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氢氧化铁胶体对砷吸附行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pH值、铁与砷的量比和初始砷浓度等因素对用氢氧化铁胶体吸附去除砷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吸附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As(Ⅴ)或As(Ⅲ)浓度为0.1mmol/L条件下,去除As(Ⅴ)的最佳pH值为4~8,去除As(Ⅲ)最佳pH值为6~9;在初始As(Ⅴ)浓度为0.5mmol/L条件下,去除As(Ⅴ)的最佳pH值为5~7,吸附后溶液中砷含量低于0.5mg/L,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工业废水最高容许排放总砷浓度一级标准。通过等温吸附试验的研究,得出了As(Ⅴ)和As(Ⅲ)的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0.4971mol/kg和0.3068mol/kg。  相似文献   

2.
对某砷化镓半导体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含砷(As)废水,采用过氧化氢(H2 O2)预氧化结合氯化铁(FeCl3)沉淀法进行处理.研究确定了H2O2的投加量,并考察了Fe与As物质的量比、pH值和反应时间等试验条件对砷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30%H2 O2用量为1.5 mL/L,Fe与As物质的量比为2.5,pH值为8.0,反应时间为2 h时,废水中的总砷浓度可从884 mg/L降低至0.164 mg/L,达到项目环评要求的0.2 mg/L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主要研究液态三氯化铁在含砷废水中的使用情况,考察用它替代硫酸亚铁除砷对整个水处理系统的影响,并确定新工艺的最佳操作条件为二段铁砷比在2.O,最佳pH在8~9;三段铁砷比在10,pH在8~1O.并对新、旧工艺进行成本核算,为改进现有的除砷工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三氯化铁除砷(Ⅲ)机理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娜  孙竹梅  阮福辉  杜冬云 《化工学报》2012,63(7):2224-2228
采用XPS、SEM、TEM和红外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三氯化铁除砷(Ⅲ)的机理。结果表明,三氯化铁是通过吸附共沉淀的方式去除水中的砷(Ⅲ)。XPS的数据表明在氯化铁处理含砷(Ⅲ)废水时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从SEM和TEM图可以看出随着溶液pH的升高,沉淀物从颗粒状态逐渐变为不规则的絮凝状态,颗粒粒径逐渐增大,表面有吸附物质存在;而从沉淀物的红外光谱图可以推断无砷酸铁生成。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铁-亚硫酸盐配合物体系处理实际硫酸厂高浓度含砷废水的工艺与影响条件。结果表明,铁-亚硫酸盐配合物在溶解氧参与下反应产生硫酸自由基,氧化废水中的As(III)产生As(V),然后升高pH,导致铁形成氢氧化物沉淀,从而使得砷被絮凝沉淀去除。絮凝-氧化-再絮凝的工艺优于直接氧化-絮凝工艺;在pH=3、n(Fe(III))/n(As)=1/10、n(亚硫酸钠)/n(As)=5、氧化、絮凝时间均为30 min条件下,直接氧化-絮凝工艺总砷去除率可以达到98.5%;絮凝-氧化-再絮凝的工艺As(III)去除率达到99.6%,总砷去除率达到99.9%,处理过后,砷含量由500 mg/L降为2mg/L,很容易通过进一步的吸附处理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
基于工业废酸废水的处理现状,提出在溶液体系直接还原沉淀单质砷的工艺,采用纳米零价铁直接处理铜冶炼含砷(Ⅲ)废酸。结果表明:酸性溶液体系中As(Ⅲ)、As(Ⅴ)以H_3As O_3及H_3As O_4形式存在,As O_3~(3-)与As O_4~(3-)存在于强碱性溶液体系中。热力学计算表明溶液体系中的砷可被直接还原为单质砷。纳米零价铁可将铜冶炼废酸中的As(Ⅲ)还原为As(0)。  相似文献   

