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氯化石蜡作为一种常见的电流变(ER)分散介质,能协助产生更强的ER效应,但在水分作用下易产生游离氯,从而导致材料腐蚀,其ER液也产生较大的电流。采用长脂肪链环氧化合物对氯化石蜡中的氯元素进行固定后,氯化石蜡中游离氯的腐蚀性得到明显抑制,因而电流变液的漏电流密度大大降低。同时,应用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氯经石蜡相比保护前的腐蚀性、水解安定性、热稳定及摩擦学性能均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包覆表面活性剂的TiO2电流变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W/O微乳液法,分别由水/SPan80或DBS/正戊醇/环己烷形成W/O微乳液,将钛醇盐在微乳中以水核为中心水解,制得包覆表面活性剂的TiO2粒子,包覆表面活性剂可显著提高TiO2的电流变活性,且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效果远好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一种典型的颗粒/硅油体积比为31%的电流变液在3kV/mm直流电场下的剪切 应力为1.4KPa,约为纯TiO2的3倍,漏电流密度小于25uA./cm2,当Span80与TiO2的质量比为7-13%,时有最佳电流变效应,包覆适量的非郭子表面活性剂明显优化电流变液的温度效应,改善颗粒的悬浮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在硬脂酸介质中,450-900℃温度下,得到不同结构的纳米TiO2;将纳米TiO2进行醋酸处理。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纳米TiO2的微结构进行表征,发现,在相同温度下,经醋酸改性的纳米TiO2具有较好的均匀和分散性。纳米TiO2成功用于马来酸酐聚合反应,用红外(IR)和核磁共振(NMR)研究了相关单体和聚合物的结构。此外,对醋酸改性纳米TiO2进行了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研究。  相似文献   

4.
改性纳米氧化钛电流变液的制备及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水解法与溶液沉积法, 合成了丙烯酰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 改性氧化钛纳米电流变颗粒。经XRD 测定颗粒为无定形态, 用TEM 观察了粒子的形貌, 粒度分析表明颗粒粒径分布为70~300 nm , FTIR 图谱显示氧化钛上修饰有丙烯酰胺、SDBS。SDBS 的加入影响了颗粒的尺寸、表面性质及颗粒与硅油的润湿性, 最终引起电流变液介电性质的改善。丙烯酰胺的加入量也会影响电流变效应。电流变性能测试表明, 当SDBS/ 水质量比为1. 875 % , 丙烯酰胺/ 水质量比为0. 750 %时, 材料呈现最佳的电流变效应, 5 kV/ mm 直流电场下的静态剪切应力可达90 kPa , 电流变液具有极好的抗沉淀稳定性。这种优异的电流变效应源于颗粒界面极化的增强。   相似文献   

5.
稀土铈改性二氧化钛微粉的制备及其介电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Sol-gel法制备了掺杂稀土元素铈的二氧化钛微粉,测试了它的介电常数和电导率,由该材料作分散相与甲基硅油配制了无水电流变液,对其电常数和电导率增加,材料的电流变性能也发生很大的改变,存在一个稀土含是珠最佳浓度范围,在此区域介电常数取得最大值,电流变液的剪切强度也取得极大值,比纯二氧化钛电流变液的流变性能提高5倍以上。  相似文献   

6.
聚吡咯的合成及电流变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有机半导体聚吡咯为分散相 ,制备了均相电流变流体 (ER流体 ) ,测试了它在电场下表观粘度、剪切应力等流变学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 ,以 1 溴萘为分散介质的电流变流体在 3kV mm的电场中 ,剪切速率为 12s- 1 时 ,剪切应力达到最大值 10 0 0Pa。剪切应力和表观粘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在 5 0℃时 ,最高剪切应力只有 36 0Pa ,而在常温同等条件下 ,剪切应力有 70 0Pa  相似文献   

