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数量巨大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可通过负荷聚合参与电力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实现运行成本的综合优化。将对充电用户而言更易于接受的充电负荷灵活调整作为电动汽车负荷聚合商参与调频辅助服务市场的方式,从整体技术方案、市场机制设计、聚合平台设计、评估校核体系设计4个方面,开展了电力市场框架下的电动汽车负荷聚合商参与电网友好互动的方案研究。为解决海量充电桩的控制和通信问题,提出了服务调频辅助市场框架下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聚合平台云边端协同架构,可为电动汽车负荷聚合商参与辅助服务市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电动汽车-充电桩-电网交互和融合发展,是提升电网灵活性与稳定性、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培育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新动能的重要途径,国内外学者就电动汽车-充电桩-电网交互与融合技术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文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和研究,首先介绍电动汽车-充电桩-电网交融技术研究背景;其次从无序充电、有序充电到V2X三个阶段介绍了电动汽车-充电桩-电网交融技术研究现状;然后从物理层、平台层和融合层三个层次对电动汽车-充电桩-电网交融架构进行归纳,并分析了电动汽车和充电桩联网时所要考虑的传感和通信技术,对目前电动汽车调度技术关键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探讨实现电动汽车-充电桩-电网交融架构的多方灵活交易方式;随后,对典型电动汽车-充电桩-电网交融应用实践做了介绍。最后对电动汽车-充电桩-电网三网交融技术研究进行了展望,旨在为电动汽车-充电桩-电网三网交融技术研究与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中电动汽车充电桩面临的检测维护、通信、数据安全等问题,文中提出了以电动汽车交直流充电桩技术为基础,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RFID无线通信技术的数据安全与管理中,形成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共享检测的技术方案。方案实现了充电桩检测技术中射频通信机制与数据共享区的互斥管理,且保证了无源状态下的数据存储与通信安全。该方案对未来电动汽车充电桩共享检测系统的可行性、安全性、降低成本和功耗等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基于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设计方案。阐述了充电桩的功能需求和整体硬件实现方案以及软件实现流程图。其中软件实现包括充电桩读取电能表的数据程序、IC卡读卡器的数据提取程序以及充电桩与后台监控系统的以太网通信流程。该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符合目前国内相关标准,通过实验测试,可以实现对电动汽车的充电控制任务。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基于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设计方案。文中阐述了充电桩的功能需求和整体硬件实现方案以及软件实现流程图。其中软件实现包括充电桩读取电能表的数据程序、IC卡读卡器的数据提取程序以及充电桩与后台监控系统的以太网通信流程。该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符合目前国内相关标准,通过实验测试,可以实现对电动汽车的充电控制任务。  相似文献   

6.
充电桩通信系统作为“泛在电力物联网”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密钥管理是信息安全防护措施成功实施的关键。为保证管理控制中心、电气控制柜、电动汽车充电桩三层架构的通信安全,兼顾电动汽车充电桩通信效率,提出一种轻量级的充电桩密钥管理方案(charging pile key management scheme,CPKMS),并给出了详细的密钥管理实现流程;分析了该方案的密钥安全性、前向与后向安全性、抗攻击能力及其运算负荷和密钥存储数量。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抗伪造攻击、抗中间人攻击与抗重放攻击的能力,兼顾了安全性与效率,能够满足充电桩密钥管理的安全需求。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兴起,充电桩的业务需求随之迅速发展,充电桩作为一种电能计量装置,其准确性直接影响了用户和供电公司的经济利益。为此,本文基于直流充电桩的工作原理展开分析,探究了充电桩的计量误差来源及量化分析方法,建立了直流充电桩远程检测系统;以实现直流充电桩远程检测为目标,对远程检测系统的总体架构、软硬件结构以及通讯手段进行设计,规划了系统测试模块的主要功能。最后,应用该系统对某直流充电桩的计量功能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策略在实现直流充电桩的性能检测,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上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接入对电网谐波的影响,首先阐述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的工作原理,给出电动汽车充电标准。分析发现直流充电桩系统、充电桩类型、充电桩数量、充电桩节点电压、节点电压和充电桩数量的共同作用等,都会对电网谐波产生影响,应以直流充电桩电动汽车与谐波之间的实测数据为基准,分析变电站设备、电容参数估值等方面的误差,对充电桩谐波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9.
随着大量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建设与投运,电动汽车充电桩作为电动汽车的主要充电设备,其安全与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电动汽车的可靠运行与实际推广应用。电动汽车充电桩的现场运维检测需求急剧增大,为解决目前现场检测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在分析充电桩充电流程与现场检测需求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充电桩现场检测方法,能够对充电桩的整体性能进行检定,为电动汽车充电桩验收测试工作提供技术保障,方便对充电桩的日常维护,确保电动汽车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充电,保证用户及提供充电桩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为定量评估电动汽车充电桩系统信息安全水平,发现其脆弱之处和安全隐患,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设计电动汽车充电桩系统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案与流程;建立电动汽车充电桩系统资产安全价值层次分析模型、安全威胁层次分析模型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将电动汽车充电桩系统分为电动汽车充电桩、运营管理平台、用户资产及其之间的通信链路与通信数据,通过调...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两个充电桩同时对一辆电动汽车充电的技术,设计了充电桩群控操作管理单元对多个充电桩控制管理,既可对小功率的车单充,又可对大功率的车双充。结合"互联网+"技术提出了手机APP、在线卡和离线卡三种支付方式兼容的充电方法。在软件实现上采用模块化设计,规范充电流程,数据流通过消息总线机制在各模块间传输。在双充操作上,充电桩群中任意两个充电桩都可以组合,组合后在其中任一充电桩上可以启动和终止充电,将充电中双桩设置主桩和辅桩进行管理。通过厦门多个公交站的运营情况表明,该充电桩群控操作管理单元使用是稳定可靠的。与传统的充电装置相比,使用充电桩群控操作管理单元使充电功率选择更多元化,充电站设计成本更低。  相似文献   

