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微电机》2017,(5)
无极灯是一种基于高频电磁感应和无极气体放电的新型电光源,相比传统光源具有光效高、寿命长、无频闪、显色性好、启动快、节能高效等优点。为研究放电参数对无极灯发光效率的影响,本文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FDTD)建立3D模型,仿真分析光源频率、气体压力等参数对无极灯发光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无极灯发光相对强度随光源频率、气体压力呈现近似于正态分布的变化规律,上述研究结论对无极灯光效优化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环形高强度无极灯是无极灯发展的主要新品种之一,该文通过对环形高强度无极灯的特性进行分析,指出缓冲气压、汞蒸气压、放电管管径、放电电流等参数的控制和确定是制灯工艺中应重点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紫外光散射通信系统需要高光效、易调制、长寿命的散射光源。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的紫外无极放电灯结构,分析了其发光原理并测试了光谱特性,研究了紫外无极灯的重复启动性能,对无极灯作为紫外光通信系统光源的可行性进行探讨,总结出要使无极紫外通信光源实用化还需在驱动电路和耦合方式两个方面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环形高强度无极灯是无极灯发展的主要新品种之一。通过对该灯特性的分析 ,指出缓冲气压、汞蒸气压、放电管管径、放电电流等参数的控制和确定是制灯工艺应重点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照明用无极灯的节能效果,本文采用高速摄像机和数字示波器记录了无极灯发光照片、电压电流波形和光信号强度,并对发光图像、电压电流和光强度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极灯的启动过程时间短;启动过程中发生了放电模式E-H的转变,转变时间仅十几微秒;发光亮度和区域随时间增加逐渐增加到稳定的阶段;随工作电压的增加,放电电压峰值先增后减,放电电流增加至稳定,光信号强度先增后减。  相似文献   

6.
无极灯光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无极灯由于具有高效节能、长寿命的特点,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为了研究提高无极灯光效的途径,采用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放电功率、放电频率、泡体形状和荧光粉对无极灯光照度和泡体表面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范围内,无极灯的光照度和泡体表面温度均随着功率的增加而增加;光照度随工作频率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在2...  相似文献   

7.
无极灯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提高无极灯光效的途径,本文通过测量无极灯的放电电压、电流、功率和光照度,计算了无极灯的阻抗变化。结果表明,放电电压先降后升而后趋于稳定;放电电流先升后降然后趋于稳定;无极灯阻抗先迅速下降而后小幅升高再趋于稳定;光照度先升后降而后趋于稳定。迅速稳定无极灯泡体内的等离子体浓度才能提高无极灯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该文分析了射频无极光源启动过程中的光电特性,得到了射频无极光源启动过程中放电模式的转变特性。实验表明,射频无极光源启动过程中,E放电持续时间在0.1ms数量级,而H放电稳定时间在ms量级。  相似文献   

9.
《中国照明》2011,(9):78-78
百科解释:无极灯是Promise Light高频等离子体放电无极灯的简称,是综合应用光学、功率电子学、等离子体学、磁性材料学等领域最新科技成果研制开发出来的高新技术产品,是一种代表照明技术高光效、长寿命、高显色性未来发展方向的新型光源。  相似文献   

