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环氧丙烯酸酯改性光固化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环氧丙烯酸酯(PPG-EA)、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聚丙二醇(PPG)、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丙烯酸羟乙酯(HEA)等制备了环氧丙烯酸酯改性光固化水性聚氨酯乳液(WPU);研究了改性环氧丙烯酸酯用量、DMPA用量、n(—NCO)∶n(—OH)对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环氧丙烯酸酯改性的水性聚氨酯涂膜具有硬度高、耐水性和力学性能好的特点,并且克服了环氧树脂直接用于水性聚氨酯改性制备的乳液贮存稳定性差的不足。当改性环氧丙烯酸酯用量为6%-10%、DMPA用量为5.5%-7.5%、n(—NCO)∶n(—OH)为1.3-1.4时,UV固化水性聚氨酯乳液的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2.
丙烯酸酯有机硅复合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四氢呋喃二元醇(PTMG)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基本原料,在R值为2.5、DM-PA质量分数为6%、PU/PA质量比为8∶2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变化羟基硅油PDMS的质量分数来研究有机硅改性对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从而合成出丙烯酸酯有机硅复合改性的水性聚氨酯。探讨了不同质量分数的有机硅对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硅质量分数为10%或者13%时,得到的丙烯酸酯有机硅复合改性的水性聚氨酯综合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3.
水性聚氨酯树脂的改性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揭阳  郁平 《化学世界》2005,46(8):475-477,507
研究了水性聚氨酯的扩链、交联、丙烯酸酯复合等改性方法以及水性聚氨酯木器漆的研制。结果表明:对水性聚氨酯进行扩链、交联以及丙烯酸酯复合改性,能显著提高水性聚氨酯的拉伸强度、硬度、耐磨性、耐水耐醇性。经检测,用改性水性聚氨酯树脂配制的木器漆主要性能均达到聚酯聚氨酯木器漆行业标准(HG/T3608-1999)。  相似文献   

4.
对国内外含氟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乳液(FPUA)中的氟化丙烯酸酯/聚氨酯链段结构的合成方式及工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介绍了含氟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的优异性能及其应用领域。指出了含氟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当今研究的热点和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水性聚氨酯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分别采用丙烯酸酯、环氧树脂合成2种不同的改性水性聚氨酯,比较了改性前后及2种不同的改性水性聚氨酯在乳液、涂膜性能及粘接性能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水性聚氨酯综合性能明显提高,其中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EPU)在固化交联后涂膜的耐水、耐溶剂及力学性能又明显好于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PUA),其粘接强度与溶剂型聚氨酯相当;而采用丙烯酸酯改性的水性聚氨酯PUA乳液稳定性好于EPU乳液。  相似文献   

6.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PBA)为主要原料、三聚氰胺为交联剂,合成了双键封端的交联型水性聚氨酯,再经过原位聚合制备了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利用FTIR、XRD、DLS、DTA、电子拉力机、邵氏硬度计等对材料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通过调节水性聚氨酯与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三聚氰胺的添加量,对产品性能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水性聚氨酯与丙烯酸酯质量比为6∶4、三聚氰胺占水性聚氨酯质量为0.53%时,胶黏剂发生5%质量分数的降解温度可达到312℃,吸水率仅为4.69%,T-型剥离强度为5.3 kN/m。  相似文献   

7.
耐热型聚氨酯弹性体研究进展.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13,11(6):35-39.交联型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与研究.粘接,2014(3):64-67.聚酯型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和性能研究.粘接,2014(3):68-71.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复合乳液的研究进展.粘接,2014(3):87-89。  相似文献   

8.
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树脂合成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异氰酸酯、聚醚多元醇及二羟甲基丙酸为主要原料,合成了水性聚氨酯预聚体(PU),并且经过扩链、交联、丙烯酸酯复合改性等反应制备了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树脂(PUA)。结果表明:对水性聚氨酯进行扩链、交联及丙烯酸酯复合改性,可以使两者优异的性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能显著提高水性聚氨酯的拉伸强度、硬度、耐磨性、耐水耐醇性,从而使水性PUA分散乳液胶膜的性能得到明显改善,以满足水性PUA木器漆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高性能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性能环保的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是当前涂料工业研究的一个热点。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80)、聚醚二元醇(N210)、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主要原料,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先制得水性聚氨酯(PU)预聚物/乙烯基单体混合物,然后加入引发剂,自由基乳液聚合得到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研究发现PUA乳液的性能及外观与NCO/OH比值、二羟甲基丙酸(DMPA)含量、中和度等密切相关。当NCO/OH的摩尔比为1,3~1.4,—COOH含量约2.6%(质量分数),中和度=90%-100%时,所得PUA乳液外观好、性能佳。  相似文献   