12.
出于对用户不同充电需求的考虑,市场上出现了具有多种充电模式的充电桩,增加了电动汽车充电控制的复杂性。针对区域内数量确定的充电桩,文中研究了针对具有多种充电模式的充电桩的控制策略。首先,根据充电桩和电动汽车的匹配结果,建立了充电桩的负荷状态向量;其次,根据系统是否需要考虑调峰需求响应,提出了不同的控制目标和控制策略;最后,以某实际工业园区为例,计及园区光伏出力、电池储能及分时电价等条件,进行仿真控制,对比分析了其在不受控、不考虑需求响应控制以及考虑需求响应控制3种情况下的结果,验证了文中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电动汽车充电桩的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要素(电池和充电方式),文章提出了以交流充电桩为主的电动汽车充电方案,设计了一套电动汽车充电桩的控制系统,阐述了该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主充电电路单元、主控制电路单元、计费单元、人机交互单元、刷卡单元,以及软件系统及主要程序.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有V2G直流充电桩现场检测装置功能不全面、检测方案单一、控制及管理困难等问题,依据国家相关标准,设计了V2G直流充电桩检测方案和检测系统。首先,根据需要设计了3种检测方案:现场检测方案、实验室检测方案以及动力电池检测方案。不同的检测方案对应V2G充电桩不同检测环境和检测项目。然后,依据3种检测方案给出了检测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能够实现对V2G直流充电桩充放电功能、直流输出性能、并网性能及保护功能等进行检测。同时还可以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状态进行评估,从而判断电池潜在风险。最后,通过对V2G直流充电桩和车辆动力电池进行不同项目检测。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检测方案和检测系统能够准确实现对V2G直流充电桩的功能和性能检测。  相似文献   

15.
面对电动汽车大规模推广应用对充电桩高效运维管理的需求,首先在介绍区块链技术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充电桩运维系统的高分布性、多主体性和高可信性特征,归纳了区块链技术在充电桩运维系统上的应用价值,然后构建了基于联盟链式结构、采用PBFT共识机制、包含完全和不完全两类节点的区块链充电桩运维系统。最后,结合具体应用场景给出了系统在服务层、管理层和数据结构层各个层面的详细功能。为充电桩、配电站、运维机构、检定机构和监管部门等多边利益主体构思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端到端透明化、高可信性的去中心化管理模式,为区块链技术在充电桩运维系统的落地实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滞后问题,考虑市政LED(发光二极管)设施与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均采用低压直流电作为直接能源供给,提出了将充电桩与市政LED设施进行一体化建设的模式。通过比较目前已有的3种充电桩建设模式即政府主导模式、电网企业主导模式、汽车厂商主导模式的优劣,引入了民营资本主导模式。结合中国当前充电桩推广的实际情况,提出中国现阶段实行政府、电动汽车厂商、电网企业及民营资本四方联合投资建设充电桩的运营模式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