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为定量分析内陆河干旱区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和流域水文循环二者的响应关系,选择新疆开都河流域为研究区,设置了多种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变化情景,并通过SWAT模型对流域地表径流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校准期模型的相对误差、纳什效率系数、线性拟合系数分别为-20.13%、0.78、0.82,验证期分别为-18.94%、0.81、0.85,均达到了建立模型所需的标准,模拟结果可信。假定气候条件不变,设定不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景进行模拟,结果表明:(1)当流域草地及林地退化为裸地或人工表面时,开都河流域月均流量变化最大,且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其中6月流量增大39.55%,10月减小55.35%;(2)当流域林地退化为草地时,流域月均流量整体变化不大,其中4月增加最多,增加1.46%,12月流量减小最多,减小1.05%;(3)当流域裸地及人工表面逐步恢复为草地与林地时,流域月均流量大多减小,其中2月减小最多,为8.00%,10月流量增大最多,为1.01%。  相似文献   

2.
3.
为研究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旬河年径流的突变特性,采用滑动平均法和滑动t检验分别分析旬河年径流的趋势和突变点,再结合旬河流域已有的降水变化规律分析径流突变的驱动因素。结果认为:旬河流域1956~2011年径流量存在"平缓下降—剧烈下降—急剧上升"的变化趋势;下降突变点发生在1975年,上升突变点发生在2002年,均通过显著性检验。进一步结合流域已有降水量规律得出结论:旬河流域降水量的变化是其年径流的趋势变化与突变点产生的主因。  相似文献   

4.
采用线性关系和非线性关系对沙颍河流域的地下水退水曲线进行拟合对比,基于改进的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对沙颍河流域径流过程进行模拟,并采用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百分比偏差及确定系数等3个指标对模拟效果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分析沙颍河流域径流过程的年内和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沙颍河流域地下水退水曲线非线性关系拟合比线性拟合效果好,基于此建立的模型模拟结果较好;沙颍河流域地表径流、壤中流和基流分别占径流量的55.5%、25.4%和19.1%,冬季径流主要由基流补给,径流年内分配与降水变化基本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不均匀性;1961-2014年径流量呈上升趋势,地表径流和基流的波动与径流的变化基本一致,呈上升趋势;1961-2014年壤中流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伊河流域径流周期变化特征的小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伊河径流的周期特征,用小波分析法对伊河中上游潭头、东湾、陆浑3个水文站的月径流实测资料进行了多尺度分析,结果表明:①潭头、东湾两站的径流序列存在10a左右的显著周期,陆浑站径流序列存在20a左右的显著周期,陆浑站与潭头、东湾两站径流趋势的差异说明人为因素(陆浑水库)对天然径流具有干扰作用;②小波分析理论在水文水资源领域的应用潜力较大,小波变换作为一种时频分析手段,不仅可以解释非平稳序列中存在的隐含周期成分,而且可以解释序列趋势、奇异点、不连续性等信息。  相似文献   

6.
根据永定河流域石匣里站、响水堡站和官厅水库站1956年-2003年的年径流资料,应用Mann-kendall检验法、Pettitt检验法、滑动T检验和小波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了永定河流域年径流量的趋势性、周期性及突变特征,并从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两方面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永定河流域年径流量一直处于显著下降趋势中,存在27(28)年的第一主周期和20(21)年的第二主周期;1982年-1983年径流量发生突变,突变前后变化较大。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人类活动,如土地利用、闸坝工程建设以及地下水过度开采等;气候变化对径流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根据1951—2012年大渡河流域内气象站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和铜街子站年径流量资料,利用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识别年径流量变化趋势,基于小波分析法检验其周期成分,采用有序聚类法、累积距平法及Pettitt法诊断年径流量突变点,利用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揭示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流域年径流量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951—2012年大渡河流域年径流量整体呈不显著的减少趋势,其中,1951—1968和1988—2012年期间呈不显著的减少趋势,1969—1987年期间呈不显著的增加趋势;年径流量存在7年、11年、17年和28年的周期成分;流域年径流量在1968年和1987年发生突变;以1951—1968年为基准期,1969—1987年期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大渡河流域径流量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36.22%和63.78%;在1988—2012年期间的贡献率分别为33.68%和66.32%;人类活动是大渡河流域年径流量变化减小的主导因素,气候变化是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采用浈江流域50年(1956-2005年)的降水量资料及主要控制水文站长坝站流量资料为基础对降水、径流的年内分配、年际变化及近年来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发现降雨系列基本变化不大,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是间接造成径流增加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桂江流域径流变化特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统计学的一些基本原理,根据桂江流域内几个水文站的实测资料,从径流的地区分布、年内分配和多年变化等方面分析了桂江流域的径流特性.  相似文献   

10.
汾河流域是山西省重要的经济社会发展区域,由于水资源长期过度开发、植被破坏、污染加剧,水土流失、地下水超采严重,地下水位下降,泉水出流量剧减,降水产流急剧衰减,两者的共同作用造成地表径流量大幅减少,因此对汾河流域生态进行建设是十分重要且紧迫的。  相似文献   

