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目前,综合开发地下空间已成为城市核心区“城市更新”的最主要途径之一。在城市中央商务区(CBD)地下空间规划设计中,本文重点对片区“被动式”地下空间开发所需解决的内外交通耦合、地块功能耦合、交通方式耦合、低碳开发耦合及空间布局形态耦合等内容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结合具体指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分析其耦合协调性,提高方法的可操作性。在此基础上,系统性提出CBD耦合规划协调框架,为地下空间开发提供规划方法指引。  相似文献   

2.
在对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理论和实践研究基础上,针对城市存量土地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从有效拓展城市空间、节约土地资源、提升城市功能角度出发,基于地下空间、开发功能一体化,分析大城市地下空间分布类型及共性特征,并结合沈阳市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探索城市地上、地下空间布局与区域功能协调关系,提出大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分类、分层、分区开发利用引导模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需求,我国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快速发展,地下空间规划已经成为我国城市规划体系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借鉴对地下空间宏观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单个用地、具体功能的角度出发研究地下空间布局规划。在需求预测与经济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地下空间布局规划的方法,并对实证地区丰南区的地下空间布局规划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作者从低碳型城市商务区的内涵特征分析入手,探讨了地下空间开发与城市商务区低碳发展的相互关系,得出了地下空间开发在城市空间布局、交通组织、能源利用、建筑设计四个方面对低碳型商务区发展起支撑作用的结论,并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低碳商务区地下空间开发模式。作者最后将研究成果应用到上海虹桥低碳商务区地下空间规划实践中。  相似文献   

5.
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布局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炳帆  潘徐 《四川建筑》2009,29(5):18-19
主要探讨了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规划利用中的空间布局形式,提出应注重人性化和系统化原则,以希对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起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地下空间对提高用地效率、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前海区域是青岛城市发展的核心区域,地下空间开发量巨大,但也面临着规划落后、管理混乱、功能冗杂等问题。为提高青岛城市地下空间发展水平,立足于微观空间视角,通过分析前海区域微观层次地下空间形态的发展动因与演化过程,归纳微观层次地下空间形态的演化轨迹,提出微观层次地下空间形态的构成要素,以期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机制,并为其他城市的地下空间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7.
《规划师》2016,(5)
当前,我国城市地下空间与人防工程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多数城市将这两项建设分开进行。在此背景下,文章立足城市地下空间和人防工程综合利用,剖析地下空间和人防工程的发展关系及独立编制这两项规划存在的问题,以可实施性和操作性为前提,从规划编制体系、空间布局和实施管控三方面提出规划策略,以期实现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和人防工程规划"两规合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保护的有关战略问题作了初步的研究,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前景预测、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战略对策、我国现阶段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点内容、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布局形态的选择等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9.
作为当今亚洲乃至全世界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新加坡每年不断吸引着大量游客和移民的涌入。城市飞速发展带来的人口密度增长也为新加坡的交通带来了较大的压力。针对地少人多的城市发展现状,新加坡政府通过充分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来缓解其交通压力。随着地下交通空间的合理规划和开发利用,不仅可为城市居民的出行带来便利,同时也带动了地下交通路网周边区域的经济快速增长。通过介绍新加坡地下交通空间的发展历程和建设现状,对地下交通空间布局与城市生长协同发展的关系进行阐述,希望能为我国城市地下交通空间的综合利用与开发提供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空间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古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中国4个历史古城——西安、北京、苏州和广州为例,从发展沿革、发展阶段和空间形态3个方面,探讨了这些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过程中的独特性。针对其地下空间利用的目标、重点保护地区和管理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与空间利用规模和质量的关系,提出了垂直形态、水平形态、过渡空间3个方面,探讨古城地下空间形态特征,为地下空间规划和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王磊 《规划师》2006,22(11):39-42
《成都市南部新区起步区核心区城市设计及地下空间综合规划》方案征集活动是将城市设计与地下空间规划相结合的一次尝试,在做城市设计时必须统筹地面和地下规划.《成都市南部新区起步区核心区地下空间综合规划》的总体构想是人为引导地下空间的"有机生长",最终形成树枝状"生长型"的地下空间网络结构,通过与城市设计的结合,强化整体开发、依托轨道交通、分区控制的平面布局,确保地下空间开发的有序实施.  相似文献   

