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行业,企业毛利率可高达39%。工信部统计显示,2012年我国产生建筑垃圾15亿吨,其中进行资源化利用的仅为几千万吨,利用率不到5%,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而《中国建筑垃圾资源产业化(2014年度)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我国仅有20多家相对专业的企业从事建筑垃圾再利用的工作,刚刚挂牌新三板的许昌金科资源再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许昌金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建筑垃圾也在快速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建筑垃圾占到了城镇垃圾总量的30%~40%.仅南京市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在4000万吨.武汉也在4000到5000万吨、上海市超过5000万吨,精略估算.仅夏热冬冷地区九个中心城市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就达到2亿至3亿吨。大量的城市建筑垃圾.给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困扰.对城市管理的压力也日渐加大。所以.尽快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缓解垃圾围城现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业也同时快速发展,相伴而产生的建筑垃圾日益增多,中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1/3以上。截至2011年,中国城市固体生活垃圾存量已达70亿吨,可推算建筑垃圾总量为21亿至28亿吨,每年新产生建筑垃圾超过3亿吨。如采取简单的堆放方式处理,每年新增建筑垃圾的处理都将占1.5亿至2亿平方米用地。中国正处于经济建设高速发展时期,每年不可避免地产生数亿吨建筑垃圾。如果不及时处理和利用,必将给社会、环境和资源带来不利影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以500-600吨/万平方米的标准推算,到2020年,我国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新产生的建  相似文献   

4.
据有关数据统计:2013年城市垃圾总量已达1.8亿吨,城市垃圾约占全国垃圾总量的30%。截至2011年11月,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堆积量已经达到80亿吨,同时累计侵占土地面积约5亿多平方米。目前,中国约2/3的城市已经面临垃圾围城局面,同时垃圾造成的污染已经蔓延到农村。而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作为一种跨行业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因水泥在生产过程中回转窑系统具有高温、燃烧环境稳定、停留  相似文献   

5.
<正>"垃圾只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句话用于描述建筑垃圾再合适不过。作为世界上建设规模最大的国家,建筑垃圾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单一品种排放数量最大、最集中的固体废弃物。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的最新数字,到2020年我国还将新建住宅300亿平方米,新产生建筑垃圾至少50亿吨。建筑垃圾顾名思义,即在建筑过程中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余泥及其他废弃物。据了解,每1万平方米建筑施工就会产生建筑垃圾500-600吨;而每  相似文献   

6.
《广东建材》2006,(5):1-1
据统计,2004年建材行业总计综合利用各种废渣约4.2亿吨,城市生活垃圾和可燃废弃物约67.2万吨。  相似文献   

7.
1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现状到2010年底,全国县城以上生活垃圾总产量约为2.5亿吨,其中城市1.8亿t/a(日均约为49.3万吨);县城0.7亿t/a(日均约为19.4万吨)。全国城市垃圾的处置率将由2007年的40%上升到70%,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建筑垃圾的定义,指出了我国城市的建筑垃圾传统处理方式的危害,对国内外建筑垃圾的现状及综合利用技术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以宜昌建筑垃圾现状为例,提出了利用新技术来综合利用建筑垃圾,并建议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建筑垃圾处理规范化,建筑垃圾得于循环,以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正近几年,我国每年建筑垃圾的排放总量为15.5亿吨-24亿吨,占城市垃圾的比例约为40%。1990年至2000年,建筑垃圾每年递增15.4%;2000年至2013年,每年递增16.2%。如此大量的建筑垃圾不断产生,但目前填埋、露天堆放等单一、粗放的处置方式,极易对土壤、地下水、河流、空气产生二次污染。我们的城市在“茁壮成长”,而生长的“代谢产物”建筑垃圾,却一直无处可去,甚至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负担。以北京为例,其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多达4000万吨。未来数年,因我国加速推进城镇化,因此建筑垃圾排放量会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0.
《山东建材》2015,(3):82
24日,在陕西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会集体提案建议,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化,搭建建筑垃圾综合治理平台,鼓励对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再利用。调研数据显示,陕西省现有建筑垃圾5亿多吨,每年新增约6000万吨,陕西省对建筑垃圾处理都是直接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这种处理方式占用了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建筑垃圾填埋后也危害生态环境。陕西省的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刚刚起步,建筑垃圾回收尚处在原始的粗放阶段,大部分建筑垃圾没有  相似文献   

11.
吴勇军 《中州建设》2012,(20):28-31
近年来,我国波澜壮阔的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建筑垃圾的急剧增长。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市建筑垃圾总量为21亿~28亿吨,每年新产生建筑垃圾超过3亿吨。如何处理数量如此庞大的建筑垃圾,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部门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目前的建筑垃圾处理主要是暂存堆放、随意倾倒和填埋处置,不但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和破坏。  相似文献   

12.
浅谈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凯 《城乡建设》2011,(1):46-47
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约为1.5亿吨,历年来堆积的垃圾量已达60亿吨,侵占了约5亿平方米的土地,随着人类垃圾的不断增加,垃圾的收集、处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笔者就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问题,简述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3.
《建材发展导向》2009,7(4):85-85
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山东省潍坊市将加快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步伐,到2010年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企业力争超过10家,形成新型建材年生产能力将超过600万m^3,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将超过75%。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6)
如今,建筑工程项目大规模发展,城市建设施工日益增多。建筑垃圾的安放处理等问题也接踵而至。为了推动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本文简要介绍城市建筑垃圾的分类情况、具体的危害及综合利用现状,并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核心提出相关解决方案,在减少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危害的同时,提高垃圾综合利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文宁 《中州建设》2014,(5):40-42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中村改造、旧城改造、拆临拆违等工程实施步伐加快,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城市变得越来越美的同时,建筑垃圾产生量却在与日俱增。据统计,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1/3以上。以500~600吨/万平方米的标准推算,到2020年,我国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新产生的建筑垃圾将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数字。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快速发展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建筑施工和建筑拆除产生的建筑垃圾占垃圾总量的90%以上。同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建筑垃圾管理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建筑垃圾的再利用水平和管理措施需要进一步加强。本文以厦门等低碳城市的建设为例,研究建筑垃圾的资源化管理,这项工作对低碳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建筑》2016,(16)
正我国是建筑大国,随着城镇化加快发展,建筑材料使用量越来越大,建筑垃圾越来越多。仅2015年全国即产生建筑垃圾24亿吨,占城市垃圾总量的40%。应对建筑资源大量消耗和建筑垃圾迅速增长的双重挑战,根本途径在于将建筑垃圾变废为宝。2011年,国家发改委相关文件提出,到2015年,全国大中城市建筑废物利用率要  相似文献   

18.
对国内外建筑垃圾的管理现状及综合利用技术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总结。分析了建筑垃圾的成分及特征,指出了我国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合适合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管理及利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改造建设规模的逐步增大,产生的建筑垃圾也越来越多。目前,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利用,而是直接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耗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同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如何合理利用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文对济南市建筑垃圾作为辅助材料应用于水泥生产的探索实验进行了总结。1建筑垃圾物理化学特征建筑垃圾成分复杂、多变,经调查,混凝土约占51.8%、白灰约占2.7%、烧结砖约占30%、地基填土约占12%、其它约占3.5%,钢筋等其它金属在拆迁过程中被拣出。  相似文献   

20.
潍坊市力争到2010年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企业达10家以上.形成新型建材年生产能力600万m^3以上.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该市去年6月建成了首条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生产线.利用建筑垃圾生产新型建材。围绕设备国产化配套问题,去年底启动了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成套装备产业化项目.预计到2010年形成年产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成套装备100套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