7.
对新型阴离子交换树脂MIEX-DOC的除砷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该树脂除砷容量、对三价砷[As(Ⅲ)]和五价砷[As(Ⅴ)]的去除能力、不同离子和水体pH值对树脂除砷[包括As(Ⅲ)和As(Ⅴ)]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MIEX-DOC树脂对人工配制高砷水(0.1mg.L-1)的除砷容量约为0.0051mg.mL-1;对As(Ⅲ)和As(Ⅴ)的去除能力相当;常见的共存离子对树脂除砷效率有抑制或促进影响;不同pH值下,MIEX-DOC树脂除砷效率不同,但对0.1mg.L-1的高砷水的除砷效率均达到50%以上。对农村高砷水的实地中试研究表明,当源水砷浓度约为0.1mg.L-1时,出水砷浓度低于0.05mg.L-1,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水质指标。成本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国产MIEX-DOC净水设备的除砷效果与进口设备相当,但除砷成本较低(0.56元.t-1),在我国农村高砷饮用水处理中有一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实验采用曝气微电解催化氧化-絮凝法处理含砷铜冶炼废水,考察了铁炭质量比、铁砷质量比、曝气时间、反应pH等反应条件对冶炼废水除砷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浓度铜冶炼废水在铁炭质量比为1∶2、铁砷质量比为60∶1、曝气时间2h、微电解初始pH=3.0、絮凝pH=9.0的条件下砷的去除效果最佳,去除率达99.8%,同时其他...  相似文献   

9.
载铁活性炭吸附剂的制备及除砷(Ⅲ)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静  田凯勋  高怡 《工业水处理》2012,32(11):28-32
考察了载铁活性炭制备过程中铁盐种类、铁盐浓度、熟化温度对载铁活性炭吸附砷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佳制备条件为0.8 mol/L氯化铁浸渍、60℃熟化。静态吸附实验表明,载铁活性炭对As(Ⅲ)的吸附去除率明显高于活性炭,吸附等温线更符合Langmuir模型,为单分子层吸附。当pH为7~10时,载铁活性炭对As(Ⅲ)的去除率在70%以上,当pH=8时,As(Ⅲ)去除率高达90.48%。再生实验表明,此吸附剂具有良好的可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10.
三氯化铁和硫酸亚铁除砷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采用三氯化铁和硫酸亚铁作为化学沉淀除砷药剂,比较研究了三氯化铁和硫酸亚铁处理高浓度模拟含砷(V)废水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三氯化铁砷去除率为99.92%,硫酸亚铁的砷去除率为99.97%;三氯化铁的用量少且产生的含砷沉淀物也较少。但由于三氯化铁中氯离子较高,导致滤液中氯离子严重超标,不利于废水的达标排放。因此,硫酸亚铁更适合处理工业高浓度含砷废水。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铁锰复合氧化物(FMBO)吸附去除As(Ⅲ)、As(Ⅴ)的性能。结果表明FMBO对As(Ⅲ)、As(Ⅴ)均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其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11.10、71.40 mg·g-1。As(Ⅲ)和As(Ⅴ)是通过与FMBO表面的Fe-OH基团进行交换并形成内层络合物的形式被FMBO吸附,且As(Ⅲ)的吸附是吸附和氧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另外,沼液中共存离子对As(Ⅲ)和As(Ⅴ)的吸附有不同的影响。Zn2+能够增加FMBO对As(Ⅲ)、As(Ⅴ)的吸附量,且增加幅度随着Zn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磷酸根对As(Ⅲ)、As(Ⅴ)的吸附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磷与砷的分子摩尔比为1时,FMBO对As(Ⅲ)、As(Ⅴ)的吸附量分别降低了34.70%、31.50%;但是有机物(腐殖酸、动物蛋白及尿素)对FMBO吸附As(Ⅲ)、As(Ⅴ)的影响不大。利用FMBO对实际沼液中的砷进行吸附,结果表明砷的去除率平均达到65%左右,使吸附后某些沼液中砷的浓度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和地表水排放标准。因此,将FMBO用于砷污染的沼液及水体的治理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Al(Ⅲ)-铬天青S(CAS)三元络合物体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pH=6.0的B-R缓冲液中,CTAB的加入导致Al(Ⅲ)-CAS二元络合体系的吸光度增加,并在640 nm波长处产生最大吸收。实验结果表明,当5.0×10-4mol.L-1的CAS溶液用量为1.00 mL,20μg·L-1的Al(Ⅲ)溶液用量为1.00 mL时,CTAB质量浓度(ρ)在5~100 mg·L-1范围内与体系吸光度(A)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A=0.223 41ρ-0.042 37,相关系数r=0.999 9。该法用于环境水样中CTAB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7%~103%。  相似文献   