7.
将环氧基硅烷(GOTMS)引入TiO2溶胶体系,采用溶胶-凝胶低温镀膜方法在尼龙塑料表面形成TiO2涂层。利用IR谱研究了偶联剂改性溶胶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反应机理,XPS及SEM分析表明,TiO2涂层与尼龙表面通过GOTMS形成化学界面结合。经GOTMS改性TiO2涂层处理后的尼龙吸水率是未处理时的一半,耐化学试剂性能较未处理时提高了1倍。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TiO2光催化活性的优点及实际应用,分析了TiO2光催化剂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缺点,针对TiO2光催化的缺点提出改性研究并介绍了近年来一些学者所做的掺杂改性研究,同时系统的介绍了通过负载不同种类的载体来提高TiO2光催化活性的方法,负载的载体种类主要有天然矿物质、玻璃、吸附剂、陶瓷类.最后,指出TiO2掺杂及负载方...  相似文献   

9.
利用硅烷偶联剂对集料进行表面改性,使其与集料发生水解和固化反应。基于表面能理论、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等微观分析手段对改性前后的集料进行表征,通过直接拉伸、水煮法、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等宏观手段对改性前后的集料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后的集料接触角减小,由原来的亲水性变为亲油性;红外光谱(FTIR)发现硅烷偶联剂与集料之间产生了Si—O—C、Si—O—Si共价键和氢键;扫描电镜(SEM)观测到集料表面形成了一层聚硅氧烷偶联层薄膜,表明集料表面已引入了硅烷偶联剂中的亲油基团;浸水前后表面改性的集料比原集料抗拉强度损失率下降了42.2%;集料与沥青之间的粘附性等级可达到5级,沥青混合料残留稳定度提升11.54%,冻融劈裂强度比提升39.26%。说明了硅烷偶联剂成功对集料进行表面改性,并改善了集料的表面性能。  相似文献   

10.
聚苯胺修饰草酸氧钛钡电流变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原位氧化聚合法对草酸氧钛钡(BTO)粒子进行聚苯胺(PAn)修饰.发现聚苯胺的修饰极大地改善了草酸氧钛钡粒子与硅油的漫润性和所配制的电流变液的力学性能.当聚苯胺的修饰量为1.7%时,复合粒子表现出最佳的电流变效应,其静态剪切应力高达54.5kPa,是未修饰草酸氧钛钡粒子电流变液剪切应力的3.3倍.界面极化能力的增强和浸润性的改善是其ER性能显著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Ni/(TiO_2+Urea)纳米核壳颗粒电流变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Sol-Gel法制备出Ni颗粒表面均匀包覆尿素掺杂二氧化钛涂层的纳米核壳颗粒Ni/(TiO2+Urea),对其电流变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颗粒热处理温度和尿素加入量对其电流变活性有较大影响,热处理温度高于320℃以后剪切强度明显降低;尿素与Ti的质量比为30%时,剪切强度达到40kPa(4kV/mm直流电场),是无尿素时的10倍,但过量的尿素使强度下降.显微镜观察直流电场下电流变液的结构显示,尿素与Ti的质量比为30%时核壳颗粒电流变液形成的柱粗壮、致密,尿素过量时柱产生断裂,无尿素时柱纤细、疏松.尿素中的极性分子是影响Ni/(TiO2+Urea)颗粒电流变行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掺碳二氧化钛的制备和其电流变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十二烷基胺 (DDA)作模板合成了二氧化钛颗粒 ,并在氮气流中以不同温度碳化制出了掺碳的二氧化钛。掺碳的二氧化钛的结构由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 )、氮气吸附 -解吸等温线、XPS等表征。掺碳二氧化钛颗粒的电镜照片显示有不规则孔 ,粒径大小为 130~ 2 0 0nm。氮气吸附 -解吸等温线表明 :这些有着IV型等温线的颗粒存在介孔。XPS分析显示碳主要分布在粒子的表面。掺碳的二氧化钛粉末分散在石蜡油中形成无水电流变液 ,表现出很强的电流变效应。DDA和二氧化钛的物质的量比在 0 .0 5~ 0 .10并在 6 73K碳化的掺碳二氧化钛表现出很强的电流变效应 ,主要是因为在粒子表面的碳有合适的电导率  相似文献   

13.
包覆型高岭土/二氧化钛纳米复合颗粒的电流变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种新型高岭土/二氧化钛纳米复合电流变液材料.XRD、FT-IR、SEM分析表明TiO2以纳米晶的形态包覆于高岭土表面.电流变性能测试表明,不同的TiO2质量比的复合颗粒电流变液效应不同,且都比纯高岭土电流变有显著提高.同时当复合颗粒中TiO2质量百分比在34%,颗粒硅油体积分数为25%,直流电场为3kV/mm时,高岭土/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电流变液的静屈服应力达3.4kPa,是纯高岭土电流变液的5倍.  相似文献   

