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以无花果为原料,实验室筛选得到的菌株UV-5为菌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无花果酒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无花果酒发酵最优条件为发酵温度20℃,糖度22%,接种量0.7%,SO2添加量60 mg/L,pH6。方差分析表明,温度和糖度对无花果酒酒精产率有非常显著的影响,接种量有显著影响,pH和SO2添加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王鹏 《中国酿造》2022,41(4):199-203
该试验以无花果、仙人掌果为原料制备果酒,并研究复合果酒的最优发酵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探讨了酵母接种量、发酵温度、初始pH值、初始糖度、发酵时间对无花果-仙人掌果酒发酵产酒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仙人掌果∶无花果=1∶2,酵母接种量0.04%,发酵温度25 ℃,初始pH值3.40,初始糖度20 °Bx,发酵时间7 d,在此优化条件下,制得无花果-仙人掌果酒的酒精度为11.01%vol,感官评分为97分,总花青素含量为50.68 mg/100 mL。果酒鲜艳紫红,酒体清澈,具有浓郁的果香和醇厚的口感。  相似文献   

3.
顾晓慧 《中国酿造》2022,41(11):204-209
以山东荣成青皮无花果为原料,添加牡蛎多糖,制备低醇无花果酒。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设计,探究发酵时间、初始糖度、酵母菌接种量、牡蛎多糖添加量、发酵温度对其酒精度和感官评分的影响,并优化牡蛎多糖低醇无花果酒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7 d,初始糖度17°Bx,pH 3.50,酵母菌接种量0.05%,牡蛎多糖添加量0.3%。在此优化条件下,牡蛎多糖低醇无花果酒酒精度为7.17%vol,牛磺酸含量为482 mg/L,Zn含量为13.3 mg/L,感官评分为94.2分。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接种量、装瓶量、初始pH、初始酒度、发酵温度的醋酸发酵单因素试验,以及对初始酒度、接种量、初始pH和发酵温度的醋酸发酵四因素三水平,即L9(34)正交试验,发酵时间8d,以总酸产量为优化指标,试验得出:影响桑椹果醋发酵的主次因素为初始酒度〉发酵温度〉初始pH〉接种量;醋酸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初始酒度7%,接种量9%,初始pH 4.5,发酵温度30℃,在此条件下,桑椹果醋总酸产量为63.02g/L。根据对桑椹果醋各项指标的评定和测定,桑椹果醋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5.
仁用杏杏酒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扁杏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影响杏酒发酵的关键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确定出了杏酒主发酵的最优工艺参数:温度为24℃,糖度为22°Bx,接种量为8%,初始pH值为4.0.各因素对杏酒发酵的影响次序为:温度>糖度>接种量>初始pH值.  相似文献   

6.
发酵南瓜酒酿造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瓜为原料的发酵酒酿造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的酵母接种量、初始糖度、初始pH值、主发酵温度对发酵南瓜酒酒精含量的影响,再以酒精度、总糖度、澄清度、色泽、滋气味等因素的综合评分为依据,通过正交试验对酿造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酵母接种量6%,初始糖度22%,初始pH值3.5,发酵温度21℃工艺条件下.所得发酵南瓜酒品质较佳.  相似文献   

7.
采用新型发酵原料酿酒是开发新型果酒的重要方法。以紫甘薯为主要原料初步研究了紫甘薯酒的酿造新工艺。在单因素试验优化了主发酵时间、发酵方式、发酵温度、pH、接种量和装液量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优化了主发酵温度、发酵pH、酵母接种量和装液量参数。结果表明,紫甘薯酒酿造的较优工艺为主发酵温度27.90℃、pH3.81、接种量3.97%、装液量60.99%;较优的储酒(后发酵)温度为14℃、时间60 d,酒精度为9.80°。在此工艺下生产的紫甘薯酒澄清透亮、口感极佳,且具有紫薯香气,因此该酒具有一定的商业潜力。  相似文献   

8.
刘月华  周兆梅 《中国酿造》2012,31(4):191-194
以野生山丁果为原料,葡萄酒活性干酵母为发酵菌种,研究山丁果果酒发酵工艺。考察果汁初始糖度、酵母接种量、发酵温度和果汁初始pH值等因素对山丁果果酒各项指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优化试验,得到野生山丁果果酒发酵最佳工艺条件:糖度18%、初始pH值为4.0、发酵温度24℃、酵母接种量0.4%。该工艺发酵的野生山丁果果酒酒体呈浅粉红色,清亮透明,具有新鲜山丁果清新的果香和醇厚协调的酒香,酒度12.5%、残糖1.45g/L、VC 380mg/L、酸度4.8g/L。  相似文献   

9.
响应面法优化红树莓酒发酵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冷冻红树莓果为原料,应用响应面法优化红树莓酒的发酵工艺。以酒精度、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酵母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初始pH值与主发酵时间为影响因素,以红树莓酒的酒精度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红树莓酒最优的发酵工艺条件为酵母接种量7%、发酵温度24 ℃、初始pH 4.0及主发酵时间7 d。在此发酵工艺条件下,产品酒精度可达12.1%vol,所酿制的红树莓酒为酒红色,酒体透明且澄清,光泽透亮,口感清爽怡人,其有果香与酒香。  相似文献   

10.
无花果酒酿造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无花果酒的生产工艺及操作要点,并对发酵中重要工艺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无花果酒发酵前,无花果浆用白砂糖调整可溶性固形物为24%,且不用添加亚硫酸盐;葡萄酒酵母的添加量为0.3%,经发酵调配,可得到醇香浓郁、酒体协调,极具营养保健价值的无花果酒。  相似文献   

