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文章研究了豇豆的真空冷冻干燥工艺.通过实验得出了原料的豇豆的长度为7 mm,漂烫时间为90 s,冷冻干燥温度为55 ℃的最佳工艺,同时确定了产品的冻干曲线和最佳的包装方式.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木姜子油的加工工艺。对植物油热浸提、常温冷浸提以及传统的水蒸汽蒸馏法所得的木姜子油进行感官评定并结合酸价测定,从中筛选出最优的产品,并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该工艺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植物油常温冷浸提法制得的木姜子油酸价最低且品质最好。该法制备木姜子油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8,浸提时间20min,粒度0.45mm。此条件下所得木姜子油的酸价为0.393mg/g。  相似文献   

3.
4.
蒜蓉油米辣加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以云南小米辣和大蒜为主要原料制备蒜蓉油米辣的生产工艺.以油米辣的感官评定为指标,进行优化设计,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小米辣50%,菜籽油30%,大蒜8%,食盐8%,味精2%,柠檬酸0.1%,异抗坏血酸钠0.1%.该配方的蒜蓉油米辣,其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5.
利用茶叶籽加工成食用油脂,研究应用超临界CO2萃取茶叶籽油的工艺,探索不同压力、温度、时间、水分等对超临界CO2萃取茶叶籽油的工艺影响。结果表明:萃取压力40MPa,温度60℃,时间1.5h,水分3.0%,即可获得比较好的萃取率。  相似文献   

6.
以鸡油菌为原料,对其加工为纸型麻辣鸡油菌工艺作研究。选用琼脂、海藻酸钠、黄原胶、卡拉胶、羧甲基纤维素钠为试验增稠剂,确定最优增稠剂及用量;以食盐、生姜、酱油、辣椒粉、花椒粉为配料,通过均匀试验确定口感较好的纸型麻辣鸡油菌的配料比;通过干制试验确定最佳干制时间、温度。试验表明:选用最佳增稠剂为卡拉胶,其用量为1.0%,CaCl2用量为0.15%;最佳配料比为:食盐16‰、生姜21‰、酱油10‰、辣椒粉45‰、花椒粉7‰;最佳干制条件为:干制温度为75℃,时间为2h。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浸油生产中高水分大豆加工的工艺条件进行较系统的研究,经过反复实践,摸索出高水分大豆加工的工艺调整方案,对浸油生产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油莎豆湿法脱皮的工艺条件和工艺效果。以油莎豆的脱皮率和质量损失率为考察指标,研究浸泡液浓度、浸泡温度、浸泡时间对脱皮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油莎豆湿法脱皮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浸泡液浓度5%、浸泡温度95℃、浸泡时间6 min,在此条件下油莎豆脱皮率可达到94.8%,质量损失率为15.8%。湿法脱皮油莎豆油的品质较未脱皮时的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即食香菇和风味香菇油的加工工艺,提出即食香菇和风味香菇油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豇豆热风干燥中的水分变化规律,在不同热风温度、热风风速和铺料层数的条件下对豇豆进行试验,使用传统数学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数学建模得到最佳动力学模型;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以豇豆复水比、色差值和单位能耗作为评价指标,采用熵权法确定权重对工艺参数进行综合优化。结果表明:热风温度与铺料层数对豇豆热风干燥速率及干燥总时长的影响较大,热风风速对干燥速率和干燥总时长的影响较小;Avhad and Marchetti模型为最优预测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豇豆热风干燥过程中的含水率变化;基于熵权法求得最佳工艺参数为:热风温度51°C、热风风速1.2 m/s、铺料层数3层,此工艺条件下验证试验单位能耗为34.52 kJ/kg,色差值为23.87,复水比为1.49。该研究为提高豇豆干燥的品质和干燥设备的设计提供了可靠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11.
宁德酸豇豆为福建宁德地区民间传统发酵食品,具有发酵时间短,工艺流程简单,口味独特的优点。为进一步对这种传统产品进行现代化生产的改进,通过对辅料比例和发酵初始p H的调整,制得一种感官品质更好,安全性更高的产品。研究发现,宁德酸豇豆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初始p H 5.0,豇豆30%,食盐浓度6%,白酒2%,香料添加量为花椒0.75%,红朝天椒3%,生姜5%,蒜头0.5%(均为占水的质量体积百分比),于消毒容器中25℃密闭发酵48 h。  相似文献   

