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21)
时代的发展对视觉传达提出了新要求,而培养现代设计高素质人才的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色彩的教学也应发生转变。教师的色彩教学应立足于新的层面,更为有效地针对当下社会文化、遵循当代人们的视觉习惯及其思维进行转译,从而生发出新的课程训练目的和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2.
刘思 《新建筑》2008,(1):62-65
以“电影与建筑”研究型设计专题的背景文献翻译内容和组织结构为例,说明在为设计而做的研究中文献专论的作用;同时,相关的翻译过程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它作为设计专题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设计思路的展开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3.
仿生学是由工程技术和生物学相结合而培育出来的新规律,而结构仿生学是仿生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其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可以提高建筑美学和结构逻辑。文章旨在探索建筑设计中自然原型的创造性转译,从建筑自然结构的生物学方面入手,通过提取相关的结构和行为特征作为设计要素,探究仿生手法相关数字化技术与建筑本体的表皮、空间与功能等方面创造性地结合与应用;最后自我研究一项表皮设计对仿生手法进行运用尝试,并探究其研究意义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张晔 《室内设计》2011,(4):8-10
本文通过对参数化设计的介绍,以及对传统建筑设计中参数化理念的解析,结合运用参数化技术实践的一些案例进行分析,从传统空间形态、自然意境、传统文化三方面来阐述参数化技术对中国传统建筑进行转译的方式,并提出一系列由传统到现代的转译式参数化设计手段,为今后的建筑设计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路最后,根据我国的实际现状,本文对参数化设计在我国的发展提出预见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郝铭 《河南建材》2010,(4):145-146
论述了建筑师对现实信息的两种处理方式:将现实信息作为限制条件和将现实信息转译为图解。并对两种处理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合实例,文章比较了分析性图解和生成性图解这两种转译现实信息方式的形式特点与作用机制。并例举了现实信息转译在实践层面的一次初步探索。转译现实信息作为一种设计方法论,具有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林磊  魏秦 《华中建筑》2014,(11):7-11
现今艺术设计已不局限于本学科的研究范围,"跨界"已然成为一种研究潮流。该文根据艺术形态学理论对建筑和音乐进行艺术形态分类,在建筑和音乐审美共通性的基础上,研究二者共同具有的创作思维和结构思维范式,构建形态的共同语境,探讨二者之间三种可行的形态转译方法。  相似文献   

7.
魏文莉  杨璠 《砖瓦》2024,(1):50-54
自我国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以来,许多人逐渐意识到乡土作为人与自然联系最真实的纽带,是人们稳态的物质基础和宁静的精神力量来源。乡土民居作为农村人生活城市人体验的重要载体,成为建筑师的重要研究和设计对象。普利茨克建筑奖获奖者迪埃贝多·弗朗西斯·凯雷更是为传统乡土民居元素在当代建筑的运用提供了国际视野和世界潮流的引导。基于此,采取转译设计理论这一从符号学中提取出来的最为基础的方法论,用格物致知的态度,从传统川西林盘中的林盘文化和川西民居,分析其与现代乡土民居建筑有关的建筑材料、色彩、结构、装饰、基本功能及空间组合,理解并尝试总结与传统民居元素有关的代表性建筑设计的乡土民居元素再生设计手法与表现意境。  相似文献   

8.
魏文莉 《砖瓦》2022,(8):89-91
探索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当代建筑立面设计中的使用,从建筑遗产和文化复兴的角度探讨了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价值,以历史文化街区重要的立面空间转译设计为研究对象,对其建筑材料;立面形式及组成构件包括屋顶、墙身、台阶;立面与室内外空间关系来总结现有的历史文化街区立面转译方法和形体比例,设计逻辑和发展趋势,对未来历史文化街区更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传统园林是我国建筑文化的宝贵遗产,具有很高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以传承传统园林所做的研究和实践在近年来逐渐兴起,尤其是探索传统园林与现代建筑的结合,已经成为一个热点话题。文章借助传统园林在现代酒店中的转译这一课题,从意象理论出发,重新讨论其具备的艺术价值、文化意义与操作性,探索转译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与记忆,城市的某个历史切片,因与之相关的物件的存在而得以保存,又在这些物件被人观察时得以展现,它们可以是建筑、景观、影像或任何物体。这就是“旧物即文脉”。一座城市无数的历史切片,就这样借助各种各样的物件,隐藏在城市的街头巷尾和各个角落。当人对一个城市产生整体印象时,所有的这些物件与其所附带的历史切片―它们的文化和记忆―便同时作用,被其整合在一起。我们决定基于对这一有趣过程的收集与研究,将其整合化并可视化,创造一个有空间深度的“城市画像”―当人们观察它时,能捕捉到关于这个城市中各个典型元素的暗喻。设计以北京城切入,主要关注作为历史、技术、美学等诸多载体的建筑领域相关的内容,包括建筑本体、城市规划、雕刻、纹样和材料等要素,将其中现存的形式语言模糊化,并进行同构转译。以此将城市的传统建筑语汇转译为一套新的设计语言并重组,探讨传统元素形式在新时代、新技术背景下的传承、变迁和发展,形成具有独特城市文化符号的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