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有色转产矿山的转产分流工作,意义重大,任务紧迫,工作艰巨,矛盾尖锐。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应该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果断决策,慎重处置。特别是在如何转产分流的思想认识和具体工作上,一定要形成共识,统一步调。根据实际情况来看,我们认为,转产分流工作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勇于开拓;既要抓住重点,又要顾及全盘;既要有紧迫感,又要稳扎稳打;既要突出经济发展,又要维持矿区稳定;既要抓好新的投入,又要重视  相似文献   

2.
一、转产分流是末期矿山走向新生的最后机遇 目前有色总公司直属的87个矿山企业,147座矿山,多数已处末期,总公司已将其中56个矿山企业列为转产分流矿山。末期矿山陷入严重亏损、大量冗员无法安置的困境。56个矿山企业1991年亏损42个,亏损额2.78亿元,1992年亏损49个,亏损额3.21亿元,1993年上半年全部亏损,亏损额较往年大幅  相似文献   

3.
桃林铅锌矿(简称桃矿)系国有大型有色金属采选冶企业,是国家“一五”期间156个建设工程之一,1992年原有色总公司确定的56家转产分流晚期矿山之一。由于矿山资源条件差,开采时间长,职工人数多,转产分流起步晚,桃矿的晚期矿山综合症表现尤为突出,其出路问题极具代表性。本文通过对桃矿当前困境的剖析,结合实际提出一些解困的措施和对策,试图为有色晚期矿山摆脱困境寻求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有色矿山多数远离中心城市,矿产资源枯竭后,便进入了艰难的转产分流、二次创业时期。在市场经济因素多角化作用的环境下,有色矿山职工思想十分活跃,亟需强化正面引导。加强有色矿山的文化建设,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表明,矿山企业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一、有色矿山文化建设的现状 1.“企业精神”成为矿山文化的重要标志 以“企业精神”为主要标志的矿山文化建设,在有色矿山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矿山认识到,要在困境中谋求生存和发展,精神的力量不容忽视,必须形成统一  相似文献   

5.
铁新 《中国有色金属》1994,(8):40-41,39
近几年来,有色矿山企业掀起了发展多种经营、兴办第三产业热潮。尤其是中国有色总公司对所属部分矿山实施转产、采取扶持政策以后,加速发展多经三产的势头就更加强劲了。这对振兴矿山经济、安置转岗分流人员、实现减人提效、进入市场有着重要意义。不过,从多经三产发展的实践看,尽管所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但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引起重视,并应予以解决和克服。  相似文献   

6.
我们平桂矿务局也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但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局矿山生产能力消失99.6%。因此,总公司把我局列为56家转产矿山之一。进入“八五”以后,特别是近两三年,我们从实际出发,及时调整思路,提出了“因地制宜,多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加大了矿山转产的力度。在整个转  相似文献   

7.
曾被誉为全国有色矿山转产旗帜的原铜陵有色金口岭铜矿建成于“文革”后期。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矿山在缺乏科学论证的情况下仓促上马,陷入了资源先天不足的困境。为了生存和发展,金口岭人以“资源有限,智慧无穷”为信念,踏上了转产之路。多年来,在铜陵有色(集团)公司的支持下,  相似文献   

8.
末期矿山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生产经营面临困境。要摆脱这种局面,使老矿山重现活力,通常采取的举措是:选择合适的转产项目,通过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增加效益,扭转困境。但在转产项目难选、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老矿山企业也不能坐以待毙,应千方百计寻求出路,其中最重要的途径是走挖潜增效之路。  相似文献   

9.
罗毅 《中国有色金属》1994,(8):20-21,34
有色矿山企业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的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资源条件、社会环境和历史负担等诸多原因,一部分已处于特困境地,即:主体产品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企业在册人员大量富余、营业外开支数额巨大、企业长期亏损,有的债务沉重、财务入不敷出。在长沙公司系统内的13家矿山中,属于上述情况的就有5~6家,他们虽已列入总公司56家转产矿山,正在实施转产安置,但如何同时实行企业运行机制转换,乃是  相似文献   

