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窖藏马铃薯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龙江省绥化市品种为黄麻子的马铃薯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研究窖藏马铃薯采后生理、贮藏品质及发芽率。结果表明:1.0μL/L 1-MCP处理,能有效减缓块茎淀粉的降解、抑制VC和总酚含量的下降及还原糖的上升,能显著降低块茎的呼吸速率,抑制与块茎衰老相关的PPO和POD活性的快速升高。在此处理方式下,贮藏到180d,块茎并未发芽,保鲜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CO2气调包装对鲜切马铃薯褐变的抑制及贮藏品质的影响,以“荷兰15号”马铃薯为试材,采用体积分数10%、20%和30%的CO2气调包装,4 ℃贮藏,测定相关理化指标。结果表明:CO2气调包装有效抑制鲜切马铃薯褐变和品质劣变,其中30% CO2效果最佳。CO2气调包装抑制了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ammonialyase,PAL)活性的上升和总酚含量的增加,保持了鲜切马铃薯的硬度、脆性、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s Content,TSS)、抗坏血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和滋味。贮藏第8天时,PPO、POD和PAL活性比对照分别降低53.02%、39.60%、28.21%和73.97%,硬度、脆性、TSS含量和抗坏血酸含量为初始值的97.49%、95.00%、73.10%和88.73%,8 d电子鼻测定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和电子舌测定的滋味接近于0 d初始值。因此,CO2气调包装有效抑制鲜切马铃薯褐变,保持其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出一种绿色安全的马铃薯抑芽方法,以“V7”马铃薯为试验材料,采用1.0 mL/kg(以马铃薯实际质量计)剂量的香茅精油处理马铃薯块茎,在常温下(25℃)贮藏20 d。每隔4 d取样观察马铃薯块茎发芽形态,并测定发芽率、发芽指数、糖代谢、蛋白质代谢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香茅精油可有效抑制马铃薯块茎发芽,贮藏结束时,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分别为15.00%和4.29%,而对照分别是100.00%和30.00%,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贮藏期间,香茅精油处理可影响马铃薯呼吸强度,减缓淀粉、还原糖、总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下降,抑制了还原糖的积累,总蛋白含量变化较小,对果糖和葡萄糖的影响小,但加快了蔗糖的降解速度。结果表明,香茅精油有良好的抑芽效果,香茅精油对糖代谢的影响较大,而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较小,但其具体的生理生化及分子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块茎粗多酚体外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马铃薯块茎粗多酚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采用乙醇、丙酮、蒸馏水3种溶剂提取马铃薯块茎中粗多酚类物质,通过粗多酚提取液对羟自由基(.OH)、超氧自由基(O2-.)、亚硝酸盐(NO2-)的清除和还原能力测定,比较3种酚提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测定其中总多酚含量。结果显示:3种粗多酚提取液总多酚含量为0.33~0.40 mg/mL;在不同抗氧化体系中,3种酚提液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抗氧化能力的大小顺序为60%乙醇酚提液>60%丙酮酚提液>蒸馏水酚提液,抗氧化活性的大小与总多酚含量的高低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升马铃薯贮藏品质,分别使用不同功率微波对马铃薯块茎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马铃薯保存在4℃的冰箱里,贮藏期间每10 d测量马铃薯的失重率、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淀粉含量、褐变指数、多酚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表明,微波处理能够有效提升马铃薯的贮藏品质,但微波处理不足(115 W/1 min)对马铃薯贮藏品质的提升效果不明显,微波处理过量(220 W/3 min)则会对马铃薯生理和品质造成损伤。实验中以微波功率220 W处理2 min的保鲜效果最佳,能够有效避免马铃薯块茎质量及Vc的损失,保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淀粉含量,减缓褐变指数的升高,抑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该研究为马铃薯提供了微波处理提升贮藏品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茉莉酸甲酯处理对鲜切苹果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鲜切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处理对常温下贮藏的鲜切苹果生理生化的影响。在贮藏过程中分析测定了鲜切苹果PPO和POD酶活性、多酚、还原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茉莉酸甲酯处理能抑制PPO和POD酶活性,多酚、总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以低浓度的茉莉酸甲酯处理贮藏效果更好,可保持鲜切苹果较好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7.
