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个人电脑》2000,(9):80-82
通过利用来自各种辛迪加组织的内容,保持Web站点的新鲜感,或者创建定制的门户站点。  相似文献   

2.
《辛迪加》     
《计算机》1997,(25)
《辛迪加》所产生的轰动效果不仅使牛蛙成为欧美的精英级游戏公司,也对PC游戏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当时很多人称其为真正的IBM PC游戏,港台的游戏杂志也大量报导,他们给游戏起了个很酷的名字《极道枭雄》。因此牛蛙决定以制作SYN DICATE WARS来延续《辛迪加》的生命。 故事的背景是一个探险队在冰岛区域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极具威力的外星武器。这个发现使得他们另外组成了新的组织,并开始推翻政府的行动。  相似文献   

3.
曾经开发了《星际传奇》、《漆黑》的Starbreeze工作室,正在开发又一款科幻题材新作,这次他将把你带到2069年。《暴力辛迪加》是牛蛙工作室在上世纪90年代推出的一款经典即时战略游戏。  相似文献   

4.
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每隔几周就在《纽约时报辛迪加》专栏上发表“给全球的Email”,以随笔和问答的形式谈论这位业界巨子对未来IT技术的见解和看法。你可以在网址中选择《discussion group》参与讨论或者通过比尔.盖茨的Email地址直接向他提问。  相似文献   

5.
鉴赏家     
《计算机》1999,(49)
先说说该游戏制作小组的名字吧——它叫MuckyFoot(肮脏之足),是由三个从Bullfrog(牛蛙)公司分离出去的人员所组成的游戏开发小组,基于对牛蛙人士想象力的佩服,我想我们大概也不用对这个名字表示任何的惊奇吧.这三个人曾分别是Syndicate Wars(暴力辛迪加)和Magic Carpet(魔毯)的负责人和程序员,Urban Chaos则是他们成立小组后的第一个作品.  相似文献   

6.
资讯     
网站设计的最重要原则之一是“保持常新”。这正是内容辛迪加提供商的作用:只需要把一小段代码放在你的页面中(参见插图“Web附加服务是如何工作的?”),他们就允许你从各种来源把内容如新闻发送和参考资料“拉”到你的网站中。通过给网站增加高质量的、及时的和相关的内容,即使有关自己公司的信息不经常更新,你也给访问者提供了吸引他们经常回来的足够理由。无论何时,访问者进入你的网站时,摆在他们面前的总是最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上帝也疯狂     
只要你是一名有点资历的电脑游戏玩家,就不应该对“牛蛙”(Bullfrog)这个名字感到陌生。如果你只是刚刚接触电脑游戏,恐怕也耳闻过《地下城守护者》这款游戏。它便是牛蛙公司的大作之一。正如“牛蛙”这个名字那样;这家英国公司所推出的所有游戏都给人一种怪异的感觉。 从笔者最早在386上玩过的《暴力辛迪加》(我现在仍旧很喜欢这款古老的游戏),到随后在国内出现的  相似文献   

8.
BCM需要:一种固定的策略;规定的以及被评测的职能与责任;有人来监督其执行与合规。中型企业BCM分析Gartner的欧洲中型企业峰会(MidsizeEnterpriseSummit)上明确显示出,业务持续性管理(BCM)是一个热门话题。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组织能力,它在许多中型企业中经历了极大的发展。由于成本方面的因素,中小型企业大部分都坚持传统的基于磁带的备份/存储战略,并经常采用一种传统的辛迪加式的灾难恢复服务,这种服务来自于具有适当资格的业务持续性服务提供商那里。我们正开始发现中小型企业在成为对复杂的IT灾难恢复战略方面的主流用户。这种…  相似文献   

9.
公元1997年7月10日,世界电子娱乐界最具权威的E3(ElectronicEntertainmentExhibihon)大奖揭晓了。就像万众瞩目的电影奥斯卡最佳影片奖一样,E3的年度最佳游戏奖会花落谁家,也是个不大不小的谜。当E3的主持人走上舞台缓缓抽出信封中那薄薄的名单宣布“今年年度最佳游戏奖得主是牛蛙(BOllfrog)的——《地下城守护者》!”全场顿时一片欢腾,曾经以《极道枭雄》《魔毯》两代轰动全球,而最近几部作.(例如《辛迪加战争》)却遭到惨败的牛蛙公司又一次攀上了事业的顶峰。而对于玩家来说牛蛙是否又重整旗鼓并不是特别重要。用一位玩…  相似文献   

10.
也许只需要3-5年,我们将目击互联网完成如下几个方面的变革:技术:从离散走向统一;从一维走向三维;从窄带走向宽带;从固定走向无线;从.com时 代走向.net时代;网络拓扑结构伸展的同时,巨大潜能将得到释放。生活:从”学习时代”走向“消费时代”;从读网时代”走向”用网时代”;网络从进入 生活开始变成生活的一部分。商业:从鼠标+水泥到网络辛迪加再到网络巴扎,企业从信息化建设开始走向网络化协作。经济:从边缘走向核心;从表层渗入深层;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从带动时代走向融合时代。  相似文献   

