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有线广播滑坡原因分析及振兴对策探讨□林挺逵(浙江省台州市新桥镇广播电视站318055)造成农村有线广播滑坡的原因是什么?有线广播要不要继续存在和振兴?采取哪些对策振兴?对于这些问题,笔者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和个人的看法谈点肤浅体会,作为讨论意见供领...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有线电视在农村迅猛发展,多套高质量的电视节目深受农民群众欢迎,有线电视的崛起使传统的有线广播受到严峻的挑战,不少地方广播入户率和通响率下降,个别地方的有线广播长期不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线广播还要不要发展,要发展走什么路子,是有线广播重新建网,还是与乡(镇)有线电视共缆传输,这是县乡(镇)有线电视、有线广播网络建设中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对县乡(镇)有线电视与有线广播共缆传输的必要性、优越性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有线电视在农村的发展,各地农村"重电视、轻广播"的现象日益突出,特别是农村"费改税"取消广播维护统筹费以后,农村有线广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出现了大面积急剧滑坡的严峻形势。但是由于农村的生活习惯等特点,广播可以说是非常适合农村的一种信息传播载体。在当下,加强农村调频广播事业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建设的主题。伴随着有线电视网络在农村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将广播和有线电视联合共同传输,是农村有线广播事业的必然趋势。这能够有效的提高接收质量,避免投资浪费,还可以减少维护费用。本文对建设农村广播的意义加以说明,并分析新形势下农村广播的发展方向,并实例分析共缆传输方案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有线广播从传输方式而言 ,主要为音频传输、音频共缆传输和调频共缆传输三种。传输介质有裸铁丝、音频电缆、光缆三种。近几年来 ,随着有线电视的迅猛发展 ,光纤技术在有线电视传输中的应用 ,县市到镇乡、村完成了二级光缆联网工程。如何在这张有线传输电视网络中普及发展农村广播 ,已成为业内人士共同关注的焦点。调频广播与有线电视共缆传输不失为有线广播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新路子。诸暨市广播电视局从 1 999年在阮市、直埠两镇进行了调频广播和有线电视共缆传输 ,发展农村有线广播的试点 ,效果很好。通过近 5年的努力 ,到目前为止 ,全市 1…  相似文献   

5.
农村有线广播原有线路传输音质差、故障多、不安全、成本高,因此入户率和通向率逐年降低,现在利用“村村通”的良好契机,与有线电视网共缆传输调频广播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村村通”工作的深入开展和调频广播设备器材的技术进步,农村实现调频广播与有线电视共缆传输的网络基础和技术条件日趋成熟。大多数经济发达地区已经或正在实施有线电视与调频共缆传输的方案。我市的网络条件基本具备,镇、村领导和广大群众要求发展农村有线广播网呼声强烈。我们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结合选用国内最新技术和产品,确定了调频广播与有线电视共缆传输方案,并在沙溪、归庄、岳王等镇  相似文献   

7.
农村有线广播是我国广播事业中具有特殊作用的组成部分,也是联系丁家万户的重要信息渠道。目前有线电视的迅速发展,一些乡、镇、村也开通了有线电视。故也为有线广播发展带来了机遇。广播和电视共缆传输,可使有线广播在农村牧区继续发展。经过各地区的实践证明,调频广播和有线电视共缆传输是一种很好的传输模式和发展方向。有线电视传输频率和调频广播的传输频率是在一个相接的频段上。故只要有线电视传输的信号质量好,调频广播的信号质量肯定也好。根据各地的应用,进一步证明原来有线广播传输靠专用线路或利用电话线路(轮替传输的方…  相似文献   

8.
1引言随着市乡(镇)、村两级行政区域的调整,原有的乡(镇)广电站、村广播室,特别是农村有线广播音频网络的分配格局已经不能适应目前规划的行政区域,必须对其作相应的调整。当然,行政区域的调整,随之行政机构也已作出相应的调整,一般来讲,新的乡(镇)广电站、村广播室设置在新的行政机构所在地。多数乡(镇)、村行政区域的调整是乡(镇)、村的拆并,行政机构所在地的设置是合并在其中一个原来的行政机构所在地。下面结合启东市的实际情况,谈谈对原有的乡(镇)广电站、村广播室的调整,显而易见,关键在于对农村有线广播音频…  相似文献   

9.
1概述近年来,有线电视已在广大农村悄然起步,在不少地区已经形成热潮。农村有线广播和有线电视共缆传输、共同繁荣,是既定的发展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技术性政策。怎样借助有线电视的发展,巩固和提高原来的有线广播,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在农村有线广播和有线电视全程共缆传输上作了一些实践尝试,现介绍如下,供同行们参考。2全程并缆传输技术方案调频信号干线传输(光缆和电缆),音频功率信号分配入户的技术方案,综合了全调频和全音频共缆传输方案的优点,保持原来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广播,音频入户被…  相似文献   

