识,探索了人工调控黄河洪水流量、含沙量、泥沙颗粒级配等协调水沙关系的可行性,为充分利用自然力量治理黄河泥沙寻找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12.
黄河调水调沙已有14余年,黄河河势变化较大,河床拉深下降,扩大了过水断面,有利于黄河行洪,为确保黄河安澜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给沿黄农田灌溉带来了困难,沿黄各地都在探讨消除黄河调水调沙带来的影响。文章结合范县于庄引黄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探讨了如何消除因黄河调水调沙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水利水电技术》2004,35(7):70-70
黄委信息中心积极利用遥感卫星技术,全面检测调水调沙试验前后及其间的洪水河势变化,洪水演进、工情险情和滩区受灾状况,为调水调沙试验指挥部提供信息支持.目前,对下游河道的宏观观测正在进行,6月22日18时30分采集的夹河滩至高村区间的雷达影像数据现已处理完毕.为了确保在此次调水调沙过程中能够顺利启用遥感监测,调水调沙开始之前,信息中心有关技术人员紧张工作,完成了对下游河势遥感监测卫星数据的分析处理,解译编制了小浪底至陶城铺河段1∶5万比例尺的河势影像地图,获得了最新的下游河势现状资料,编制了《黄河第三次调水调沙试验前下游…  相似文献   

14.
闫长安 《山东水利》2011,(4):25-26,29
介绍了黄河调水调沙以来下游郓城河段防洪工程运行情况,分析了黄河调水调沙对郓城各防洪工程的影响和新变化。认为今后随着黄河调水调沙工作的深入,郓城河段河槽将继续刷深、河势还将持续发生不利变化、河道整治工程缺根石现象将会更加严重。同时提出了郓城河段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黄河13次调水调沙进入山东河段的水、沙情况和不同河段的冲淤情况。连续10年的调水调沙实践证明,调水调沙使得同流量相应水位明显降低、河道平滩流量明显增大、黄河下游河势趋于稳定、工程出险次数明显减少,对调整下游河道断面形态、扩大下游河道主槽过洪能力、稳定河势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2003年黄河调水调沙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廖义伟  赵咸榕 《人民黄河》2003,25(11):25-26
2003年的黄河调水调沙试验开始于9月6日9时,至9月18日18时30分结束,历时12.4天。通过以小浪底水库为主的四库联合调水调沙,有效地利用小浪底一花园口区间的清水,与小浪底水库下泄的高含沙水流进行水沙“对接”。在试验过程中,采取了陆浑水库适时调控、故县水库控泄运用,尽量拉长、稳定小花问的流量过程,以利于小浪底水库配沙;以小浪底水库的实时水沙调控,稳定花园口站水沙过程的调度方式。通过前期实测资料分析、数学模型计算和实体模型试验,紧紧围绕这次调水调沙试验的主要目标,控制花园口流量2400m3/s、含沙量30kg/m3。这次调水调沙试验使下游主河槽过流能力得到进一步恢复,下游河道总冲刷量0.456亿t,全河段大都发生了冲刷,从而为今后实施水库多目标调度、兼顾各方面效益积累了新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黄河调水调沙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水调沙是促使黄河不淤的工程措施之一,通过人工调控塑造协调的水沙关系,主要目标是调整水库淤积形态,促进下游河道冲刷,提高下游河道的行洪能力。在前人研究和相关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调水调沙的技术关键和其对上游水库及下游河道的各方面影响,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对黄河调水调沙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认为:异重流排沙机理、高含沙水流输沙的实现、下游河道的综合治理、调控流量的加大和对河口湿地生态的维护将可能成为黄河水沙时空调控理论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人民黄河》2014,(1):18-21
黄河调水调沙期间在河口及邻近海域布设29个大面站施测垂线流速、温度、盐度、含沙量等,发现各因子垂线剧烈梯度变化后出现一个切变拐点,29个切变点连起来就形成一个曲面——切变锋面。锋面以下全部是底部海水层,锋面以上为上部淡水层;淡水不能向锋面以下渗透,故锋面以下温度、盐度垂线竖直,呈现海水性质;海水可以从锋面处向上入侵,故温度、盐度垂线梯度变化;锋面处含沙量最小,流速流向展现出上下两层径流与海流的切变;锋面位置起于近岸拦门沙坎底,沿主流与两侧逐渐升高与海平面平齐。3 000 m3/s流量时盐度锋面以上表层小于2.2%的低盐入海淡水大都分布在浅表层区域;入海泥沙由近到远、由粗到细快速絮凝落淤,超出2.2%线范围表层含沙量已小于10 mg/L,至距离口门前方7.9 km表层已是著名的黄蓝分界线,入海泥沙中低层最多运移到口门前方13 km、两侧6.35 km处。  相似文献   

19.
白杉 《陕西水利》2003,(1):44-45
所谓调水调沙,就是在充分考虑黄河下游河道输沙能力的前提下,利用水库的调节库容,对水沙进行有效地控制和调节,适时蓄存或泄放,调整天然水沙过程,使不适应的水沙过程尽可能协调,以便于输送泥沙,从而减轻下游河道淤积,甚至达到冲刷或不淤的效果,实现下游河床不抬高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