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低温等离子体诱导低碳烃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低温等离子体诱导低碳烃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难活化的甲烷及较易活化的非甲烷低碳烃气体如乙烯、丙烯及丙烷等的研究现状,探讨了低温等离子体诱导低碳烃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的反应机理,并展望了低温等离子体诱导低碳烃选择性催化还原NOx今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柴油机排放NOx催化还原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柴油机NOx催化还原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种NOx催化还原技术的特点,并阐述了该课题的意义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稀燃汽车尾气中NOx如何高效消除是环境催化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从稀燃汽车面临的挑战出发,重点概述了稀燃汽车尾气NOx的催化净化技术,包括催化分解、选择性催化还原、NOx存储还原,并讨论了该领域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刘忠生  方向晨  戴文军 《当代化工》2005,34(5):289-291,309
介绍了炼油厂NOx的排放及控制要求、炼油厂NOx的生成机理及排放状况;用于FCC NOx控制的方法有使用逆流再生器、优化操作、使用低NOx燃烧促进剂和NOx还原添加剂,以及选择性催化还原法、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和氧化吸收法等;用于加热炉NOx控制的主要方法是使用低NOx燃烧器.用于克劳斯尾气焚烧炉NOx排放控制的方法有低温催化焚烧法.  相似文献   

5.
炼油厂NOx排放及其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炼油厂NOx的排放及控制要求、炼油厂NOx的生成机理及排放状况;用于FCC NOx控制的方法有使用逆流再生器、优化操作、使用低NOx燃烧促进剂和NOx还原添加剂,以及选择性催化还原法、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和氧化吸收法等;用于加热炉NOx控制的主要方法是使用低NOx燃烧器.用于克劳斯尾气焚烧炉NOx排放控制的方法有低温催化焚烧法.  相似文献   

6.
NOx选择催化还原用Au/海泡石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丽  姚卫华  王道 《工业催化》2004,12(1):36-40
以天然海泡石为原料,对其进行酸改性后作为催化剂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用于CO选择催化还原NOx的负载型Au/海泡石催化剂。设计正交实验对海泡石酸改性条件进行了研究,对催化剂催化还原NOx的活性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对于NOx催化还原反应有一定活性。对酸改性前后的海泡石及制得的催化剂进行了TGA、IR和XRD分析,证实海泡石是一种较好的催化剂载体。  相似文献   

