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向工业互联网的5G边缘计算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G为代表的现代通信网络技术,以及随之而来的移动边缘计算技术在工业互联网领域起到关键的连接作用,将生产要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发挥协同作业价值。通过描述5G边缘计算的基础发展现状和技术特点,阐释了面向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应用方式以及与传统模式的对比,并且提出一种面向行业服务的可参考实现方案,总结了可预期的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2.
过去的十年中云计算技术蓬勃发展,随着云原生思想的推广和普及,云原生技术深化、广泛的发展,新云原生安全风险也由此引入。5G、边缘计算、工业互联网等新系统开始转向云原生技术,云原生环境和应用都面临着严峻的安全风险问题。本文对5G、边缘计算、工业互联网场景下的云原生安全风险进行分析,总结提出“内生安全”、安全三同步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当前,5G赋能垂直行业应用快速发展,在工业制造、能源、医疗行业涌现出一批标杆应用项目。水泥行业的智能化转型离不开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分析了5G+智慧水泥行业的典型应用场景,从“云、网络、边缘计算、终端、安全”协同部署的角度,提出了智慧水泥行业的集成解决方案,并对5G定制网发展提出一些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4.
为了推动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慧工厂快速发展,边缘智能技术相关研究与应用获得广泛关注。针对边缘节点计算资源受限的难题,提出了基于边缘智能协同的工业互联网体系,并给出了边缘智能协同计算任务分配与边缘智能模型轻量化方法。边缘智能协同计算技术解决了单一边缘节点计算能力与智慧工厂应用海量计算资源需求间的矛盾,降低了边缘智能技术的部署开销,提高了工业互联网部署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5G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跨界融合对工业互联网平台带来的安全性问题亟待解决.基于5G技术的工业互联网要想健康发展,就需要行业各方共同努力并达成共识,致力于打造基于5G技术的环境安全体系.本文介绍了我国5G技术下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对与5G技术相关的工业互联网安全现状及安全隐患进行了研究,并对5G工业互联网的安全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5G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跨界融合对工业互联网平台带来的安全性问题亟待解决.基于5G技术的工业互联网要想健康发展,就需要行业各方共同努力并达成共识,致力于打造基于5G技术的环境安全体系.本文介绍了我国5G技术下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对与5G技术相关的工业互联网安全现状及安全隐患进行了研究,并对5G工业互联网的安全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尽管3GPP定义并涵盖了全行业全业务的5G三大场景,但实际中行业客户还有更深层次和更细致的诉求.面对工业互联网的要求,5G核心网络有三大关键技术特点:边缘计算、网络切片和能力开放.本文旨在研究5G切片技术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当前,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以及5G技术取得了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促进工业互联网实现良好发展,有必要以云边协同为基础,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并强化工业互联网云边协同实践。浅析了传统工业应用形态和云边协同的内涵,探究了基于云边协同的工业互联网框架设计和实践要点,以期为基于云边协同的工业互联网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李永欣 《移动信息》2023,45(1):56-58
随着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实施,工业互联网已逐渐成为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一环。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工业互联网应用最为广泛的国家之一,2019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规模达1 682万户,同比增长21.8%。5G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通信技术进入了工业互联网领域,同以往的网络相比,5G具有速率高、低时延的特征,通过结合边缘计算应用可以实现工业行业业务系统中大量非结构化数据的实时处理和智能分析,助力企业不断提升智能化水平。基于此,文中从5G的关键技术出发,探讨5G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场景,分析5G融入工业互联网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梁宇 《数字化用户》2020,(2):0013-0015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的信息技术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是我国社会经济体制转型下的重要技术保障。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以中美等信息技术强国为主导推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兴起。而其中以5G和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七大领域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推动国际社会技术快速革新。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依托高效的互联网技术,5G的发展同样会对今后的工业生产模式带来巨大的变革。但是由于目前研究尚缺乏深入性,5G依然不可避免存在如虚拟网络的脆弱性等问题,可能成为在工业互联网持续发展中的阻碍。本篇文章就将站在5G环境下探讨工业互联网应用的具体难点,并提出一系列措施以期能够为相关行业带来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在通信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通信技术得到全新的更新,其中5G技术顺时而生,并且为工业互联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由于工业互联网对网络技术的要求相对较高,而5G技术的出现正好可以满足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2.
周智 《移动信息》2023,45(2):30-32
在大数据时代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5G技术正在逐步应用于我国的各个领域,提高了各领域的工作效率,保证了相关数据信息的有效传输。对此,在我国工业领域发展过程中,也对5G技术进行了分析。在5G技术的有效运用下,能够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日常工作情况以及工作效率予以保障。文中以5G技术的应用为基础,在明确工业互联网平台运行过程中主要的安全因素后,对构建工业互联网安全平台的具体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云计算、边缘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工业控制系统正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正在构建全新的边缘增强型工业控制网络.5G、网络切片、5G MEC等技术的应用,能充分满足未来工业控制系统的通信需求.5G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连接边缘增强型工业控制网络中的现场层和边缘层,或连接边缘层和云层.将边缘层业务部署到5G MEC...  相似文献   

