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施《报表制度》,可有效对民用建筑能耗状况进行监管,将为建立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和节能评价考核体系及能耗审计制度提供法律依据,从而有效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相似文献   

2.
政策·法规     
<正>两部印发《节约型校园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验收管理办法(试行)》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教育部组织编制印发了《节约型校园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验收管理办法(试行)》。本办法适用于列入到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教育部组织的节约型校园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的验收。验收条件:(一)完成示范项目批复文件中规定的建设内容,并由建设单位完成自查自验;(二)对按监测50栋建筑核定补助资金的高校,能耗及水耗监测计量点数总和不得低于1000个(不包  相似文献   

3.
日前,郑州市根据国家、河南省建设厅对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和能耗监测平台建设的工作意见要求.正式启动了第一批郑州市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的建设工作,郑州市建委结合工作实际.对于参与此次平台建设的单位规定:以《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行建设的相关技术导则》为标准,认真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4.
建设部在节能减排《实施方案》中提出,建立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开展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工作,公示一批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基本能耗情况,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用能标准、能耗定额和超定额加价、节能服务等制度。  相似文献   

5.
建筑能源审计是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中的重要环节。针对我国建筑能源管理相当薄弱的现状,由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和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共同编制了《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技术导则》。但建筑节能监管体系中的各个环节(能耗监测系统、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能耗定额、超定额加价和节能量奖励)必须逐项落实,才能真正发挥效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秀力 《门窗》2009,(11):36-38
本文对节能监管体系的五项制度(能耗监测、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制度建设)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公共建筑应尽快搭建能耗监测平台,完善节能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北京市政府下发《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办法》规定,新建民用建筑应当按标准和规定安装能耗计量设施。北京市重点公共建筑将确定年度能耗限额,超过年度能耗限额20%的需要实施能源审计和节能改造。《办法》提出,北京市将逐步建立分类公共建筑能耗定额管理、能源阶梯价格制度,具体办法由住建和发改部门制定。《办法》规定,新建民用建筑应  相似文献   

8.
《居业》2015,(14)
为有效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违法失信行为实施惩戒,根据《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的通知》(国办发[2015]20号)和《国务院安委会关于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4]8号)等有关规定,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制定并于7月29日印发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不良记录"黑名单"管理暂行规定》。《规定》以督促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主线,以依法依规促进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为着眼点,从主要依据、实施原则、纳入情形、基本程序和责任划分、管理和惩戒措施等方面,提出12条规定,贯穿了从严从实推进依法治安的内在要求。《规定》及其后配套措施的实施,对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后切实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进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督促企业诚信守法、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等方面,都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上海加强《民用建筑工程项目建筑节能管理若干意见》于近日正式实施。细读《意见》,不难发现,文件对民用建筑工程项目的建筑节能内容审查作了详细的规定,明确“未经审查或者审查不合格的施工设计图不得使用,市、区(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不得颁发施工许可证”。但遗憾的是,文件未对时下十分流行的住宅建设中的大开窗、外飘窗、落地窗的大小进行限制,而这些窗恰恰是能耗“大户”。节能专家指出,据一项最新的调查,目前,我国住宅能耗的40%是由窗户造成的,窗户能耗为发达国家的2-3倍。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08年节能减排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07]36号)精神,为全面掌握我国建筑能耗实际状况,做好建筑能耗统计、监测、考核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组织起草了《建筑能耗和节能信息统计体系实施方案》、《建筑节能监测体系实施方案》、《建筑节能考核体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三个方案”),修订了《民用建筑能耗和节能信息统计报表制度》(以下简称“报表制度”),  相似文献   

11.
今后,超过2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和超过20万平方米的居住建筑小区.将实行建筑能耗核准制。节能不达标的建筑.将不得开工建设。建设部近日下发《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地建立新建建筑市场准入制度。对超过2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和超过20万平方米的居住建筑小区,实行建筑能耗核准制。满足节能标准的.由建设主管部门出具建筑能耗审核意见书。未取得建筑能耗审核意见书的项目,将不能获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不得批准开工建设。各地还要组织建筑节能专项检查.对达不到节能设计标准的项目予以查处。  相似文献   

12.
《中国住宅设施》2011,(11):10-10
近年来,山东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规定,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建筑能源审计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发布《山东省建筑能源审计导则》、《公共建筑节能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等标准,建立和完善了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耗监测等各项制度,在推动公共建筑节能运行和改造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组织对全省2300栋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5600栋居住建筑和中小型公共建筑的能耗调查统计,  相似文献   

13.
正《浙江省绿色建筑条例》自2016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从绿色建筑的规划与建设、运营与改造、技术与应用、引导与激励等方面作出了规定。《条例》主要有四个亮点:一是建立了全装修成品住宅推广机制;二是建立了分类递进与分区递进相结合的绿色建筑实施机制;三是建立了既有建筑能耗监管与改造制度;四是《条例》规定了一批扶持绿色建筑发展的激励政策。  相似文献   

14.
公共建筑能耗超限额加价制度是我国公共建筑监管体系的重要一环,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超限额加价量并未得到有效解决。本文从公共建筑能耗超限额加价的目标与制定原则出发,构建基于建筑节能市场目标的超限额加价影响分析模型与核算方法,同时对深圳市公共建筑能耗超限额加价进行案例剖析,为超限额加价的编制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5.
建筑能源审计是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中的重要环节。针对我国建筑能源管理相当薄弱的现状,由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和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共同编制了《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技术导则》。但建筑节能监管体系中的各个环节(能耗监测系统、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能耗定额、超定额加价和节能量奖励)必须逐项落实,才能真正发挥效用。  相似文献   

16.
政府监管——国家强力推行节能减排;监管政府——机关大楼严控建筑能耗。由建设部、财政部联合制定的《关于加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即将发布。《实施意见》提出,国家将逐步建立以用能标准、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能耗定额与超定额加价制度为主要内容的节能管理体系,加强对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的监管。这表明中国强制节能减排将首先从政府做起。  相似文献   

17.
据悉,建设部《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动态监管规定》(征询意见稿)近日已经下发。该《意见稿》对于以往存在建筑施工安全隐患的方面进行了明确限定,提出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建筑施工企业不得参加建设工程施工投标活动,以从源头上杜绝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8.
8月初,市建委等部门颁布了《北京市既有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根据方案,2007年年底前必须完成40个机关.大型宾馆、商场、写字楼的能源审计和能效公示工作。2008年内完成50%以上大型公建能源审计。《方案》规定,既有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具体任务分四个步骤:[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为规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建立健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科学监测体系和监管机制,依据国务院颁布的《风景名胜区条例》,建设部近日出台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办法(试行)》。这是建设部首次系统、规范地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各项工作进行全面、详细的规定。  相似文献   

20.
<正>为进一步做好民用建筑能耗统计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有关规定,住建部对《民用建筑能耗和节能信息统计报表制度》(建科〔2013〕147号)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民用建筑能耗统计报表制度》(以下简称《报表制度》),已经国家统计局审核批准,并于近日正式印发。一、本次印发的《报表制度》(请至http://www.mohurd.gov.c n/下载)执行期为两年。2015年度和2016年度各相关统计报表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