以鲜切马铃薯为原料,探索不同浓度的生姜提取液对其贮藏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0.05%、0.10%、0.50%和1.00%的生姜提取液浸泡鲜切马铃薯,以蒸馏水为对照,在4℃下贮藏5 d,通过测定失重率、褐变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还原糖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来综合评价生姜提取液的最佳浓度。结果表明,0.50%生姜提取液对鲜切马铃薯的贮藏品质维持最好。0.50%生姜提取液处理能显著降低鲜切马铃薯的失重率和褐变度,减缓还原糖的上升速率,减少了可溶性固形物的损耗,有效抑制了PPO活性,较好地保持了鲜切马铃薯的品质,延缓了鲜切马铃薯的褐变。因此,生姜提取液可以作为鲜切马铃薯的护色保鲜剂。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10个马铃薯品种在6个月的贮藏期间淀粉和还原糖的变化规律及回温处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窖藏条件下,随着贮藏期的延长和窖温的变化,马铃薯中的淀粉含量表现为升→降→升→降,还原糖含量表现为先升后降,其中在贮藏温度最低的1、2月份,淀粉含量降低到最低点,还原糖含量达到最高点,而随着贮藏温度的升高和薯块呼吸作用的增强,3~ 4月份淀粉含量先升后略有下降,还原糖含量逐渐降低;经过回温处理14d,88.3%的处理淀粉含量升高,95.0%的处理还原糖含量减低,部分消除了"低温糖化"现象的影响.但马铃薯贮藏期间及回温处理后的淀粉含量与还原糖含量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休眠后期马铃薯的保鲜效果,以不经短波紫外线处理为对照组,考察不同紫外线照射时间对马铃薯货架期的可溶性固形物、抗坏血酸、淀粉、总酚、总黄酮、过氧化氢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波紫外线处理15 min,能够有效延缓块茎的可溶性固形物、淀粉和抗坏血酸含量的下降,保持较高的块茎品质;同时,该处理可以保持较高的总酚、总黄酮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延缓块茎衰老。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涂膜对冷藏白凤水蜜桃品质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白凤”水蜜桃为试材,研究壳聚糖涂膜对冷藏白凤水蜜桃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白凤水蜜桃贮藏在1±0.5℃低温下时,1.0%壳聚糖涂膜处理可以抑制呼吸强度、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还原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低,总酸和总糖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1.
以"荷兰十五"马铃薯块茎为试材,分别采用质量浓度为0、0.1、0.3、0.5 g/kg的氯苯胺灵溶液进行喷施处理后,以喷涂0 g/kg氯苯胺灵为对照,置于0、8℃下贮藏,定期测定马铃薯呼吸强度、腐烂率、发芽率、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含量和Vc含量等品质指标,以研究贮藏温度和氯苯胺灵浓度对马铃薯发芽、腐烂和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0℃条件下,CIPC用量为0.3 g/kg时,贮藏结束后对马铃薯的呼吸作用抑制效果最显著,降低了66.1%,同时,与对照组相比发芽率降低6.7%,营养成分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增加31.0%,还原糖含量降低18.8%,Vc含量比对照高15.5%,良好地保持了马铃薯的贮藏品质,减少了营养成分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不同涂膜处理对马铃薯货架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液体石蜡、植物油为涂膜材料,研究温度在15~20℃条件下各涂膜处理对马铃薯块茎呼吸强度、vc,还原糖、失重率、发芽率,腐烂率、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涂膜处理可以明显抑制马铃薯块茎的呼吸强度,减少V<,c>含量的损失,降低还原糖含量,抑制PPO活性,降低块茎的失重率、发芽率、腐烂率,从而有效地延长块茎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13.
褐变是影响香菇的食用品质的主要原因,为深入了解香菇在贮藏期间褐变发生的规律和成分的变化,本实验以新鲜香菇为原材料,研究了贮藏期间,香菇的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总酚、还原糖含量,褐变度(BD值)及Vc含量的变化,分析了上述指标对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总酚和PPO活性与褐变度显著相关;还原糖和Vc的含量与香菇的非酶促褐变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低氧高二氧化碳贮藏环境对马铃薯贮藏品质的影响,本实验研究了5%(体积分数,下同)O_2+2%CO_2、5%O_2+4%CO_2、5%O_2+6%CO_2、5%O_2+8%CO_2及5%O_2+10%CO_2的气体环境对马铃薯在4℃和10℃贮藏120 d期间主要营养品质、外观品质及生理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5%O_2+2%CO_2的贮藏环境可延缓贮藏过程中还原糖含量的上升,并且保持良好的薯皮色度及抑制膜脂过氧化反应,保护膜系统的相对完整性,延缓多酚氧化酶活力的升高,从而延缓马铃薯块茎的衰老;而5%O_2+10%CO_2的贮藏环境反而会引起还原糖的大量积累,但可明显抑制块茎的发芽。本研究结果可为加工型马铃薯的贮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L-半胱氨酸(L-cysteine,L-cys)对鲜切马铃薯的抗褐变机制,以鲜切马铃薯为研究对象,采用真空浸渍技术辅助0.7 g/L的L-cys溶液处理鲜切马铃薯,分析贮藏期鲜切马铃薯褐变指数(browning index,BI)、多酚氧化酶活性(polyphenol oxidase,PPO)、过氧化物酶活性(peroxidase,POD)、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phenylalanineammonialyase,PAL)、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贮藏期,试验组鲜切马铃薯BI值、PPO活性、POD活性、PAL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酚含量在贮藏0~6 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贮藏后期则显著上升(p<0.05)。另外,两组鲜切马铃薯抗氧化活性在贮藏期,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因此,结果表明,L-cys处理可以抑制鲜切马铃薯酶活性,从而延缓鲜切马铃薯在贮藏期间的褐变。  相似文献   

16.
