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了处理传统事故树分析中基本事件的不确定问题,本文选取某石化企业中20×10~(4 )t·a~(-1)聚乙烯装置"火灾、爆炸"事故树作为研究对象,引入模糊理论的概念,将这些没有统计资料的基本事件故障概率用模糊概率来表征.运用一种能解决模糊性并且意义明确的三角模糊数来描述基本事件的模糊概率,逐层求得顶事件发生的模糊概率分布,同时,通过模糊数中值法,求出基本事件模糊重要度,并得到顶事件故障影响因素排序及影响事故的主要因素,得出模糊事故树更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放坡-桩锚支护结构变形的演化规律及力学性能.方法以沈阳地区某深基坑为例,分析放坡-桩锚支护结构变形和锚杆轴力的分布情况,采用FLAC3D软件对深基坑放坡-桩锚联合支护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并对现场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土体摩尔-库伦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土体的力学特征.结论基坑四边的中点处发生水平位移最大,角点处最小;支护桩桩顶水平位移最大;地表最大沉降发生在坡顶开挖边线的位置,且水平影响范围在距基坑边缘处15 m.锚杆内力在锚杆的自由段不变,在锚固段随锚固段的增长而变小.  相似文献   

3.
由于各种原因压力管道爆炸事故频发,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效预防油气运输过程中压力管道爆炸事故的发生,通过三角模糊理论把事故树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逻辑门的运算法则、基本事件的重要度三角模糊化,将三角模糊数学和事故树相结合,绘制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树图,计算得出顶上事件发生概率的分布范围,确定了基本事件模糊重要度排序。根据计算结果得知,提高压力容器管道系统的可靠性、防止压力管道发生爆炸,需要优先处理的基本事件是人为破坏、管道附近电线绝缘层老化、控制室线路电流过大、控制管道的阀门密封不良、管道法兰密封不良、操作不规范。根据基本事件的模糊重要度,提出了事故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研究深基坑桩锚支护事故的风险和预防策略,采用故障树分析,构建了底事件的事件库和相应的故障树。引入了考虑时效性的增大系数法,对顶事件的概率进行科学调整。结合实际工程项目案例,对底事件的概率重要度和关键重要度进行了系统的排序与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基坑超挖、坑边附加荷载、未及时支锚、降雨、未布置排水孔以及降水深度不足等风险因素是引发桩锚支护事故的关键因子。提出了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并在实际工程中加以应用。该研究可为桩锚支护事故的预防、应急处理、原因分析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也可为类似工程的安全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传统事故树分析法应用于实际量化分析时,相当一部分基本事件的概率本身是不确定的、模糊的,因此获得故障的精确概率比较困难,违背了精确概率选取的前提。为了处理传统事故树分析法中基本事件概率的模糊和不确定问题,引入了模糊数学理论的概念,对缺乏统计资料的基本事件进行模糊处理。运用一种能解决模糊性并且意义明确的三角模糊数来描述基本事件的模糊概率,逐层求得各事件发生的模糊概率分布,同时通过模糊数的中值法求出各基本事件的模糊重要度,得到顶上事件故障影响因素的排序,找出导致事故的主要因素,提出能从根本上预防、从关键点控制顶上事件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外因火灾进行事故树分析时,引入了层次分析法确定事故树中每一个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使缺乏基本事件发生概率的事故树的定量分析成为可能,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针对注汽锅炉的危险因素,基于对各基本事件发生的偶然性、不确定性,采用三角模糊数来表示事件发生的概率,进而求得顶上事件发生的概率。把事故树的理论分析和模糊数学两者结合起来,经过模糊运算得出各危险因素对注汽锅炉的破坏概率的区间值,确定模糊重要度,并对此进行排序,确定主次影响因素,并基于各危险因素绘制事故树,利用最小割集法和布尔代数法指出锅炉爆管的途径,给出引发该事故的模糊概率。分析了导致事故的原因,提出了注汽锅炉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天然气开采当中产生的气田水具有较强的环境污染能力,气田水的安全运输问题必须受到重视。针对安全生产情况,从"人—机—环—管理"4方面对气田水输送管线进行风险评价,构建气田水输送管线泄漏事故树模型。通过利用布尔代数简化法,得到180个最小割集;再通过近似计算,得到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排序序列,确定影响顶事件发生的因素;最后分析分析结果提出预防与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9.
以赣州市红旗村改造项目的深基坑工程为依托,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对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对比基坑土体变形值和实际监测变形值,验证了此模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得出锚杆轴应力在自由段分布均匀,在锚固段逐渐减小的变化规律.此外,深入分析了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变形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增加支护桩的桩长、缩小桩间距可以很好的抑制基坑土体位移,但是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这种抑制基坑土体变形的效果十分有限;优化锚杆锚固位置,可以有效提高锚杆利用率,当第三层锚杆锚固深度在6.5~7 m时,两层锚杆的轴力大小相近,为最佳锚固位置.  相似文献   

