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多年来,酱油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食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酱油的要求也愈来愈高:要求酱油具有咸味,还要求酱油成为营养丰富、色泽瑰丽、风味鲜美独特、品种多样、色香味俱佳的调味品。目前市场...  相似文献   

2.
酱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其质量尤其是卫生质量要求更加严格。因此在酱油生产  相似文献   

3.
低盐固态酱油亦能与高盐稀醪酱油媲美———对提高低盐固态酱油风味的再探讨马金贵赵进生(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调味品实验中心)随着人们生活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者对酱油风味愈来愈显敏感。为满足消费市场的要求,不少新建酿造厂制作酱油采用“高盐稀醪发酵”工艺...  相似文献   

4.
李昌文 《中国调味品》2006,(11):9-10,49
重点叙述酱油的铁营养强化,包括铁营养强化剂、铁强化酱油与普通酱油的区别、生产铁强化酱油的要求等问题,以加强人们对铁营养强化酱油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影响酱油质量的主要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影响酱油质量的主要因素的研究缪杰(四川南江县酿造厂635600)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酱油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特别是城市讲究营养与外观包装有机地统一结合。影响酱油的质量有很多因素,我们就其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和探讨。1影响酱油质量的...  相似文献   

6.
固体发酵生产香菇菌丝体应用于香菇酱油酿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酱油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酱油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对调味品酱油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营养丰富,别具风味,集调味保健于一体。对此,我们研制了高营养香菇酱油的生产工艺。近年来,随着食用菌研究的发展,人们发现菌丝体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与子实体相似,于是食用菌的开发利用逐渐由于实体转向其菌丝体。目前对菌丝体培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液体发酵方面。尽管液体发酵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着产品风味差,设备投资大,工艺复杂,易被杂菌污染等缺点;而固体发酵则投资少,成…  相似文献   

7.
“酸水解调味液”及其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进行及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对饮食的水平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调味品作为食品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日益成为各种食品及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为数众多的调味品家族中,酱油作为中国人传统饮食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可列在所有调味品之首。我国的酱油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的记载可追溯到周朝。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提高,酱油这种古老的调味品的生产有了迅速的发展,在原料的选配、质量的控制、设备的改进上都有了新的提高。特别是一些名牌酱油,以其色泽瑰丽、…  相似文献   

8.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与此同时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饮食安全方面更为注重.酱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味蕾需求.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必须要加强对酱油发酵初期的质量管理,以确保酱油食用质量的提高.PDCA循环工具是开展发酵酱油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依据,通过基于此...  相似文献   

9.
酱油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调味品的质量特别是调味品在医疗保健方面的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低档和普通酱油已满足不了人们生活中的多种需要,因此,我们开始了昆布酱油的研制。为了探索酱油的调味,保健  相似文献   

10.
《中国酿造》1997,(5):31-31
黑豆是一年生豆科植物,产量较低,目前种植面积极小,一般被当做饲料使用。可它却是人们最早用于酿造业的植物性蛋白,开始取代“肉酱”酿制成“酱”,后在福建、广东一带又将其酿制成“酱油”。郑成功收复台湾后,这种“黑豆酱油”传入岛内,在台已有三百多年的酿造历史,经久不衰,其独特的风味,深受台中地区人们的喜爱。目前,大陆还未见该酱油,对其了解甚少,现将此酱油的酿造方法、品质特性介绍如下,以供参考。IXi艺流程2操作要点2.1对原料黑豆要求氮占6.2%以上,水分16%以下。一般认为大连产的黑豆较好,泰国的黑豆皮质硬,…  相似文献   