12.
麦胚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麦胚油的制取方法和一般植物油籽制油一样有三种,溶剂浸出法,压榨法和预榨浸出法。 1.1 浸出法将麦胚轧扁后用溶剂萃取。这种方法对含油量较小的麦胚是适用的,对麦胚油的成分无影响,且出油率高、粕中残油量少,剩余的脱脂粕便于保存、有利于做食品、饲料及微生物培养基等之用。工业上常用的溶剂有正已烷或低沸点直链石油醚等。浸出的麦胚油中含有磷脂,游离脂肪酸、高级醇、色素和有臭成分等,需进一步精炼,精炼时要注意油中残溶量达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3.
沙棘油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于洋 《食品科学》2006,27(10):370-372
本文研究了种子粒度、提取时间、溶剂用量等对沙棘油粗品最大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粒度和溶剂用量是影响提取效率的显著因子;提取时间对提取效率有影响,但不显著。当提取时间为6h,粉碎粒度为40目,溶剂用量为6倍量时,提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油炸薯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主要研究了油炸薯片的制作工艺,包括干燥方法以及油炸工艺进行了改进。通过实验确定工艺最佳干燥工序为:中档温度下微波干燥90s;最佳油炸工序为140℃下油炸50s;最适配方:马铃薯泥:61%,玉米淀粉:15%,红薯淀粉:6%,面粉:4%,植物油:3%,味精、食盐1s%,砂糖:2%,膨化剂1.3%,抗氧化剂:1%,乳化剂:0.7%,增稠剂:0.5%。  相似文献   

15.
牡丹籽油营养成分及加工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永康  项婷  王微  沈建福 《食品与机械》2018,34(10):196-201
对牡丹籽油的营养成分,包括脂肪酸成分、不皂化物组成、微量元素进行概括总结,并对牡丹籽油的功能特性、提取工艺、精炼工艺及成品油的加工进行了综述分析。  相似文献   

16.
杜仲籽油的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仲籽是一种新的油源,对如何制取和精炼杜仲籽油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原料首先经过粉碎、浸出,脱除杜仲树脂,脱溶得到杜仲籽毛油。毛油再通过磷酸脱胶,碳酸钙中和脱色、脱臭等精炼工序,得到杜仲籽精炼油。实验结果表明,精炼后的杜仲籽油达到了食用油标准,可以作为一种具有保健作用的新品种油。  相似文献   

17.
猪杂油精制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苏喜 《中国油脂》2000,25(3):28-30
研究了猪杂油的制粗工艺,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最佳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劣质猪杂油经过适当的精制处理,可成为高品质食用油。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脱色工艺对月见草油品质的影响,对脱色剂配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分别以茴香胺值、酸值、色价为考察指标,研究表明,真空脱色工艺效果最好,最佳脱色配方为白土:活性炭为8:2,最优脱色工艺参数为:脱色温度75℃,时间30 min,脱色剂用量为3%.  相似文献   

19.
20.
牡丹籽油成分、功效及加工工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牡丹籽油是一种新型保健食用油脂,2011年被卫生部批准为新资源食品。牡丹籽油中不仅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十分丰富,而且还含有多种药理活性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和医药价值。因牡丹籽油开发利用较晚,其提取和加工工艺还需进一步优化。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在牡丹籽油成分分析及制取工艺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归纳,综述了牡丹籽油的成分、功效、提取工艺及精炼工艺等研究的现状,分析了牡丹籽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牡丹籽油的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