11.
以野生圆枣和树莓为原料,葡萄酒活性干酵母为发酵菌种,研究圆枣、树莓复合酒发酵工艺。考察果汁初始糖度、酵母接种量、发酵温度和果汁初始pH等因素对野生圆枣与树莓复合酒各项指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优化试验,得到野生圆枣与树莓复合酒发酵最佳工艺条件:糖度18%,发酵温度26℃,初始pH 4.5,接种量0.2%。该工艺发酵的野生圆枣与树莓复合酒酒体呈琥珀色,清亮透明,具有新鲜圆枣、树莓清新的果香和醇厚协调的酒香,酒度12.4%、VC400 mg/L、酸度4.5 g/L、残糖1.45 g/L。  相似文献   

12.
从本厂饼丸及大酒饼里分离的醋酸菌C-4、乳酸菌R-2作为混种进行发酵试验。以总酯生成量及出酒率为衡量指标,选择混菌比例、接种量、初始pH、发酵温度、通气量(摇床转速)为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及中试投粮试验确定最优的混种发酵条件及中试应用工艺。结果表明,小试条件下最优混种发酵条件为,混菌比例4∶2、接种量6%、初始pH6、温度28℃,静置培养5天后,转为75r/min的摇床培养10天,产酯量为1.83g/L,出酒率为1.58%。中试200公斤投粮发酵条件下最优混种发酵条件为,采用小试的最优因素组合,发酵5天期通入5L的无菌空气,继续发酵10天,产酯量为1.85g/L,出酒率为1.59%。  相似文献   

13.
以芡实、大米、麦芽为原料,研究了酵母接种量、pH、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芡实酒理化指标和感官品质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试验的方法对芡实酒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影响芡实酒发酵的因素从主到次依次为:酵母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pH;发酵的最佳条件是:初始pH 4.0,发酵温度28℃,酵母接种量0.6%,主发酵8 d;在此条件下,所得原酒经澄清、调配、杀菌等工序处理可得酒精度不低于11.0%的芡实酒。  相似文献   

14.
桂东野山楂酒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桂东当地野山楂鲜果为原料,使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法,研究适宜野山楂酒发酵的料液比、发酵温度、糖度、接种量和pH值,采用1∶3的料液比,并用正交设计优化桂东野山楂酒发酵工艺,结果表明,糖度180g/L,0.4%的酵母接种量,pH值为3.5,温度为18℃条件下发酵,酒中残糖4.0%,总酸5.0 g/L,酒精度13.4%vol,野山楂酒酒香浓郁,品味俱佳.  相似文献   

15.
以新疆干制无花果为原料酿制无花果果醋,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试验,得到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无花果果醋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初始酒精度为8.0%vol、醋酸菌接种量为0.6 %、发酵温度为30 ℃,在此最佳醋酸发酵工艺条件下,总酸含量为5.28 g/100 mL,所得果醋风味丰韵饱满醇厚,色泽橙黄而透明,口感酸甜爽口。  相似文献   

16.
以火龙果汁为主要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火龙果酒的发酵工艺,对起始糖度、起始pH值、发酵温度、菌种接种量等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设计。结果表明,火龙果酒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起始糖度22.6%、起始pH值3.6、发酵温度15℃、酵母接种量1.0%,在此优化条件下,火龙果的感官评分为88.64分。再以火龙果酒为基酒,配以火龙果汁15%、白糖水25%,调配出品火龙果鸡尾酒。该饮品口感较佳,营养丰富,含有维生素、微量元素,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   

17.
以鲜无花果、沙棘果为原料制作无花果沙棘复合果醋并优化其发酵工艺参数。通过感官评价确定无花果、沙棘的最佳配比为1∶3(V/V),以复合果醋产品总酸含量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实验,在此基础上选取醋酸菌接种量、初始酒精度和初始pH值3个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果醋的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醋酸菌接种量5.8%、初始酒精度8.3%、初始pH值3.1,此工艺条件下生产的无花果沙棘复合果醋产品醋味醇和、酸甜味协调,带有沙棘特有的果香,果醋总酸含量达7.270 g/dL。  相似文献   

18.
哈密瓜酒生产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哈密瓜为原料 ,利用自选的酵母 4b 1发酵生成哈密瓜酒 ,研究了原料处理、发酵温度、pH、接种量、SO2 添加量等因素对发酵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找到哈密瓜酒风味最佳的发酵条件为 pH为 4 3、接种量为 1 %、温度为 2 5℃、SO2 添加量为 2 0mg/L  相似文献   

19.
以芡实酒发酵工艺前糖化过滤所得滤渣为原料,采用液态发酵的方法,直接接种酵母菌、醋酸菌进行发酵制醋,并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酒精发酵阶段最优组合为酵母接种量1.0%,pH 4.5,发酵温度26℃,发酵6天,所得酒精度为7.0%。醋酸发酵阶段最优组合为醋酸菌接种量10%,pH 4.0,发酵温度28℃,发酵6天,酸度高达8.953g/dL,最后经灭菌、稀释处理后可获得总酸度为3.5~5.0g/dL的芡实醋。  相似文献   

20.
野生猕猴桃酒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尧山野生猕猴桃为原料,研究猕猴桃果酒的发酵工艺.通过研究分析接种量、pH、温度、糖度等因素对野生猕猴桃酒各项指标的影响,得到野生猕猴桃果酒发酵最佳工艺条件:糖度为22%、初始pH为3.9、发酵温度为19℃、酵母接种量为5%(体积分数).该工艺发酵的野生猕猴桃果酒酒体呈浅黄色,清亮透明,具有猕猴桃清新的果 香和醇厚谐调的酒香,酒度12%vol,残糖1.2~1.5 g/L,Vc 500mg/L,酸度6.0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