11.
电离辐射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离辐射处理食品可以减少食品贮藏期间的损失、延长货架期、提高食品卫生质量,采用合理的辐照工艺还可以提高谷物、豆类、酒类、果蔬茶和肉类的食用及工艺品质。指出应重视电离辐射影响食品品质的机理、辐射降解食品中的药物残留、提高不同种类食品的食用及工艺品质的辐照工艺及辐射技术与其它的食品加工工艺相结合提高食品品质的研究。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辐射技术将进一步拓宽应用领域,加速向食品工业的渗透,在提高食品品质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利用微波干燥食盐的工艺,并分析了微波功率、辐射时间、物料质量和物料厚度对食盐脱水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几种多糖和交联剂对可食性大豆分离蛋白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了提高可食性大豆分离蛋白膜的性能,研究了多糖和交联剂对可食性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豆分离蛋白成膜液中添加0.5%(W/V)的果胶能有效增加膜的机械强度,添加0.1%(W/V)的葡萄糖能有效降低膜对水蒸气、氧气的透性。因此,果胶和葡萄糖对其性能的改善效果较佳,果胶和葡萄糖能改善大豆分离蛋白成膜特性的可能机理是因为它们增加了蛋白分子之间的交联。  相似文献   

14.
黄豆酱的生产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分析了我国目前豆酱的生产现状,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消费者对酱的品质,品种有着新的需要和选择。为提高酱的质量,现多采用茵种混合制曲或多茵种发酵等工艺,提高原料蛋白利用率和酱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挤压重组米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及特殊的功能作用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然而,人们也普遍认为挤压重组米食用品质不如天然大米。本文综述了目前常见的三种挤压重组米(营养强化型重组米、低GI重组米和挤压型方便米饭)的研究现状,从重组米原辅材料、挤压工艺和蒸煮条件等多角度系统性阐述挤压重组米食用品质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了淀粉、脂质和蛋白质等组分对重组米食用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挤压重组米食用品质的改善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可食性大豆蛋白膜的性能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了大豆分离蛋白(SPI)膜的特性及各种强化方法:热处理和碱处理,交联作用,多组分复合,物理处理对SPI膜的影响,提出了SPI膜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乳化剂提高大豆分离蛋白可食性膜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11种乳化剂对大豆分离蛋白膜抗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水蒸气透过率和O_2透气量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蜂蜡和斯潘20对大豆分离蛋白膜具有最佳改善效果.进一步研究这两种乳化剂单一添加及复合使用时对膜综合性能的影响,同时测定膜表面接触角、成膜溶液中巯基及二硫键数量优化乳化剂使用量,最终获得复合使用两种乳化剂时,大豆分离蛋白膜性能改善效果明显,其添加量为蜂蜡0.0845%,斯潘200.506%,甘油1.335%.  相似文献   

18.
Moisture sorption isotherms and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cassava starch and soy protein concentrate–based edible films were investigated. Equilibrium moisture content was determined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10, 20, 30 and 40 °C) and relative humidities (17–83%) using gravimetric method, and the results were analysed using four sorption isotherm models. The equilibrium moisture of edible films (both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modes) decreased with soy protein concentrate addition and temperature at constant water activity. The monolayer moisture content values of cassava starch–soy protein concentrate edible films decreased with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and soy protein level. GAB and Oswin models (%RMS ≤10) best described the isotherms of the biofilms with the monolayer moisture contents, isosteric enthalpy and entropy higher for adsorption with significant kinetic compensations. The moisture sorption and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cassava starch–soy protein concentrate edible films showed that they are suitable for packaging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9.
对产自不同区域和采用不同方法加工的食用盐进行pH值测定,发现最低为5.95,最高为9.95,差异很大。探讨了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以及高pH值食用盐对酱油质量带来的影响,提出在GB 5461《食用盐》中增加pH值指标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张昌伟 《中国酿造》2013,32(10):120-121
在酿造酱油生产过程中,最难控制的是酱油的风味。研究主要针对酱油生产各流程环节进行研究,确定了关键点;加强完善细化管理来提升制曲、原油质量。同时,采用新操作工艺如杂菌控制、风量控制制曲、食用酒精添加到发酵中、原油存储控制等措施,可提升酱油风味;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