加工用马铃薯"低温糖化"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陈芳  胡小松 《食品科学》2000,21(3):19-22
以克新1号马铃薯品种为材料,对贮藏期间块茎的碳水化合物,相关酶活性及造粉体膜结构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与10℃贮藏相比,4℃贮藏条件下,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显著增加,成“低温糖化”现象,引起马铃炸片色泽变深;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中有关的淀粉酶,淀粉磷酸化酶及转化酶活性更高,更有利于淀粉向还原糖的转化;造粉体膜结构的完整性在贮藏过程中发生变化,电导率更高,膜的硬坏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绿芦笋汁采用121℃、3min杀菌处理后,分别灌装于预先杀菌处理的玻璃瓶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中,于(4±1)℃冷藏,通过测定绿芦笋汁贮藏期间色泽、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总酚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以探究不同包装容器对绿芦笋汁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瓶包装可有效延缓绿芦笋汁冷藏期间色泽亮度的上升和绿色的受损,抑制类胡萝卜素含量的上升,从而有效地保护绿芦笋汁的绿色,维持绿芦笋汁色泽的稳定性,在贮藏结束时L*值为56.15,a*值为-1.27,总叶绿素含量为5.584mg/L;玻璃瓶装绿芦笋汁的维生素C、总酚和还原糖含量的降低受到显著抑制,尤其是维生素C含量在贮藏3个月时仍为0.204mg/m L,保留率为82.93%,总酚和还原糖的保留率分别为52.74%、64.58%,而PET瓶装绿芦笋汁的维生素C、总酚和还原糖的保留率分别为28.05%、43.68%和58.67%。由此,玻璃瓶包装可有效维持绿芦笋汁冷藏期间的货架品质。  相似文献   

18.
以吕梁鲜切马铃薯作为原料,研究不同预涂膜处理对鲜切马铃薯贮藏品质的影响。采用液体石蜡和海藻酸钠溶液对鲜切马铃薯块进行预涂膜处理,研究了在4℃贮藏温度下鲜切马铃薯理化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海藻酸钠和液体石蜡预涂膜处理均能有效地抑制鲜切马铃薯在贮藏过程中的呼吸作用,降低原料块茎的失重率、腐烂率,减少维生素C的消耗和还原糖的生成,抑制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的活性。预涂膜处理可以有效地延长鲜切马铃薯的贮藏期,其中海藻酸钠预涂膜处理保鲜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对鲜切马铃薯贮藏品质的影响,用不同质量浓度(10、15、20和25 g/L)GABA溶液浸泡处理鲜切马铃薯片,通过测定各处理在贮藏过程中色泽、水分、总酚、多酚氧化酶、丙二醛、相对电导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GABA处理均能有效抑制褐变,至第6天时L*值分别比对照高1.69%~5.39%,以15 g/L GABA浓度处理效果最佳,有效抑制了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降低了总酚的利用;进一步研究发现,GABA处理中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上升,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显著(P<0.05)下调;另一方面,GABA能够降低水分散失和减弱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的损失,进而有效维持鲜切马铃薯的品质。GABA主要通过维持细胞膜完整性,抑制PPO转化成酚类,进而抑制酶促褐变反应。同时减缓水分和营养物质的损失,最终保证鲜切马铃薯薄片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来自全国13个省(14个地区)46个品种的马铃薯为实验材料,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或国标方法稍有改动,检测马铃薯的干物质、还原糖和淀粉含量。再通过SPSS 20.0对不同样品中还原糖和淀粉含量差异的显著性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矩阵散点图、一元线性回归研究了干物质、还原糖和淀粉含量之间相关性。结果表明:马铃薯中干物质含量为15.43%~29.67%,还原糖含量为0.09%~1.84%,淀粉含量为9.11%~22.30%(均为湿基);大部分样品的还原糖含量差异都很显著(p0.05),淀粉含量差异也很显著(p0.05);通过矩阵散点图发现马铃薯中还原糖含量与干物质含量无相关性,与淀粉含量也无相关性;马铃薯中干物质含量和淀粉含量呈正相关,服从一元线性方程:y=9.626+0.708x,即马铃薯中干物质含量越高,淀粉含量也就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