10.
人员分流、分离转体、转产开发,是企业改革的热点和焦点,也是企业内部改革能否不断深化的难点。本文围绕企业实行人员分流,分离转产中,加强二级公司和经济实体经营管理的问题,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和建议。 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1993年以来,湖南有色冶金企业在深化内部改革中,按照“精干主体,分流两翼”的要求,逐步将辅助生产单位和  相似文献   

11.
实施政策性破产的矿山企业和为矿山服务的辅助企业,如何抓住破产重组的发展机遇。寻求企业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最终实现完全转产,这是业界和矿山关破重组企业最为关注和思考的问题。笔者就此谈谈我们的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12.
当有着巨大贡献的我国钨矿山近年遭受了一场“厄运”的时候,不少钨矿山濒临破产的边缘。从国家到矿山自身都在想方设法挽救。比如,“让利倾斜,”“压产补亏”“转产扶持”、“降低成本”等等。虽然起了一定作用,但钨矿山仍深感无回天之力。不少献身钨矿事业的仁人志士还都在不甘心地反思和寻求重振钨业雄风的教训和出路。作者也作为其中  相似文献   

13.
湘东钨矿多年来由于资源枯竭,离退休人员增多,社会包袱沉重,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为了减轻压力,该矿一直努力进行人员分流工作,近几年调出200多人,但到今年仍有正式职工1670人。按矿山年产200吨钨精矿、500吨仲钨酸铵的生产水平,只能养活1000人左右。为了加快人员分流速度,矿领导确定了“关紧入口,放松出口”的原则,面向社会制定了人员分流的新办法,今年又分流了200多人。这些具体办法是:  相似文献   

14.
一、转产分流,老矿新生是江西 钨矿历史发展的必然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江西钨矿走过了40年的历程,曾有过辉煌的昨天,建立了中国钨工业的主要基地,累计生产钨精矿70万吨,出口40万吨,上交利润5.1亿元,出口创汇17亿美元,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过重大贡献。当改革大潮涌来之际,国家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矿山从旧体制沿袭下来的办矿模式与思想意识,承受着巨大的冲击。江西钨矿因自身资源条件、产品结构、人员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更是首当其冲。开采了多年的江西钨矿大都资源枯竭,到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有色金属》1996,(7):40-42
锡矿山锑矿经过近百年的开采,资源日渐减少,品位逐年下降,获矿难度越来越大,已探明的保有金属储量只有20多万吨,按目前的开采水平只能维持10年左右,矿山已进入晚期,经国务院批准,已列为重点转产矿山之一。在这企业面临何去何从的关键时期,锡矿山矿务局从1987年开始,就提出了“转  相似文献   

16.
汝城钨矿是一个开采了近80年的单一性钨矿。8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资源逐年减少,品位下降,再加上钨砂滞销、价格下跌等原因,企业越来越不景气。在关系矿山生死存亡的转折关头,全矿职工同心协力。奋力拼搏,深化改革,转产开发,探索晚期矿山存在之路。 转变观念,打破常规 敢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矿山,不同于一般企业,有它自己的特殊规律。这是因为,矿产资源是有限的,地下资  相似文献   

17.
以党的十五大和九届人大一次会议胜利召开为标志,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以“三年脱困”为目标的攻坚阶段。顺应这一改革大潮,有色矿山按照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三年脱困计划”,全面揭开了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的帷幕。综观各矿山一年多来分流减员的探索和实践,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也遭遇到了一系列难于跨越而又绕不开的障碍,有的甚至引起了局部的社会震动。可以说,这一历史性工作已到了紧要关头,犹如中流击水,每进  相似文献   

18.
股份合作制(以下简称股合制)是把股份制与合作制结合起来,把集体资产与劳动者联系起来,以集体共有与个人所有相结合的经济组织形式,其核心是资金联合 劳动联合。本文试图探讨用股合制改组矿山转产项目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围绕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国营有色金属矿山企业,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如倡导实行新模式办矿,走股份化道路,扶持老矿山企业转产自救,增提矿山维简费等,在一定程度上给矿山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搞好矿山企业起了重要  相似文献   

20.
香花岭锡矿是国家经贸委和原有色总公司1992年批复认定的有色系统56家晚期转产矿山之一。由于资源枯竭、包袱沉重、资金紧缺、体制滞后、负债经营,在历年超亏挂帐累达2200余万元的情况下,1997年上半年又亏损888.19万元。由于企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