10.
低气压无极放电灯是低气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ICP)在最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新的应用领域。分析ICP放电中E -H放电模式的转变过程 ,解释了模式跳变和迟滞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静电放电的简化放电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静电电磁兼容问题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放电电流及其产生的瞬态电磁场;针对在研究抗静电干扰措施时,复杂的放电模型参数难以获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简化的放电模型,给出的放电电流波形的要求;利用电磁瞬态程序EMTP对该简化模型进行近似计算,并对通过该模型计算出的放电电流进行时域、频域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介质阻挡放电的放电过程仿真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为深入地理解介质阻挡放电(DBD)的放电机理和实现DBD等离子体的大规模工业应用,采用基于连续性方程和泊松方程的DBD模型仿真研究了大气压空气中DBD的放电过程,计算得到放电空间的电子密度、电场强度和电压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讨论了阻挡介质在DBD放电不同阶段的作用。仿真结果表明,DBD的微放电过程可分为电子崩、流注和放电熄灭3个连续的阶段。在电子崩和流注阶段间,阻挡介质主要起到加速流注形成的作用;而在放电熄灭阶段,阻挡介质主要起到限制放电电流的自由增长,从而阻止放电发展到电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流体动力学为基础,建立了脉冲电压作用下含气泡的变压器油流注放电仿真模型。通过改变气泡的位置、大小及数量,研究了含气泡的变压器油的电场强度和空间电荷密度的变化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当击穿电压达到一定值时,由于气泡内部气体的积聚,气泡内部会形成电场梯度,从而产生内部放电现象。距离高压电极越近的气泡越先被击穿,放电进行的时间也相对更短;气泡的尺寸越大,变压器油流注放电的速度越缓慢;气泡的数量越多,流注放电时的电场越剧烈,放电持续时间越久,对变压器造成的伤害也越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建立介质阻挡放电试验系统,采用Q-V Lissajous图形法研究了激励电压峰值VP-P、放电气隙lg对介质阻挡放电主要参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增大VP-P、lg可提高介质阻挡放电的放电功率P;固定lg时,电介质层等效电容Cd随VP-P的增大而增大,放电间隙等效电容Cg随VP-P的增大而减小,VP-P对等效总电容C的影响不大;C、Cd、Cg均随lg增大而减小;电荷传输量Q、气隙等效电场强度Eg随VP-P的增大而升高,随lg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5.
王辉  方志  邱毓昌 《高压电器》2004,40(5):321-323
通过电压-电流波形和电压-电荷李萨育图的测量,研究了空气中多针-平板电极介质阻挡放电特性,比较了这种放电和平板-平板电极介质阻挡放电的区别,并通过接触角测量比较了这两种形式放电对聚四氟乙烯(PTFE)进行表面改性的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与平板-平板电极介质阻挡放电相比,多针-平板电极介质阻挡放电空间能产生更多的活性粒子;用这种放电对PTFE进行表面改性,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和平板-平板电极介质阻挡放电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低温等离子体放电管放电形式的发光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实验研究从发光强度空间分布及发光主截面积两方面分析了低温等离子体放电管的放电形式 ,指出复合放电效果优于表面放电及无声放电 ,同时放电管的结构也对放电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不同电极结构介质阻挡放电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压-电流波形测量、发光图像拍摄、光谱分析等手段研究大气压空气中刃-板电极、针-板电极和柱-板电极结构介质阻挡放电(DBD)的放电特性,并研究电压幅值、电源频率及气隙距离对放电功率和分子振动温度等放电参量的影响,结合放电理论对不同电极结构DBD的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电极结构DBD的电压电流波形、Lissajous图形以及光谱谱线体现出不同的特点,相同条件下柱-板电极结构DBD放电强烈,消耗放电功率多,粒子谱线强度高,放电电流可达200 mA。电极布置差异导致电场不均匀系数的不同是放电特性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随着电压幅值、电源频率的增加和气隙距离的减小,3种电极结构放电增强,放电功率和分子振动温度增加。  相似文献   

18.
两相体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in atwo-phase mixture,TPM-DBD)是在大气压下产生低温等离子体的重要方法,因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而被广泛应用在污染治理中。为研究介质颗粒的填充方式对TPM-DBD的影响,以γ-Al2O3作为填充介质颗粒,将数码相机与体视显微镜连体拍摄放电显微照片。结果发现,随着电压变化,TPM-DBD由3种依次串联发生的放电构成。电压较低时,首先在颗粒与极板间发生剩余间隙放电;随着电压增加,颗粒沿面放电串联发生;电压继续增加,孔隙放电串联发生。当颗粒间距较大时,在颗粒的远域出现典型的丝状放电,而近域内出现可能为汤森放电的放电"暗区"。外电场的数值计算结果初步说明了上述现象,电场畸变是其主要原因。研究结果为调节TPM-DBD的放电形式,进而高效率应用提供了较好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在极端条件下,高压开关柜中的局部放电可发展为非贯穿或贯穿性电弧,导致严重绝缘失效.从放电的光辐射特性出发,提出了一种针对局部放电和异常电弧的光学检测方法,利用紫外光、可见光和红外光三波段光信号的同步监测,获得了沿面放电和电弧放电的多光谱光脉冲特性,并对比分析其平均光脉冲强度、三波段光强占比和放电重复率.结果表明:放电光信号幅值与外施电压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三个波段的统计特征在低能放电和高能放电中表现出较大差异,可依据此特征制定低能放电和高能电弧放电的判别阈值,从而提高开关柜状态预警和主动保护的置信度.  相似文献   

20.
张纯 《电力学报》2010,25(1):51-55
局部放电试验是对于35 kV及以上电气设备常见的试验项目,因现场测试环境的复杂,局放的示波器图谱显示往往错综复杂,难以判断。通过对现场测试中经常出现的几种典型放电和干扰图谱进行比较,结合理论详细分析了各种图谱形成的原因及其明显特征,便于在错综复杂的图谱显示中找到规律,为正确识别放电信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