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影响水力旋流器除油效率的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给出了除油水力旋流器的常用技术术语,分析了分散相(油)液滴在旋流器旋转力场中所受的静分离力,并讨论了影响除油水力旋流器分离效率的因素,表明,油水密度差是影响分离效率的重要因素,油滴平均直径越小,分离效率越低,设计时应尽量简化旋流器上游流程,避免设备,管阀对液流的剪切;除油水旋流器的流量调节比为3-6,当旋流器在最大,最小流量范围内工作时,流量对除油效率的影响较小,除油水力旋流器的最佳分流比为0.5  相似文献   

2.
脱油型水力旋流器空气核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刘晓敏  蒋明虎 《石油学报》2004,25(6):105-108
空气核是水力旋流器处于工作状态下的一种重要流场特征,也是水力旋流器实现正常工作及有效分离的主要标志。空气核的稳定性极大程度地影响着水力旋流器的有效分离。对空气核的成因进行了简要描述,并分析了空气核的存在对水力旋流器分离性能的影响,同时对空气核的流动形态及其能耗损失等方面作了必要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为了使旋流器保持稳定,要合理控制空气核的大小、位置及流动形态分布。  相似文献   

3.
液-液分离水力旋流器特性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自行设计的液-液分离水力旋流器进行了一系列室内试验及现场实验,通过原油与水及机油与水两种油水混合介质的分离,系统地研究了水力旋流器几何参数与运行参数对分离效率的影响,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关系式。在此基础上设计与制造了直径D为38mm及52mm两种样机。现场实验证明,该种水力旋流器的分离效率达到90%以上,且结构简单,可在低压下运行,成本低,能耗少,完全可用于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4.
给出了除油水力旋流器的常用技术术语,分析了分散相(油)液滴在旋流器旋转为场中所受的静分离力,并讨论了影响除油水力旋流器分离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油水密度差是影响分离效率的重要因素;油滴平均直径越小,分离效率越低,设计时应尽量简化旋流器上游流程,避免设备、管阀对液流的剪切;除油水力旋流器的流量调节比为3~6,当旋流器在最大、最小流量范围内工作时,流量时除油效率的影响较小;除油水力旋流器的最佳分流比为0.5%~5%,它与入口液流的含油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国内陆上油田是否可应用水力旋流法液一液分离技术,大庆油田设计院于1992年进行了水力旋流器污水除油小型试验,取得了大量试验数据,并基本摸清了影响水力旋流器除油效率的因素。1.试验用水力旋流器的结构从结构形状匕分,液一液分离用水力旋流器大体可分为三类(如  相似文献   

6.
本文作者对水力旋流器的固液分离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应用相似与模化理论对水力旋流器进行了相似研究。将研究结果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了水力旋流器分级效率和总效率与各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相关式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比较吻合,这些相关式可作为设计旋流器和优化旋流器操作参数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水力旋流器及其在油田集输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力旋流器是国外近年研制成功的可用于油田油、水混合物分离的一种新型设备,主要由入口段、收缩段和出口段组成。按其处理对象分有预分离水力旋流器、脱水型水力旋流器和脱油型水力旋流器三种类型。与油田现用的分离设备相比,水力旋流器具有分离效率高、流量调节范围宽、体积小、重量轻、投资少等优点。研究表明,这三种类型的水力旋流器完全可以替代油田现用的沉降分离设备、脱水设备以及污水处理设备,并可实现橇装化,故在油田  相似文献   

8.
水力旋流器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分离设备,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笔者结合水力旋流器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对水力旋流器在矿场应用中若干个问题进行探讨,得出结论:随着水力旋流器入口流量的增加,操作压力的提高,乳化加剧;能耗主要取决于水力旋流器的入口流量和压降;旋流管直径的选择要综合考虑能耗和分离效率之间的关系,在入口含量浓度一定的情况下,分流比的大小决定了溢 流含油浓度的大小和底流口流水含油的多少,分流比越大,分离效率越高,则底流口中水的含油就越低,而油中含水则就高。  相似文献   

