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移动通信中考虑越区切换时的信道分配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蜂窝移动通信中越区切换的方式、越区切换的模型以及在信道分配中考虑越区切换的优先权等问题,并用计算机模拟了一种优先考虑越区切换的动态信道分配方案,得出了在用户不同的移动特性不该方案的性能曲线,最后还与固定信道分配方案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青藏铁路GSM-R网络优化中越区切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超 《电信快报》2008,(1):11-13
主要介绍了全球铁路移动通信系统(GSM-R)网络中越区切换的整个过程,以及正常的小区越区切换的信令流程,介绍了与越区切换相关的部分信令和参数;以定时器T200超时这种越区切换失效为例,结合具体的青藏线现场数据分析了失效的原因,提出了此种越区切换失效的解决方法,目的在于探讨GSM-R网络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CDMA蜂窝系统采用的越区切换方式,详细分析软切换的原理及实现,突出了软切换在小区制通信体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UTRAN的用户移动性管理中的小区更新、软切换和硬切换,给出了流程图,并对软切换和硬切换做了比较。最后,介绍了TD-SCDMA系统采用的新型越区切换方法——接力切换。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UTRAN的用户移动性管理中的小区更新、软切换和硬切换,给出了流程图,并对软切换和硬切换做了比较。最后。介绍了TD—SCDMA系统采用的新型越区切换方法——接力切换。  相似文献   

6.
在TD-SCDMA系统中采用接力切换方式,越区切换频繁发生,如果切换算法不合理或者不完善,很有可能导致用户掉话,影响通话的过程.为此提出一项改进的切换算法,除了信号强度外,还充分考虑了UE的移动情况,根据UE的运动方向和移动速度选择目标小区,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切换;在小区内根据切换当前的信号强度,给用户分配优先级,按照优先级的高低分配信道的使用权,从而降低切换的阻塞率,总体上更高效地完成了整个切换过程.通过用建立MATLAB仿真模型对语音业务进行算法仿真,验证了改进后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给绿色蜂窝网络的研究和设计提供一个基本的基准或判断依据,对存在多小区干扰和越区切换情况下蜂窝网络的网络传输能力(网络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函数(能效函数)进行了研究,揭示了蜂窝网络的功率开销与频谱效率之间的关系。首先,给出了蜂窝网络能效函数的定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小区干扰深度和越区切换的动力学模型,进而论证了存在多小区干扰和越区切换情况下的蜂窝网络频谱效率,并推证了数学表达式。最后,求解了蜂窝网络的能效函数,讨论了相关参数对它的影响和数值结果分析,为绿色蜂窝网络的研究和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分析依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8.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圆环小区结构的切换概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越区切换是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基于一种由基站天线在垂直面内分割覆盖区域而形成的圆环小区结构,本文对其切换概率进行了分析和计算机模拟。通过与扇区以及分层小区结构的比较,有关结果表明这种小区结构可以降低用户在小区内的切换概率。  相似文献   

9.
IMT2000中越区切换的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IMT2000中的越区切换问题,在考虑多业务和多种资源后,提出一种资源借用方案,在建立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方案越区切换的性能指标,并用计算机模拟比较了采用和不采用资源借用方案两种情况下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终端在移动时,越区切换就变得频繁,如何高效实现越区切换就尤为重要。如果算法不稳妥,会导致通话掉线,影响通话质量。本文提出基于移动终端位置变化情况和信号强度的优先级算法,能够较好地解决越区切换问题。  相似文献   

11.
蜂窝网络的电波覆盖是通过各个小区所设的基站完成的,在每个小区之内,都需要保证信号的有效场强。当移动台处于移动状态或者距离原有基站过远时,移动终端的接收信号质量就会下降。此时如果移动台接收到来自其它基站的更强信号,移动台就会放弃原有的信号,开始接收来自新基站的信号。这一过程就称为越区切换。 话音和数据网络的业务要求是不相同的,因此越区切换的算法明显不同。语音业务允许有一定的误码率,但它的实时性要求非常强,如果时延超出了一定时间,信息对于用户来说,不仅没有实际意义,而且会造成对有效信息的干扰。数据…  相似文献   

12.
王捷  李乐民 《移动通信》1999,23(6):24-27
越区切换方案是无线宽带网中的研究热点, 以往在这方面的研究大都没有论及如何支持作为多址播送成员的移动终端(MT) 的越区切换。本文在对最近以来发表的越区切换方案进行分类总结后, 提出了一种基于虚通道(VP) 的、可支持多址播送连接中MT越区切换的两阶段网络越区切换方案。该方案首先应用连接延伸法快速、可靠地进行越区切换, 然后应用新建连接法使网络资源保持有效利用, 因而能够满足无线宽带网和ATM传输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济南移动通信四期工程小区分裂、频率规划和有效实现越区切换等方面的做法和思路,并由此引出在蜂窝移动电话设计中的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14.
无线光通信(Optic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OWC)是一种新型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为了保证移动用户在多个LED服务区域间的持续通信,提出一种均衡通信速度和通信距离的越区切换算法。在该算法中,移动用户将选择通信距离尽可能长的小区来保证较长的通信时间,同时算法也将用户的移动方向考虑在内,并研究了在多用户情况下,通信网络的资源分配和调度策略,以保证接入网络的用户数量增多时,网络通信不受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切换算法有效地降低了用户的切换频率和通信中断率,并且提高了系统吞吐量;多小区协作网络下采用首入首出(First Input First Output,FIFO)的全局分配策略,提高了小区的平均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码分多址的越区切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码分多址越区同的特点,软切换的种类,越区切换的过程和对系统容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DECT诉层次结构出发,分类探讨了几种类型越区切换的现实方法,讨论了DECT越区切换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提出在系统设计初期认真研究越区切换的必要性。本文虽以DECT系统为例讨论,但某些问题在移动通信中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7.
软交换是下一代网络控制层中的核心实体,越区切换是移动软交换的重要功能之一。该文分析了越区切换的功能特点,研究了移动软交换中越区切换与呼叫控制和接入协议的关系。对越区切换进行了功能分解和分析,提出了一种可扩展性强、易于向3G演进的越区切换模块构建方式和越区切换状态机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8.
唐军 《电子科技》2013,26(5):112-114
研究了移动IPv6协议中的越区切换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投影的移动IPv6快速切换方法。该方法通过构造先验切换经验与小区覆盖范围的映射关系来协助移动接入网关对切换目的地进行预测。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方法能够获得比FPMIPv6更小的切换延迟,并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9.
曹达仲 《电信科学》1994,10(6):35-40
本文在论述公用陆地移动网的漫游,位置登记及越区切换功能实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实现漫游,位置登记及越区切换功能的计算机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一种分层小区结构系统中的呼叫接入控制策略,系统根据当前本小区和周围小区的干扰情况实时地对呼叫请求作相应控制,考虑了实时语音和非实时数据两种典型业务,为切换呼叫设置了高于新呼叫的优先级,并对暂时得不到资源的切换呼叫(包括语音和数据业务)进行排队处理,有效地降低了系统的切换掉话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