10.
采用聚氧化乙烯二醇(N210)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1)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三丹油型环境友好型复合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探讨了硅烷偶联荆红外性能表征、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丙烯酸酯类单体选择、加料方式、丙烯酸酯含量和不同引发剂体系的对PUA复合乳液性能的影响影响。结果表明:用该乳液研制水性木器清漆其性能优异,且施工方使,推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丁酸(DMBA)和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等为主要原料,制得聚氨酯(PU)预聚体;然后将其与丙烯酸羟乙酯(HEA)反应,制得HEA封端的聚氨酯丙烯酸酯(PUA)预聚体;最后在PUA预聚体中加入中和剂等助剂,制备出阴离子改性PUA紫外光(UV)固化胶粘剂。研究结果表明:当w(DMBA中-COOH)=1.2%(相对于PU预聚体质量而言)、中和度=n(中和剂)∶n(DMBA)=80%、以PTMG为多元醇且偶联剂采用预处理法加入时,相应的阴离子改性PUA型UV固化胶粘剂的耐水性、粘接强度和耐久性俱佳。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的增强,水性胶黏剂的开发成为胶黏剂研究的主流.以聚乙二醇(400),TDI,DMPA为原料,用丙酮法合成了稳定的聚醇型阴离子水性聚氨酯乳液.讨论了NCO/OH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亲水扩链剂、中和剂及中和度等因素对水性聚氨酯乳液性能的影响.并用丙烯酸酯单体进行改性,对水性聚氨酯胶黏剂性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合成的水性聚氨酯乳液具有较好的贮存稳定性、耐水性和机械性能,产品符合ISO14000系列标准.  相似文献   

13.
紫外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丁紫外光(UV)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UV固化的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光固化有机/无机复合材料;水性UV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和UV固化超支化聚氨酯丙烯酸酯。  相似文献   

14.
丙烯酸酯改性聚酯聚氨酯水分散体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封端的水性聚氨酯预聚体与丙烯酸酯发生聚合,制备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分散体。考察了工艺条件对分散体稳定性及成膜物性能的影响。同时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讨论了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成膜物的结构特征,用热分析仪分析了膜的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丙烯酸改性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聚丙烯酸酯与聚氨酯共混、以水性聚氯酯为种子乳液进行丙烯酸种子乳液聚合以及水性聚氨酯与丙烯酸接枝共聚3种方法分别得到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氯酯,通过激光散射粒径仪测定乳胶粒的粒径、乳胶膜的透明性、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结构分析以及扫描电镜(SEM)对乳胶膜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种子乳液聚合反应和接枝反应所得到的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氯酯乳液乳胶粒粒径比水性聚氨酯的粒径显增大,表现出良好的相容性;由种子乳液聚合和接枝聚合制备的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氯酯胶膜中颗粒与颗粒之间结合紧密,表面光亮、透明。  相似文献   

16.
康小孟  沈发治 《涂料工业》2011,41(7):37-40,44
以可再生的物质资源松节油、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丙烯酸羟丙酯(HPA)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紫外光固化松节油聚氨酯丙烯酸酯聚合物,研究了加料方式、原料配比、溶剂等对其流变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丙烯酸羟丙酯(HPA)先与异氰酸酯反应,后加松节油聚酯多元醇(TP)的加料顺序,n(TDI)∶n(TP)∶n(HPA)=2.5∶1∶2.7,选用丁酮为溶剂,可合成具有优良流动性和光固化性能的松节油紫外光固化树脂(TPUA)。  相似文献   

17.
为了减缓石油资源消耗,利用可再生二聚酸制备聚氨酯丙烯酸酯。将二聚脂肪酸(DA)与乙二醇( EG)以不同的物质的量比缩合制得 3种不同羟值的聚酯二元醇( A-1、A-2、A-3)再依次通过与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丙烯酸羟乙酯(HEA)反应引入丙烯酸酯基团,从而制得 3种可光固,化的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 B-1、B-2、B-3)。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对原料及合成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实时红外分析( RT-IR)研究了不同条件下树脂的光固化性能;采用万能试验机、差示扫描量热仪( DSC)、热重分析仪( TGA)分析测试了固化膜的力学性能、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稳定性;同时测试了固化膜的接触角及铅笔硬度等。结果表明:随着二聚酸含量的升高,所制得的聚酯二元醇黏度和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羟值降低。最终所制备的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固化膜的热稳定性和附着力基本相同,但随着羟值含量的降低,软段部分增加,双键含量降低,交联密度下降,导致固化膜铅笔硬度、吸水率降低,柔韧性增加。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一种制备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的新方法,通过在扩链剂分子结构中组装离子基团来改善亲水性,解决了聚氨酯丙烯酸酯与水难相溶的问题。采用这种方法制备了一种聚氨酯丙烯酸酯产物,使用FTIR和1H NM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对产物与水的储存稳定性、黏度、电子束固化行为及固化后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散乳液储存稳定性好,经电子束固化后性能(如硬度、附着力、光泽度、柔韧性、热稳定性)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