7.
氮氧化物选择催化还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李丽  王道 《工业催化》2003,11(6):1-6
氮氧化物(NOx)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含氧气氛中,在催化剂的帮助下使还原剂与废气中的NOx反应并将其还原为N2的催化过程称为选择催化还原(SCR),是目前研究较多的消除NOx污染的方法之一。综述了选择催化还原方法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NOx是引起臭氧层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炼油厂催化裂化(FCC)装置是NOx的重要排放源。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是控制NOx排放的重要技术,评述了选择性催化还原和氮氧化物脱除催化剂技术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分子筛类催化剂上甲烷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性催化还原NOx是处理工业废气和稀燃汽车尾气NOx的有效方法。由于还原剂甲烷廉价易得,甲烷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简称CH4-SCR)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而分子筛类催化剂因催化活性高而得到广泛研究。本文综述了CH4-SCR脱除NOx体系中不同金属负载的分子筛催化剂及反应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Co系、Pd系、In系等分子筛催化剂在催化性能、反应机理及掺杂改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分子筛类催化剂用于CH4-SCR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着重介绍了NOx脱除技术中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分析了以不同还原剂(NH3、H2、CO、HC)选择性催化还原NOx技术的优缺点,认为H2-SCR脱硝技术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实际的应用前景。从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助剂及载体的角度分析了不同催化剂在氢气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中的应用及其所达到的效果,得出负载贵金属Pt与Pd、添加酸性助剂以及采用复合载体的催化剂性能更佳,并对今后氢气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何怡  吕环春 《天津化工》2004,18(2):48-50
本文主要讨论了低温等离子体净化NOx技术,阐述了等离子体净化NOx的原理,并结合光谱分析仪浅析了低温等离子体、还原催化剂对NOx的作用以及混合气成分对NOx净化的影响规律。本文还论述了低温等离子体(NTP)与选择催化还原(SCR)相结合的系统处理柴油机NOx的优势,以及SCR与NTP技术相互结合后的NTP助SCR技术的运用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TiO_2和CeO_2都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铈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光催化性能、催化NOx的选择性还原、光催化还原CO_2及催化其它反应的应用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近十年来过渡金属/分子筛催化剂上氨和碳氢化合物选择性催化还原NOx方面的研究进展。在NH3-SCR体系,着重介绍了铜基和铁基分子筛催化剂的研究状况,探讨了分子筛催化剂在该体系中的失活原因;在HC-SCR体系,总结了不同过渡金属、分子筛类型、还原剂、H2O和SO2等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探讨了目前比较公认的碳氢化合物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的反应机理。最后展望了分子筛催化剂在选择性催化还原NOx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从NOx储存-还原催化剂活性组分、NOx吸附储存材料、载体及助剂、反应机理以及催化剂失活等方面评述了NOx储存-还原催化净化技术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指出硫中毒和热劣化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添加少量过渡金属或稀土金属是改善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和抗硫能力,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降低催化剂成本的有效途径;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成为研究NOx储存-还原反应及硫中毒失活机理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从NOx储存-还原催化剂活性组分、NOx吸附储存材料、载体及助剂、反应机理以及催化剂失活等方面评述了NOx储存-还原催化净化技术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指出硫中毒和热劣化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添加少量过渡金属或稀土金属是改善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和抗硫能力,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降低催化剂成本的有效途径;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成为研究NOx储存-还原反应及硫中毒失活机理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陶瓷》2005,(7):48-49
减少陶瓷窑炉烟气中有害废气的方法主要有:1)还原法。目前主要有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SNCR)、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以及碳氢化合物选择性催化还原(HC—SCR)、非选择性催化还原(NSCR)等方法。其基本原理都是通过向烟气中加入还原剂(如氨、尿素等),在有催化剂存在或在一定的温度下,将NOx还原成N2以达到脱除NOx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氮氧化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是汽车尾气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其核心问题是新型高效高稳定SCR催化剂的研制。针对分子筛催化剂的SCR过程,本文综述了分子筛催化剂上NOx在氨和碳氢化合物等还原剂作用下的选择性催化还原研究进展。以不同孔结构分子筛催化剂(如天然沸石分子筛、微孔分子筛、大孔分子筛和新兴的介孔分子筛等催化剂)为例,总结了不同孔结构分子筛催化剂与NOx催化降解的规律,系统分析了不同孔结构分子筛催化剂载体与活性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了不同孔结构分子筛催化剂与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之间的关联性,阐释了不同孔结构分子筛催化剂的催化反应机理,展望了分子筛催化剂在NOx选择性催化还原领域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李爱民  雷军  龚铁强 《煤化工》2007,35(2):43-45
介绍了选用NH3作还原剂,活性炭作催化剂,在低温(<200℃)和氧气存在的条件下,选择性催化还原(SCR)NOx的技术和反应机理,研究了氧气浓度、NOx入口浓度和烟气温度对脱NOx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当氧气体积分数为6%、烟气温度为45℃时,采用直径为8mm~9mm的圆柱体活性炭,脱NOx率最高,达92%,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技术适宜于中小型燃煤烟气的脱硝。  相似文献   

19.
贫燃条件下汽车尾气中氮氧化物的催化净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碳氢化合物为还原剂选择性还原汽车尾气中的NOx是研究较早且较多的一种方法。以NH3或尿素为还原剂催化还原NOx,NOx储存还原型三效催化剂以及NOx直接催化分解等净化方法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低温等离子体,以水滑石类化合物为前体的催化剂以及利用改性碳纤维作还原剂等是近几年新发展的净化方法。在这些方法中,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和NOx储存还原型三效催化剂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指出今后应进行深入的机理研究,为催化剂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柴油车尾气排放的特性及主要污染物;从颗粒物的催化再生技术、贫燃条件下NOx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以及氧化催化技术等几个方面对柴油车尾气净化技术;尤其是催化技术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未来柴油车用催化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