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葱中葱辣素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大葱中葱辣素的提取方法,应用微波辅助提取技术对大葱中葱辣素的提取条件进行研究。对不同乙醇浓度、微波时间和料液比进行了单因素试验研究,应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对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获得最佳工艺条件:微波功率为700W,微波时间为15s,料液比为1∶20,乙醇浓度为40%,在此条件下,葱辣素的得率为0.045mg/g,与理论预测值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2.
为了优化超声辅助三相分配法同步提取大蒜中大蒜辣素和多糖工艺。以大蒜为原料,分别考察聚乙二醇质量分数、硫酸铵质量分数、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对大蒜辣素和多糖提取量的影响,并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大蒜辣素和多糖同步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聚乙二醇质量分数为24%,超声温度为34 ℃,超声时间为50 min,此条件下大蒜辣素和多糖的提取量(按干燥品计算)可达3.564、43.86 mg/g。优化后的提取工艺可高效同步提取大蒜中大蒜辣素和多糖,可为天然大蒜功能性产品的深度研究、开发与应用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大蒜辣素的微波辅助提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宇  马海乐  何荣海 《食品科技》2006,31(7):146-148
研究了应用微波辅助提取技术从经过破碎酶解的新鲜大蒜中提取大蒜辣素(allicin)的效果,以水为溶剂,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提取液中大蒜辣素含量进行检测。考察了微波强度、微波作用时间、液料比3个单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的优化条件:微波强度1、微波作用时间5min、液料比40∶1。在此优化的条件下,提取率为1000.5mg/100g新鲜大蒜。同时与溶剂提取方法和超声辅助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率比溶剂提取法(324.9mg/100g新鲜大蒜)和超声辅助提取法(316.4mg/100g新鲜大蒜)的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4.
大蒜辣素超声辅助提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何荣海  马海乐 《食品科学》2006,27(2):147-150
本文作者研究了超声辅助提取大蒜辣素的方法,在考察单因素对提取效果影响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得出提取最优条件:超声功率1000W,料液比1:4,提取时间60min,工作间歇时间比2s:1s和搅拌转速500r/min,此条件下大蒜辣素提取率达98.5%。与常温浸提和回流抽提方法相比,超声辅助提取法的提取时间分别缩短5/6和一半,大蒜辣素的提取率分别提高81.7%和172%。  相似文献   

5.
大葱挥发油的主要活性成份是葱辣素,本项目拟针对大葱提取物葱辣素开展抗菌和抗病毒作用系列研究。采用试管稀释法及抑菌环试验,测定葱辣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以细胞病变抑制法和中性红染色法,用Reed-muench法计算其50%细胞毒性浓度(TC50),最大无毒浓度(TC0),50%抑制浓度(IC50)和治疗指数(TI),判断其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结果显示,葱辣素体外有一定的抗G+菌和G-菌作用。葱辣素对HEp-2细胞的半数中毒浓度(TC50)为6.3μg/mL,最大无毒浓度(TC0)为3.6μg/mL,对病毒的50%抑制浓度(IC50)为1.7μg/mL,TI为3.71;葱辣素可呈剂量依赖性地改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致的细胞病变,抑制病毒增殖。这将为葱辣素的进一步开发与临床应用研究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蓝靛果果渣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花色苷的工艺条件,并通过pH值示差法测定果渣中花色苷的提取量,探究各因素对蓝靛果果渣中花色苷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2 min、固液比1:70(g/mL)、微波功率350 W、乙醇体积分数3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果渣中花色苷的提取量为9.37 ...  相似文献   

7.
以福橘果皮为试材,采用超声辅助提取福橘果皮中的类胡萝卜素。通过单因素实验初步确定试验因素和水平,通过响应面(Box-Behnken)试验设计法探究福橘果皮类胡萝卜素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得到的最佳提取条件是液料比、超声功率和温度分别为59:1 (mL/g)、240 W和50 ℃,提取次数2次,提取时间10 min。在此条件下福橘果皮总类胡萝卜素实际提取量与预测值基本一致,达到(0.747±0.027) mg/g。本研究不仅优化了福橘果皮类胡萝卜素的提取工艺,也可为福橘的综合利用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大蒜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大蒜中的多糖,以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大蒜多糖提取率的主要因素是超声浸提温度与料液比,大蒜多糖超声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浸提温度50℃,超声浸提时间40min,超声功率350W,料液比1∶40(g/mL),此工艺条件下多糖提取率达25.12%。正交试验法优化得到的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作为大蒜多糖提取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正交优化超声辅助法提取杜仲叶中绿原酸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杜仲叶中的绿原酸采用超声波辅助技术进行提取研究。根据6种因素对提取结果的影响趋势,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溶剂pH 4.5、超声浸提时间25 min、超声浸提温度40℃、溶剂中乙醇浓度70%,测得提取物的得率为4.06%。  相似文献   

10.
用超声辅助提取菝葜中多酚类化合物,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等4个因素对多酚类化合物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提取最佳工艺条件。根据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菝葜多酚提取的优化工艺为60%乙醇浓度、料液比为1:10(g:m L)、超声波功率为162 W、超声时间为25 min时提取效果最佳,此时菝葜的多酚类化合物提取率为12.2%。  相似文献   