12.
结合杭州亚运村片区的开发建设,全面介绍了基于RBD功能的CAZ城市片区地下空间总体布局方案。同时,依托上位规划的功能定位及开发条件,重点分析了地下空间规划的关键技术问题并提出针对性解决途径,论述了片区地下空间开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归纳了亚运村片区地下空间开发的目标原则及总体思路。在对地下空间的功能、规模进行全面研究的基础上,打造了城市CAZ高品质片区立体化交通集约型地下空间的典范布局。探索了界定地下空间要素的控规编制原则,并对地下空间开发及管理模式提出了建议。本专项规划具有中国新时代城市建设特色,可为地下空间开发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城市快速发展出现诸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交通拥堵、房价高等“大城市病”问题,破解“大城市病”的最佳选择在于开展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归纳我国大城市建设存在的“大城市病”特征,提出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对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现状进行了综述,明确了当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存在的核心问题及发展方向;基于国内外现状分析,明确进行了我国未来地下城市空间开发利用的发展原则;提出未来地下城市规划布局发展的若干理念,从法制构建角度倡导树立第四国土、地下红线理念;从规划、设计、建造角度推崇融合设计、规划留白、智慧建造等理念;从空间角度提议采用节点TOD空间布局理念;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本研究综述及发展理念旨在为未来大城市立体空间联动利用提供模式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土地资源紧张的条件下,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是未来居住区建设的必然趋势,进行立体式小区规划将会成为今后"节能省地"的重点.文章结合国内居住区地下空间开发中所存在的问题,分别从空间结构、空间功能和空间形态3个层面对高密度居住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模式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了各类功能空间及服务设施于居住区地下空间的适建性,提出了居...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地下空间、城市形态以及城市微气候相关研究的梳理,将地下空间对城市微气候的影响归纳为地上因素与地下因素两个方面,探讨地下空间及其要素对城市微气候影响的机理。地下因素指地下空间进行内部环境控制而直接对地面微气候造成的影响;地上因素指由于进行地下空间规划形成新的城市形态,进而对城市微气候形成影响。首先,理清影响城市微气候的地下空间的要素,并界定地下空间与城市形态研究的切入点,梳理和明确各项外部空间环境的指标;其次,指出目前该研究领域中待解决的两方面关键问题以构建地下空间开发对城市微气候影响的研究框架与路线。  相似文献   

16.
李巍  卢学伟 《山西建筑》2011,37(30):15-17
通过对城市经济和城市问题的研究,分析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以大连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为例,提出地下空间布局及规划利用的探索方式和规划原则,以期指导城市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经济高速发展、城市空间容量严重不足、各种矛盾迅速激化、城市土地急剧升值,城市地下空间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广州等众多国内城市的地下空间已进入大规模开发期,但目前缺乏地下空间规划,已开发的部分地下空间使用功能及内部布局不尽合理,尤其是重点地区的地下空间未能得到很好利用。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经验,总结对广州的启示,并以广州宏城广场周边地区为例对城市重点地区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进行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城市地下空间竖向分层化成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趋势之一。本文立足于中国城市化以及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迅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通过分析浅层地下空间(地下10 m以上)、中层地下空间(地下10~50 m)和深层地下空间(地下50 m以下)的主要资源特性和最优功能设施布置,明确城市地下不同分层空间的主要功能定位。同时分析国内外不同的地下空间开发案例,重点探讨城市地下空间分层利用的布局模式和内在演变机理。以武汉市地下空间开发为例,分析了武汉市不同区域地下分层空间的结构形态的差异性。其研究成果有助于不同城市进行地下空间规划时,决定不同分层空间的功能设施和结构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