9.
倪玲英 《石油机械》1999,27(9):19-21
简述了高含水原油经水力旋流器分离时出现乳化的原因, 讨论了影响水力旋流器高含水原油预分离性能指标, 并对影响高含水原油预分离性能的重要参数———旋流器入口流量、分流比、压降和溢流口直径等分别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当水力旋流器的流量、分流比和压降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时, 选择适当溢流口直径才能同时提高分离效率和脱水效率, 使高含水原油预分离后溢流的含油浓度满足生产要求, 底流口污水的含油浓度也满足后续除油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液-液分离旋流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给出了公称直径37mm除油水力旋流器在大港油田板大站的实验结果,分析了入口流量、分流比等参数对旋流器分离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组合式预分离水力旋流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单体预分离水力旋滤器现场试验获得成功的基础上,对两种不同型式(列管式和筒式)组合预分离水力旋流器的现场性能试验和对比试验结果进行了讨论,重点对筒式组合水力旋流器的分离性能进行了研究。摸索出了较为合理的操作参数(处理量、分流比及压力降等),并对预分离水力旋流器的现场应用工艺流程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脱油型水力旋流器分离准数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贵喜 《石油机械》1997,25(9):17-20
在分析影响脱油型水力族流器分离性能的结构参数、操作参数、物性参数和分离性能指标的基础上,利用相似理论推导出相似准数,结合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处理现场试验数据,建立了能反映脱油型水力旋流器分离性能的指标与其影响参数间的分离准数模型,统计检验结果表明,这组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对模型分析后认为:除油效率主要受处理液含油浓度影响,其次受底流口压力与进口压力的比值pu/pi、雷诺准数的影响;分流比主要受pu/pi的影响,其次受溢流口直径和底流口直径影响;要提高旋流器的处理量,主要应增大旋流器的当量直径,但增大族流器的当量直径对提高除油效率却未必有利。该模型的建立对脱油型水力旋流器的参数优化及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除油水力旋流器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除油水力旋流器具有分离性能好,处理量大,体积小,重量轻,操作费用低,安装方式灵活,工作可靠等特点。通过清水实验,研究了流量,压力,分流比之间的关系;用柴油进行模拟实验,研究了粒级效率的测试方法,得到了实验用水力旋流器的粒级效率曲张;研究了操作参数对水力旋流器特性的影响,从而得到了水力旋流器的操作参数应处的范围,对水力旋流器的设计及其现场使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贵喜  刘连军 《石油机械》1995,23(11):19-23
叙述了用水力旋流器处理油水中间层乳化液的现场试验情况,比较了固液分离旋流器与油水分离旋流器的异同,分析油水中间层乳化液的成因及温度、分流比、添加破乳剂等分离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液—液水力旋流器的入口形式及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就液-液水力旋流器入口形式的种类与有关油-水分离用水力旋流器入口形式的研究工作加以介绍,综合考虑入口与外设管线的连接、流量的合理匹配、入口处可提供的压力、加工制造能力以及水力旋流器内部流场的稳定性等诸多因素,分析了不同入口形式(单入口、双入口、直线型与涡线型入口等)对水力旋流器流场分布及分离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液—液水力旋流器的模拟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液-液水力旋流器是一种致型的油水分离。主要是由旋流腔、收缩腔,尾锥、尾管和溢流管组成,分离机理为离心沉降。用有机玻璃的液-液水力旋流器的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其分离效率与污水中的含油浓度无关,而随进口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当液-液水力旋流器的几何结构确定以后,进口流量随进口压力增大而增大。用计算机仿真与用激光实测所得的水力旋流器内的流场分布基本吻合,故可作为样机设计的理论指导,液-液水力旋流器分离效率高,  相似文献   

17.
在介绍水力旋流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的基础上,讨论了影响水力旋流器性能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两相密度差越大,液体温度越高,油滴直径大,则分离性能就好;讨论了流量大小,尾管长短对分离性能的影响,综合分析了分流比与入口浓度和压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水力旋流器及其在油田集输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力旋流器是国外近年研制成功的可用于油田油、水混合物分离的一种新型设备,主要由入口段、收缩段、分离段和出口段组成、按其处理对象分有预分离水力旋流器、脱水型水力旋流器和脱油型水力旋流器三种类型。与油田现用的分离设备相比,水力旋流器具有分离效率高、流量调节范围宽、体积小、重量轻、投资少等优点。研究表明,这三种类型的水力旋流器完全可以替代油田现用的沉降分离设备、脱水设备以及污水处理设备,并可实现橇装化,故在油田集输系统中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新型油水分离装置——水力旋流器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杰  蒋明虎 《石油机械》1993,21(12):26-29
研究确定了水力旋流器的几何结构及各部分尺寸。试验研究了水力旋流器样机入口形式及各参数(流量Q_i、分流比F等)对分离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压力降△Pd与流量Q_i的关系。试验用水力旋流器的分离效率达95%。  相似文献   

20.
液-液分离水力旋流器特性参数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贺杰  蒋明虎  宋华  赵立新 《石油学报》1996,17(1):147-153
对自行设计的液-液分离水力旋流器进行了一系列室内试验及现场实验,通过原油与水及机油与水两种油水混合介质的分离,系统地研究了水力旋流器几何参数与运行参数对分离效率的影响,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关系式.在此基础上设计与制造了直径D为38mm及52mm两种样机.现场实验证明,该种水力旋流器的分离效率达到90%以上,且结构简单,可在低压下运行,成本低,能耗少,完全可用于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