13.
砷污染防治技术,将三价砷[As(Ⅲ)]先氧化成五价砷[As(Ⅴ)]是保证治理效果的必要手段.文中为了提高臭氧氧化效果,将臭氧以纳米气泡(NBs)的形式通入水中.在不同As(Ⅲ)初始浓度、不同pH下,NBs系统对As(Ⅲ)氧化率均远远高于臭氧大气泡系统,最高可达96.5%[对应As(Ⅲ)初始浓度为0.2 mg/L],比大...  相似文献   

14.
辉光放电等离子体辅助碱浸铜冶炼烟灰中铜砷分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倩  郭莉  陈绍华  薛余化  杜冬云 《化工学报》2017,68(5):1932-1939
采用辉光放电等离子体辅助Na2S-NaOH浸取体系对铜冶炼烟灰(简称“烟灰”)进行研究,在放电时间10 min、放电功率500 W、放电压强150 Pa、极板间距0.9 cm的条件下,砷的浸出率为92.52%,铜的浸出率为7.76%,实现了砷和铜的有效分离。采用该方法处理后烟灰中的砷从7.11%降到0.45%,铜从2.62%变为2.42%,为烟灰的进一步利用创造了条件。XPS、XRD和重金属形态分析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辉光能将As(Ⅲ)氧化为As(Ⅴ)、Cu(Ⅰ)氧化为Cu(Ⅱ),且在碱性条件下As(Ⅴ)比As(Ⅲ)更易浸出。因此,辉光放电预氧化有利于砷和铜在碱浸体系中选择性分离。  相似文献   

15.
零价铁(ZVI)去除水中的As(Ⅲ)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雅光  万俊锋  王杰  余飞  王岩 《化工学报》2015,66(2):730-737
采用市售还原铁粉(零价铁,ZVI)及其与石英砂的复合物为吸附剂,对水中As(Ⅲ)的吸附分别做了分批试验和连续性试验。分批试验结果表明,ZVI吸附水中As(Ⅲ)的去除效果受pH主导,其最佳pH范围4~9,ZVI主要通过其表面吸附及其腐蚀产物对As(Ⅲ)的吸附共沉淀作用达到对As(Ⅲ)的去除,同时,在ZVI腐蚀的过程中还伴有在ZVI表面As(Ⅲ)的氧化、还原作用,As(Ⅲ)的氧化受ZVI腐蚀过程的影响,其氧化过程主要发生在Fe2+氧化为Fe3+的阶段;连续性试验利用ZVI与石英砂复合物对模拟含砷废水进行吸附研究,从吸附柱进水至吸附饱和共20 d时间,经计算,ZVI对As(Ⅲ)的吸附容量为89.90 mg·g-1,ZVI腐蚀产物在石英砂表面的晶态类型对As(Ⅲ)的吸附容量有影响,无定形态的ZVI腐蚀产物对As(Ⅲ)的吸附容量最大,质量分数和原子分数分别可达到6.73%和2.15%。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天然沸石除氟性能,比较了不同方法改性的沸石对水样的除氟效果,并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对其中效果最好的EDTA-NaOH—Fe2(SO4)3改性沸石进行了除氟条件优化。结果表明;以EDTA-NaOH—Fe2(SO4)3改性沸石除氟时,EDTA、NaOH和Fe2(SO4)3的最佳浓度分别为0.2mol·L-1、1.0mol·L-1和1.0mol·L-1,最佳粒径、投料量、水样pH值、吸附时间和水样温度分别为60目、5.0g·(100mL)-1、7.0、60min和50℃。含氟20.0mg·L-1的高氟水经改性沸石处理2次后,F-浓度降至1.0mg·L-1以下,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17.
豆洁  施永生  张伟  李丽  刘东 《净水技术》2012,31(3):23-25
该文就Fe(0)同步氧化吸附去除原水中的As(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原水中的As(Ⅲ)的浓度为100μg/L时,在Fe(0)与As(Ⅲ)的质量比为1 000∶1,pH=5.0时,经过240 min接触时间,As(Ⅲ)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且As(Ⅲ)的去除率随溶解氧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