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传统的状态覆盖方法对电路的数据单元测试不足,而随机测试方法又具有盲目性.在综合2种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一种以状态与状态转换覆盖率为评估、以遗传筛选为工具对生成的测试向量进行择优选择的方法.为了指导测试生成,给出了动态状态转换与静态状态转换概念.同时,基于该方法给出一个测试生成工具GRTT.最后,将文中方法实验于ITC99-benchmark电路,并将实验结果与测试生成系统X-Pulling的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
最小权点覆盖的扫描测试向量生成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王美娟  吴宁 《计算机工程》2009,35(12):279-282
针对现有测试向量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可施加到电路板扫描链上的测试向量自动生成方法,该方法利用被测电路的网络表文件和边界扫描描述语言文件,获取器件互连关系、边界扫描信息及扫描链路结构,结合测试算法生成板级测试向量,根据扫描链数目及连接关系将其扩展并生成可施加到扫描链上的链路级测试向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检测被测电路中多条扫描链的固定0、固定1、短路和开路故障,为测试系统提供了实用高效的测试向量。  相似文献   

4.
单片机测试向量生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成电路测试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如何检测MCU类复杂大规模集成电路是测试的难点。文章分析了目前单片机测试向量获取的几种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单片机测试向量生成的新方法,通过将单片机测试向量分成测试激励和测试响应两部分,测试激励部分通过编写专用脚本软件将汇编程序转换成ATE专用测试向量,测试响应部分的测试向量则通过ATE的匹配功能来完成,从而成功地实现了对单片机的测试。  相似文献   

5.
测试模式生成对集成电路内建自测试(built-in self-test, BIST)的效率具有重要影响.现有的并行折叠计数器(parallel folding counter, PFC)只能实现状态向量(state vector, SV)的顺序折叠计算,导致大量冗余模式产生而限制了其在BIST中的应用.提出一种支持状态向量选择生成的并行折叠计数器,采用固定的初始翻转控制向量(flip control vector, FCV),建立折叠距离与翻转控制向量的内在逻辑关系.通过位替换控制逻辑对折叠距离(folding distance, FD)的译码输出,控制折叠距离最低位对初始翻转控制向量的位替换,产生翻转控制向量;然后与种子向量执行“异或”运算,生成选择的状态向量,其中位替换控制电路可以进行逐级递推设计。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案比较,建议的折叠计数器可以实现n位种子对应的n+1个状态向量的选择生成,显著降低BIST确定性测试生成时间,而硬件开销与现有的并行折叠计数器相当.  相似文献   

6.
随着FLASH存储器容量的不断扩大,实现其全地址多功能测试所需要的向量深度也急剧增加。传统的复制法实现全地址测试向量编写耗时耗力。并且生产一线大容量FLASH的测试时间花费较长,1Gbit的FLASH全地址program测试需要30分钟左右。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本文基于ATE测试系统利用DSRC技术以及写缓冲技术开发了存储器测试向量的自动生成工具,可以实现全地址读写测试。最后以MICRON公司的MT28EW01GABA1HPC为例,通过实际测试数据评估向量自动生成工具的开发效率及生产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7.
内建自测试(BIST)方法是目前可测性设计(DFT)中最具应用前景的一种方法。BIST能显著提高电路的可测性,而测试向量的生成是关系BIST性能好坏的重要方面。测试生成的目的在于,生成可能少的测试向量并用以获得足够高的故障覆盖率,同时使得用于测试的硬件电路面积开销尽可能低,测试时间尽可能短。本文对几种内建自测试中测试向量生成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和对比研究,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BIST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基于多扫描链的内建自测试技术中的测试向量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基于多扫描链的内建自测试技术,提出了一种测试向量生存方法。该方法用一个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FSR)作为伪随机测试向量生成器,同时给所有扫描链输入测试向量,并通过构造具有最小相关度的多扫描链克服扫描链间的相关性对故障覆盖率的影响。此外该方法经过模拟确定难测故障集,并针对这外难测故障集利用ATPG生成最小确定性测试向量集。最后丙依据得到的最小测试向量集来设计位改变逻辑电路,利用们改变逻辑电路控制改变扫描链上特定的值来实现对难测故障的检测,从而实现被测电路和故障完全检测。  相似文献   