14.
Ti/RuO2+SnO2+Sb2O3|Pb3O4阳极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Ti│RuO2+SnO2+Sb2O3│Pb3O4阳极进行了SEM、EDS、XRD研究,考察了在IMH2SO4中电极寿命,测定了该电极的电化学动力学参数a、b、i0,并用双位垒模型讨论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该电极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微乳液反应法合成二氧化钛超细粒子   总被引:54,自引:4,他引:54  
施利毅  房鼎业 《功能材料》1999,30(5):495-497
含NH3.H2O和TiCl4的微乳液经混合,反应,得到TiO2超细粒子前驱体-水合TiO2,用紫外-可见光对不同反应时间t和ω时含产物混合液作跟踪测定,结果表明吸收峰位置随反应进行或ω增大发生红移;  相似文献   

16.
对甲苯磺酸掺杂聚邻甲苯胺的合成及电流变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对甲苯磺酸(TSA)作为掺杂剂和乳化剂,乳液聚合合成了对甲苯磺酸掺杂聚邻甲苯胺(TSA-POT)。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扫描电镜对聚合物的结构、热稳定性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制备了TSA-POT/硅油(SO)无水型电流变流体(ER流体),测试了其电流变性能,考察了电场强度、反掺杂条件、粒子浓度等因素对TSA-POT/SO体系电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强极性的磺酸基团与聚邻甲苯胺的主链相连,极大地改善了聚合物粒子的极化性能,因此TSA-POT/SO体系的电流变性能显著改善。结果同时表明,低浓度的TSA-POT/SO体系的屈服应力与电场强度具有二次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7.
通过液相法制备棒状SiO2颗粒,研究正硅酸乙酯的浓度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相对分子质量对棒状SiO2颗粒的影响,利用液相沉积法在最优化条件下制备的棒状SiO2颗粒表面均匀包覆TiO2,制备棒状SiO2-TiO2核壳结构粒子,并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手段对棒状SiO2-TiO2核壳粒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聚乙烯吡咯烷酮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SiO2颗粒由大头针状转变为棒状,随着正硅酸乙酯浓度的增大,棒状SiO2颗粒的长径比变大并出现类球状颗粒;棒状SiO2表面包覆的TiO2为针状,晶型为锐钛矿,包覆厚度为80 nm左右。  相似文献   

18.
改性高岭土/钛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高电流变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ol-gel法和机械化学法相结合制备了改性高岭土/钛氧化物颗粒,与甲基硅油配制成电流变液。XRD、FTIR分析表明,钛氧化物以含介孔的非晶态形式包覆在经过机械化学法制备的高岭土/NaCl复合物上,形成改性高岭土/钛氧化物复合颗粒。电流变性能测试表明,当颗粒体积分数为25%,E=3 kV/mm时,复合颗粒电流变液的静态屈服应力达7 kPa,是高岭土电流变液的9倍。同时发现钛氧化物含量对电流变效应有重要影响。电流变液介电性能的变化是其流变学性能提高的起源。  相似文献   

19.
用液相包覆法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Span80在锐钛矿型微米和纳米TiO2颗粒上的包覆工艺,并在研制的电流变仪上测定了不同电流变液配方TiO2/硅油电流变体的静态剪切应力τ与外加直流电场强度E的关系.结果表明:颗粒完全被Span80包覆,表面活性剂提高TiO2分散性和悬浮性;在直流电场作用下,表面活性剂Span80在颗粒表面形成的胶层促进电流变体的极化;加入适量促进剂提高了电流变性;在微米TiO2/硅油体系中混入少量纳米TiO2可提高电流变体的抗剪应力.  相似文献   

20.
采用硬脂酸法制备了不同掺杂量的TiO2纳米晶.通过FTIR、XRD和TEM等实验手段对所得纳米TiO2进行分析和表征,并对反应历程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硬脂酸法,金红石型TiO2能在500℃获得,掺杂Na+和K+后则得到锐钛矿型TiO2,且随着掺杂量的增加,TiO2的粒径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