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曾鹏  魏旭  曹冬勤 《城市规划》2022,46(3):81-92
基于区域规划理论,提出城市景区化导向型城中村概念,建立城市景区化、景区联动、城市面貌、可持续发展环境与城中村演化关系的假设模型。通过调研访谈、问卷调查收集数据,以及案例结合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假设检验与分析,提出城市景区化导向型城中村规划策略,为旅游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城市景区化对景区联动、可持续发展环境和城中村演化具有直接正向作用;景区联动和可持续发展环境对城市面貌产生直接正向作用,同时,通过城市面貌对城中村演化产生间接作用。城市景区化实施主体和方式、经济环境、景观建设和景区间产品差异为重要影响因子。建议在通过城市景区化推动旅游城市城中村改造中,重点关注实施主体与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前,诸多中小旅游城市提出“城 市景区化”的发展理念,希望通过大力发展 旅游业促进城市发展。针对该现象,通过现 状调研和文献研究,归纳出“城市景区化” 的核心内容,并提出“城市景区化”的主要 问题。根据“城市景区化”目标,城市将建设 成为景区,城市与景区融合,城市规划将结 合旅游规划内容,为“城市景区化”提供空 间载体。“城市景区化”规划策略:首先与空 间规划体系中的各项规划衔接,融入“城市 景区化”发展理念;其次,城市规划内容从 城市功能布局、旅游设施布点、城市文化传 承,城市交通组织等4个方面体现“城市景 区化”;最后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县城为 例,说明策略的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烟台山景区规划设计的研究实践,提出针对城市近代历史景区特殊问题而采取的特殊改造方法.以城市空间格局为导向,以历史遗存为基础,通过隐蔽的空间组织手法,建立秩序、提炼特征,达到保护历史、服务城市等综合的改造目标.  相似文献   

4.
城市滨湖景区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绿地,既是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街区的有机延伸,是风景优美的活动场所.如何引导密集的人流,建设通透精致的景观,是设计这类场地的关键问题.杭州西湖湖滨景区的建设从城市规划、园林设计、建筑设计、灯光照明设计、喷泉设置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力图刨作出绿树如荫、优美舒适、富有节奏、文化内涵深厚的滨湖带状绿地.  相似文献   

5.
"城市景区化"是城市发展旅游业提出的新理念,总体城市设计将对城市体型环境和空间特色进行引导。该文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梳理"城市景区化"的核心内容。然后分析"城市景区化"的空间特征,其空间单元具有旅游吸引物、服务设施、旅游交通、旅游功能区等要素,具有体验化特征,其空间结构具有网络化特征。最后针对三江侗族自治县县城空间出现的主要问题,通过城市功能布局、旅游吸引物与服务设施布点、城市交通组织、城市文化传承、景观风貌特色等方面,说明"城市景区化"背景下三江侗族自治县县城总体城市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6.
大庆市世纪大道景观设计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大道是大庆市唯一贯穿大庆市区的城市交通干道 ,道路红线为 10 0m ,1998年为大庆市重点工程 ,一期工程现已完成。世纪大道形成了一条城市轴线 ,由湿地生态景区—开发区景区—大庆商城景区—市政府大庆广场景区—电视塔公共绿地景区—石油之光景区—商贸中心景区组成了世纪大道的景观线。本刊启事关于使用电子邮件投稿的若干说明1 本刊欢迎作者、读者使用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 ,本刊的电子邮件地址为 :cityplan @btamail.net.cn或cityplan @public .east.cn .net ,您只需向其中任何一个地址发…  相似文献   

7.
城市近郊旅游景区对道路交通依赖性愈来愈强.因此,不仅需注重景区的景观效益营造,更应关注景区道路景观带给游客的意象特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层次分析法、专家评分、语义学标度、模糊数学四者结合的景区道路景观综合评价体系.通过运用该体系对三圣乡道路景观作出评价,解释了该体系的原理和可行性,为今后处理类似景区道路景观评价等问题提供了参考与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8.
程晨  王凯亮  李胜  陶一舟  项杰 《园林》2021,(9):68-75
近年来,景区内部村落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愈渐突显.许多学者从空间句法的角度探讨了城市内部空间的形态和功能,但对景区村落空间分析的研究却关注较少.基于空间句法对温州市大罗山景区瓯海片区村落进行轴线模型分析,分别从整体区域布局、村落间对比和村落内部空间结构三个方面,研究大罗山景区内7个行政村在规划前后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特征.结果...  相似文献   

