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吹氩是在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发展起的炉外精炼新技术。氩气是通过喷枪吹入钢液里,在钢液中上升逸出时带动钢液做循环运动,从而去除钢中夹杂和气体,达到净化钢液、均匀钢液成份及温度 相似文献
2.
伍先昭 《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1999,(4):4-6,10
进行了实验室模拟试验及现场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钢包底吹氩时,吹氩启动压力一般为0.30~1.00MPa,工作原力一般为0.20~0.60MPa,吹氩时间〉3min。按此吹氩工艺参数生产的20MnSiΦ20mm螺纹钢铁材,其抗拉强度提高了3.72MPa,其它力学性能指标与顶吹氩钢相近。 相似文献
3.
4.
一、前言钢包吹氩精炼是一种非常简便而又较为广泛的炉外处理钢液的方法,利用氩气的搅拌作用,促使钢中夹杂物上浮、分离,使钢水成份与温度均匀化,并带走有害气体,从而达到脱气、净化钢液的目的,使钢材的抗蚀性、韧性以及电磁性能等方面得到明显的改善。为了探讨钢包上部吹氩工艺与效果,我们对LD转炉吹炼的硅钢进行了两次实验性的吹氩试验(第一次14炉、第二次7炉),试验结果表明,吹氩处理确实对改善转炉钢的质量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钢中的显微气孔,对钢材性能有潜在性威胁,但又为宏观所难于看见,故容易被人们忽视。本文,主要阐明钢中的显微气孔与其非金属夹杂物的依存关系及吹氩处理可减少钢中的显微气孔,从而提高了钢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6.
7.
介绍了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老区通过对脱氧工艺的优化,并采用钙处理工艺,解决了脱氧产物Al2O3对钢水质量的影响及浇铸过程的可浇性问题,实现了“转炉→吹氩站→连铸”工艺路线稳定生产含铝钢.缓解了用LF生产品种钢的压力,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8.
钢包吹氩引起的钢水温降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现场实验测试,认为钢包炉吹氩搅拌过程中,氩气升温吸热对钢液温降的影响极少,分析认为钢液产生较大温降主要原因是包衬蓄热和吹氩过程中形成的钢液裸露面对外散热,同时指出钢包内钢液温度的分层可减少通过包衬散热所带来的热损。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钢包碱性内衬吹氩对GCr_(15)滚珠钢质量的影响,试验熔炼是在25吨电炉用合金废钢重熔法进行的。为了保证钢中稳定的含炭量,在炉料中配入10%的生铁。出钢温度比一般工艺(1550-1570℃)要高,达到1580-1600℃。氩气(0.6-0.7m~3/T)经过钢包(铬镁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重钢钢炼钢厂钢包底吹氩强度的试验,研究了不同底吹氩强度对钢液湿度,成分均匀性和去除钢中夹杂物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钢包底吹氩强度保持包渣面亮圈300-400mm情况下。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铜包吹氩不同供气方式对精炼效果的影响。试验表明,刚玉质多孔砖底吹氩比高铝质磨缝砖底吹和顶吹氩具有更好的冶金功能。处理后〔H〕为1.01~1.21ppm,〔O〕为42~64ppm,脱硫率达20%。与顶吹氩相比,夹杂去除率提高14.4~16.2%,调温速率提高O.59℃/分。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相似比为1∶3的水模型研究了某厂100 t钢包底吹氩位置及流量等因素对钢液混匀时间的影响,利用机油模拟钢渣,对不同钢包底吹位置及流量下钢液面裸露进行了比较,并利用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透气砖位置对钢液流场的影响,找到最优的钢包底吹氩控制方式,并在现场进行了优化后工业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钢包底吹氩位置及控制工艺对夹杂物上浮去除有着重要作用,双孔夹角135°、吹气孔位于各自半径0.5R圆周上时混匀时间短且钢液面裸露面积小;同时在钢包底吹氩一定时间后,钢包内钢水全氧含量降低明显且没有增氮,铸坯中w(T.O)=(7~9)×10~(-6),明显低于优化前工艺铸坯w(T.O)水平(平均13×10~(-6)),全氧含量控制水平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14.
15.
近年来,为了满足各工业交通部门对钢材的质量和性能提出的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国内外采用了许多炉外精炼方法。钢包内吹氩气处理钢水(简称吹氩)是其中的一种。这种方法装置简单、消耗低、上马快,并可以明显地净化钢质,改善注况,提高钢材质量,因而得到了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16.
17.
顶渣吹氩搅拌法生产超低硫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津钢管公司在150t超高功率电弧炉上采用顶渣吹氩搅拌法成功地生产出超低硫管线钢,着重讨论了LFV精炼用深脱硫剂的脱硫效果及影响脱硫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19.
20.
龚岭南 《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1992,(3):6-11
本文就湘钢65Y吹氩钢进行了研究。表明,吹氩后的化学成分均匀性程度都有改善,硅酸盐及氧化物夹杂级别降低;钢丝的合格率及特号率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