9.
黄越  于宗光  万书芹 《计算机应用》2010,30(5):1390-1393
无回溯并行多路径搜索算法(NBMP)在生成测试向量过程中生成基于原始输入端奇异立方和与原始输出端关联的传输立方,并利用生成的奇异立方和传输立方生成测试向量。算法在实现过程采用无须回溯和多路径探索策略。通过分析和实验结果证明算法时间复杂度近似为线性。算法对ISCAS85基准电路中规模最大的8个电路进行实验,将实验结果与传统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NBMP算法故障覆盖率优于传统算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边覆盖的路径覆盖估测法可获取用于回归测试用例选择的数据信息,但存在估测精确率不高、对重叠路径的识别能力差以及循环结构对可执行路径数目的影响等缺陷.针对这些缺陷,提出一种新的路径覆盖生成方法来获取程序执行的路径信息,该方法包括CFG图到DAG图的转换和还原、利用DFS深度优先策略构造DAG图的chord生成树等,然后设计了基于该方法的测试数据集生成方法.最后,对该方法进行实验验证和数据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覆盖率驱动的验证是功能验证的重要方法,但功能覆盖定义的主观性和手工调整验证输入的冗长过程都极大地影响了覆盖率驱动验证的效率.文中分析了代码行覆盖次数与功能覆盖率的内在联系,建立了基于代码行覆盖次数的概率模型,提出一种新的通过分析代码覆盖提高功能覆盖率的验证输入自动生成方法--FOCDGAG.通过代码行覆盖次数计算验证输入序列的适应度,选取对提高功能覆盖率贡献较高的输入序列,使用遗传算法自动生成新的输入序列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FOCDGAG时不需要功能覆盖信息,可以将全随机输入生成的功能覆盖率收敛速度提高10倍以上,将约束随机输入生成的功能覆盖率收敛速度提高20倍以上.  相似文献   

12.
随机测试生成技术是当今大规模集成电路仿真验证流程中的重要支撑技术.覆盖率驱动的随机测试生成方法是目前该领域研究的热点.遗传算法具有部分优化问题的黑盒特性,不需要了解问题的太多先验知识,适合处理黑盒优化问题.因此,将遗传算法应用在覆盖率反馈驱动随机测试生成时,不需要复杂的领域先验知识,节约了大量的专家时间,提高了验证的自动化程度.分析了各种基于遗传算法的覆盖率驱动的随机测试生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实现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全芯片级覆盖率驱动随机验证平台.该平台被实际应用在龙芯处理器的验证中,实验结果表明,平台有效提高了验证效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存在搜索初期收敛速度过快、易陷入局部最优解、未能充分结合搜索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同时人工蜂群(artificial bee colony,ABC)算法存在初期寻优速度缓慢、局部搜索具有很大随机性等问题,对遗传算法和人工蜂群算法分别进行了改进,并将改进后的两种算法进行融合,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遗传-蜂群(improved adaptive genetic-artificial bee colony, IAG-ABC)算法。采用路径覆盖信息设计引导算法搜索方向的适应度函数,并用IAG-ABC算法实现路径覆盖的测试用例生成,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标准遗传算法和自适应遗传算法,IAG-ABC算法在测试用例生成效率和覆盖率上均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数据流覆盖可有效地检测软件中的缺陷与错误.针对该覆盖准则中存在的插装监测开销庞大和测试数据生成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定值-引用对覆盖的测试数据进化生成方法.该方法主要分为两部分,首先,通过约减测试目标来减少插装开销,提出的包含关系算法可找到一个定值—引用对子集,使得覆盖该子集就能保证所有测试目标被覆盖;然后,采用遗传算法为所有测试目标生成测试数据,设计的适应度函数综合考虑个体实际执行的路径与每个测试目标的定义明确路径的匹配程度.将该方法用于8个基准程序的测试数据生成,并与其他方法比较,结果显示其可有效提高程序覆盖率和测试数据生成效率.  相似文献   

