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新型的环保能源发展迅速,已经发展成了一定的规模.另外光伏发电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太阳能发电可以脱离电网运行,省去了很多的布线的麻烦,特别对于偏远山区,建设和使用发面优势非常的明显.而且偏远的地区,如甘肃等偏远地区虽然交通条件没有那么便利,但是光照条件却非常的好,这样的地区非常的适合发展光伏发电.但是光伏发电,产生的是直流电,而电网中传输的是交流电,这就需要我们做一个变换器,这也就是光伏发电并网问题的难点所在.本文就将详细的为大家介绍一下光伏并网问题的原理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功率变换装置的电压和功率等级,多电平技术是一个重要的解决途径。将H桥级联型变流器应用于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分析给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在谐波和无功电流的提取方面进行了改进,其PWM控制方法仍采用传统的三角波调制,并通过仿真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一种多电平逆变器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逆变器开关元件的开路故障,提出一种级联H桥多电平逆变器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策略。 在不改变级联H桥多电平逆变器电路拓扑的情况下,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和主元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对逆变器原始开路故障数据进行了预处理和特征提取,构建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 BN)对级联H桥多电平逆变器开关元件的故障进行快速诊断,根据诊断的结果,基于变载波和调制波电压重构容错控制方法,使逆变器输出电压仍能满足系统平稳运行的要求,通过仿真与试验验证了该策略具有良好的诊断及容错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4.
文中将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算法(SVPWM)应用于光伏并网逆变器,降低谐波畸变率,并利用MATLAB/SIMULINK工具箱搭建光伏逆变器并网仿真模型,实现了输出电流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并网电流波形良好,所设计的逆变系统能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5.
并网光伏发电逆变器标准缺失 并网光伏发电逆变器是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重要部件之一,主要作用是将直流电能转变成交流电能供给负载使用的一种转换装置,它是整流器的逆向变换功能器件。由于并网光伏系统发出的是直流电,如果要为交流负载供电时,都要配备逆变器。逆变器是通过半导体功率开关的开通和关断作用,把直流电能转变成交流电,是整流变换的逆过程。  相似文献   

6.
7.
《焦作工学院学报》2013,(3):308-312
准Z源逆变器由于采用独特的阻抗网络,可利用桥臂直通实现升压,实现了与两级系统类似的功能.同时传统桥臂的死区设置被省去,可改善输出波形的质量,减小并网电流的谐波.基于单级准Z源逆变器的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等优势,将这种新型逆变器应用于光伏发电系统,分析了准Z源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及工作原理,论述了基于三次谐波注入的升压控制,并对准Z源逆变器光伏并网控制系统进行设计,从而满足光伏并网的要求.通过仿真验证了系统结构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以光伏逆变器为代表的各种并网逆变器通常要求具备孤岛检测功能.被动式的孤岛检测方法存在较大孤岛检测盲区.主动检测法提高了孤岛检测的可靠性,但其在并网逆变器的输出中施加了扰动,影响了并网电能质量.重点分析移频与移相主动孤岛检测算法的工作原理及参数选取原则,并给出相关的参数优化建议,同时探讨多并网逆变器运行时的孤岛检测有效特性,为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孤岛检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三电平逆变器具有耐压等级高、谐波含量低、开关损耗小等优点,应用于光伏并网发电领域能提高系统的容量和效率,但是其空间矢量调制(SVPWM)存在运算复杂、实现困难等问题.文章介绍了三电平光伏并网逆变器的主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并针对其SVPWM算法的复杂性,提出一种三电平SVPWM的简易算法,将三相正弦调制波修正到两电平下,利用零序分量注入法实现两电平下的SVPWM调制并反修正到三电平,使得运算量大为化简.搭建10kW三电平光伏并网逆变器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文提出的简易调制策略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在三电平H桥级联(3-LHC)多电平主电路中,传统的载波层叠脉宽调制难以实现各级联单元的功率平衡,而基于两电平级联的载波移相脉宽调制又不能直接运用.中点箝位(NPC)三电平桥臂内只能采用载波层叠脉宽调制,而H桥的桥臂间和各H桥之间则既可以采用载波层叠脉宽调制也可以采用载波移相脉宽调制.基于这一原理,提出了2种适合3-LHC多电平的载波移相脉宽调制方式,分别为基于五电平、三电平载波层叠的载波移相脉宽调制.前者仅在级联单元间使用载波移相,而后者在级联单元间和桥臂间均采用载波移相.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五电平载波层叠的载波移相脉宽调制是该拓扑中较理想的调制方式.实验结果证实该方法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研究传统直流高压电源的基础上,对现有的电路进行了合理的改进,设计了一套基于调频调脉宽原理的恒流恒压直流高压电源系统,并利用Pspice软件对所设计的直流高压系统的各部分电路进行了仿真分析,对整个电源系统进行了搭建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直流高压电源具有稳定性好、体积小、质量轻、可靠性高、系统安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实验为基础,分析了带辅助换流环节的高功率因数串级调速系统的等效电路及逆变器换流过程。从原理与结构上讨论了该系统与常规的串级调速系统的不同、换流支路中换流电容在逆变过程中电压的变化规律以及逆变电压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三电平空间电压矢量调制基本原理,给出了一种采用最近三矢量法合成参考矢量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算法及小三角形区域判断规则、合成参考电压矢量的相应输出电压矢量作用顺序和开关信号的产生方法,探讨了影响三电平逆变器中点电压平衡的主要因素,并推导出各合成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仿真结果验证了本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对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运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策略进行运行研究.首先建立PWM整流器的在abc坐标系数学模型,运用坐标变换推导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运用前馈解耦策略,得到整流器的双PI闭环控制结构,同时给出网侧电感和整流侧电容的计算公式.采用基于SVPWM固定开关频率电流控制策略,设计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运用Matlab软件中Snmulink电力系统动态库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使整流器在单位功率因数下运行,负载突变时,同样能保证系统的稳定性与快速响应,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了参数运算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采用SPWM控制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时,其调制度不高,电压利用率低,不便于数字化实现的问题,根据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的控制理论,提出了用SVPWM控制UPFC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同时,通过SVPWM算法的相关变量实现了UPFC的控制要求.仿真实验表明,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按照SVPWM算法的步骤可以实时在线生成SVPWM调制波,显著提高了逆变输出性能.  相似文献   

16.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和电压调控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的合理配置进行优化,然后着重对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后系统电压的变化机理及电压的稳定性和电压调节控制对策作了较深入详细的理论分析,确定了事故后无功功率的最小补偿容量及电压水平,并用曲线明确表示。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频逆变的方法设计了整个直流高压电源,详细说明了直流高压电源中的整流电路、逆变电路、倍压电路的设计过程,并采用PSPICE软件对设计的电路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8.
用于机器人伺服电机的PWM功率接口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一种应用于机器人伺服电机上的由微机控制的PWM功率接口的设计原理与实现.此功率接口采用了IR(International Rectifier)公司型号为IRF530的MOSFET以及相应的驱动芯片IR2101,具有线路简单、设计思想明确、性价比高、应用广泛等特点.本文将详细介绍此功率接口的结构、原理,并给出实验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推导出直流系统的线性化数学模型,继而导出交直流系统的灵敏度矩阵,并提出了用线性规划计算交直流电力系统无功调压问题的算法。算例表明本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The high voltage and high power adjustable speed drive (ASD) system is one of the most attractive fields in power electronics, and it is also a very crucial technique for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This paper discussed and analyzed the main cutting-edge knowledge and issues in the process of exploiting the high voltage and high power ASD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