11.
《黑与白》是戏大师PETERMOLYNEUX离开BULLFROG(牛蛙)创建LIONHEAD(狮头)工作室后推出的第一款作品。提起MOLYNEUX,玩家们很自然地会想起曾经红极一时的《上帝也疯狂》(Populous)和《地下城守护者》(Dungeon Keeper)系列,正是这两款出色的作 品 使 MOLYNEUX声 名大噪。其它 由他操刀、红 极一时的游戏 还有《力量贩 子》 (Powermonger)、《魔法飞毯》(MagicCarpet)、《辛迪加》(Syndicate)、《主题公园》(Theme …  相似文献   

12.
迎战潘多拉     
从1998年美国“蠕虫病毒”在互联网上大肆传染开始,近年来,计算机病毒发展趋势相当惊人。目前全世界发现的各种计算机病毒已经超过两万多种,并且还在以每天20-30种的速度疯狂增长,以往区域性的感染扩散也随着因特网的普及摆脱了地理限制,而且制造手段也越来越高超、传播扩散更加快速、破坏后果不断加剧,使得反病毒工作变得越来越艰巨。计算机病毒的产生应首推那些在网上互相攀比和炫耀的黑客,他们不仅制造病毒,而且还不停煽风点火、推波助澜。比如“蒙丽莎”病毒扩散过程中,制造者戴维·史密斯公开在网上发布了其源代码,这对其他黑客们来说无疑是天上掉下一个“林妹妹”。就在“蒙丽莎”出现不久,其仿制品也开始疯狂活动。“疯牛”、“辛迪加”、“爸爸”等等与“蒙丽莎”一起到处在网络空间复制自己,沆瀣一气,造成了更为严重的损害,使人们防不胜防。除去职业的间谍类黑客外,普通黑客通常都是编制电脑程序的高手,有的只是乱闯乱撞,意外侵入。可怕危险的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可重构体系结构的概念、特征和应用。着重介绍了可重构体系结构的分类及其适用领域,可重构计算系统的总体结构特征和可重构处理单元RPU的结构特征,对基于FPGA的可重构系统和其他可重构系统进行了比较,并总结了当前可重构体系结构的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可重构体系结构的特征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介绍了可重构体系结构的概念、特征和应用。着重介绍了可重构体系结构的分类及其适用领域,可重构计算系统的总体结构特征和可重构处理单元RPU的结构特征,对基于FPGA的可重构系统和其他可重构系统进行了比较,并总结了当前可重构体系结构的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网络可生存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网络可生存性研究是对传统的安全概念和技术的突破,已经成为网络安全研究的新方向。该文首先分析了可生存性与传统安全概念的差异,通过对网络可生存性研究现状的分析和概括,总结出了可生存性定义要素、测定标准、实现技术及相关研究的一些共识。然后对国外可生存性研究的主要进展——可生存系统分析方法SSA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分析了网络可生存性研究的发展趋势,最后对实现可生存性的两种不同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6.
可穿戴式无线网络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本文从可穿戴式计算机的概念出发,提出了可穿戴式无线网络的概念。并运用IEEE802.15标准中的蓝牙和Zig鄄Bee技术构建了可穿戴式无线网络模型,阐明了它们的服务原理,分析了可穿戴式无线网络的核心技术。最后展望了可穿戴式无线网络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比较了不同的网络系统可生存性的定义并指出了其中最具本质特征的定义,介绍了网络系统可生存性研究的进展,包括可生存性的分解和可生存系统的特性、定量评估、体系结构以及设计方法,回顾了可生存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以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Web对象可缓存性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Web对象的可缓存性并提高缓存效率,提出了基于请求方式、HTTP状态码及HTTP参数的Web对象可缓存性评价模型,分析讨论了Web对象可缓存性评价指标。利用了Web对象可缓存度及可缓存率概念,研究了Web对象的可缓存性,采用缓存加速比指标,度量了Web缓存效率。实验与分析结果表明,可缓存率越高,缓存的污染越小,缓存加速比越大,缓存效率提升得越明显。  相似文献   

19.
可重用集成设计单元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设计重用技术的核心是可重用对象的建模问题。该文提出可重用集成设计单元,用它来表达、组织和管理可重用的信息。首先给出了可重用集成设计单元的定义,分析了它的特点;然后建立了可重用集成设计单元的信息模型;随后讨论了可重用集成设计单元的建模技术———面向对象技术及元数据(Meta-data)管理技术。接着提出了两种建立可重用集成设计单元的方法:有目的地建立可重用集成设计单元和从已有资源中挖掘提取可重用集成设计单元。最后,阐述了在PDM系统上通过出版/订阅(Publish/Subscribe)方式建立可重用集成设计单元库的具体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0.
赵锐  余永权  张静 《计算机科学》2010,37(12):167-170
目前可拓变换推理中的可拓变换主要依靠历史资料、人为指定或过往经验来进行,这大大制约了可拓变换在智能化推理中的应用。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粗糙集数据分析的可拓推理机制。该机制首先采用粗糙集对数据进行分析来获取分类及规则知识,然后利用这些知识来指导可拓推理,从而实现了可拓变换及推理的可控性和高效性,为可拓推理的智能化应用莫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