9.
旅游离不开城市,城市也同样离不开旅游.城市与旅游寄托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钟情与关爱.旅游的发展是现代经济社会的伴生物,城市则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发展载体.人们外出旅行,一般是选择融各种旅游资源于一体的旅游城市和以自然风光见长的名山大川.国家旅游局重点调度的59家旅游景点中,城市占31家,景区占28家.  相似文献   

10.
谢卫丽  杭程 《山西建筑》2007,33(33):46-47
通过对城市结构的研究,对古黄河功能结构空间进行划分,把规划的重心放在与城区密切相关的雄壮河湾景区和活力城市景区,旨在带动城市活力,促进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11.
社会、生态与艺术的融合--绍兴市镜湖景区概念性规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向荣  韩炳越 《中国园林》2004,20(11):20-24
镜湖景区是绍兴市"组团 绿心"城市结构中的绿心.概念性规划依照"绿心"理念,将现状、社会、生态、艺术四层面叠合、构建,形成绿色生态休闲空间.特别是通过对一些有意义的地域元素的保留和改造,使场地文脉得以延续与再生.镜湖景区将是未来绍兴和周边城市市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杨木  王东 《中外建筑》2014,(11):109-111
城市混凝土森林的扩展,唤醒都市人们对自然的渴望,由此开始,城市越来越注重景区公园的建设,所以与之配套的商业建筑的设计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鉴于对徐州市云龙湖北大堤商业街区的设计研究,探究基于城市滨水景区中的商业建筑设计,寻求城市景区中商业建筑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秦皇岛北戴河风景名胜区滨海四大景区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对立关系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滨海四大景区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的协调策略,从而保证"城""景"空间关系的协调,促进城市型景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城市公共空间是一座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面貌的反映,是市民和旅游者体验城市文化的主要地方。具有鲜明地方历史特征的城市公共空间对一座城市而言是特别重要的。以荆州古城东门景区为例,结合环境行为学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内涵,对公共空间环境与人的行为进行分析,进一步从地标、城市景观、步行街和广场等方面探讨了荆州古城东门景区作为荆州市城市公共活动场所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5.
分析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自身升级是重点,旅游产品升级是根本,旅游品牌是旅游景区和城市无形资产浓缩,以厦门市北辰山省级风景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为案例,浅谈建设美丽旅游景区与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问题和措施,应注重发展模式,注重规划设计,注重优化建设,创新施工管理,根据国家工程建设及4A级景区规范标准,合理规划设计,结合景区实际,创新景区建设施工管理,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打造独具特色国家核心品牌,提升旅游品质,最大限度满足旅游需要,提升城市品牌,推进旅游战略新兴产业升级发展,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建设美丽厦门,直至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也是世界上公认的文明城市。最能体现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文明形象的就是这个国家和城市的建设。城市建设是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是彰显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然而,旅游文化景区是受人为保护的,它的历史脉络确实隐含于城市的发展中,内涵的体现并不是平铺直叙的。对于旅游文化景区这个概念性存在的公共开放空间,我们设计公共设施的目的就是要唤起人们对这座城市人文脉络与地域特征的记忆。从而延伸整座城市的独特潜质与性格。旅游景区内的公共设计不应该仅体现其功能性,它们的存在也应该体现地域的风采。  相似文献   

17.
郝志刚  孟立文 《山西建筑》2007,33(15):48-49
从形态美学的角度分析了竹子在杭州城市景区中的应用现状,并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采用POE(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即使用状况评价)方法对竹子在杭州市景区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找出竹子在杭州市景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类似城市旅游景区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水库景区的生态环境敏感性和自然景观稀缺性决定了低影响开发原则在其规划设计中的重要程度.文章基于海绵城市理论和建设要求,以句容茅山湖为例探讨水库景区规划方法,形成由生态安全、生态环境和生态管理三部分逐级推进的规划思路.同时通过生态敏感性评价、海绵城市规划控制目标制定和两级管控指标设计等手段,将海绵城市工程建设内容转化融人...  相似文献   

19.
山西太原汾河景区北段景观设计运用景观生态设计的手法,力求城市湿地保护与发展相结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使汾河景区成为体现城市生态良性发展的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20.
徐全胜  朱颖 《风景园林》2020,27(2):94-99
生态文明背景下,功能主义导向的传统城市设计正逐步向生态导向的城市设计转型。北京房山云居寺文化景区城市设计实践,以生态导向的城市设计策略为基础,在充分调研基地文化与自然特征基础上,提出"隐于山水间,万般皆自然"的城市设计目标,并进一步提出严格减量发展、严格控制高度、维护山水格局、倡导覆土增绿、风貌特色引导以及混合用地指标6项城市设计策略。聚焦人在景区中的体验,在提升云居寺文化景区服务功能的同时控制景观视廊,实现了人在景中游的绿色景区营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