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六甲基二硅氮烷(简称HMDZ)不仅是广泛应用于色谱分析和有机合成中重要的甲硅烷基化试剂[1],而且还是合成六甲基二硅脲(BSU)的关键原料,也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半合成抗生素合成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具有重要的工业生产价值。国外生产工艺主要有2种,... 相似文献
4.
以三聚氰胺钠盐和二苯二氯硅烷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有机硅-氮协同阻燃剂二苯基硅酰二密胺。其最佳反应条件为,氮气保护下,以1,2-二氯乙烷为溶剂,三聚氰胺钠盐与二苯二氯硅烷的摩尔比为2.15∶1,在80℃下反应7 h,降温至30℃后减压过滤,蒸馏水洗涤,干燥后得到产物,产率为92.5%。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差热分析(TG-DTA)等分析了产物的结构和热稳定性,将产物应用于886不饱和树脂,进行了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测试及力学测试。结果表明,产物结构与目标化合物一致,硅氮以共价键结合,酰胺结构稳定;产物初始分解温度为285℃,最终残炭量为52%,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能;将其应用于886不饱和树脂材料,当产物添加量为25%时,阻燃样条的LOI达到30%,阻燃等级为UL 94 V-0级,具有较好的成炭性和阻燃效果,同时具备一定的增塑性。通过残炭SEM分析了阻燃机理,也进一步证明了产物优良的硅-氮协同阻燃效能。 相似文献
5.
6.
7.
8.
以门甲基二硅氧烷(MM)和磷酸酐为主要原料,通过酯化、氨化、过滤和精馏,制备出了六甲基二硅氮烷。在酯化反应中,MM既是反应物又是溶剂,酯化完毕即可直接向体系通入氨气进行氨化,工艺简单易行,无三废,产率较高,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先采用质谱对六甲基二硅氮烷进行定性分析,并在标准谱图库中检索,找出硅氮烷的准确位置;再用气相色谱进行定量分析。使用统计工具(Minitab)对60个六甲基硅氮烷样品数据进行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标准样品回收率在80%-120%,相对标准偏差〈5%。 相似文献
14.
15.
研究了原料配比、缩合反应时间、缩合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得到的优化反应条件为:溴苯与镁粉的物质的量比为1:1.1。二苯基二氯硅烷的用量为溴苯的0.8倍,缩合反应时间为3h,缩合反应温度为45—50℃,三苯基硅醇收率稳定在74.57%以上,质量分数大于98%,并用红外光谱对产品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
17.
通过1,3-双(二甲基氯硅基)-2,2,4,4-四甲基环二硅氮烷的水解反应合成了1,3-双(二甲基羟基硅基)-2,2,4,4-四甲基环二硅氮烷。初步探讨了反应的条件。产物收率达到92%。并经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表征产物结构。 相似文献
18.
用格氏法合成了(α-萘基)甲基二氯硅烷,并以其与二苯基二氯硅烷为原料,采用钠缩合法合成了(α-萘基)甲基硅烷与聚二苯基硅烷的共聚物。IR,UV,用X-射线和偏光显微镜对它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用热重分析法测试它的热稳定性,并用紫外和荧光光谱对它的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这种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它在紫外区产生较强的紫外吸收和荧光发射,可望成为一种良好的光学材料。 相似文献
19.
聚硅氧硅氮烷改性烯丙基酚醛杂化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苯基硅二醇与含乙烯基的聚硅氮烷(SiN08)反应,合成了三种含二苯基硅氧链节的聚硅氧硅氮炕MPSZ-1、MPSZ-2、MPSZ-3;并用于烯丙基酚醛(AP)树脂的改性。与纯AP树脂相比,聚硅氧硅氮烷改性烯丙基酚醛树脂(MPSZ/AP)的热分解温度和高温残余质量分数都有较大提高。在N2气氛中,AP的质量损失率为5%时的温度为383℃,900℃残余质量分数为33.0%;MPSZ-1/AP的质量损失率为5%时的温度为465℃,900℃残余质量分数为74.4%。在空气气氛中,AP的900℃残余质量分数仅1.5%,MPSZ-1/AP的900℃残余质量分数为33.8%。MPSZ-1/AP体系的热分解温度和高温残余质量分数与SiN08/AP体系相当,而其固化质量损失率较低,仅为4.4%,适合采用树脂传递模塑(RTM)成形工艺制成复合材料。对聚硅氮烷/AP树脂固化过程的初步研究表明,Si—N键在固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聚硅氮烷(PSN)与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反应,可制备硫化硅橡胶。在空气和氮气中,利用热重分析法和动力学分析方法,对硫化胶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SN既可改进硅橡胶的热氧化性能,又可提高其在氮气中的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