15.
姚香娟  巩敦卫  李彬 《软件学报》2016,27(4):828-838
利用遗传算法生成复杂软件的测试数据,是软件测试领域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传统的基于遗传算法的测试数据生成技术,需要以每个测试数据作为输入运行被测程序,以获得个体的适应值,因此,需要消耗大量的运行时间.为了降低运行程序带来的时间消耗,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路径覆盖测试数据进化生成方法,主要思想是:首先,利用一定样本训练神经网络,以模拟个体的适应值;在利用遗传算法生成测试数据时,先利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粗略计算个体适应值;对适应值较好的优秀个体,再通过运行程序,获得精确的适应值.最后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运行程序产生的时间消耗,从而提高测试数据生成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张岩 《计算机工程》2012,38(10):57-59
提出一种基于蜕变关系的多路径覆盖测试数据生成方法。在多路径测试数据进化生成过程中,对于已生成的测试数据,利用被测程序的蜕变关系衍生新的测试数据,以新数据为输入执行被测程序,如果穿越的路径是未找到测试数据的目标路径,则该路径的测试数据同时被生成,从而提高多路径覆盖测试数据的进化生成效率。在典型三角形分类基准测试程序中的应用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路径覆盖测试效率,提出采用融入自适应迁移的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自动生成满足目标路径覆盖的测试用例。首先,根据路径覆盖难易,在分枝距离法中引入加权因子并转换为栖息地适应指数。然后,综合最优栖息地和迁出地相关因子优化迁入地适应度指数变量,同时对满足条件的种群进行以个体当前值为中心、适应值为幅度的变异操作。对经典基准程序进行生成测试用例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算法不仅能满足目标路径覆盖要求,而且速度和稳定性均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8.
面向条件判定覆盖的线性拟合制导测试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恩义  周岩  欧建生  陈鑫 《软件学报》2016,27(3):593-610
条件判定覆盖(Condition/Decision Coverage,C/DC)准则是各种安全攸关软件测试中常用的测试覆盖准则,它要求软件测试覆盖程序中每个判定以及条件的真/假取值.现有的自动测试生成方法在针对该准则的测试用例生成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例如符号执行方法很难处理较为复杂的非线性条件约束,并在处理程序的规模上受到很大限制;希尔攀登法由于在搜索过程中易陷入局部最优而难以达到满足C/DC准则的高覆盖率;模拟退火法和遗传算法依赖于用户使用过程中的复杂配置,测试用例生成效果具有一定的随机性.针对这一现状,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线性拟合制导测试用例生成方法.依据C/DC准则,该方法将程序中的每一个条件判定规范化为一个与零值比较的数值函数,并以插桩与执行获得该函数当前输入下的采样.通过拟合这些采样,能够逐步判断出程序中各个条件判定与输入的关系,并利用这些关系生成高覆盖率的测试用例.相对于传统方法,本文方法具有参数配置简易,生成过程高效等优点,并且能处理带非线性条件约束,逻辑复杂的程序.在3个开源软件库中的25个真实程序上运行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比目前以覆盖率见长的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制导方法具备更好的覆盖能力与更高的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19.
在对两种较为有效的分支测试路径集生成算法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测试路径集生成方法,并设计实现了一个面向分支覆盖的测试路径自动生成系统,通过实例验证后表明,该系统能有效生成分支测试路径集,并具有较高的测试覆盖率。  相似文献   

20.
We propose a coverage oriented test case generation methodology for BDI multi-agent systems. The coverage criteria involve plans and nodes within plans of multi-agent systems. We organise the criteria into a subsumption hierarchy to show the coverag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riteria. Then we apply the criteria on multi-agent systems to analyse some empirical data. The data analysed is the effect on the number of test cases generated automatically for each criterion. We use a tool, BDITESTER, to obtain the empirical data and to show that our proposal is pragmatic. Finally, we suggest some guidelines to select a criterion to automatically generate test cases for BDI ag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