10.
基于位移控制的单支点桩锚支护结构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考虑单支点桩锚支护结构的刚体位移和弯曲变形,建立了锚杆锚固点和支护桩顶的水平位移计算方法.通过分析水平位移的各个影响因素对位移的作用,指出锚杆位置下移会增加锚杆的拉力并进而加大其配筋,但可以减小桩顶在锚杆张拉锚固后的水平位移变形 .以位移控制为目标,通过调整锚杆的位置,对单支点桩锚支护结构的设计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1.
住宅管道燃气系统安全性事故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燃气管道系统本身及人员管理环节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各个因素,运用事故树分析方法建立了住宅管道燃气系统事故树.计算出事故树最小径集并对各基本原因事件的结构重要程度排序.结合最小径集包含的各事件及结构重要度排序分析,指出保障使用燃气房间足够的通风换气量可有效抑制或缓解燃气达到爆炸浓度极限及人员中毒、窒息事故的危险;采用安装安全报警器及切断保护装置,选用新型管材及用气设备,强化安全管理等措施可降低事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结合郑州一基坑工程项目,应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对土钉和锚杆的轴力进行监测,根据实测数据分析土钉和锚杆轴力随基坑开挖而变化的规律.运用FLAC3D软件建立两种复合土钉支护结构的三维模型,进行开挖支护施工过程的三维动态模拟分析,并通过两种模型的对比分析得出微型桩在复合土钉支护结构中的作用.最后把数值分析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这种复合支护结构可以充分发挥锚杆的锚固作用.微型桩能有效控制基坑的稳定性与变形,并能改善土钉和锚杆受力状态.基坑侧壁水平位移最大处几乎与微型桩最大正弯矩处相重合,最大负弯矩处近似在基坑边壁坡脚处.  相似文献   

13.
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及系统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时单支点桩锚支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施工过程中桩顶侧移控制的优化设计方法,并建立了优化设计模型.该方法以基坑开挖过程中的桩顶侧移为优化目标,以锚固点到桩顶距离为优化变量.以一次位移与二次位移曲线的交点作为优化点,确定锚杆最优位置,进而对桩锚支护结构进行优化.根据上述优化设计方法和模型,采用VB语言研制了优化设计系统,并进行了工程实例分析,设计结果表明:优化设计系统是可行的,优化设计方法和模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4.
根据某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的支护特点及其周边环境情况,制定了相应的监测方案。重点对基坑护壁桩顶水平位移、基坑周边地表沉降及基坑附近原有建筑的位移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基坑周边变形最大位置处于基坑每边的中间部位和基坑阳角处;预应力锚杆能够有效抑制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和沉降;基坑周边附近建筑物位移受基坑开挖速度、锚杆设置时间等因素影响,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监测结果为现场施工安全和合理组织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冲击地压巷道锚固承载结构破坏机理的复杂性和变形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基于响应面法试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功能,采用有限差分数值软件动力模块,定量化研究围岩强度、震源距离、震源强度、原岩应力、支护强度等单一因素以及多因素交互作用对巷道锚固承载结构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单一因素和多因素交互作用对锚固承载结构变形都有显著影响,单因素影响程度依次为围岩强度>震源强度>震源距离>原岩应力>支护强度;通过增大震源传播距离、增加动载衰减系数、提高支护强度、增加围岩自承载能力、减小静载应力集中均可以有效降低冲击地压巷道锚固承载结构的变形量;多因素交互作用下巷道锚固承载结构的破坏模式可分为锚杆断裂型、锚固脱黏型、岩体主导型和复合型.针对不同的破坏模式,提出高冲击韧性锚杆全长预应力支护、"外锚内注"和"深部卸压-浅部强支-巷表防护"等控制技术.研究结果可为冲击地压巷道锚固承载结构稳定性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高层建筑火灾事故树构建与重要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起高层建筑火灾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建立以高层建筑火灾为顶上事件的事故树,并进行事故树分析,得到影响顶上事件的最小割集.利用布尔代数计算方法,计算了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系数、概率重要度系数和临界重要度系数,确定了影响高层建筑火灾的主要因素,针对提高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性,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并从安全系统工程角度提供了高层建筑火灾防控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近三年37起历史街区火灾进行归纳、统计,利用火灾调查理论知识与事故树相结合,统计分析历史街区火灾中的致灾原因,并利用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根据基本事件发生概率,计算出顶上事件的发生概率.最后,对事故树进行重要度分析,确定基本事件的重要顺序,并针对历史街区火灾致灾因素提出控制对策,降低顶上事件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18.
针对深部巷道采用加长或全长锚固锚杆支护时,锚杆的锚固段整体受力不均、抗剪切承载能力低以及无法适应其大变形等问题,提出了高预紧力后张法全长锚固支护方法,通过建立高预紧力后张法全长锚固支护力学模型,对高预紧力后张法全长锚固支护的受力特征和支护围岩承载能力进行了理论计算和现场应用分析,并与传统加长、全长锚固支护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高预紧力后张法全长锚固支护方法具有高预应力支护与全长锚固支护的优点,在全长锚固的基础上使预高于金立紧力向围岩内传递,与传统加长、全长锚固支护方法相比,高预紧力后张法全长锚固支护方法锚固段的剪应力分布更加平缓;有利于锚杆预紧力在围压中扩散,增大围岩压应力区范围,改善锚固围岩特性;配套采用研发的高预紧力减摩托盘提高锚杆预紧力,可形成更有效的锚固围岩承载结构。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管道液化石油气(PLG)的泄漏事故,结合某高校高层住宅的实例,应用事故树分析方法,绘制了高层住宅管道液化石油气泄漏的事故树,并计算了结构重要度,估算了基本事件和顶上事件的概率。  相似文献   

20.
桩锚支护中锚杆内力分布的现场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邯郸某桩锚支护中锚杆的实测应变值为基础,推导锚杆轴力分布及侧摩阻力分布规律。研究表明:锚杆的轴力沿锚固段递减,在自由段存在最大值且变化幅度小,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加;锚杆的侧摩阻力在锚固段递增,在自由段值很小且基本不变,整体呈不均匀分布,且随着灌浆所形成的水泥土强度和基坑变形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