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翔 《世界电信》2002,15(12):16-20
根据电信运营收入排名,传统运营商仍旧占据全球100强电信运营公司收益的主流,但新兴公司的作用越来越大。从利润增长角度看,亚洲电信运营商的表现最好,然而全球电信运营100强所展现出来的电信业发展状态让人难以乐观。电信业的未来发展应认真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重视投资风险;技术不能解决一切;电信业萎缩还在继续;整合可能会带来新的垄断和管制。  相似文献   

2.
近来,电信业变化以及革新的速度之快,让人有望尘莫及的感觉,以致于很难分清哪些是事实,哪些又是虚张声势;什么是大势所趋,什么又是歧途与弯路。  相似文献   

3.
冯橙 《世界电信》2016,(2):55-59
中国电信业的发展处于全球电信市场的大局之中,彼此影响互动在所难免。因此两者关键指标的变化和彼此的影响必须关注。就目前来看,全球电信业收入普遍处于低增长状态,中国运营商正在转型,收入增速也维持低位运行;在收入结构上,前者正在经历移动话音向移动流量的转型,后者的这一转型快于前者;从利润看,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电信业的利润空间不断收窄,目前维持在7%~11%之间,而中国电信业的人均劳产率相差较多,亟待提升;此外,中国电信业的运营成本占收入比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而其社会形象和世界各国相比,也都毁誉兼有,需要公众给予更公正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精彩观点集锦:◆树立行管大目标观念,通过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实现电信业的和谐发展;树立信息大行业观念。促进电信业在推进信息化中实现协调发展;树立通信大服务观念,推进电信业在转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对于电信业的资费,主要涉及3个方面的因素:(1)政府,主要包括其决策的权利和范围;(2)企业,应该做什么和如何去做;(3)中国电信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中国电信业的价格决定不是单纯的价格问题,也不是单一的市场问题。  相似文献   

6.
2002年仅仅美国电信业2000个公司倒闭了1900多个,股市电信业股蒸发了2.4万亿美元;欧洲、日本、亚洲、中国电信业一片萧条、倒退、下降声。电信业跳进20/80陷阱拼命挣扎!电信业:该清醒了吧!21世纪电信业,你服从20/120新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7.
2005年,对于全球电信业来说可谓是可圈可点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兼并风潮迭起,巨头间的资本交锋达到了新的高潮;转型的呼声空前高涨,传统电信业齐声呼喊着迈出了坚实的转型步伐;融合成为全球电信业的焦点,一个个与融合相关的战略逐次铺开;开放成为响彻管制领域的强音,市场的大门被加力打开;稳步经营仍然是电信企业坚持的理念,脚踏实地的努力换来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我国电信业目前发展的态势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对电信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电信业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电信业市场环境 1.电信业竞争格局形成中国电信业的电信运营企业已有3000多家,初步形成不同业务、不同层次的多元化竞争局面。在固定电话业务领域内,由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两家经营;移动通信业务领域内,由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个主体经营;国际通信业务已有数家经营;在数据通信业务市场,则已形成多家运营商齐头并进,市场日趋繁荣的局面。此外,我国还存在众多潜在的电信运营商,如广电网、电力通信网等。  相似文献   

10.
朱金周 《通信世界》2002,(18):33-34
随着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WTO,我国电信业行业体制和企业运营机制调整逐渐加快。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电信运营商,学习WTO基本规则已经蔚然成风,《电信法》呼之欲出;《外商投资电信企业暂行规定》已经于2002年1月1日起实施;2002年5月17日,新中国电信与中国网通正式挂牌,我国电信业形成“5 1”的市场大格局……所有这些体制和机制的调整,都是我国电信业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面对电信业日益国际化而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数字通信世界》2009,(1):36-36
根据爱立信的观察和分析,在2009年,中国电信业将沿着三个方向深入发展下去:移动与宽带继续充当行业发展主动力,5G技术演进共同迈向LTE;全业务运营加快融合的步伐;电信业创新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广东通信技术》2011,(3):55-55
2010年是全球电信业发展的关键一年。这一年,全球电信业逐渐走出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实现行业收入的正增长;这一年,移动互联网、云计算、M2M等新业务的发展轨迹日趋清晰,市场规模初步形成;这一年,宽带网络等核心基础设施加速发展,社会信息化水平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13.
我国电信业改革的四个阶段是:(1)1994年前后组建联通;(2)1995~1998年邮电部内部重组,邮电部政企分开,组建信息产业部;(3)1998~2002年政企分开、邮电分营、寻呼剥离、移动分家、电信重组;(4)将是酝酿成立国家通信管理委员会。可以看出,电信业改革的方向是进一步的开放和竞争。  相似文献   