10.
有线广播与有线电视共缆传输的方式 ,目前在国内推行的有两种 :一种是调频广播信号与有线电视共缆传输 ;另一种是采用广播音频信号与有线电视共缆传输。利用调频广播信号与有线电视共缆 ,需要购置调频发射调制设备 ,用户收听需要购买调频音箱 ,一次性投资较大 ,农户负担较重 ,适应于经济发达地区和农村有线广播基础较差的地区发展。采用音频信号与有线电视共缆传输的方式 ,相比之下 ,投资少 ,负担轻 ,适合农村有线广播基础较好的地区和经济欠发达的贫困地区推广发展。在不增加设备的前提下 ,充分利用农户现有的广播喇叭 ,可大大减轻农民负担…  相似文献   

11.
高建芳 《有线电视技术》2003,10(16):83-83,82
2003年元月,区广电局下发了《杭州市萧山区镇、街道有线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规划》,强调了“坚持广播和电视共缆传输,提高有线广播电视覆盖率”的要求。 有线广播电视发展到今天,许多镇乡的网络已进入老化期,到了整改和升级阶段,这是实施有线广播电视共缆传输的一个有利契机。结合我们瓜沥镇这几年的实践,简单谈一谈有线广播电视共缆传输的一些  相似文献   

12.
随着有线电视HFC网络的发展 ,农村有线广播实现了调频共缆传输。调频共缆技术不但节约了投资 ,而且从根本上改善了音质音量 ,是当前农村有线广播传输方式的最佳选择。县 (市 )级的FM广播信号借助于有线电视光缆网传送至乡、镇后 ,由乡、镇广电站进行解调再调制后送入网络。FM信号传至村级网络后 ,村委会干部等要播报通知或召开广播会议 ,原先都是采用广播陷波技术来插播。本文要介绍的是不用陷波器 ,而是只用一只“过电一分支器”进行反向接入的同频抑制技术进行插播的插播系统。1 系统原理图见图 1。图 1 系统原理图图 1中的农村广播…  相似文献   

13.
我省的农村有线广播过去主要采用二级馈送体制一乡(镇)广播站的广播信号用120~240V电压经铁线输送到各村的用户变压器,变成30V左右的安全电压再送到各用户扬声器.这种方式缺点较多.1、投资大,乡(镇)广播站机房需安装较多设备,同时电耗也大,机房与各村之间必须架设相应的专门线路;2、维护难,由于线路采用的是铁质线,锈蚀问题很伤脑筋,还存在被盗和自然灾害等问题;3、安全性能差,由于广播站到村变压器的馈送电压为120~240V,容易造成人身安全事故,特别有时与电力线相碰时,会造成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4.
靠铁线传输的有线广播喇叭,高压馈电传输不安全,经过多年运行损坏严重基本无法修复,农村有线广播名存实亡,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康庄工程”使村村通上水泥公路,群众要求恢复广播的呼声很高。  相似文献   

15.
一种实用的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共缆系统□曹长明高俊人陈艰生(浙江省桐乡市炉头镇广播电视站314504)最近,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同向荣同志在全国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建设和管理座谈会上,特别强调:“把广播电视事业建设的重心放到农村去!农村有线广播电视事业建设的...  相似文献   

16.
用开路调频广播替代城内有线广播□郑泽勋(云南省广南县广播电视局663300)城市的变化,通讯、电力的发展,给城内有线广播线路的架设、喇叭的安装和维护管理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和矛盾:一是广播线难以架设,城内能栽电杆的有利位置早已被电力线、电话线所占据,...  相似文献   

17.
关于乡镇建立有线电视与有线广播共缆传输系统方案的探讨江苏东台市无线电厂丁兴元研究利用有线电视系统传送有线广播节目是避免重复投资,搞好市(县、乡镇)容建设管理,一线多用、提高有线广播生命力,使电视、广播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本厂在广播电视部门的支持、配合...  相似文献   

18.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迅速发展,网络化和数字化成为有线广播电视发展的趋势.网络的升级改造,离不开光缆线路的传输.我区18个镇(乡),3个街道,从区到镇(乡),从镇(乡)至村,区至街道居民小区等,全都采用光缆传输有线广播电视信号.由于光缆传输频带宽,损耗小,抗干扰、抗雷电能力强,保真度高,工作性能稳定,可靠性能好以及重量轻,价格便宜等特点,光缆在有线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中已被广泛应用.随着光缆线路延长,有线广播电视光缆线路故障也不断发生.根据多年的有线广播电视光缆线路的维护和维修实践,现总结两例光缆线路特殊故障,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9.
农村广播,特别是农村有线广播,我市从上世纪50年代起步,60年代发展,70年代巩固,80年代辉煌的历史,历经了风风雨雨,农村有线广播已然存在,它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实用”,实用是农村广播生命之所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村有线电视的发展,有线广播却走入低谷,农村有线广播遭受严重冲击,普遍滑坡,尤其是前几年的行政村合并及村电力整网使原有广播室及主干线路处于瘫痪状态,重新建设或修复传统有线广播必然会带来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