11.
《人民黄河》2016,(5):22-26
根据新疆开都河大山口水文站1956—2012年逐月径流量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R/S法及最大熵谱法分析了年径流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开都河年径流量在1997年发生突变,并达到极显著水平,这与M—K法的计算结果一致;年尺度下的径流量变化通过了显著性检验,Z值为正,表明近60 a来径流量呈增长趋势,倾向率为0.118 2亿m~3/a;径流量赫斯特指数为0.877 4,表明未来径流量仍呈增加趋势;年径流量变化以28 a为第一主周期,9 a为第二主周期,16 a为第三主周期。  相似文献   

12.
基于Mann—Kendall检验方法,时嘎呀河流域降水量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年降水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在研究时段内年径流量各雨量站均存在突变点,就流域而言.1985年为整个流域降水量的突变点。汛期降水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非汛期降水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老庙、天桥岭、汪清、仲坪和西大坡站汛期降水量变化对年降水量变化具有决定性作用。该流域汛期降水量突变点为1982年,非汛期无明显突变点。  相似文献   

13.
窟野河径流突变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舒  吕志方 《人民黄河》2015,(1):27-29,33
根据窟野河流域气象和水文资料,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Pettitt突变点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该流域径流突变点进行检验,并应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对流域降水量、蒸发量进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窟野河的年径流量在1979年和1996年发生了突变,初步分析这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实施的水保措施和20世纪90年代后期煤炭大规模开采造成的;窟野河流域年降水量、年蒸发量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均呈逐年减少的趋势,相对年蒸发量而言,降水量的减少速率较小,并且其变化趋势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金沙江流域径流特性变化及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金沙江流域屏山站55 a(1950~2004)水文资料为基础,研究了流域内径流的变化特征。运用多种统计方法较系统地分析了屏山站径流的年内、年际变化规律及影响流域径流变化的因素。结果表明,流域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Cvy的值介于0.05~1.49之间,且有减少趋势。径流的年际变化剧烈,丰水时段与枯水时段交替出现,由年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及回归分析可知,降水是影响流域径流变化的主要因素,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利用汾河下游段1956-2000年径流资料,分析了汾河下游河川径流变化规律及降水对径流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汾河下游段河川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径流量主要集中在汛期;年际间在近45年中呈现出逐年递减趋势,且降水量对径流量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北洛河径流量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北洛河交口河水文站1964—2008年实测月径流量资料,对径流年内分配的不均匀性、集中程度、变化幅度进行了分析;应用Mann-Kendall方法分析了北洛河径流量的年际、季节变化趋势,并对丰水期和枯水期的径流量进行了突变分析。结果表明:①北洛河河川径流量在20世纪60、70年代的年内分配比较集中,进入21世纪后年内分配相对均匀,径流量主要集中在7—9月;②北洛河年径流量呈明显减小趋势,冬季的减小趋势不显著,其他季节的减小趋势均十分明显;③北洛河年径流量在1973年、2003年发生两次突变,丰水期和枯水期的径流量变化趋势基本与全年的保持一致,但丰水期在1983年多出一次突变,枯水期在1982年、1994年多出两个突变点,径流量变化的总体趋势都是减小的。  相似文献   

17.
年楚河流域径流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雅鲁藏布江支流年楚河流域控制站日喀则水文站1956—2012年天然径流量资料以及同期气温、降水量逐月资料,分析了年楚河流域57 a降水、气温和径流变化特征;利用月水量平衡模型对年楚河流域逐月径流变化进行模拟,验证了月水量平衡模型在研究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年楚河流域逐月径流量变化相对平稳,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汛期与枯水期径流量相差较大,汛期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67%;对月水量平衡模型参数进行分析,认为年楚河径流敏感性模型参数主要为土壤水蓄水容量和直接径流系数;气候变化对径流影响的敏感性分析显示,降水量增加对径流的影响更大,气温升高对径流减少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为厘清绥江流域多年年平均流量变化趋势,基于四会控制水文站64 a长时间序列年平均流量数据,采用线性趋势法与R/S分析法、MWP检验法、EEMD分解法分别对年平均流量的变化特征、周期性及演变趋势进行多方法评估.研究表明:年平均流量与年份呈正相关关系,未来8 a内,整体以0.00178 m3/s的速率呈缓慢增加趋势,但是这...  相似文献   

19.
为了预测干旱地区径流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选取天山北坡中段的呼图壁河流域,根据1978—2011年的气象数据和径流数据,建立了径流与气温、降水的多变量时间序列模型,并设置不同的情景方案对径流对气候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呼图壁河径流主要受降水和气温的影响,径流对降水的敏感性比对气温的高。  相似文献   

20.
利用乌云河东风水文站月流量、月降水量和蒸发量资料,通过计算水文和气象要素的变差系数、峰型度和丰枯率及气候倾向率等参数,分析了乌云河径流的主要补给来源及降水和蒸发量等气候因子对径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乌云河年径流的变差系数为0.32,其主要由融雪和夏季的降雨来补给,径流年际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发展,春、夏、秋、冬四季、汛期及非汛期的流量均呈递减趋势,而且汛期流量减少的最为明显;(2)乌云河的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年际变化也呈递减趋势,蒸发量的减少趋势较为明显,其气候倾向率达到-175.0 mm/10 a。分析认为,降水量的逐渐减少可能是影响该流域流量逐渐降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