14.
宿建光 《通信世界》2004,(16):33-33,36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业务模式的改变.电信业和IT业正在相互交融,相互影响,IT助力电信,IT将会为电信发展做助推器,支持电信业更高速度发展,为电信业带来活力与商机;IT改变电信,IT的融合与渗透必将给电信业带来思维模式、经营模式的变化。应该说IT离不开电信的发展,电信也不可能没有IT的支持,企业家认识、理解了这两个行业的融台充分运用了融合之中的特性,就有可能迎来更大的商机。  相似文献   

15.
彭俊 《通信世界》2002,(23):13-13
近日,信息产业部公布了2002年上半年通信业发展的各项统计数据,数据显示,1-6月,电信完成1942.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6.6%。各项业务中,国内长途业务收入222亿元,同比下降0.2%;国际业务收入36.8亿元,下降17.6%;移动通信收入920.6亿元,增长24%;本地网通信收入565亿元,增长68%。以上各项业务分别占整个电信业务收入的11.4%、1.9%、47. 4 %、29.1%和4.3%。各类新业务迅猛发展,上半年,IP电话通话时长达到253.4亿分钟,同比增长213%。移动短信业务量达到326亿条。新的数据表明,持续一年多时间的通信业务收入增长速度下滑的趋势开始停止,这一消息的确让人振奋。但是,同时公布的另一组数据却又令我们不得不担忧。上半年,全国电信业固定资产投资仅完成499.3亿元,同比下降35.7%。一方面收入增长,另一方面投资不足,电信业的发展有点让人费解。下半年,电信业收入能否延续这一增长趋势?投资是否会继续下降?各项业务发展又将会如何?  相似文献   

16.
《通信世界》2004,(17):85-85
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业务模式的不断改变,更加促进了电信业和IT业的相互融合和相互影响。“IT助力电信、IT改变电信”也日益被大家所关注。IT将支持电信业更高速度的发展,为电信业带来活力和商机;同时,IT的融合与渗透也必将给电信业带来思维模式、经营模式的变化。可以说,IT离不开电信的发展,电信也必须依靠IT的支持。尤其是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今,一个契机也许可以改变个时代。IT助力电信构建和改变业务模式,可以为电信业带来更大的商机。  相似文献   

17.
徐睿 《通讯世界》2002,8(11):72-73
电信业运营价值链在整个电信业务的运营价值链中,有不同的电信商参与:第一环节为提供电信设备的供应商;第二个环节为电信交易、提供支持,主要是电信的系统集成商;第三环节为基础网络的建设与运营;第四环节包括电信服务个性化支持,如软件供应商等;第五环节是终端销售支持及售后服务,这也是整个电信业中最重要的一环,是电信产业长期利润之所在,所有电信的价值最终都要通过终端或市场人员来实现。在中国,由于体制、观念和人力资源的限制,传统的电信网络运营商在终端销售和服务等环节远远落后于世界电信业平均水平,这就为利用网络…  相似文献   

18.
黎洪松 《电信科学》2003,19(11):6-10
下一代网络(NGN)关系到电信业的发展和未来,本文就下一代网络的若干方向性问题进行了研究,表达了作者的观点:目前全球电信业落入低谷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提供电信界所期待的、适合人们需要的、能刺激电信业发展的新业务与应用;下一代网络应该担负起视频通信(视频流媒体传输)的历史使命;下一代网络需要新的理论来指导;建立万能综合业务网络的想法违背了最基本的哲学原理;下一代视频流媒体网络采用什么样的交换技术,需要创新;采用Internet QoS构建的下一代网络是很难提供高质量的视频流媒体业务;电信界有必要从未来电信发展的战略高度,实事求是地研究NGN的业务定位问题,避免产生方向性的错误。  相似文献   

19.
电信重组并非电信改革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拆分联通是中国电信业改革的悲哀;电信重组会给电信业带来沉重负担;发放3G牌照并非一定要电信重组。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头几年,我们清晰地看到全球电信业的三大历史性转变:数据业务超过话音业务;移动电话超过固定电话;发展中国家市场规模超过发达国家。中国电信业仅仅用不到10年的高速发展,就完成了上述转变,并一举成为世界最大的电信市场。尽管国际化的技术、标准、网络和协议正在消融电信市场的国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