11.
研究红芸豆中多酚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红云豆多酚超声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80 (g/m L)、超声功率280 W、提取温度60℃、乙醇浓度30%和提取时间25 min。该工艺条件下,红芸豆中多酚提取率为3.870 mg/g。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酸枣仁资源综合利用率。方法:以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和超声温度为影响因素,以酸枣仁中异牡荆素—吡喃葡萄糖苷提取率为考察指标,运用响应面法优化异牡荆素—吡喃葡萄糖苷提取工艺参数。结果:异牡荆素—吡喃葡萄糖苷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405 W、超声时间60 min、料液比1∶16 (g/mL)、乙醇体积分数75%,该条件下异牡荆素—吡喃葡萄糖苷提取率为0.705%,与预测值(0.719%)接近,表明异牡荆素—吡喃葡萄糖苷提取率的预测值与实际情况拟合良好。结论:超声辅助提取异牡荆素—吡喃葡萄糖苷的工艺稳定可靠,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正交法优化酸枣叶中芦丁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首先,通过超声提取次数、超声功率、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浓度和料液比六种影响因素的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它们与芦丁提取得率之间的规律趋势;然后,应用正交设计优化试验,研究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浓度和料液比对酸枣叶芦丁提取得率的影响大小,并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当超声提取次数为2次、超声功率为420W,提取时间为35min、提取温度为50℃、乙醇浓度为50%、料液比为1∶27(g/mL)时,效果最佳,得率为5.83%;乙醇浓度具有较大显著性,且各因素影响顺序为: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  相似文献   

14.
优化超声辅助提取甘草多糖的条件,并对甘草多糖的分子量和结构进行了研究。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设定超声功率500 W时,液料比为20∶1(m L/g),超声时间60 min,温度60℃。应用GC/MS对甘草多糖进行单糖组分分析,得出人工与野生甘草多糖的单糖组分主要是甘露糖和葡萄糖,另外还含有阿拉伯糖、核糖、木糖、半乳糖、葡萄糖醛酸和半乳糖醛酸,说明人工与野生甘草多糖均为酸性多糖。最后利用Sepharose CL-6B层析柱对甘草多糖进行分离纯化,测得人工甘草两个多糖组分相对分子量分别为212 ku和25.1 ku,野生甘草多糖两个组分的相对分子量分别为34.1 ku和0.1 ku。本研究为甘草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黄传阳 《中国油脂》2022,47(3):123-127
以黑芝麻为原料,乙醇为提取溶剂,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芝麻素。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功率、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对芝麻素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芝麻素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芝麻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 15、超声功率300 W、提取温度57.0 ℃、提取时间2.3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芝麻素提取率为0.449 6%。研究结果为芝麻素的开发及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超声辅助提取莲子心中总生物碱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和最陡爬坡实验的基础上,以莲子心总生物碱提取量为响应值,利用效应响应面法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莲子心总生物碱提取量的影响,优选莲子心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作者采用非线性数学模型拟合的方式,使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扩展到曲面,从而使实验数据更加精密。实验优化得出超声辅助提取莲子心总生物碱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质量体积比1 g∶40.4 mL,乙醇体积分数64.4%,超声提取时间40 min,模型预测可达到128.695 mg/g。在上述条件下,莲子心总生物碱的提取率可以达到128.673 mg/g,与模型预测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辣木叶多酚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明确辣木叶多酚体外抗氧化活性,选取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和料液比为考察指标,研究不同工艺参数对辣木叶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辣木叶多酚提取工艺。此外,研究辣木叶多酚还原力及其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辣木叶多酚最优工艺为:超声时间19.5 min、料液比1∶30(g/mL)、超声温度20.2 ℃、超声功率250 W。在此条件下,辣木叶多酚提取量为(25.14±0.46) mg/g。辣木叶多酚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其还原力、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达到同等质量浓度VC的81.25%、94.15%和75.05%。该研究为辣木叶多酚等生物活性成分高效制备与抗氧化剂的深度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提取过虾青素后的雨生红球藻渣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热水浸提法提取藻多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对雨生红球藻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与传统的热水浸提工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雨生红球藻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400 W,超声时间30 min,水浴温度90℃,水浴时间3 h,料液比1∶25,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为3.48%,得率比传统法提高了27%。超声辅助热水浸提法是雨生红球藻多糖提取的有效途径,为藻多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为雨生红球藻渣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辣木叶总黄酮乙醇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辣木叶中总黄酮的乙醇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乙醇浓度、浸提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次数对辣木叶中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辣木叶中总黄酮类物质的最佳提取条件为70%的乙醇溶液作提取剂,提取温度60℃,料液比1:20,提取3次,每次1h,在此条件下,提取液中的总黄酮含量达到3.95%。  相似文献   

20.
罗璇  何景 《食品与机械》2016,32(9):172-176,236
以花生红衣为原料,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超声辅助提取花生红衣色素的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和最陡爬坡试验的基础上,以花生红衣色素综合提取效果值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法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花生红衣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建立预测模型,选出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花生红衣色素的最佳条件为以乙醇为溶剂,乙醇浓度68%,料液比130(g/mL),超声时间27min,超声温度55℃。该条件下花生红衣色素的总提取率为21.6%,色价为34.6,原花色素得率为17.77mg/g,综合提取效果值为24.65,经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试验建立的花生红衣色素的响应模型较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