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对热轧设备进行强度校核,采用平面应变试验方法,利用Gleeble-2000热模拟试验机,模拟测定了60Si2Mn等钢种在不同热轧温度下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对比证明60Si2Mn钢的高温变形抗力小于常规钢种,故在生产中不会对轧辊设备及传动系统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2.
分析影响HPB235、Q195、30MnSi等钢种高线优质率的因素,不改变钢种化学成分,试验总结各钢种的开轧温度、入精轧温度和吐丝温度控制范围,提出了提高优质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利用Gleeble-2000热模拟试验机模拟测定了60Si2Mn、60Si、40Cr及20M等钢种的在高温下变地的真应力一真应变曲线,讨论了高温变形抗力与变形温度及形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温变形抗力与变形温度及形变量有很大关系,变形抗力随主为形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同时认为60Si2Mn钢不会在马钢热轧生产中赞成对轧辊等设备及传动系统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微合金高强度钢连续冷却转变及显微组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国内某厂新型微合金高强度钢的开发研究为背景,在THERMECMASTOR-Z热模拟试验机上对试验钢种进行了不同变形程度、变形速率和冷却速度等工艺条件下的热模拟实验.分析比较了不同变形工艺参数对微合金高强度钢相变及组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提高轧后冷却速度使 Ar3温度降低;高温加热抑制相变,变形促进相变;变形速率越大,相变开始温度越高,变形程度越大,相变开始温度越高.增大变形程度和轧后快速冷却有助于铁素体晶粒的细化和减少珠光体的含量.试验钢种的γ+α两相区的温度范围大于130℃.  相似文献   

5.
DC01是连续退火机组生产的常见品种,但相对来说,连退对原料钢卷钢种成分和工艺要求比罩式炉更苛刻。本文结合实验数据和实际生产数据,系统论述了钢种化学成分、热轧工艺、冷轧压下率,以及连续退火机组生产过程中的退火温度、均热时间、过时效温度和时间以及平整和拉矫延伸率等工艺控制工序对DC01产品力学性能的影响。为了获得良好的力学性能,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钢种成分和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6.
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上对20MnSiV钢进行不同变形温度、变形速度、变形程度的压缩变形,得到了该钢种高温轧制过程中的变形抗力模型,采用双道次压缩实验绘制了该钢种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冷轧低碳钢带DC01、DC03、DC04进行各种不同热轧和冷轧工艺试验,研究DC系列钢种的各项性能及金相组织,优化其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8.
英标460MPa级钢筋余热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Q235、20MnSi钢坯为原料进行了用余热处理工艺生产英标460MPa级钢筋的试验,研究了水冷段数、水压、上冷床温度以及成分、钢种和时效对钢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Q235和20MnSi钢都可以利用余热处理工艺生产出性能合格的钢筋,但前者的生产成本较低;水压减小,钢筋强度降低,上冷床温度越高,强度越低,推荐5段水冷器全开,水压均为1.8~2.0MPa,Q235钢筋的上冷床温度应控制在650℃以下;钢筋典型的金相组织(Q235)表层为回火索氏体,过渡层为珠光体+铁素体且部分铁素体呈针状,心部为珠光体+铁素体,晶粒度8~10级;自然时效后屈服强度下降10~20MPa,用人工时效可以模拟自然时效,工艺是100℃×2h或200℃×1h。  相似文献   

9.
在Gleeble-2000热模拟机上,针对Q345C钢连铸坯,进行了高温热塑性测试.分析了Q345C钢试样的断口性质及显微组织与塑性的关系.研究了第Ⅲ脆性区的脆化原因.实验结果表明:在1 300~600℃区间存在两个脆性温度区,其中第Ⅲ脆性温度域为600~850℃,其断面收缩率RA范围是60.23%~29.61%;指出了该钢种在实际生产条件下适宜的铸坯矫直温度.  相似文献   

10.
刘洋  王新华  颜涛  张炯明  张开均 《炼钢》2008,24(3):46-49
用Gleeble-1500热/力模拟机测试了X60、X65、X70钢铸坯的高温延塑性,并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对断口形貌及组织进行分析,得出主要结论:高温脆性区(T1~1 300℃)钢的延塑性主要受碳含量多少的影响,相比较X70的塑性较好;高温高塑性区(1 100~1 300℃)由于试验应变速率小于10-2/s时,该区域不存在脆化,3个钢种塑性均很好;在塑性槽高温端(900~1 100℃),由于低熔点硫化物等析出,弱化晶界,另外动态再结晶发生温度的不同,导致两个钢种塑性的明显差别;塑性槽两相区(700~900℃)先共析铁素体的出现是3个钢种塑性很低的共同原因,MnS和钛可以促进铁素体在晶内和晶界同时生成,750℃以下,3个钢种延塑性均有所提高,X65塑性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