14.
以工业互联网多接入边缘计算(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MEC)的应用场景分析为基础,对工业互联网的MEC组网解决方案进行了研究,提出了5G+MEC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部署思路.  相似文献   

15.
5G通信技术具有大规模互联、低时延、高性能等特征,其与AI、边缘计算等技术的结合,有利于促进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化发展。基于此,文中从工业系统构造改革着手,结合5G通信技术和工业互联网,全面分析了5G工业专网融合网络架构,如算力分布式、未来无线化、异构接入等,并提出了以业务感知层、网络资源层、网业协同层等构成的完整的网络逻辑架构。同时,文中研究了5G行业专网的组网方案和关键技术,对现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为相关领域提供了借鉴。研究发现,结合了5G通信技术和工业专网的组网方案,能提高5G行业专网组网方案的应用效果,促进工业结构的数字化转型,实现相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现如今我国由于国家地位在不断提升,经济实力也在飞速的发展,从而促进了科技的发展,我国的通信公司正在慢慢的向5G互联网方向移动。如果想要快速让我国的5G技术走向世界,只有不断创新和发展互联网技术,只有发展才可以迎合人们生活和日常学习对网络的需要。本文主要对5G技术的特点和优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探讨了5G通信技术与广电光纤网络融合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陈平 《数字通信世界》2023,(12):162-164
文章旨在探讨5G+工业互联网在纺织服装行业中的解决方案。随着5G技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不断成熟,5G边缘计算、物联网、云计算、AI视觉监测、机器人调度、柔性制造等在服装纺织行业应用,阐述了5G+全连接工厂是打造数字化工厂实现智能制造的必经之路。体现了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速了行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5G+工业互联网”已进入深度融合的规模化应用发展阶段的背景下,针对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发展过程中面临5G网络特性带来的安全风险与工业互联网设备网络安全防护技术薄弱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给出相应的发展建议。同时,通过分析国家发布的“5G+工业互联网”相关安全政策,最后提出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防护推进思路。  相似文献   

19.
未来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技术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俊文 《电信科学》2019,35(8):26-38
首先扩大了研究范围,对未来互联网包括5G时代和后5G时代的发展趋势、前瞻应用、技术需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未来互联网的总体架构和关键技术。随后聚焦了5G时代的工业互联网,分析了工业互联网架构、工业边缘云、确定性时延工业连接、工业互联网行业云平台、数字化转型、安全、标识与解析等核心技术需求。  相似文献   

20.
陈斌 《长江信息通信》2021,34(4):198-200
物联网和互联网不是同一个概念,基于科技的发展,全球物联网技术体系已经逐渐形成,5G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在物联网中得到了广泛推广,随着5G技术与物联网的快速融合发展,可以使5G技术与物联网彻底贯穿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领域当中,推动我国未来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